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747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上以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为特点,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内经》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灵枢·厥病篇》把心痛严重,并迅速造成死亡者称为“真心痛”,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 夕死,夕发旦死”。《素问·厥论》云“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本病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而本虚以气虚气滞、标实以血瘀最为常见,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说。因而气机郁滞、心脉瘀阻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随着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临床上用行气化瘀法治疗胸痹心痛的报道较多,如口服加味丹参饮汤剂(丹参、瓜萎、当归、檀香、砂仁等),能显著改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各项症状,降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和每周发作次数。又如金香丹(其主要成份有延胡青木香、郁金、绛香、丹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近年来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显示了一定优势。但从总体上说,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本发明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组方而成,并有多年的临床使用经验,通过分析处方中的丹参、赤芍、降香、槐花、防己和乌药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制出一种疗效显著、适用于心血瘀阻证的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适用于心血瘀阻证的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可更为有效地保留原料中的有效成分,适于工业化生产的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150 300份、赤芍180 240份、降香120 250份、槐花120 250份、防己80 180份、乌药80 180份。优选的,各原料药的质量份数配比为丹参180 270份、赤芍190 230份、降香140 230份、槐花140 230份、防己100 160份、乌药100 160份。更优选的,各原料药的质量份数配比为丹参250份、赤芍200份、降香200份、槐花200份、防己120份、乌药120份。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Labiatae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
赤苟为毛茛科植物苟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i.或川赤苟Paeonia veitchiiLynch的干燥根,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具有凉血止血,清肝 写火的功效;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的干燥根,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的功效;
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块根,具有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本发明中的丹参、赤芍、降香、槐米、乌药、防已,意在活血化瘀,行气通脉利水,用于心血瘀阻引起的胸痛、胸闷,同于寒凝、热结、气滞、气虚等因素,皆可致血脉郁滞而为瘀血,血瘀停着不散,心脉不通,故作疼痛如刺如绞,而痛处不移,故以活血化瘀,行气通脉为法治疗心血瘀阻之胸痹。方中丹参苦微寒,入心及心包经,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为君药,《纲目》曰“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其功大类当归、地黄、川芎、芍药故也。”《本草正义》云“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故积聚消而癥瘕破,非之利关节而通脉络,则腰膝健而痹著行。”赤芍、降香为臣药,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能祛瘀行滞并缓解疼痛,与丹参合用,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之力大增;降香辛温,归心、肝经,气香辛散,温通行滞,功专活血散瘀,止血定痛,二药共用同辅君药丹参疏血气;槐花、防己为佐药,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擅凉血止血,能泻血分之热,防己苦辛微寒,归膀胱肾脾经,能利水、清下焦湿热,二者合用佐助君臣药清化痰浊;乌药为使药,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辛开温散,善于疏通气机,能顺气畅中,散寒止痛。诸药合用,气血同治,升降相合,共凑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丹参,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I;
b)取醇提后的丹参药渣与降香、槐花、防己、乌药加水煎煮,煎液减压浓缩成稠膏II;
c)合并稠膏I和稠膏II,干燥,将其粉碎成粉,加入赤芍细粉,混合均匀,制成制剂。步骤a)所述的超临界CO2提取时,萃取压力为25-35 MPa,提取时间为I. 5-2. 5 h,萃取温度为35-45 °C,解析压力为3-6 MPa。优选的,步骤a)所述的超临界CO2提取时,萃取压力为30 MPa,提取时间为2h,萃取温度为40 °C,解析压力为5MPa。步骤b)所述的水煎煮具体为取醇提后的丹参药渣与降香、槐花、防己、乌药加5 15倍水煎煮I 3次,每次I 3小时,煎液减压浓缩。上述步骤得到的稠膏I、稠膏II的相对密度在50 80°C条件下为I. I I. 4。步骤c)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鼓风干燥或喷雾干燥。上述组合物加入药学上适宜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如胶囊剂、片剂、散剂或丸剂。本发明为了使各原料药更好的发挥药效,首先对原料中的丹参进行了特殊的提取,先将丹参用超临界CO2提取,再将丹参药渣与降香、槐花、防己、乌药加水煎煮,其最大限度的提取了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与传统乙醇回流提取方法相比较,大大提高了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且赤芍以细粉加入,提高了芍药苷的含量。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提取率高,可更为有效地保留原料中的有效成分,适于工业化生产,且容易推广应用。临床应用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有效,疗效稳定,对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有显著的效果,适用于心血瘀阻证,证见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痛引肩背或臂内侧,胸闷,心悸不宁,唇舌紫暗,脉细涩。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 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I :
原料药配比
丹参150g、赤芍180g、降香120g、槐花120g、防己80g、乌药80g ;
制备工艺
1)取丹参(中粉)150g,采用超临界CO2提取,萃取压力为25MPa,提取时间为I. 5h, 萃取温度为35 °C,解析压力为3 MPa,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3的稠膏;
2)取超临界CO2提取的丹参药渣与降香、槐花、防己、乌药加6倍水煎煮I次,每次I小时,煎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2的稠膏;
3)取步骤I)、步骤2)中的稠膏,干燥,得干膏88.2g,粉碎,加入赤芍细粉180g,混合均勻,以60%乙醇为润湿剂,制丸。实施例2
原料药配比
丹参250g、赤芍200g、降香200g、槐花200g、防己120g、乌药120g ;
