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3913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留置针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衬套能够在初始位置和后退位置间位移,该初始位置是衬套(40)位于护套(20)的内腔的前端侧并且内针(50)贯通外针(30)的位置,该后退位置是衬套位于护套的内腔的后端侧并且内针收纳于护套的内腔内的位置。止动器(170)具备插入到护套的内腔内的插入部(172)以及在插入部的后端设置的基部(180)。基部具备使与衬套连接的管(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并覆盖剩余部分的顶部(183)以及夹着管而配置并能够弹性地位移以把持管的一对夹持部(185)。由此,在穿刺后仅拔去止动器而忘记将内针收纳于护套内等误操作的可能性降低。另外,在穿刺时和将内针收纳于护套内时变更把持位置的必要性降低。
【专利说明】留置针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留置针(indwelling needle)装置,该留置针装置具备软质的外针和硬质的内针,并且构成为能够在使内针的前端从外针的前端突出的状态下对患者进行穿刺,然后使内针从外针后退。
【背景技术】
[0002]留置针装置广泛使用于输液、输血、体外血液循环等的处置中。在这种处置中,在将金属针留置在血管内时,血管可能受到伤害。因此,已知有具备软质的外针和硬质的内针的留置针装置。在使内针的前端从外针的前端突出的状态下将外针及内针穿刺到患者的血管中,之后,使内针从外针后退,仅将外针留置于患者体内。所留置的软质的外针伤害患者的血管的可能性较低。
[0003]图18A是从上方观察这种以往的留置针装置900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8B是从其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9是沿着图18A的包含19 一 19线的垂直面的以往的留置针装置900的向视剖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将对患者进行穿刺的一侧(图18A、图18B及图19的纸面的左侧)称为“前侧”,将其相反侧称为“后侧”。
[0004]留置针装置900具备护套(Shield) 920,该护套920包括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护套筒921、及固定于护套920 —端(前端)的外衬套(outer hub) 9250在外衬套925的前端固定有软质的外针930。
[0005]护套筒921的外衬套925侧端附近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一对翼929a、929b。翼929a、929b具有柔软性,能够上下摆动。
[0006]在护套920的内腔内,沿护套920的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有衬套940。衬套940的前端固定有金属制的硬质的内针950,衬套940的后端连接有柔软的管960的一端。内针950与管960经由沿前后方向贯通衬套940的纵贯管路943而连通。
[0007]在图18A、图18B、图19中,衬套940位于护套920的内腔的前端侧。将衬套940相对于护套920的该位置称为“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衬套940所保持的内针950贯通外针930,内针950的前端从外针930的前端向外部突出。
[0008]为了将衬套940保持于初始位置,使用止动器970。图20是止动器970的立体图。从大致半圆筒形状的基端部971,延伸出大致半圆筒形状的插入部972及一对固定部973。插入部972配置于一对固定部973之间,上述一对固定部973互相平行。
[0009]如图19所示,从护套筒921的后端插入止动器970的插入部972。通过使插入部972的前端碰撞衬套940的后端而向前侧推入衬套940,由此能够将衬套940配置在初始位置。如图18B所示,在止动器970的基端部971的下表面侧,管960的一部分露出。
[0010]将衬套940保持于初始位置不变,将内针950及外针930穿刺到患者的血管中。在进行穿刺期间,为了将衬套940维持在初始位置,需要防止止动器970相对于护套920位移。为此,操作者可以用两根手指在上下方向上(参照图18A的箭头H91)或水平方向上(参照图18A的箭头H92)把持止动器970的基端部971,或者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参照图18A的箭头H93)把持一对固定部973。或者,也可以将一对翼929a、929b向上方弯折,并用两根手指把持重合的一对翼929a、929b,以便在一对翼929a、929b与护套筒921之间夹着一对固定部973而固定。
[0011]之后,从护套920拔去止动器970,接下来从护套920牵拉管960。由此,衬套940及内针950与管960 —起相对于护套920向后方移动,如图21所示,内针950收纳于护套920内。将图21所示的衬套940相对于护套920的位置称为“后退位置”。在该状态下使用粘着胶带等将留置针装置910固定到患者。仅软质的外针930以穿刺入患者的状态被留置。
[0012]在先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06834号说明书
[0015]发明的概要
[001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7]如上所述,在以往的留置针装置900中,如图21所示,为了将内针950收纳于护套920内,需要进行相对于护套920牵拉管960的操作。需要在该操作之前或与之同时从护套920拔去(拆除)止动器970。止动器970仅具有用于在穿刺时将衬套940维持在初始位置的功能,仅拔去止动器970,无法使内针950后退。
[0018]但是,通过从护套920仅拔去止动器970,由此会误会内针950收纳于护套920内,从而有进行忘记牵拉管960等误操作的危险。其结果是,以内针950从外针930的前端突出的状态留置于患者体内,所以硬质的内针950的前端有可能伤害患者的血管。
[0019]穿刺时的留置针装置900的把持的方法根据操作者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根据把持的方法,之后为了牵拉管960需要变更把持位置,操作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0020]本发明的第I目的在于,降低在穿刺后仅拔去止动器而忘记将内针收纳于护套内等误操作发生的可能性。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降低在穿刺时和将内针收纳于护套内时变更把持位置的必要性。
