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05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包括透液性的表面片、非透液性的背面片、配置在表面片和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在长度方向左右侧方部具有立体保护弹性构件的一对立体保护件。立体保护件是通过片材在自由端折回、并在该片材之间配置有立体保护弹性构件而构成的。立体保护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在立体保护件中,立体保护弹性构件向前后方向伸缩而自吸收体立起,能够防止侧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54171号公报但是,上述吸收性物品存在以下的问题。在吸收性物品的立体褶裥上,在宽度方向上隔开恒定的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弹性构件,整个立体褶裥向前后方向伸缩。在这样立体褶裥整体收缩时,立体褶裥收缩,其容积变小。由此,在胯股间部中有时吸收体与穿戴者会紧密接触。通常,吸收性物品与穿戴者的胯股间部紧密接触,使得自穿戴者排出来的体液能够迅速地被吸收体吸收。但是,在胯股间部中吸收体与穿戴者过度紧密接触时,透气性有可能恶化,发闷,穿戴感恶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提高透气性来提高穿戴感的吸收性物品。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体,其具有向穿戴者的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朝向上述穿戴者的内方向及朝向与上述内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外方向;透液性的表面片,配置在比上述吸收体靠内方向的位置;非透液性的背面片,配置在比上述吸收体靠外方向的位置;侧褶裥,其配置在上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侧方;其主旨在于,通过将侧片以沿着上述前后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而层叠多层侧片、并在被层叠的侧片之间接合有沿着上述前后方向伸缩的伸缩性构件来形成上述侧褶裥,上述伸缩性构件包括第I伸缩性构件和配置在比上述第I伸缩性构件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的第2伸缩性构件,上述伸缩性构件的上述前后方向的长度短于上述侧片的上述前后方向的长度,在比上述第I伸缩性构件及上述第2伸缩性构件靠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位置设有被层叠的侧片彼此未接合的第I非接合区域,在上述第I伸缩性构件与上述第2伸缩性构件之间设有被层叠的侧片彼此未接合的第2非接合区域,上述第I非接合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上述第2非接合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尺寸。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形成有侧片彼此未接合的第I非接合区域及第2非接合区域,能够在侧片之间形成能够透气的空间。由此,能够提高透气性,能够抑制由发闷导致穿戴感恶化。并且,第I非接合区域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2非接合区域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能够从吸收体的端部侧朝向内侧高效地吸入空气。具体地讲,进入到侧片之间的空气将作为侧片的端部的第I非接合区域作为入口,进入到作为内侧的第2非接合区域侧。此时,在构成入口的第I非接合区域的宽度较小时,难以吸入空气,空气的循环性恶化。但是,由于第I非接合区域的宽度较大,因此,空气易于流入,能够提高透气性。


图1是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展开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Χ1-ΧΓ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图2所示的X2-X2’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 图5说明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例如是内裤型的尿布、开放型的尿布等。尿布既可以是大人用的尿布,也可以是孩子用的尿布。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是内裤型的尿布。吸收性物品I具有与穿戴者的前腰身相对应的前腰身区域S1、与穿戴者的后腰身相对应的后腰身区域S2、与穿戴者的裆部相对应、且位于前腰身区域SI和后腰身区域S2之间的裆部区域S3。吸收性物品I包 括吸收性主体IA和外壳体1B。吸收性主体IA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2、非透液性的背面片3、配置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的吸收体4、覆盖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侧片6。吸收体4具有向穿戴者的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L、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朝向穿戴者的内方向Tl、朝向与内方向相反的一侧(远离穿戴者的一侧)的外方向T2。外壳体IB配置在比吸收性主体IA靠外方向的位置,其具有外壳顶片11和外壳底片12。表面片2位于比吸收体4靠内方向(穿戴者侧)的位置。表面片2使用无纺布、开口塑料膜等透液性的片等。背面片3配置在比吸收体4靠外方向的位置且比外壳体IB靠内方向的位置。背面片3使用非透液性的片等。吸收体4设置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用于吸收来自穿戴者的排泄物。