制备工艺
1)取丹参(中粉)250g,采用超临界CO2提取,萃取压力为35MPa,提取时间为2. 5h, 萃取温度为45 °C,解析压力为6 MPa,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4的稠膏;
2)取超临界CO2提取后的丹参药渣与降香、槐花、防己、乌药加8倍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煎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I的稠膏;
3)取步骤I)、步骤2)中的稠膏,干燥,得干膏143g,粉碎,加入赤芍细粉200g,混合均勻,以60%乙醇为润湿剂,制粒,颗粒50°C干燥,压成1000片。实施例3
原料药配比
丹参300g、赤芍240g、降香250g、槐花250g、防己180g、乌药180g ;
制备工艺1)取丹参(中粉)300g,采用超临界CO2提取,萃取压力为30MPa,提取时间为2h,
萃取温度为40 °C,解析压力为5MPa,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3的稠膏;
2)取超临界CO2提取的丹参药渣与降香、槐花、防己、乌药加10倍水煎煮2次,每次I.5小时,煎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2的稠膏;
3)取步骤I)、步骤2)中的稠膏,干燥,得干膏188g,粉碎,加入赤芍细粉240g,混合均匀,以60%乙醇为润湿剂,制粒,颗粒60°C干燥,装成1000粒胶囊。实施例4
原料药配比
丹参270g、赤芍190g、降香140g、槐花230g、防己180g、乌药180g ;
制备工艺
1)取丹参(中粉)270g,采用超临界CO2提取,萃取压力为30MPa,提取时间为2h,
萃取温度为40 °C,解析压力为5MPa,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2的稠膏;
2)取超临界CO2提取后的丹参药渣与赤芍、降香、槐花、防己、乌药加水提取3次,每次2h,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4的稠膏;
3)取步骤I)、步骤2)中的稠膏,干燥,得干膏162.6g,粉碎,加入赤芍细粉190g,混合均匀,喷雾干燥,以60%乙醇为润湿剂,制粒,颗粒60°C干燥,装成1000粒胶囊。临床实施例 实施例I :
吴某,男,42岁,已婚。胸闷不适,心前区疼痛I月余,劳累则加重,伴有气短、乏力,面色晦黯,失眠多梦,时有心悸,舌质黯,舌下有瘀点,舌苔薄白,脉沉细涩。查BP130/90mmHg,空腹血糖6. 7mmol/L,三酰甘油2. lmmol/L,胆固醇6. 4mmol/L,心肌酶及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V3 V5 ST段压低,T波低平。辨证心气不足,心血瘀阻。患者因服用消心痛后出现头胀痛难忍,要求服用中药治疗。服用方法实施例3的中药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服用本品5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用I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I年未复发。查空腹血糖6. lmmol/L,三酰甘油I. 8mmol/L,胆固醇5. 6mmol/L,心肌酶及肝、肾功能正常。实施例2
李某,女,50岁,患冠心病10年左右,常感气憋、胸闷,心绞痛,严重时,疼痛放射至左肩后背,多次寻医吃药未能治愈。服用方法实施例3的中药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服用本品I个星期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I个月后发病次数明显减少,随访一年未复发。实施例3
王某,男,64岁,心前区憋闷疼痛2个月。患者曾口服消心痛10mg,一日4次,但疼痛仍不能控制,发作较为频繁,伴面色晦黯,口唇青紫,肢冷汗出,舌黯淡有瘀斑,脉弦涩。查体温36. 50C,脉搏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20/10. 5kPa,形体肥胖,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心率68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 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广泛下壁、前壁心肌缺血。中医辨证气滞血瘀。治宜行气化瘀。
服用方法实施例3的中药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服用本品10天后自述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续服I个月后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轻,随访一年未复发。实施例4
吴某,女,45岁,胸部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伴胸闷、心悸,面色发暗,舌质瘀暗,脉沉涩。证属气滞血瘀,脉络痹阻。服用方法实施例3的中药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服用本品7天后胸痛稍轻。续服I个月,胸痛大减,随访一年未复发。 通过上述临床观察可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起效较快,一般5-10天症状减轻,疗效稳定,不易复发,对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有显著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150 300份、赤芍180 240份、降香120 250份、槐花120 250份、防己80 180份、乌药80 1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份数为丹参180 270份、赤芍190 230份、降香140 230份、槐花140 230份、防己100 160份、乌药100 1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份数为丹参250份、赤芍200份、降香200份、槐花200份、防己120份、乌药120份。
4.权利要求I、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丹参,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I; b)取超临界CO2提取后的丹参药渣与降香、槐花、防己、乌药加水煎煮,煎液减压浓缩成稠膏II ; C)合并稠膏I和稠膏II,干燥,将其粉碎成粉,加入赤芍细粉,混合均匀,制成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超临界CO2提取时,萃取压力为25-35 MPa,提取时间为I. 5-2. 5h,萃取温度为35-45 °C,解析压力为3-6 M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超临界CO2提取时,萃取压力为30 MPa,提取时间为2h,萃取温度为40 °C,解析压力为5MPa。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水煎煮为取超临界CO2提取后的丹参药渣与降香、槐花、防己、乌药加5 15倍水煎煮I 3次,每次I 3小时,煎液减压浓缩成稠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稠膏I、稠膏II的相对密度在50 80°C条件下为I. I I. 4。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鼓风干燥或喷雾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制剂为胶囊剂、片剂、散剂或丸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150~300份、赤芍180~240份、降香120~250份、槐花120~250份、防己80~180份、乌药80~18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丹参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Ⅰ;取超临界CO2提取后的丹参药渣与降香、槐花、防己、乌药加水煎煮,煎液减压浓缩成稠膏Ⅱ;合并稠膏Ⅰ和稠膏Ⅱ,干燥,将其粉碎成粉,加入赤芍细粉,混合均匀,制成制剂。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可更为有效地保留原料中的有效成分,临床应用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有效,疗效稳定,对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有显著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P9/10GK102846745SQ20121039383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王廷春, 周清, 叶治营, 马仁强 申请人: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