[002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2]本发明的留置针装置具备:护套,具有内腔;软质的外针,固定于所述护套的前端;衬套,配置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内,在所述护套的长度方向上能够移动;硬质的内针,固定于所述衬套的前端;管,与所述衬套的后端连接;以及止动器,从所述护套的后端向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进行插拔。所述衬套在初始位置与后退位置间位移,该初始位置是所述衬套位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的前端侧并且所述内针贯通所述外针并从所述外针的前端突出的位置,该后退位置是所述衬套位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的后端侧并且所述内针收纳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内的位置。所述止动器具备:插入部,插入至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内;以及基部,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后端。在将所述插入部插入到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内并且使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与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所述衬套抵接时,所述基部位于所述护套外。所述基部具备:顶部(roof portion),使所述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并将剩余部分覆盖;以及一对夹持部,夹着所述管而配置,能够弹性地位移以把持所述管。
[0023]发明的效果
[0024]通过本发明,基部具备顶部和一对夹持部,因此在将留置针装置进行穿刺后,在把持基部从护套拔去止动器时,能够一起牵拉止动器和管。因此,能够降低仅拔去止动器而忘记将内针收纳于护套内等误操作发生的可能性。
[0025]另外,在把持基部将留置针装置进行穿刺了的情况下,能够在之后不变更把持位置而将内针收纳在护套内。因此,能够迅速且高效地进行使用留置针装置时的一系列的作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从留置针装置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0027]图1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从留置针装置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0028]图2是沿着图1A的包含2 - 2线的垂直面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向视剖视图。
[0029]图3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衬套的立体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包含3B - 3B线的面的衬套的向视剖视图,图3C是沿着图3A的包含3C — 3C线的面的衬套的向视剖视图。
[0030]图4A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止动器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B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止动器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止动器的俯视图。
[0031]图5是沿着图1A的包含5 - 5线的垂直面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向视剖视图。
[0032]图6A及图6B是表示了穿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时的有代表性的把持位置的图,图6A是侧视图,图6B是俯视图。
[0033]图7是从衬套处于后退位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0034]图8是沿着图7的包含8 - 8线的垂直面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向视剖视图。
[0035]图9A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0036]图9B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0037]图10是沿着图9A的包含10 — 10线的垂直面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向视剖视图。
[0038]图1lA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止动器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lB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止动器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l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止动器的俯视图。
[0039]图12是沿着图9A的包含12 — 12线的垂直面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向视剖视图。
[0040]图13A及图13B是表示了穿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时的有代表性的把持位置的图,图13A是侧视图,图13B是俯视图。[0041]图14A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0042]图14B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0043]图15是沿着图14A的包含15 — 15线的垂直面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留置针装置的向视剖视图。
[0044]图16A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止动器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6B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止动器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6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止动器的俯视图。
[0045]图17A及图17B是表示了穿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留置针装置时的有代表性的把持位置的图,图17A是侧视图,图17B是俯视图。
[0046]图18A是从以往的留置针装置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0047]图18B是从以往的留置针装置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0048]图19是沿着图18A的包含19 一 19线的垂直面的以往的留置针装置的向视剖视图。
[0049]图20是图18A及图18B所示的以往的留置针装置所使用的止动器的立体图。
[0050]图21是内针收纳于护套内后的沿着图18A及图18B所示的以往的留置针装置的、与图19相同面的剖 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上述的留置针装置中,在与所述一对夹持部夹着所述管的方向及所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一对夹持部的尺寸比所述顶部的该尺寸大。由此,能够以一对夹持部稳定地把持留置针装置及止动器。
