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药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64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药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接入网络的智能药车。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疗过程中,造成病患意外死亡的众多原因中,哪一项是最常见却又是能通过努力能避免的呢?美国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在造成患者死因的事故中,医疗错误居第五位,而在所有医疗错误中,给药差错是最为常见。医院会给患者发错药,这乍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它的确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一临床给药差错的现象确实存在,发生几率也并不是很低;而最重要的是,药物不同于其它物品,在给药差错的情况下,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是非常巨大的。由于长期以来相关研究的缺乏,以及人们对该现象的忌讳,加上硬件设施上的不足,造成给药差错往往被掩盖或忽视,使得给药差错成为了临床用药中的一个隐形杀手。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比较繁忙的医疗机构药房7个月内共发生5075次差错,其中79%被发现。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针对重症监护(ICU)病房给药差错的情况也进行了一项研究,共有27个国家113个ICU中心参与该项研究,研究对象为1328名成人I⑶病房患者。研究结果表明,I⑶病房发生注射药物错误平均每日发生74. 5例,研究过程中19%受试者发生I次用药差错,14%受试者发生I次以上用药差错。研究发现最常发生用药差错是给药时间错误,其后依次是没有给药、剂量错误、药物错误和给药途径错误。现阶段住院部药品的使用流程为医生开处方药房配药护理站收药一一护理组长给护理员分药一一护理员为病人给药。在这个流程中,容易出问题环节有I.药房到护理站环节药房对各护理站集中配药,由于各护理站护理病人多,药品数量庞大,目前靠手写标记,人工核对。书写的疏忽导致源头出错,一般药房还专设人员针对手工核对;不同的书写习惯导致辨识困难,容易出错;2.护理站分药环节从药房回来的药品数量多而杂,护理站管理人员(护理组长)安排给护理人员分药,工作量大而且很容易出错;3.护理员执行给药现在护理人员执行给药一般采用托盘或者手推车操作,当病人数量增加时,如果碰到药品手工标签脱落或者难以辨认,需要与药房反复确认,操作很费时,且容易出错。护理员执行给药,需要核对病人信息,如果碰到病人休息或者昏迷不醒,只能按病床执行给药,很容易出错。护理员交接班,病人执行给药后,记录靠护理员手工记录,在执行交接班时,耗时很多,需要一一交代,如果上班护理人员记录漏或错,或者交接不顺,极易出错。4.处方更改信息不能及时传送[0013]护理人员严格按医生处方执行,如果中途根据病人出现特殊情况医生需要更改处方,在药房配药到后期护理人员执行给药,由于信息传送的不及时很容易出现意外。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给药差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药车,所述药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识别模 块,一车载电脑与所述识别模块连接;所述车载电脑包括护理信息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车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识别模块和车载电脑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操作人员射频识别模块和药盒射频识别模块。通过操作人员射频识别模块识别操作者的身份,并生成相应的使用操作权限;所述识别模块还可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体上部,即可通过使用者的指纹即达到识别的目的,而无需采用射频信号进行识别。在药车车体侧部设置有若干药盒,用于装护理药品,在所述药盒的上方还设置有抽屉,可用于放置棉签。酒精等常用医疗物品。该智能药车结合目前医疗的实际情况,充分应用现代高科技的“物联网”通讯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发的一种与医院信息系统(HIS)信息交互、以增强病患用药安全性为主的智能可移动药车,是进行医疗和护理的的医疗辅助设备。