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20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留置针。
背景技术
以往的技术中,例如有如下一种留置针包括针衬套、导管和针主体,针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针衬套上,另一端则插接在导管中。该导管上具有软管,使用时针主体可穿刺人体血管,并引导软管进入血管,之后将用完的针主体抽出并废弃。该留置针被废弃时, 针主体必然是裸露的,在废弃和整理裸露的针主体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容易被裸露的针尖刺伤,导致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并且,由于裸露的针主体上还会存在一些病人的血溃或病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为此,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另一种留置针,该留置针还具有一伸缩保护器,该保护器的一端安装在针衬套上,另一端则与导管活动连接,该保护器伸展后,可包覆针主体的针尖,从而不易给医护人员造成伤害,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专利文献I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420079989. I但是,在上述的留置针中,当将针主体从导管拔出时,在针主体完全被保护器收纳之前,保护器与导管分离,针尖仍然可能露出在外,会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针,确保从导管拔出的针不被保护器完全收纳的情况下保护器无法从导管衬套脱离,从而防止了针尖的露出、提高了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I为,一种留置针,包括具有导管主体、以及固定在该导管主体的基端上的导管衬套的导管;具有插入导管主体的针主体、以及固定在该针主体的基端上的针衬套的内针;在从导管主体取出针主体时、可伸张成至少覆盖针主体的针尖的保护器,在针主体插入到导管主体的初期状态时,保护器与导管衬套卡合,在针主体从导管主体取出的动作状态时,保护器与导管衬套的卡合解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为,根据技术方案I记载的留置针,保护器包括具有可被针主体插通的针通路、以及可与导管衬套卡合的臂部的内筒;在初期状态时保持臂部与导管衬套的卡合、且在动作状态时解除臂部与导管衬套的卡合的外筒。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为,根据技术方案I记载的留置针,导管衬套在基端具有向外周方向突出的凸缘,在初期状态时,位于通过凸缘中心的线上的一对臂部与凸缘卡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为,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留置针,内筒还具有在初期状态时位于针通路的外侧、在动作状态时位于针通路的内侧的制动件,外筒具有在初期状态时制动件退避进的、在动作状态时制动件从中脱出而使外筒相对于内筒可移动的开口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5为,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留置针,在初期状态时,制动件与插通在针通路内的针主体抵接而靠向针通路的外侧,在动作状态时,针主体从针通路拔出时,制动件回到针通路的内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6为,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留置针,内筒的一对臂部以及制动件形成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7为,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留置针,内筒还具有设置在针通路的中途部的扩径部、以及设置在该扩径部内的开闭器,开闭器是分叉成两根的形状,在初期状态时,末端互相靠近,在动作状态时,末端互相离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8为,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留置针,在初期状态时,开闭器与针主体和扩径部的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9为,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留置针,在动作状态时,开闭器为大致V字形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0为,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留置针,内筒具有设置有臂 