[0052]优选的是,从所述插入部一侧起,所述顶部及所述一对夹持部按此顺序配置。由此,能够将一对夹持部配置在止动器的后端,这有利于使一对夹持部弹性地位移。
[0053]优选的是,在上述中,以在与所述一对夹持部夹着所述管的方向及所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高度随着靠近所述插入部而降低的方式,所述顶部的上表面倾斜。并且,优选的是,一对夹持部的上表面也同样地倾斜。由此,在把持着一对夹持部使留置针装置穿刺的情况下,之后从护套拔去止动器的作业变得容易。
[0054]优选的是,所述顶部使所述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顶部突出。由此,在上下方向上把持顶部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一起把持顶部和管。因此,能够在从护套拔去止动器的同时、将内针可靠地收纳于护套内。
[0055]优选的是,在所述顶部形成有供所述管嵌入的槽。由此,能够以顶部稳定地保持管。
[0056]优选的是,所述顶部,在与所述一对夹持部夹着所述管的方向及所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使所述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由此,在上下方向上把持基部的情况下,能够一起把持基部和管。
[0057]优选的是,所述止动器还具备夹着所述插入部而配置的一对固定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使所述一对夹持部弹性地位移以把持所述管时,所述一对固定部向从所述插入部离开的方向位移。由此,在将插入部插入护套内时及从护套拔去止动器时,能够通过把持一对夹持部来避免固定部与护套的干扰。[0058]也可以是,所述止动器还具备:夹着所述插入部而配置的一对固定部、以及将所述一对夹持部与所述一对固定部相连的一对桥接(bridging portion)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使所述一对桥接部弹性地位移以使它们互相接近时,所述一对夹持部进行位移以把持所述管。由此,能够在不会变更把持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穿刺和之后的内针的收纳作业的把持方法的种类数增多。也可以是,在上述中,在使所述一对桥接部弹性地位移以使它们互相接近时,所述一对固定部进一步向从所述插入部离开的朝向位移。由此,在将插入部插入护套内时及从护套拔去止动器时,能够通过把持一对桥接部来避免固定部与护套的干扰。
[0059]以下,一边示出优选的实施方式一边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参照的各图仅简化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构件中的、说明本发明所必须的主要构件。因此,本发明能够具备以下的各图中未示出的任意的构成构件。另外,以下的各图中的构件的尺寸并不忠实地表示出实际的构成构件的尺寸及各构件的尺寸比率等。
[0060](实施方式I)
[0061]图1A是衬套处于初始位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留置针装置100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B是从其下方观察的立体图。为了便于以下的说明,设定将留置针装置100的长度方向作为Z轴并分别将与Z轴正交的水平方向轴及上下方向轴作为X轴及Y轴的正交坐标系。将Y轴的箭头一侧(即,图1A及图1B的纸面的上侧)称为“上侧”,将其相反侧称为“下侧”。但是,“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留置针装置100的实际使用时的朝向。并且,将对患者进行穿刺一侧(Z轴的箭头的侧,即,图1A及图1B的纸面的左侧)称为“前侧”,将其相反侧称为“后侧”。图2是沿着图1A的包含2 - 2线的垂直面(YZ面)的留置针装置100的向视剖视图。
[0062]留置针装置100具备护套20。护套20具有护套筒21、以及在护套筒21的一端(前端)固定的外衬套25。护套筒21具有内径一定的大致圆筒形状。在护套筒21的与外衬套25的相反侧端(后 端)附近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卡止突起22。外衬套25具有大致漏斗形状,在该护套筒21的相反侧端(前端)固定有软质的外针30。外针30具有大致圆筒形状。作为护套筒21及外衬套25的材料,无特别限制,但优选是硬质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碳酸酯、聚丙烯等。优选的是,在护套筒21及外衬套25具有透明或透光性时,能够透视其内腔内的血液及衬套40。作为外针30的材料,无特别限制,但优选是软质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丙烯、聚氨酯类橡胶、聚四氟乙烯等的氟树脂等。优选的是,在外针30具有透明或透光性时,能够透视其内腔内的血液及内针50。此外,也可以使用上述的软质材料一体地形成外衬套25及外针30。
[0063]参照符号29a、29b是与X轴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翼。翼29a、29b设置于大致圆筒形状的固定构件28。通过将固定构件28外装在护套筒21的外衬套25侧端附近的外周面上,翼29a、29b被安装在护套20上。作为翼29a、29b的材料,无特别限制,但优选是软质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丙烯、氯乙烯、聚乙烯、烯类或聚苯乙烯类的热可塑性橡胶等。此外,翼29a、29b也可以与护套20 —体地成形。
[0064]衬套40沿着护套20的长度方向(即,Z轴方向)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被插入到护套20的内腔内。在衬套40的前端固定有金属制的硬质的内针50。内针50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其前端加工成锐利的。在衬套40的后端,连接有树脂制的柔软的管60的一端。管60的另一端连接于例如用于进行血液透析的血液回路。在衬套40的外周面上安装有O形环
49。O形环49贴紧护套筒21的内周面,在护套20的内腔中,防止O形环49的外针30侧的血液泄漏到O形环49的管60侧。作为衬套40的材料,无特别限制,但优选为硬质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等。作为管60的材料,无特别限制,但优选是软质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乙烯等。
[0065]图3A是衬套40的立体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包含3B — 3B线的面的衬套40的向视剖视图,图3C是沿着图3A的包含3C - 3C线的面的衬套40的向视剖视图。图3B的截面与图3C的截面互相正交。衬套40在一端(前端)具有前部41,在另一端具有后部42,该前部41具有圆锥面状的外表面,该后部42具有圆筒面状的外表面。纵贯管路43沿着衬套40的中心轴40a从前部41到后部42纵贯衬套40。如图2所示,内针50从前部41侧插入到纵贯管路43内,保持于衬套40。后部42被插入到管60内,衬套40与管60相连接。这样,内针50与管60通过衬套40的纵贯管路43而连通。
[0066]在前部41与后部42之间的、衬套4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环状槽44。如图2所示,环状槽44中安装O形环49。
