一种磁共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375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磁共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共振扫描技 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测量患者体征信息的磁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磁共振扫描中,为了获得准确的诊断图像,并保证患者的安全,患者的体征信息(如身高、体重、体温、姿势等)是必要的。例如,磁共振扫描时需要对患者发射射频脉冲,部分电磁波的能量将转化为欧姆热,沉积在人体内。为了定量地描述患者各部分(如全身、头部、躯干、四肢等)吸收能量的情况,国际上统一采用特定吸收率(SAR,单位W/kg)这一指标。其中,总能量可以通过计算直接求出,而各部分的能量分布及重量通常采用人体模型拟合获得。因此,患者精确的身高和/或体重与SAR的精确计算直接相关。患者身体各部分的能量分布及重量通常是采用人体模型拟合获得,因此往往需要事先或同时获得患者的相关体征信息,比如,为了定量地描述患者各部分(如全身、头部、躯干、四肢等)吸收能量的情况,需要采集患者的身高、体重等信息。精确的身高和/或体重信息,会与吸收率SAR(单位W/kg)的精确计算直接相关。不准确的身高和/或体重信息,将导致患者实际接收到的射频能量与计算所得的结果不符,实际接收值过高可能导致患者局部射频灼伤,过低则可能限制某些序列的应用。目前在磁共振扫描中,获得患者身高体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医生询问患者或采用传统体重秤称量,手工在HIS/RIS系统或磁共振系统患者登记页面中输入信息。这种情况下,采集的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不能得到保证,同时花费了医生询问和登记的时间。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在磁共振扫描前,患者体征信息如身高、体重的获得不精确以及获得该些信息的时间过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共振系统,对患者体征信息进行自动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校准,从而保证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前,体征信息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使体征信息获得更加便利,节省医生询问和登记的时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控制计算机、体征探测器;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与所述控制计算机相连,所述控制计算机与体征探测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系统中,所述体征探测器包括身高探测器和/或体重探测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系统中,所述身高探测器是机械式或光电式身高探测器。所述身高探测器包括信号发射源、信号接收器、计时器;由信号发射源向人体发射信号;由信号接收器接收从人体反射的信号;由计时器计算从发射信号到接收到反射信号所需的时间。所述信号发射源发射的信号是红外线、超声波或激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系统中,所述体重探测器为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是机械式、光电式、液压式、电磁力式、电容式、磁极变形式、振动式、陀螺仪式、或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系统中,进一步包括有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共振系统中,优选的,所述体征探测器设置在磁共振设备上。体征探测器是指用于对患者个体的生命或身体或生理特征进行检测的装置,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体温、体态等特征,包括身高探测装置、体重探测装置、或患者个体其他特征的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磁共振系统中,通过设置与控制计算机相连的体征探测器,如身高探 测器、体重探测器,在进行核磁共振扫描之前获得患者的体征信息,如身高、体重信息,并且使用经过校准的探测器进行数据测量,由控制计算机直接录入获得的相关信息,根据精确的患者体征计算并调整出精确的适合特定患者个体的核磁共振扫描条件及环境,如精确计算SAR,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使工作流更加便利,且节省了医生询问和登记的时间。

图I为本实用新型磁共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共振系统中各部件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共振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图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磁共振系统时的医生工作流程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磁共振系统中的身高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磁共振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I-图6所示,I-磁共振设备,2-控制计算机,3-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4-身高探测器,5-体重探测器,6-体征探测器。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1,控制计算机2,以及体征探测器6。控制计算机2分别与磁共振设备I、体征探测器6相连。磁共振设备I在控制计算机2的调控下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扫描。控制计算机2负责控制磁共振设备I各部件的状态及各种操作,控制磁共振设备I与体征探测器6的工作以及相互之间数据和指令的传输。经由体征探测器6获得的体征数据作为登记信息录入在控制计算机2中。控制计算机2根据所获得的患者体征数据如身高、体重信息,精确计算适合患者特定个体的磁共振扫描条件,比如精确计算SAR从而调整磁共振扫描中适合患者个体的射频能量。如图2所示,体征探测器6可以是身高探测器4、体重探测器5。还可以是体温探测器、体态探测器等。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设置在控制计算机2中,为控制计算机2中的模块之一。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也可以设置在身高探测器4和/或体重探测器5等体征探测器6上,作为体征探测器6的模块之一。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负责控制计算机2和身高探测器4和/或体重探测器5等体征探测器6之间的通讯控制、数据交换、以及对所获得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如图2、图5所示。身高探测器4利用光学、声学的反射原理,通过探测信号源从发射经人体头顶反射直至接收所经历的时间,计算出身高探测器4到人体头顶的距离,从而获得患者的人体身高信息。如图5所示,身高探测器4包括信号发射源41,信号接收器42,计时器43。信号发射源41用来发射信号,信号接收器42用来接收反射的信号;计时器43分别与信号发射源41、信号接收器42连接,用来计算从信号发射源41发射信号直到信号接收器42接收反射信号所需要的时间。如图2所示,身高探测器4设置在患者头顶正上方,