部和扩径部的主体部、以及设置有制动件的延伸部,外筒具有覆盖一对臂部的罩部、以及收纳延伸部且设置有开口部的筒状部,在初期状态时,在臂部与凸缘卡合的状态下内筒的主体部被外筒的罩部覆盖,在动作状态时,内筒的主体部从外筒的罩部露出,臂部对于凸缘的卡合解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1为,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留置针,保护器还具有连接针衬套和外筒的、可收纳外筒的连接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2为,根据技术方案11记载的留置针,针衬套具有可收纳保护器的内腔部,在初期状态时,外筒收纳于连接管,连接管收纳于针衬套的内腔部,在动作状态时,外筒从连接管突出,连接管从针衬套突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3为,根据技术方案12记载的留置针,针衬套具有衬套主体、设置在衬套主体的外侧的翼部、以及设置在衬套主体的末端的盖子,针主体固定在盖子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4为,根据技术方案I记载的留置针,导管衬套具有固定导管主体的顶端部、设置有凸缘的基端部、设置在顶端部和基端部之间的、连接延长管的分歧端口,延长管的基端固定有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5为,根据技术方案14记载的留置针,还具有设置在分歧端口和基端部之间的、动作状态时抑制从基端部漏出液体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设置在导管衬套的内侧,具有被针主体插通的切口,并由弹性部件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所以能够确保从导管拔出的针不被保护器完全收纳的情况下保护器无法从导管衬套脱离,从而防止了针尖的露出、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留置针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立体分解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初期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动作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保护器和导管衬套已经分离后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初期状态的剖面图。[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动作状态的放大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保护器和导管衬套已经分离后的剖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初期状态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动作状态的另一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立体分解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初期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动作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保护器和导管衬套已经分离后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初期状态的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动作状态的放大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保护器和导管衬套已经分离后的剖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初期状态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动作状态的另一放大剖面图。留置针I包括具有导管主体21、以及固定在该导管主体21的基端上的导管衬套22的导管2 ;具有插入导管主体21的针主体31、以及固定在该针主体31的基端上的针衬套32的内针3 ;在从导管主体21取出针主体31时、可伸张成至少覆盖针主体31的针尖的保护器4。在针主体31插入到导管主体21的初期状态时,保护器4与导管衬套22卡合,在针主体31从导管主体21取出的动作状态时,保护器4与导管衬套22的卡合解除。由此,在从导管2拔出的针主体31被保护器4完全收纳的情况下,保护器4才能够从导管衬套22脱离,从而防止了针尖的露出、提高了安全性。其中,导管2的导管衬套22具有固定导管主体21的顶端部、设置有凸缘221的基端部、设置在顶端部和基端部之间的、连接延长管5的分歧端口 222。延长管5的基端固定有连接器6,用于将输液体导入导管2中。该导管衬套22还具有设置在分歧端口 222和基端部之间的、动作状态时抑制从基端部漏出液体的密封部件223。该密封部件223设置在导管衬套22的内侧,具有被针主体31插通的切口,并由弹性部件构成。保护器4包括具有可被针主体31插通的针通路419、以及可与导管衬套22卡合的臂部411的内筒41 ;在初期状态时保持臂部411与导管衬套22的卡合、且在动作状态时解除臂部411与导管衬套22的卡合的外筒42 ;连接针衬套32和外筒42的、可收纳外筒42的连接管43。导管衬套22在基端具有向外周方向突出的凸缘221,在初期状态时,位于通过凸缘221中心的线上的一对臂部411与凸缘221卡合。该一对臂部411的基端部设置在内筒41的后述的主体部415上,顶端部上设置有卡合突起418,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该一对臂部411在中途部向互相分离(外侧)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导管衬套22与保护器4的卡合,生产成本降低。