[0067]在衬套40的外周面上,在环状槽44与前部41之间,从环状槽44侧起径大部45及径小部46按此顺序形成。径小部46与前部41邻接,径小部46的外径与前部41的最大径大致相同,并且比径大部45的外径小。在前部41、径小部46、及径大部45中,形成有在直径方向(与中心轴40a正交的方向)上横贯上述前部41、径小部46、及径大部45的横贯管路47。横贯管路47与纵贯管路43交叉并且连通。
[0068]在后部42的周围,相对于衬套40的中心轴40a以等角度间隔配置有被悬臂支承的四个弹性片48。弹性片48相对于衬套40的中心轴40a大致平行地延伸。弹性片48的与后部42的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嵌合槽48a和锥形面48b。嵌合槽48a是沿着衬套40的圆周方向的凹部(槽)。锥形面48b相对于嵌合槽48a邻接于弹性片48的自由端侧,并呈在嵌合槽48a侧外径较大的圆锥面的一部分。
[0069]在图1A、图1B、图2中,衬套40位于护套20的内腔的前端侧。在本发明中,将衬套40相对于护套20的该位置称为“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衬套40中保持的内针50贯通外针30,其前端从外针30的前端向外部突出。
[0070]为了将衬套40维持在初始位置,使用止动器170。图4A是止动器170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B是从其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C是其俯视图。止动器170具备插入部172、一对固定部173以及基部180。
[0071]基部180的后侧的部分被从其后端形成的狭缝(slit)186分割成一对夹持部185。一对夹持部185在X轴方向上对置,并能够沿互相接近的朝向D2 (参照图4C)弹性地位移。
[0072]将基部180的、未形成狭缝186的前侧的部分称为顶部183。如图4B所示,在顶部183的下侧,形成有将插入部172和狭缝186 —直线状相连的沿Z轴方向的槽184。
[0073]基部180的上下方向(Y轴方向)尺寸为,夹持部185比顶部183大。为了实现该尺寸差平缓地变化,在顶部183及夹持部185的上表面,形成有随着靠近插入部172而变低的倾斜面。
[0074]插入部172配置于一对固定部173之间,插入部172及一对固定部173从顶部183向前侧与Z轴平行地延伸。插入部172的、沿着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面(B卩,与XY面平行的面)的截面具有下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固定部173是具有与YZ面平行的主面的板状体。
[0075]如图1A、图1B、图2所示,从护套筒21的后端,将止动器170的插入部172插入到护套筒21的内腔内。在尽可能深地将止动器170插入到护套20内时,插入部172的前端与衬套40的弹性片48的后端碰撞,衬套40的径大部45与外衬套25的后端碰撞,衬套40被配置于护套20的内腔内的初始位置。衬套40所连接的管60嵌入到具有大致U字状截面的插入部172、顶部183的下侧的槽184、及夹持部185之间的狭缝186。止动器170的一对固定部173位于护套20的护套筒21的两侧,其前端到达翼29a、29b的位置。止动器170的基部180位于护套筒21外。
[0076]图5是穿过顶部183的、沿着图1A的包含5 — 5线的垂直面(XY面)的向视剖视图。为了简化附图,图5被描画为将在截面的里侧能够看到的构件省略后的端面图。顶部183的槽184的内周面具有大致U字状的截面形状,该槽184内嵌入有管60。管60的外周面中的、朝向下方的一部分露出,剩余部分被顶部183覆盖。优选的是,如图5所示,管60的露出的下侧的 外周面的一部分从顶部183的下表面稍微朝向下方突出。优选的是,槽184的深度(Y轴方向尺寸)与管60的外径相同或比其小。优选的是,槽184的宽度(X轴方向尺寸)与管60的外径相同或比其小。
[0077]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I的留置针装置100的使用方法及作用进行说明。
[0078]如图1A、图1B、图2所示,在内针50从外针30的前端突出的状态下,将内针50及外针30穿刺到患者的血管。在穿刺时内针50受到反力。需要防止内针50及将其保持的衬套40由于该反力而相对于外针30及护套20朝向后方移动。止动器170的插入部172使其前端与衬套40的后端(弹性片48)抵接,限制衬套40移动的情况。在穿刺时,操作者需要以避免止动器170相对于护套20移动的方式把持留置针装置100。作为这种把持方法,大致举出以下四种。
[0079]在第I把持方法中,如图6A的箭头Hll所示,能够用两根手指(例如拇指和食指)在上下方向(Y轴方向)上把持止动器170的顶部183。如图5所示,在顶部183的下侧,管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因此,在该第I把持方法中,能够将顶部183和管60 —起把持。
[0080]在第2把持方法中,如图6B的箭头H12所示,能够用两根手指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止动器170的一对夹持部185。作为一对夹持部185的把持的方法,有用拇指和中指把持一对夹持部185并且将食指压在护套20的上表面的方法、或用拇指和食指把持一对夹持部185的方法等,但前者能够稳定地保持留置针装置100,所以是优选的。一对夹持部185由于此时的把持力而沿互相接近的方向(参照图4C的箭头D2)弹性地位移,所以一对夹持部185夹持其间的管60。因此,在该第2把持方法中,能够将一对夹持部185和管60 —起把持。
[0081]在第3把持方法中,如图6B的箭头H13所示,能够用两根手指(例如拇指和食指)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止动器170的一对固定部173。由于此时的把持力,一对固定部173沿互相接近的方向容易地弹性变形从而贴紧护套筒21的外周面。因此,在该第3把持方法中,能够将一对固定部173和护套筒21 —起把持。
[0082]在第4把持方法中,能够将翼29a、29b向上侧弯折使之互相重合并用两根手指(例如拇指和食指)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来把持(省略图示)。此时,一对固定部173被夹于翼29a、29b与护套筒21之间而固定。因此,在该第4把持方法中,除了能够把持翼29a、29b以外,也能够将一对固定部173和护套筒21 —起把持。
[0083]在上述任一种方法中,在一边把持留置针装置100 —边将内针50及外针30穿刺到患者的血管内之后,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170,与此同时或在此之后,从护套20牵拉管60。该操作的详细情况后述。管60的前端连接有衬套40,所以通过牵拉管60,衬套40及其所保持的内针50相对于护套20向后方移动。
[0084]护套筒21的后端附近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卡止突起22。衬套40移动到卡止突起22为止,在衬套40的弹性片48的外表面形成的锥形面48b在卡止突起22上滑动。此时弹性片48向后部42侧弹性变形。接下来,在锥形面48b越过卡止突起22时,弹性片48弹性恢复,卡止突起22嵌入到嵌合槽48a。在本发明中,将嵌合槽48a与卡止突起22嵌合时、衬套40相对于护套20的位置称为“后退位置”。
[0085]图7是衬套40处于后退位置的留置针装置100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8是沿着图7的包含8 - 8线的垂直面(YZ面)的留置针装置100的向视剖视图。
[0086]如图8所示,衬套40处于后退位置时,衬套40的嵌合槽48a(参照图3A、图3B、图3C)与护套筒21的卡止突起22嵌合。另外,衬套40所保持的内针50被从外针30拔去并被收纳于护套20的内腔内。
