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411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外用中药药剂,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冻疮是指人体受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是ー种发生于寒冷季节的物理性、常见性皮肤病,以手、面、指、趾末端、耳廓及暴露于外的皮肤易受冻害,冻处出现紫红或紫蓝色肿胀为特征。由于受冻后血液循环差,局部细胞积水,细胞中的积水无法随血液循环流走,简言之就是寒凝血淤,不通则痛,因而出现了红肿、痒、痛等临床表现,越红肿越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发生水疱、疮面红肿、糜烂等,冻疮顽固难愈,待气候转暖后可自愈,但再到冬天又易复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正常生活。目前,西医的治疗冻疮的方法多是采用抗炎药物,存在着较明显的不良反应,疗效低、副作用大、依赖性强,一旦停药则易复发。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治疗冻疮的药剂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副作用且使用方便的ー种治疗冻疮的外用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荆芥25—30份、鸡血藤20—30份、黄芪20—30份、大黄20—30份、郁金香15—20份、白芨25—30份、生姜30—40份、甘草20—40份、细辛25—35份、红花25—30份、白酒200—300份。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大黄苦、寒,归胃、大肠、肝经,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郁金香辛、苦、寒,归肝、心、肺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白芨苦、甘、凉,归肺经,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辛温散寒;甘草平、甘,归十二经,补益中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缓急;细辛辛、温,归肺、肾经,发散风寒、温经止痛;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所述的ー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按重量份称取荆芥25—30份、鸡血藤20—30份、黄芪20—30份、大黄20—30份、郁金香15—20份、白芨25—30份、生姜30—40份、甘草20—40份、细辛25—35份、红花25—30份,粉碎20—30目,混合均匀得原料混合物A ;(2)将原料混合物A侵入200—300份52度的纯粮白酒中密封15—20天,过滤后
即可外擦使用。本发明所述的ー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均采用天然中草药制成,具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副作用、使用方便且愈后不易复发的优点。
本药剂的临床疗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多年治愈冻疮患者800余例。对已患冻疮的轻度患者,每天早、中、晚各擦涂一次,连续用药3-4天可痊愈;对于中度患者,每3—4小时擦涂一次,2—3天红肿、瘙痒消失,5—7天可痊愈;对于重度患者,每2—3小时擦涂一次,同时注意保暖,4-5天红肿、痛痒消失,连续用药8-10天可痊愈。典型病例病例1,患者徐某,男,62岁,每逢冬天耳朵就会患冻疮,先是发红、发痒,不久就会溃烂,使用本药剂3天冻疮治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病例2,患者刘某,男,18岁,学生,双手中度冻伤,使用本药剂3天后,灼热、刺痒症状消失,连续用药7天后治愈。病例3、患者_某,女,56岁,从小每逢冬天即患冻疮,曾用过ー些冻疮膏,效果不·明显,使用本药剂8天治愈。病例4、患者蒋某,男,22岁,双手重度冻伤,使用本药剂6天后,刺痛、刺痒症状消失,连续用药10天后溃疡愈合,12天后治愈,随访3年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按重量份称取荆芥25份、鸡血藤25份、黄芪20份、大黄25份、郁金香16份、白芨26份、生姜35份、甘草20份、细辛30份、红花25份,粉碎20目,混合均匀得原料混合物A ;将原料混合物A侵入200份52度的纯粮白酒中密封15天,过滤后即可外擦使用。实施例2按重量份称取荆芥26份、鸡血藤28份、黄芪25份、大黄28份、郁金香18份、白芨30份、生姜40份、甘草30份、细辛30份、红花30份,粉碎30目,混合均匀得原料混合物A ;将原料混合物A侵入220份52度的纯粮白酒中密封20天,过滤后即可外擦使用。实施例3按重量份称取荆芥25份、鸡血藤30份、黄芪28份、大黄30份、郁金香18份、白芨30份、生姜35份、甘草35份、细辛35份、红花30份,粉碎30目,混合均匀得原料混合物A ;将原料混合物A侵入260份52度的纯粮白酒中密封16天,过滤后即可外擦使用。实施例4按重量份称取荆芥30份、鸡血藤25份、黄芪30份、大黄26份、郁金香18份、白芨30份、生姜40份、甘草20份、细辛35份、红花30份,粉碎20目,混合均匀得原料混合物A ;将原料混合物A侵入280份52度的纯粮白酒中密封18天,过滤后即可外擦使用。实施例5按重量份称取荆芥28份、鸡血藤20份、黄芪24份、大黄26份、郁金香16份、白芨26份、生姜38份、甘草30份、细辛32份、红花30份,粉碎20目,混合均匀得原料混合物A ;将原料混合物A侵入260份52度的纯粮白酒中密封18天,过滤后即可外擦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荆芥25—30份、鸡血藤20—30份、黄芪20—30份、大黄20—30份、郁金香15—20份、白芨25—30份、生姜30—40份、甘草20—40份、细辛25—35份、红花25—30份、白酒200—3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荆芥25—30份、鸡血藤20—30份、黄芪20—30份、大黄20—30份、郁金香15—20份、白芨25—30份、生姜30—40份、甘草20—40份、细辛25—35份、红花25—30份,粉碎20—30目,混合均匀得原料混合物A ; (2)将原料混合物A侵入200—300份52度的纯粮白酒中密封15—20天,过滤后即可外擦使用。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荆芥25-30份、鸡血藤20-30份、黄芪20-30份、大黄20-30份、郁金香15-20份、白芨25--30份、生姜30-40份、甘草20-40份、细辛25-35份、红花25-30份、白酒200-300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中药药剂均采用天然中草药制成,具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副作用、使用方便且愈后不易复发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2784375SQ2012102739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马千里 申请人:马千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