保护器4的内筒41还具有在初期状态时位于针通路419的外侧、在动作状态时位于针通路419的内侧的制动件412。内筒41的侧壁形成有凹陷到相对侧壁的凹部,该凹部内收纳有制动件412。制动件412为块状,其基端与内筒41的侧壁连接。内筒41的一对臂部411以及制动件412形成为一体。保护器4的外筒42具有在初期状态时制动件412退避进的、在动作状态时制动件412从中脱出而使外筒42相对于内筒41可移动的开口部421。该开口部421形成在外筒42的侧壁上,在初期状态时与内筒41的凹部连通。在初期状态时,制动件412与插通在针通路419内的针主体31抵接而靠向针通路419的外侧,由此制动件412的一部分退避进开口部421,制动件412与开口部421卡合,从而外筒42相对于内筒41不能移动。在动作状态时,针主体31从针通路419拔出时,制动件412不再受到外力,所以回复到针通路419的内侧即凹部中,由此制动件412从开口部421脱出,制动件412与开口部421的卡合解除,从而外筒42相对于内筒41能移动。外筒42具有覆盖一对臂部411的罩部422、以及收纳后述的延伸部416且设置有开口部421的筒状部423。在初期状态时,在臂部411与凸缘221卡合的状态下内筒41的主体部415被外筒42的罩部422覆盖,在动作状态时,内筒41的主体部415从外筒42的罩部422露出,臂部411对于凸缘221的卡合解除。由此,能够以简单地结构,自动地解除 保护器4和导管衬套22的卡合。内筒41还具有设置在针通路419的中途部的扩径部413、以及设置在该扩径部413内的开闭器414,开闭器414是分叉成两根的形状,为弹簧片。在初期状态时,末端互相靠近,在动作状态时,末端互相离开,其末端位于远离导管2的一侧。在初期状态时,开闭器414与针主体31和扩径部413的内壁接触,为打开状态,针主体31可以在针通路419内自由移动。在动作状态时,开闭器414为大致V字形状,只与扩径部413的相对内壁接触,为闭合状态,针主体31不能够再返回开闭器414的靠近导管2侧的针通路419中。内筒41还具有设置有臂部411和扩径部413的主体部415、以及设置有制动件412的延伸部416。针衬套32具有可收纳保护器4的内腔部,在初期状态时,外筒42收纳于连接管43,连接管43收纳于针衬套32的内腔部,在动作状态时,外筒42从连接管43突出,连接管43从针衬套32突出,由此可以将针主体31完全收纳在保护器4中。针衬套32具有衬套主体321、设置在衬套主体321的外侧的翼部322、以及设置在衬套主体321的末端的盖子323,针主体31固定在盖子323上。在外筒42的筒状部423的靠近盖子323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外筒突起424,在连接管43的靠近导管2侧的内表面相应地设置有向内侧突出的连接管内突起431,通过外筒突起424与连接管内突起431的卡合,来防止外筒42和连接管43的相互脱离。在连接管43的靠近盖子323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连接管外突起432,在针衬套32的内腔部表面相应地设置有向内侧突出的针衬套突起324,通过连接管外突起432和针衬套突起324的卡合,来防止连接管43和针衬套32的相互脱离。下面,对留置针I在各状态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初期状态时,外筒42收纳于连接管43,连接管43收纳于针衬套32的内腔部,针主体31插入到导管主体21。开闭器414与针主体31和扩径部413的内壁接触,为打开状态,针主体31可以在针通路419内自由移动。制动件412与插通在针通路419内的针主体31抵接而靠向针通路419的外侧,由此制动件412退避进开口部421,制动件412与开口部421卡合,从而外筒42相对于内筒41不能移动。内筒41的主体部415被外筒42的罩部422覆盖,一对臂部411受到罩部422的作用力,向相互靠近(内侧)的方向靠拢,卡合突起418与导管衬套22的凸缘221卡合。[0048]在动作状态时,使针主体31向后退,从导管主体21拔出,此时外筒42从连接管43突出,连接管43从针衬套32突出。针主体31离开扩径部413,开闭器414恢复为大致V字形状,只与扩径部413的相对内壁接触,堵塞了针通路419,为闭合状态,因此针主体31不能够再返回开闭器414的靠近导管2侧的针通路419中。针主体31完全被保护器4所收纳,针主体31进一步向后退,离开制动件412,制动件412不再受到针主体31的推压,回到针通路419的内侧,由此制动件412从开口部421脱出,制动件412与开口部421的卡合解除,从而外筒42相对于内筒41能移动。随后,外筒42相对于内筒41向后移动,内筒41的主体部415不再被外筒42的罩部422覆盖,一对臂部411也不再受到罩部422的作用力,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恢复,卡合突起418与导管衬套22的凸缘221的卡合被解除。由此,保护器4与导管衬套22完全分离。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述实施形态。关于具体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的改变。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初期状态时,通过保护器的一对臂部与导管衬套的凸缘 卡合,来实现保护器与导管衬套的卡合。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导管衬套上形成臂部,而在保护器上形成凸缘,来实现保护器与导管衬套的卡合,并且臂部的数量也可以是两对或三对等,不受一对的限制。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内筒具有制动件,该制动件在初期状态时位于针通路的外侦U、在动作状态时位于针通路的内侧,外筒具有开口部,在初期状态时制动件退避进该开口部而使外筒不能相对于内筒移动,在动作状态时制动件从开口部脱出而使外筒相对于内筒可移动。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内筒和外筒的相应部位上分别设置在初期状态时能被一起贯通的小孔,在初期状态时通过在小孔中插入贯通两个小孔的销子,来限制外筒相对于内筒的移动,在动作状态时只要拔出该销子,就能使外筒相对于内筒可移动。