[0087]与初始位置(参照图1A、图1B、图2)相比,在后退位置,外针30内的流路的截面积仅增大内针50的截面积量,所以血液的流量增大。另外,在后退位置,作为从外针30到管60的流路,有第I流路和第2流路这两个,该第I流路是按顺序通过内针50的内腔及衬套40的纵贯管路43的流路,该第2流路是按顺序通过护套20的内面与内针50及衬套40的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12、衬套40的横贯管路47、及衬套40的纵贯管路43的流路,所以能够以较大的流量使血液流动。
[0088]在该状态下,从翼29a、29b之上将粘着胶带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将留置针装置100固定于患者。仅以外针30穿刺到患者中的状态下将外针30留置。在后退位置,在柔软的外针30内不存在硬质的内针50,所以即使留置针装置100相对于患者的姿势由于患者活动等而变化,外针30也不会伤害患者的血管等。
[0089]在所需的治疗结束后,从患者剥下固定翼29a、29b的粘着I父带,并从患者抽出外针30。即使相对于护套20推拉管60,衬套40的嵌合槽48a与护套筒21的卡止突起22的嵌合状态也不被解除。即,无法使内针50再次从外针30的前端突出或与衬套40 —起从护套20抽出内针50。因此,防止错误地穿刺硬质的内针50、或错误地再次使用使用过的留置针装置100。使用过的留置针装置100将被废弃。
[0090]对在将内针50及外针3穿刺到患者的血管内之后、如图7及图8所示使衬套40移动到后退位置所用的操作进行说明。
[0091]为了使处于初始位置(参照图1A、图1B、图2)的衬套40移动到后退位置(参照图
7、图8),需要从护套20拔去(拆除)止动器170。为了从图1A、图1B的状态拆除止动器170,操作者需要把持止动器170的露出到护套20外的部分。但是,在与上述的第3把持方法(图6B的箭头H13)同样地把持一对固定部173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除了把持一对固定部173,也一起把持了护套筒21,所以无法从护套20拆除止动器170。因此,操作者必然会把持基部 180。[0092]例如,与上述的第I把持方法(图6A的箭头Hll)同样地,能够在上下方向(Y轴方向)上把持基部180的顶部183。此情况下,如上所述,能够一起把持顶部183和管60。因此,在从护套20牵拉止动器170时,管60也能够与止动器170 —起牵拉。
[0093]或者,与上述的第2把持方法(图6B的箭头H12)同样地,能够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基部180的一对夹持部185。此情况下,如上所述,一对夹持部185弹性地位移,夹持其间的管60。因此,在从护套20牵拉止动器170时,管60也能够与止动器170 —起牵拉。
[0094]如以上所述,通过本实施方式1,在上下方向或水平方向上把持基部180并从护套20抽出时,管60也能够与止动器170 —起牵拉。 [0095]与此相对,在上述的以往的留置针装置900中,在基端部971未形成与本实施方式I的狭缝186相当的形状,所以在水平方向上把持基端部971的情况下(参照图18A的箭头H92),无法一起把持止动器970和管960。因此,有可能在衬套940及内针950的位置原封不动的状态下,仅将止动器970从护套920拔去。其结果是,有可能忘记牵拉管960而将内针950收纳在护套920内。
[0096]在本实施方式I中,与以往的留置针装置900不同,即使在上下方向(参照图6A的箭头Hll)及水平方向(参照图6A的箭头H12)中的任一方向上把持基部180的情况下,只要进行拔去止动器170的操作就能够与此同时地使衬套40移动到后退位置(参照图7、图8)。因此,在穿刺后仅拔去止动器170而忘记将内针50收纳在护套20内等误操作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0097]另外,在上述的以往的留置针装置900中,在水平方向(参照图18A的箭头H92)上把持着基端部971进行穿刺的情况下,之后将内针950收纳在护套920内时,需要改变把持位置。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I中,在上下方向上(第I把持方法,参照图6A的箭头Hll)或水平方向上(第2把持方法,参照图6B的箭头H12)把持着基部180将内针50及外针30穿刺的情况,之后能够在不改变把持位置的情况下将内针50收纳到护套20中。因此,能够迅速且高效地进行一系列的作业。
[0098]在上述的例子中,如图5所示,管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顶部183的下表面稍微朝向下方突出。这有利于在使用第I把持方法(参照图6A的箭头Hll)的情况下,管60不会相对于止动器170滑动,有利于一体地把持两者。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忘记将内针50收纳于护套20内等误操作的可能性。
[0099]在上述的例子中,如图4A、图4B、图6A所示,夹持部185的上下方向(Y轴方向)尺寸比顶部183的上下方向(Y轴方向)尺寸大。这有利于在使用第2把持方法(参照图6B的箭头H12)的情况下稳定地把持包含止动器170的留置针装置100。
[0100]并且,在上述的例子中,如图4A所不,顶部183的上表面以从夹持部185起以随着靠近插入部172而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这有利于在使用第2把持方法(参照图6B的箭头H12)的情况下进行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170的操作。即,在第2把持方法中,通过一边用姆指和中指把持一对夹持部185 一边使食指贴在护套筒21的后端21r(参照图2、图6A)并使食指以用食指使护套筒21向前方推出的方式移动,从而能够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170。此时,在顶部183的上表面如上所述那样倾斜时,如根据图2、图6A能够容易理解那样,能够使护套筒21的后端211相对于顶部183的上表面相对地突出,所以易于用食指对护套筒21的后端21r施加力。
[0101]在上述的例子中,如图5所示,槽184的宽度(X轴方向尺寸)与管60的外径相同或比其小。由此,管60由于槽184的内周面而在X轴方向上弹性地压缩变形,管60与止动器170之间的滑移被降低。由此,在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170时,能够一起牵拉止动器170和管60。
[0102]在上述的例子中,从插入部172—侧起,顶部183及夹持部185按此顺序配置。由此,能够将夹持部185配置于止动器170的后端而成为悬臂支承构造。因此,能够容易地增大夹持部185的弹性位移量。其结果是,在水平方向(参照图6A的箭头H12)上把持基部18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一对夹持部185更可靠地夹持管60。
[0103](实施方式2)
[0104]本实施方式2的留置针装置200,关于止动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I的留置针装置100不同。在以下的说明所参照的附图中,对与实施方式I的留置针装置100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它们的说明。以下,以与实施方式I不同的点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2的留置针装置200进行说明。