该实用新型的智能药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以推车为载体,移动护理,方便护理人员在病患病床前完成专业护理;2.采用多元化身份识别方式自动判断医、患身份,从而增加了医疗和护理行为的安全性,降低工作强度;3.护理信息自动记录到本机系统,并及时上传到医院HIS系统,便于责任追溯,有效降低医患纠纷;4.以无线传输方式突破传统医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实现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互。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连接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车体I,药盒2,抽屉3,市电供应模块41,电池模块42,万向活动轮51,万向刹车轮52,指纹识别器61,射频识别器62,屏幕7,右手鼠标垫81,左手鼠标垫82,键盘托盘83,笔盒84,USB接口 85,数字按键86,物品放置台91,把手9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和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药车包括车体1,在车体I上设置有识别模块,以识别操作人员的身份和药品的信息。在车体I上还设置有一车载电脑,该车载电脑与所述的识别模块连接,用于处理各种信息。该车载电脑还包括护理信息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护理信息模块用于将护理信息自动存储到所述车载电脑上,并通过网络及时上传到医院的HIS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医生的处方更改通过HIS系统传送到相应的智能药车,护理人员执行相关操作;当智能药车移动到病人处进行护理后,将护理信息通过所述无线网络反馈到医院的HIS系统中;所述的存储模块用于将护理信息、医生的处方信息以及其它相关信息存储在其中,便于责任追溯。在车体I内还设置有与所述识别模块和车载电脑连接的电源模块。由于医院住院部由一个个独立的病室与病床组成,病人不可能到护理站接受治疗,所以智能药车为移动式,并且自带独立的电力系统,才能保证药车不间断工作24h工作。本实用新型智能药车的电源模块包括市电供应模块和电池模块。当无需移动工作时,可采用市电供应模块工作,当需要移动工作时,采用电池模块供电工作。电池模块可单独进行拆换和安装,而不影响智能药车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均对应有RFID的身份智能识别系统,每个电池都有自己的名字,其使用情况随时上传到IT人员处,进行远程监控,避免了电池因故障或达到使用寿命而无法使用的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每台车均配有两个电池独立供电,相互之间实现无缝跳转,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出现意外。考虑到医院情况的复杂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还带有电力逆变系统,可以直接提供应急IlOV或220V交流电源,在病人抢救等危急情况下,为其它抢救设备提供平稳的电力。所述的识别模块包括操作人员射频识别模块和药盒射频识别模块。其中操作人员射频识别模块采用15693协议识别医院的使用该智能药车的人员信息,根据识别的人员信息,该智能药车划分不同级别的使用权限。使用者可通过刷自己的权限卡,可以在本车上登录相应的管理权限,并在自己权限下操作本车。医院人员比较复杂,可以有效防止他人的破坏,每次登录信息自动保存。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操作人员使用权限信息如下管理员院方的分管领导,负责分配IT人员、护理组长的权限;IT人员负责机器的日常修理及维护;护理组长负责分配护理人员的权限,并在本车上执行护理人员的交接班管理;护理员药车的直接使用者,负责管理病人执行给药。为更方便地识别操作人员身份,所述识别模块还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体上部;当然还可采用密码进行登录识别。这些识别方式可用于护理组长与护理人员进行登录用。在车体I的侧部设置有若干药盒2,药盒2的上方设置有抽屉3。药盒的个数根据医院实际需要配置,最大可达到48个/车;药盒2可以整体抽出,以方便同时装药。每个药盒2均配有独立的药盒射频识别模块,以实现对每个药盒2的独立控制。当病人入院分配好病床后,由负责该区域的护理人员分病人的药盒,并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药车上刷取病人的住院卡,与空余的药盒进行绑定,一旦绑定成功,在每个给药前必须刷病人的住院卡,才能开启药盒2取药,并且每次给药信息均保存并上传到医院系统。