吸收体4使用粉碎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的混合物等。侧片6配置在比表面片2靠内方向的位置且以分别覆盖表面片2的宽度方向外侧两端部的方式配置。侧片6使用非透液性的片等。侧片借助接合剂接合于表面片2的皮肤抵接面侧。侧褶裥60由一张侧片6和伸缩性构件构成。侧褶裥60是通过侧片6以沿着前后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回而呈两张重叠而形成的。该沿着前后方向的折痕成为侧褶裥60的自由端63。伸缩性构件以向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接合在两张侧片之间。在侧片6中设有两张重叠的片彼此接合而成的接合区域61、片彼此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接合区域61既可以利用接合剂将侧片彼此接合,也可以利用压花加工等将侧片彼此熔接。另外,也可以通过重叠两张以上的侧片6而构成侧褶裥。伸缩性构件是由合成橡胶构成的弹性材料,其设置在侧片的接合区域61中。伸缩性构件包括两根第1伸缩性构件71和与自由端63相邻的两根第2伸缩性构件。如图2及图3所示,在侧片折回的状态下,第I伸缩性构件71配置在比第2伸缩性构件72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另外,第I伸缩性构件71和第2伸缩性构件72只要以向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设置在接合区域61中即可,也可以以非伸长状态设置在第I非接合区域等非接合区域中。通过第1伸缩性构件71和第2伸缩性构件72沿着前后方向伸缩,侧片6沿着前后方向伸缩,侧褶裥60向穿戴者侧立起。由于侧片6具有防水性,因此,能够利用形成在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侧部的侧褶裥防止自穿戴者排出来的体液等的侧漏。第1伸缩性构件71和第2伸缩性构件7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短于侧片6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第1伸缩性构件71和第2伸缩性构件72设置在裆部区域S3、前腰身区域SI的一部分及后腰身区域的一部分中。在比第I伸缩性构件71和第2伸缩性构件72靠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设有被层叠的侧片6彼此未接合的第I非接合区域62A,在第I伸缩性构件71与第2伸缩性构件72之间设有被层叠的侧片6彼此未接合的第2非接合区域62B。在图2中,对第I非接合区域62A和第2非接合区域62B划上斜线而表示。由于设有第I非接合区域62A和第2非接合区域62B,因此,通过配置在第2非接合区域62B中的第I伸缩性构件71和第2伸缩性构件72伸缩,第2非接合区域62B的侧片之间分开,能够在侧片之间形成能够透气的空间。由此,能够使空气通过,从而能够提高吸收体附近的透气性,能够抑制由发闷导致穿戴感恶化。另外,通过在吸收体4的侧方形成由非接合区域形成的空间,能够抑制吸收体与穿戴者紧密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透气性。由此,能够提高吸收性物品内部的透气性,从而能够抑制发闷而提高穿戴感。另外,第I非接合区域62A和第2非接合区域62B相连。第I非接合区域和第2非接合区域相连是指在第I非接合区域与第2非接合区域之间没有形成侧片彼此接合的接合区域。通过这样在被层叠的侧片之间形成在前后方向上相连的透气通路,能够使空气在前后方向上通过。并且,第1非接合区域62A的宽度方向的尺寸Wa构成得大于第2非接合区域62B的宽度方向的尺寸Wb(参照图4及图5)。由此,能够自吸收体的端部侧朝向内侧高效地吸入空气。具体地讲,进入到侧片之间的空气将位于侧片端部的第I非接合区域62A作为入口,进入到作为内侧的第2非接合区域62B侧。此时,在构成入口的第I非接合区域62A的宽度较小时,难以吸入空气,空气的循环性恶化。但是,由于第I非接合区域62A的宽度较大,因此,空气易于流入,能够提高透气性。另外,吸收体配置在穿戴者的两腿之间。另外,自穿戴者排出的体液等所抵接的排泄口抵接区域位于作为吸收体的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的裆部区域。吸收体的比排泄口抵接区域靠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供在排泄口抵接区域中吸收的体液扩散,不会自穿戴者直接吸收体液。由此,优选侧片以将比排泄口抵接区域靠宽度方向外侧的部位覆盖的方式配置。通过这样配置,能够确保来自穿戴者的体液在排泄口抵接区域中的吸收,并能够利用侧褶裥防止侧漏。吸收体4形成有位于前后方向L的外侧两端部的宽幅部41、位于比宽幅部41靠前后方向L上的内侧且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宽幅部4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的窄幅部42。第I伸缩性构件71和第2伸缩性构件72与窄幅部重叠地配置。由于裆部区域配置在穿戴者的腿之间,因此,在裆部区域中配置有宽度比较窄的窄幅部42。通过在吸收体的窄幅部中配置伸缩性构件,能够在裆部区域中形成侧褶裥,并随着伸缩性构件的伸缩而在裆部区域中形成透气通路。能够提高比较易于发闷的排泄口抵接区域附近的透气性,提高穿着感。另外,在第I伸缩性构件及第2伸缩性构件伸缩之前的状态下,第I伸缩性构件的伸长应力和第2伸缩性构件的伸长应力不同。第I伸缩性构件及第2伸缩性构件伸缩之前的状态换言之是指图2所示的、将吸收性物品伸展成平面的状态。由于第I伸缩性构件的伸长应力和第2伸缩性 构件的伸长应力不同,在侧片的宽度方向外侧(第I伸缩性构件71侦 和宽度方向内侧(第2伸缩性构件72侧),侧片的收缩尺寸不同。由此,在第I伸缩性构件与第2伸缩性构件之间的第2非接合区域62Β中,片彼此易于分开,易于形成空间。另外,第I伸缩性构件71的伸长应力与第2伸缩性构件72的伸长应力之间的关系是哪一方较高都可以,但更优选为第2伸缩性构件72的伸长应力高于第I伸缩性构件的伸长应力较佳。通过以第2伸缩性构件72的伸长应力高于第I伸缩性构件71的伸长应力的方式构成,侧片的宽度方向内侧立起,作为立体褶裥能够提高与穿戴者的皮肤的紧密接触效果。另外,例如能够如下那样测量伸缩性构件的伸长应力。(I)将夹着伸缩性构件的材料整体剪切。