[0105]图9A是衬套40处于初始位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留置针装置200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9B是从其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0是沿着图9A的包含10 - 10线的垂直面(YZ面)的留置针装置200的向视剖视图。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2中,也为了将衬套40配置并且维持在初始位置,而使用止动器270。图1lA是止动器270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lB是从其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lC是其俯视图。本实施方式2的止动器270具备:具有大致U字状的截面形状的插入部172、板状的一对固定部173、以及基部 280。
[0106]基部280的后侧的部分通过从其后端形成的狭缝286被分割成一对夹持部285。一对夹持部285在X轴方向上对置,能够向互相接近的朝向D22 (参照图11C)弹性地位移。
[0107]将基部280的、未形成狭缝286的前侧的部分称为顶部283。如图1lB所示,在顶部283的下侧形成有将插入部172和狭缝286 —直线状相连的沿Z轴方向的槽284。
[0108]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基部280的上下方向(Y轴方向)尺寸在夹持部285也可以比顶部283大。另外,顶部283的上表面(并且为夹持部285的上表面)也可以以随着靠近插入部172而变低的方式倾斜。
[0109]插入部172从顶部183朝向前侧与Z轴平行地延伸。 另一方面,一对固定部173与实施方式I不同,从一对夹持部285起沿着Z轴延伸。因此,如图1lC所示,在一对夹持部285向互相接近的朝向D22上位移时,一对固定部173的前侧端向互相离开的朝向D23位移。
[0110]如图9A、图9B、图10所示,从护套筒21的后端,将止动器270的插入部172插入到护套筒21的内腔内。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能够以插入部172的前端将衬套40向前侧推入,并将衬套40配置在护套20的内腔内的初始位置。衬套40所连接的管60嵌入到具有大致U字状截面的插入部172、顶部283的下侧的槽284、及夹持部285之间的狭缝286。基部280位于护套筒21外。
[0111]图12是穿过顶部283的、沿着图9A的包含12 — 12线的垂直面(XY面)的向视剖视图。为了简化附图,图12被描画为将在截面的里侧能够看到的构件省略后的端面图。顶部283的槽284的内周面具有大致U字状的截面形状,该槽284内嵌入有管60。管60的外周面中的、朝向下方的一部分露出,剩余部分被顶部283覆盖。优选的是,如图12所示,管60的露出的下侧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顶部283的下表面稍微朝向下方突出。
[0112]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2的留置针装置200的使用方法与实施方式I的留置针装置100相同。
[0113]即,一边将衬套40维持在初始位置(参照图9A、图9B、图10),一边将内针50及外针30穿刺到患者的血管。作为此时的留置针装置200的把持方法,能够是与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第I~第4把持方法相同的把持方法。将留置针装置200的有代表性的把持位置示于图13A、图13B。在第I把持方法中,如图13A的箭头H21所示,能够用两根手指在上下方向(Y轴方向)上把持止动器270的顶部283。在第2把持方法中,如图13B的箭头H22所示,能够用两根手指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止动器270的一对夹持部285。在第3把持方法中,如图13B的箭头H23所示,能够用两根手指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止动器270的一对固定部273。在第4把持方法中,能够将翼29a、29b向上侧弯折并互相重合并用两根手指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省略图示)。
[0114]在将内针50及外针30穿刺到患者的血管内之后,使衬套40移动到后退位置(参照图7、图8)。为此,需要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270进而从护套20牵拉管60。对于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270,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操作者需要把持基部280。
[0115]例如,与第I把持方法(图13A的箭头H21)同样地,能够在上下方向(Y轴方向)上把持基部280的顶部283。如图12所示,在顶部283的下侧,管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所以能够一起把持顶部283和管60。因此,在从护套20牵拉止动器270时,管60也能够与止动器270 —起牵拉。
[0116]或者,与第2把持方法(图13B的箭头H22)同样地,能够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基部280的一对夹持 部285。此情况下,一对夹持部285弹性地位移,夹持其间的管60。因此,在从护套20牵拉止动器270时,管60也能够与止动器270 —起牵拉。
[0117]如以上所述,与本实施方式I同样地,在上下方向或水平方向上把持基部280并从护套20抽出时,管60也能够与止动器270 —起牵拉。因此,在穿刺后仅拔去止动器270而忘记将内针50收纳于护套20内等误操作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0118]另外,在上下方向上(第I把持方法,参照图13A的箭头H21)或水平方向上(第2把持方法,参照图13B的箭头H22)把持着基部280穿刺了内针50及外针30的情况下,之后能够在不改变把持位置的情况下将内针50收纳于护套20。因此,能够迅速且高效地进行一系列的作业。
[0119]在本实施方式2的止动器270中,如图1lC中说明那样,能够与一对夹持部285的向朝向D22的弹性的位移联动地、使一对固定部173向朝向D23位移。因此,通过以第2把持方法(参照图13B的箭头H22)进行把持,在将插入部172插入至护套20内时,及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270时,能够避免固定部173与护套20的干扰。
[0120]本实施方式2除了上述以外,与实施方式I是相同的。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各种变更例也能够应用于本实施方式2。
[0121](实施方式3)
[0122]本实施方式3的留置针装置300,关于止动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I的留置针装置100不同。在以下的说明所参照的附图中,对与实施方式I的留置针装置100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它们的说明。以下,以与实施方式I不同的点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3的留置针装置300进行说明。
