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流感病毒药物不应口服给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09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流感病毒药物不应口服给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流感病毒药物口服给药,很不合理,应改为口腔给药,才能充分发挥抗病毒药物应有的作用。
背景技术
几乎所有的药物,除了胃肠道反应严重。胃部降解失效和破坏性代谢严重者之外,都要用口服给药。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流,把药物送去机体患病的部位,起治疗作用。由于这种口服给药方法,简单方便,其所用的口服制剂是广泛应用的片剂、胶囊剂和口服液等。这些制剂服用方便、口感良好、疗效满意。药物口服较少引发过敏反应,几乎未见过口服药物突发过敏性休克,因此药物口服广受欢迎,无人非议。但是对于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制剂,口服给药,则存在较大问题,很不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采用最合理最有效的剂型和给药方法,达到迅速强效的消灭感染的流感病毒,快速治愈感冒。众所周知,流感病毒感染复制和繁殖,主要是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因为上呼吸道上皮细胞膜分布着许多可与流感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结合的受体-唾液酸,便于病毒吸附並穿入细胞内进行复制繁殖。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对流感病毒最有吸引力並具有嗜性条件,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生活和致病活动的地方。当病毒从口腔、鼻腔、眼睛进入上呼吸道时,在病毒游离在上呼吸道或吸附在上皮细胞膜上还未穿入细胞内之前,应有足够的药物在上呼吸道等在那里,准备对抗之。但可惜的是却把药物口服送进了胃肠道,被吸收的有效成分随血流进入肝脏,在代谢酶系统的作用下进行了首过作用,继而通过肾排泄和肛门排泄(肠肝循环后从大便排出和未被吸收的成分)。由于药物在体内的运转损耗,所剩的有效成分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很少、分布到上呼吸道则更少、对病毒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而这时候服药后约半小时,上呼吸道的感染病毒,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可能有不少已穿入上皮细胞内对人体进行致病活动(见图2)。可见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口服给药是错失不了防治流感的良机,是一种无的放矢错误的用药方法。但如果把现有抗病毒的口服给药的剂型口服液、片剂、胶囊和颗粒剂等,改为口腔给药的下列剂型I、加有适量稀积剂与主药混合均匀后做成剂量型包装的散剂。2、加有适量稀积剂与主药混合均匀后做成定量包封的喷射剂。3、用其微化粉粒压成硬度适中的口含咀嚼片。4、压成崩散和药物溶出快的舌下含片。
5、做成口腔粘膜或舌下纸贴剂。以上几种口腔给药的制剂,不管那一种都比口服给药制剂的疗效强得多,因为它不但迅速大量吸收,还可直接作用于流感病毒。药物溶解在口腔和吸收进入血流,都是在病毒的生活范围,故一旦口腔用药就会快速杀灭流感病毒(见图I)。並可通过快速大量吸收消灭逃往支气管、肺部、心脏和脑部的流感病毒。本发明与原有技术相比(实际上就是口腔给药与口服给药相比)有下列优点I、可逃避口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运转过程的大量损耗和大量的中草药原料的浪费。2、能快速消灭感染的流感病毒、治愈流感、不留后遗症。
3、口腔和舌下是血管最密集的地方、且与呼吸系统和心脑很近,口腔用抗病毒药物,很快被吸收並迅速消灭呼吸系统和心脑的病毒。 4、能降低或消除抗病毒化药品的毒性,提高安全性。


图I是口腔给药后倾刻间完全消灭感染的流感病毒示意图给药前上呼吸道已有不少感染的流感病毒,2和3为流感病毒吸附在上皮细胞膜上,4为上呼吸道刚复制放出的子代病毒。给药后所有上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病毒全被消灭。2和3为吸附在细胞膜上的病毒没有3。4为上皮呼吸道刚复制放出的子代病毒也没有3。I为口腔是给药的地方,属于流感病毒生命活动的地区。图2是口服用药药物在体内运转(吸收代谢,排泄和分布)的示意图。I为上呼吸道。2为吸附在上皮细胞膜上的流感病毒。3为随血流分布进入上呼吸道的药物极少,根本不起作用。4为口服给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何实施?这要靠现有这种抗病毒口服药物的生产厂家,一齐努力去完成。但生产厂家对你提出的问题,是否认同、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道理,如果持否定态度,则实施无望。倘若持肯定态度、认为我说的符合实际,就能顺利实施。前面提出的5种口腔给药的不同制剂,所有药厂都能很好的制造出来,不存在什么技术性问题,如果必须搞点实验室或临床验证数据,这对药厂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困难。
权利要求
1.所有现成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口服制剂要改变剂型和给药方法,其特征是先将主药做成适用于口腔局部的制剂,口腔给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重点就是改变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各种口服制剂,使之成为造用于口腔局部的各种制剂,口腔给药。因为抗流感病毒药物口服后在体内经过吸收、代谢、排泄和分布等运转过程,不但错过了对入侵流感病毒杀灭的时机,也由于药物在体内的损耗,导致随血流分布到病毒开始感染的集中地区上呼吸道极少,根本不起任何对抗作用。口服给药弊大于利。而口腔局部给药,相当直接把药物放进流感病毒的生活地区,使入侵的病毒突然遭到全部毁灭,口腔给药利大于弊。
文档编号A61K9/20GK102670506SQ20121011646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余秀民 申请人:余秀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