具体地讲,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中,将配置有第I伸缩性构件和第2伸缩性构件的侧片以没有松弛那样伸长的状态剪切。在同样伸长的状态下在分别距长度方向两端部IOmm的内侧做标记。使用Instron Japan C0.,Ltd.公司制的拉伸试验机(例如,型号:5564)、或者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Autogragh (例如,型号:AHS-lkNG)来测量伸长应力。(2)以标记部处于夹持件内侧端部的方式由上部夹持件夹着(I)的试样,并以另一个标记部处于夹持件内端部的方式由下部夹持件夹着(I)的试样。夹持件之间的试样的长度尺寸为80mm。另外,在弹性材料的起到褶裥作用的长度短于IOOmm的情况下,将比起到褶裥作用的伸缩性构件中的最短长度短20mm的长度设定为夹持件之间的试样的长度。为了不在初期施加试样的张力,初期的夹持件之间距离被设定得短于试样收缩时的长度(自然长度)。为了使这些夹持件互相分开,将试样在100mm/min的条件下向上下方向拉伸,使试样伸长。(3)将试样以夹着弹性构件的材料没有松弛的方式伸长时的试样在夹持件之间的长度尺寸作为100%,将试样拉伸至试样在夹持件之间的长度尺寸为90%为止,测量此时的试样的伸长应力,作为弹性材料的伸长应力。即,在上述本实施例中,测量相对于试样的100%长度尺寸80mm将试样拉伸至90%的长度尺寸72mm时的伸长应力。
以上,使用上述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能够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及范围地作为修改及变更方式来实施。因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作为目的,对于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的意思。附图标记说明1、吸收性物品;1A、吸收性主体;1B、外壳体;2、表面片;3、背面片;4、吸收体;6、侧片;11、外壳顶片;12、外壳底片;60、侧褶裥;61、接合区域;62A、第I非接合区域;62B、第
2非接合区域;63、自由端;71、第I伸缩性构件;72、第2伸缩性构件;S1、前腰身区域;S2、后腰身区域;S3、 裆部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体,其具有向穿戴者的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朝向上述穿戴者的内方向及朝向与上述内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外方向;透液性的表面片,配置在比上述吸收体靠内方向的位置;非透液性的背面片,配置在比上述吸收体靠外方向的位置;侧褶裥,其配置在上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侧方,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侧片以沿着上述前后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而层叠多层侧片、并在被层叠的侧片之间接合有沿着上述前后方向伸缩的伸缩性构件来形成上述侧褶裥, 上述伸缩性构件包括第I伸缩性构件和配置在比上述第I伸缩性构件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的第2伸缩性构件, 上述伸缩性构件的上述前后方向的长度短于上述侧片的上述前后方向的长度, 在比上述第I伸缩性构件及上述第2伸缩性构件靠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位置设有被层叠的侧片彼此未接合的第I非接合区域,在上述第I伸缩性构件与上述第2伸缩性构件之间设有被层叠的侧片彼此未接合的第2非接合区域; 上述第I非接合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上述第2非接合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I非接合区域和上述第2非接合区域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非接合区域中设有由于上述被层叠的侧片在上述非接合区域中互相分开而形成的透气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体形成有位于前后方向的外侧两端部的宽幅部、位于比上述宽幅部靠前后方向内侧的位置且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上述宽幅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的窄幅部; 上述第1伸缩性构件和上述第2伸缩性构件与上述窄幅部重叠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上述第I伸缩性构件及上述第2伸缩性构件伸缩之前的状态下,上述第I伸缩性构件的伸长应力与上述第2伸缩性构件的伸长应力不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能够通过提高透气性来提高穿戴感。吸收性物品(1)包括侧褶裥(60)、配置在表面片(2)与背面片(3)之间的吸收体(4)。通过层叠多层侧片、并在被层叠的侧片之间接合有伸缩性构件来形成侧褶裥(60)。伸缩性构件包括第1伸缩性构件(71)和第2伸缩性构件(72),伸缩性构件的长度短于侧片的长度。在比第1伸缩性构件及第2伸缩性构件靠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设有被层叠的侧片彼此未接合的第1非接合区域(62A),在第1伸缩性构件与第2伸缩性构件之间设有被层叠的侧片彼此未接合的第2非接合区域(62B),第1非接合区域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2非接合区域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文档编号A61F13/496GK103156734SQ2012100314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川上祐介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