[0123]图14A是衬套40处于初始位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留置针装置300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4B是从其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5是沿着图14A的包含15 — 15线的垂直面(YZ面)的留置针装置300的向视剖视图。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3中,也为了将衬套40配置并且维持在初始位置,而使用止动器370。图16A是从止动器370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6B是从其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6C是其俯视图。本实施方式3的止动器370具备:具有大致U字状的截面形状的插入部172、板状的一对固定部173、基部380、以及一对桥接部(日语:架橋部)390。
[0124]基部380的后侧的部分通过从其后端形成的狭缝386而被分割成一对夹持部385。一对夹持部385在X轴方向上对置,并能够向互相接近的朝向D32 (参照图16C)弹性地位移。
[0125]将基部380的、未形成狭缝386的前侧的部分称为顶部383。顶部383及夹持部385的上表面以随着靠近插入部172而变低的方式倾斜。如图16B所示,在顶部383的下侦牝形成有将插入部172和狭缝386 —直线状相连的沿着Z轴方向的槽384。
[0126]插入部172配置于一对固定部173之间,插入部172及一对固定部173从顶部383朝向前侧与Z轴平行地延伸。
[0127]如图16C所示,桥接部390将夹持部385的后端和固定部173的前端的附近相连。桥接部390相对于固定部173配置于插入部172的相反侧,在X轴方向上从顶部383离开,向X轴方向的外侧隆起为拱形`状。在本例中,桥接部390连接于夹持部385的后端,但也可以连接于夹持部385的后端附近的位置。
[0128]如图16C中的箭头H32所示,在水平方向上推压一对夹持部385的后端部分(或一对桥接部390的后端部分或者其附近)时,一对夹持部385向互相接近的朝向D32弹性地位移。桥接部390将夹持部385和固定部173相连,所以一对夹持部385向互相接近的朝向D32位移后,一对固定部173的前侧端向互相离开的朝向D33弹性地位移。
[0129]另外,如图16C中的箭头H33所示,在水平方向上推压一对桥接部390的Z轴方向的中央部分或其附近时,推压力经由桥接部390传递至夹持部385,一对夹持部385向互相接近的朝向D32弹性地位移。同时地,桥接部390将夹持部385和固定部173相连,所以与上述同样地,一对固定部173的前侧端向互相离开的朝向D33弹性地位移。
[0130]如图14A、图14B、图15所示,从护套筒21的后端,将止动器370的插入部172插入到护套筒21的内腔内。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能够以插入部172的前端将衬套40向前侧推入来将衬套40配置在护套20的内腔内的初始位置。衬套40所连接的管60嵌入到具有大致U字状截面的插入部172、顶部383的下侧的槽384、及夹持部385之间的狭缝386。基部380位于护套筒21外。
[0131]虽省略图示,但顶部383的沿着XY面的截面形状与实施方式I的顶部183的沿着XY面的截面形状(参照图5)实质上相同。顶部383的槽384的内周面具有大致U字状的截面形状,管60嵌入到该槽384内。管60的外周面中的、朝向下方的一部分露出,剩余部分被顶部383覆盖。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优选的是,管60的露出的下侧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顶部383的下表面稍微朝向下方突出。
[0132]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3的留置针装置300的使用方法与实施方式I的留置针装置100大致相同。
[0133]即,一边将衬套40维持在初始位置(参照图14A、图14B、图15),一边将内针50及外针30穿刺到患者的血管。作为此时的留置针装置300的把持方法,能够是与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第I~第4把持方法大致相同的把持方法。将留置针装置300的有代表性的把持位置示于图17A、图17B。在第I把持方法中,如图17A的箭头H31所示,能够用两根手指在上下方向(Y轴方向)上把持止动器370的顶部383。在第2把持方法中,如图17B的箭头H32所示,能够用两根手指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止动器370的一对夹持部385的后端部分(或一对桥接部390的后端部分或者其附近)。在第3把持方法中,如图17B的箭头H33所示,能够用两根手指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止动器370的一对桥接部390的Z轴方向的中央部分或其附近。在第4把持方法中,能够使翼29a、29b向上侧弯折并互相重合并用两根手指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省略图示)。
[0134]在将内针50及外针30穿刺到患者的血管内之后,使衬套40移动到后退位置(参照图7、图8)。为此,需要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370进而从护套20牵拉管60。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操作者能够把持基部380并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370。
[0135]例如,与第I把持方法(图17A的箭头H31)同样地,能够在上下方向(Y轴方向)上把持基部380的顶部383。如图14B所示,在顶部383的下侧,管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所以能够一起把持顶部383和管60。因此,在从护套20牵拉止动器370时,管60也能够与止动器370 —起牵拉。
[0136]或者,与第2把持方法(图17B的箭头H32)同样地,能够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基部380的一对夹持部385的后端部分(或一对桥接部390的后端部分或者其附近)。此情况下,一对夹持部385向箭头D32 (参照图16C)的朝向弹性移位弹性地位移,夹持其间的管60。因此,在从护套20牵拉止动器370时,管60也能够与止动器370 —起牵拉。
[0137]并且,在本实施方式3中,与第3把持方法(图17B的箭头H33)同样地,能够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把持一对桥接部390的Z轴方向的中央部分或其附近。此情况下,一对夹持部385也向箭头D32 (参照图16C)的朝向弹性移位弹性地位移,夹持其间的管60。因此,在从护套20牵拉止动器370时,管60也能够与止动器370 —起牵拉。
[0138]如以上所述,在上下方向或水平方向上把持基部380或者在水平方向上把持一对桥接部390并从护套20抽出时,管60也能够与止动器370 —起牵拉。因此,在穿刺后仅拔去止动器370而忘记将内针50收纳于护套20内等误操作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0139]另外,在上下方向上(第I把持方法,参照图17A的箭头H31)或水平方向上(第2把持方法,参照图17B的箭头H32)把持基部380并穿刺内针50及外针30的情况下、及在水平方向上(第3把持方法,参照图17B的箭头H33)把持一对桥接部390并穿刺内针50及外针30的情况下,之后能够在不改变把持位置的情况下将内针50收纳于护套20。因此,能够迅速且高效地进行一系列的作业。
[0140]在本实施方式3的止动器370中,如图16C说明那样,能够与一对夹持部385的向朝向D32的弹性的位移联动地、使一对固定部173向朝向D33位移。因此,通过用第2把持方法(参照图13B的箭头H22)及第3把持方法(参照图17B的箭头H33)进行把持,在将插入部172插入至护套20内时、及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370时,能够避免固定部173与护套20的干扰。