信号发射源41向患者发射一信号,自患者头顶发射的信号被信号接收器42接收,计时器43从信号发射源41发出信号时开始计时,到信号接收器42接收到反射信号时停止计时。身高探测器4根据经历的时间,计算出身高探测器4到患者头顶的距离,从而获得人体的身高信息。身高探测器4将获得的身高信息传输至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信号发射源41发射红外线信号,也可以是超声波、激光等信号。身高探测器4还可以是机械式或其他合适
>J-U装直。体重探测器5用来测量获得患者个体的重量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体重传感器5使用称重传感器,可直接将质量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体重传感器5的类型可以是机械式称重传感器、光电式称重传感器、液压式称重传感器、电磁力式称重传感器、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磁极变形式称重传感器、振动式称重传感器、陀螺仪式称重传感器或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体征探测器6,如身高探测器4、体重探测器5,安装在磁共振扫描间。为避免干扰影响磁共振设备I的正常磁场环境,当身高探测器4、体重探测器5安装在可能干扰磁场的场所内时,如扫描间,身高探测器4、体重探测器5应使用低磁或无磁设备,且采用电磁兼容的适合设备。身高探测器4、体重探测器5也可以安装在磁共振扫描工作区域之外的场所,如操作间或适合检查患者的其他使用场所,在这些场所中低磁、无磁或有磁设备皆可使用。如图3所示,当患者在身高探测器4的探测范围内短暂停留,身高探测器4的信号发射源41发射信号,同时计时器43开始计时工作。发射的信号直至患者个体的头顶被反射,反射信号由信号接收器42接收。当信号接收器42接收到反射信号时,计时器43结束计时。至此,身高探测器4获得了信号被发射到被接收的时间差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至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将该时间差信息转化为传送的距离,即身高探测器4到患者头顶的距离,并对该数据进行误差校正(如发射角修正等),然后,从身高探测器4到患者足底之间的距离减去该传送距离,即获得患者的实际身高数据,直接将该数据作为患者登记信息自动录入控制计算机2。当患者在体重探测器5的探测范围内短暂停留,体重探测器5获得患者的人体重力,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将该信息传输至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对接收到的体重信号进行一系列的误差校正(如温度特性等),从而获得人体的实际体重数据,并直接将该数据作为患者登记信息自动录入控制计算机2。如图2所示,体重探测器5放置于地面,患者站立在体重探测器5上,身高探测器4设置在患者头顶的上方。当患者在探测范围内停留时,可以同时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控制计算机2根据获得的身高、体重信息,对磁共振设备I进行调控,选择得出适合患者个体的射频能量。如图3、图4所示,在实际应用本实用新型自动测量身高体重的磁共振系统时,在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前,医生无需化较长时间对患者的身高、体重进行询问、测量并记录。只需让患者在探测范围内做短暂停留,例如5秒以内,即可自动获得体重身高信息并快速得出适合患者个体的射频能量。体征探测器6也可以设置在磁共振设备I上,如图6所示,身高探测器4、体重探测器5均部署设置在磁共振设备I的病床上。在病床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各设置一个身高探测器4。身高探测器4分别测量探测器至患者头顶或足底的距离,从而获得患者的实际身高。在病床床板下方设置一个体重探测器5。体重探测器5也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当患者躺上病床时,在磁共振扫描之前,先由身高探测器4、体重探测器5分别对患者的身高、体重进行检测。 体征探测器6也可以设置在磁共振设备I的其他地方,而不仅仅限于上述的位置。在磁共振设备I上设置体征探测器6相比在磁共振扫描间安装体征探测器6,可以使得体征信息的获得更为方便。患者只需躺到磁共振设备上,利用在磁共振扫描前等待的时间,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即可,或者某些情况下也有可能在磁共振扫描的同时获取体征信息。使体征信息获得更加便利,节省时间。参考图2的工作原理,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3直接将患者的实际身高、体重的数据作为登记信息自动录入控制计算机2。在检测时,身高探测器4、体重探测器5可先后依次或同时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共振设备(I)、控制计算机(2)、体征探测器(6);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I)与所述控制计算机(2)相连;所述控制计算机(2)与所述体征探测器(6)相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征探测器(6)是身高探测器(4)和/或体重探测器(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高探测器(4)包括 信号发射源(41),向人体发射信号; 信号接收器(42),接收从人体反射的信号; 计时器(43),计算从发射信号到接收到反射信号所需的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源(41)发射的信号是红外线、超声波或激光。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重探测器(5)为称重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是机械式、光电式、液压式、电磁力式、电容式、磁极变形式、振动式、陀螺仪式或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的任一种。
7.如权利要求I-6中任意一项所述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探测器控制与后处理单元,其设置在控制计算机(2)上或体征探测器(6)上。
8.如权利要求I-6中任意一项所述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征探测器(6)设置在磁共振设备(I)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控制计算机、体征探测器。本实用新型快速获得患者体征信息,调控适合患者的核磁共振扫描条件,且可靠、精确、节省医生工作时间。
文档编号A61B5/055GK202489950SQ201120557039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卢智博 申请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