权利要求1.一种留置针,包括 具有导管主体、以及固定在该导管主体的基端上的导管衬套的导管; 具有插入导管主体的针主体、以及固定在该针主体的基端上的针衬套的内针; 在从导管主体取出针主体时、可伸张成至少覆盖针主体的针尖的保护器, 该留置针的特征在于, 在针主体插入到导管主体的初期状态时,保护器与导管衬套卡合,在针主体从导管主体取出的动作状态时,保护器与导管衬套的卡合解除。
2.如权利要求I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保护器包括 具有可被针主体插通的针通路、以及可与导管衬套卡合的臂部的内筒; 在初期状态时保持臂部与导管衬套的卡合、且在动作状态时解除臂部与导管衬套的卡合的外筒。
3.如权利要求I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导管衬套在基端具有向外周方向突出的凸缘, 在初期状态时,位于通过凸缘中心的线上的一对臂部与凸缘卡合。
4.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内筒还具有在初期状态时位于针通路的外侧、在动作状态时位于针通路的内侧的制动件, 外筒具有在初期状态时制动件退避进的、在动作状态时制动件从中脱出而使外筒相对于内筒可移动的开口部。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在初期状态时,制动件与插通在针通路内的针主体抵接而靠向针通路的外侧,在动作状态时,针主体从针通路拔出时,制动件回到针通路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内筒的一对臂部以及制动件形成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内筒还具有设置在针通路的中途部的扩径部、以及设置在该扩径部内的开闭器, 开闭器是分叉成两根的形状,在初期状态时,末端互相靠近,在动作状态时,末端互相离开。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在初期状态时,开闭器与针主体和扩径部的内壁接触。
9.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在动作状态时,开闭器为大致V字形状。
10.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内筒具有设置有臂部和扩径部的主体部、以及设置有制动件的延伸部, 外筒具有覆盖一对臂部的罩部、以及收纳延伸部且设置有开口部的筒状部, 在初期状态时,在臂部与凸缘卡合的状态下内筒的主体部被外筒的罩部覆盖, 在动作状态时,内筒的主体部从外筒的罩部露出,臂部对于凸缘的卡合解除。
11.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保护器还具有连接针衬套和外筒的、可收纳外筒的连接管。
12.如权利要求11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针衬套具有可收纳保护器的内腔部, 在初期状态时,外筒收纳于连接管,连接管收纳于针衬套的内腔部, 在动作状态时,外筒从连接管突出,连接管从针衬套突出。
13.如权利要求12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 针衬套具有衬套主体、设置在衬套主体的外侧的翼部、以及设置在衬套主体的末端的盖子, 针主体固定在盖子上。
14.如权利要求I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导管衬套具有固定导管主体的顶端部、设置有凸缘的基端部、设置在顶端部和基端部之间的、连接延长管的分歧端口, 延长管的基端固定有连接器。
15.如权利要求14记载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置在分歧端口和基端部之间的、动作状态时抑制从基端部漏出液体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设置在导管衬套的内侧,具有被针主体插通的切口,并由弹性部件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留置针,包括具有导管主体、以及固定在该导管主体的基端上的导管衬套的导管;具有插入导管主体的针主体、以及固定在该针主体的基端上的针衬套的内针;在从导管主体取出针主体时、可伸张成至少覆盖针主体的针尖的保护器,在针主体插入到导管主体的初期状态时,保护器与导管衬套卡合,在针主体从导管主体取出的动作状态时,保护器与导管衬套的卡合解除。能够确保从导管拔出的针不被保护器完全收纳的情况下保护器无法从导管衬套脱离,从而防止了针尖的露出、提高了安全性。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2777289SQ20112056665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田边秀宪, 桥本和宏, 陈殿红 申请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