[0141]根据上述的说明能够了解到,本实施方式3的止动器370具备一对桥接部390,所以无论是第I~第3把持方法中任一把持方法,都能够在从护套20拔去止动器370的同时将内针50收纳于护套20。能够在不会变更把持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穿刺和之后的内针50的收纳作业的把持方法的种类数相对于实施方式1、2为两种,在本实施方式3中增加到三种。
[0142]在上述的例子中,桥接部390具有向外侧隆起为拱形状的形状,但桥接部390的形状不限定于此。如上所述,只要能够通过把持一对桥接部390来至少使一对夹持部385向朝向D32弹性地位移,能够设定为例如直线状、三角形状、梯形状等任意的形状。
[0143]在上述的例子中,在使一对桥接部390向箭头H33 (参照图16C)的朝向以互相接近的方式进行位移时,一对固定部173的前侧端向互相离开的朝向D33位移,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如下设计,即,在使一对桥接部390位移时一对固定部173几乎不位移的设计、一对固定部173向互相接近的朝向位移的设计。
[0144]本实施方式3除了上述以外,与实施方式I是相同的。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各种变更例也能够应用于本实施方式3。
[0145]上述的实施方式I~3是例示,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I~3,能够适当变更。
[0146]止动器的构成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构成。例如,在实施方式1、2所示的止动器170、270中,也可以省略一对固定部173。
[0147]上述的实施方式 所示的止动器170、270、370在从上方观察时具有左右对称形状,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左右非对称形状。
[0148]一对夹持部也可以配置于插入部与顶部之间。另外,止动器的基部也可以具有顶部及夹持部以外的部分。
[0149]处于后退位置的衬套40与护套20的嵌合构造可以具有上述以外的构成。或者,也可以省略该嵌合构造。
[0150]工业实用性
[0151]本发明的利用领域无特别限制,能够作为进行输液、输血、体外血液循环等处置时的留置针装置而广泛利用。尤其优选能够作为血液透析用的留置针装置利用。
[0152]符号说明
[0153]100,200,300 留置针装置
[0154]20护套
[0155]21护套筒
[0156]25外衬套
[0157]30外针
[0158]40衬套
[0159]50内针
[0160]60管
[0161]170,270,370 止动器
[0162]172插入部[0163]173固定部
[0164]180,280,380基部
[0165]183,283,383顶部
[0166]184,284,384槽
[0167]185,285,385夹持部
[0168]186,286,386狭缝 [0169]390桥接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留置针装置,具备: 护套,具有内腔; 软质的外针,固定于所述护套的前端; 衬套,配置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内,在所述护套的长度方向上能够移动; 硬质的内针,固定于所述衬套的前端; 管,与所述衬套的后端连接;以及 止动器,从所述护套的后端向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进行插拔, 所述衬套在初始位置与后退位置间位移,该初始位置是所述衬套位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的前端侧并且所述内针贯通所述外针并从所述外针的前端突出的位置,该后退位置是所述衬套位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的后端侧并且所述内针收纳于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内的位置, 所述留置针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器具备:插入部,插入至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内;以及基部,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后端, 在将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护套的所述内腔内并且使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与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所述衬套抵接时,所述基部位于所述护套外, 所述基部还具备:顶部,使所述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并将剩余部分覆盖;以及一对夹持部,夹着所述管而配置,能够弹性地位移以把持所述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一对夹持部夹着所述管的方向及所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一对夹持部的尺寸比所述顶部的该尺寸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及所述一对夹持部从所述插入部一侧开始依次被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与所述一对夹持部夹着所述管的方向及所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高度随着靠近所述插入部而降低的方式,所述顶部的上表面倾斜。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使所述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顶部突出。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部形成有槽,所述管嵌入该槽。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一对夹持部夹着所述管的方向及所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所述顶部使所述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器还具备夹着所述插入部而配置的一对固定部, 在使所述一对夹持部弹性地位移以把持所述管时,所述一对固定部向从所述插入部离开的朝向位移。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器还具备:夹着所述插入部而配置的一对固定部、以及将所述一对夹持部与所述一对固定部连接的一对桥接部, 在使所述一对桥接部弹性地位移以使所述一对桥接部互相接近时,所述一对夹持部进行位移以把持所述管。`
【文档编号】A61M25/02GK103608064SQ201180071484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者】伊藤亨 申请人:株式会社Jm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