为识别病人的住院卡或病人的其它身份信息,所述识别模块须能读取病人的住院卡。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药车还可以包括条形码识别模块,在病人住院卡失效时,使用替代的病人条码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在护理人员执行给药操作时,也可以通过条码识别装置,读取药品信息。还包括条码识别模块。[0039]如图2所示,在车体I的上方设置有物品放置台91,可放置取出的药品,以及一些常用的护理用品。在物品放置台91的两侧设置有把手92,以便推动或拉动该智能药车。在车体I和物品放置台91之间设置有右手鼠标垫81、左手鼠标垫82以及键盘托盘83,当在物品放置台91上放置外接电脑或需要对智能药车内的车载电脑进行操作时,可将鼠标和键盘放直在预留的鼠标塾81、82和键盘托盘83上。如图3所示,在物品放置台91上还可设置一立柱挂架,以安放电脑屏幕7,在物品放置台91和电脑屏幕7的下方可设置USB接口 85,以便进行数据交换;在车体I的前部,抽屉3的上方,设置有数字按键86和射频识别器62。数字按键86可用于输入密码或其它操作指令,射频识别器62是射频识别模块的组成部件,用于识别模块识别操作者的身份,其与所述的指纹识别器61配合使用。指纹识别器61是组成指纹之别模块的组成部件,使用者采用指纹识别器61或射频识别器62可识别身份。在键盘托盘83边缘设置有笔盒,以方便放置笔、便签等小件物品,充分利用了空 间。在车体I的底部还设置有万向活动轮51和万向刹车轮52,在灵活的转弯时,还可通过万向刹车轮52进行刹车。同时整车还可设计成可自动升降的形式,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
作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药车的应用后,所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增加了给药的安全性,只有护理人员在其权限下登陆才能执行护理和给药。护理人员凭其权限登录,并将登录结果保存在本地的同时,时时上传到后台服务器,以保障所有的医护行为是在有效地授权下进行,保障医护行为,如护理工作和给药的安全。由于智能药车的每个药盒2内设置有药盒射频识别模块,可自动判断药盒位置,保证给药准确性。每个药盒2均有一个RFID识别器,每个药盒2的尾端均有一个电子标签。因此每次药盒2开关时,系统会读取药盒尾端的电子标签的资讯,执行系统绑定后,每个药盒2都带有唯一的身份码,所以当药盒2的位置发生改变时,系统会发出警报,并限制工作。该智能药车可实现病患与药盒互动,以实现护理行动自动化,保证配药安全。当病患住院后护理人员会为病人分配一专有药盒,该病患药盒与智能药车绑定,所以在护理人员给药、以及配药师配药时,输入该病患信息,该病患专有的药盒自动打开,药盒关闭时,系统会判断药盒是否正确。在操作层面彻底杜绝了给药的混乱。该智能药车还可以在床边给药的同时显示病例及医嘱,以保证给药安全。当工作车与系统数据库连接时,护理人员输入病患信息后,药盒2自动打开,同时在屏幕上显示该病患的病例,护理人员在执行给药时可再次确认病患资讯及给药禁忌。在给药动作层面增加了给药的安全。当智能药车在系统故障时,仍可以床边应急给药,保证病患安全,而不必等到维护人员维修后才可操作,耽误了病患的治疗。使用智能药车后,能有效保证病患用药有有效性,即预设计划给药时间以提高护理品质。当病患住院后,护理人员会为该病患分配药盒,同时可根据医嘱和病例设定该病患的给药时间。系统会在给药时间到达时发出任务提醒,当超过设定的给药时间,系统会发出警报,要求工作人员执行给药;在非给药时间系统不执行给药;给药时间的设定将更加符合药物有效力的原则,使给药动作在给药时间上更加符合要求。智能药车与医院的HIS系统数据实时交互,保证了医疗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智能药车可通过无线网络模块进行无线传输,与医院现有的HIS系统进行实时的数据交互。医护人员能通过药车查询病患的电子病历、处方信息、医嘱等医疗信息;同时,将药剂师的配药过程、护理人员的给药过程电子化、信息化并及时上传到后台服务器,供相关医护人员的查询。这一及时性的数据实时交互,保证了医院医疗过程中病患信息的准确性。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识别模块,一车载电脑与所述识别模块连接;所述车载电脑包括护理信息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车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识别模块和车载电脑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操作人员射频识别模块和药盒射频识别模块。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体上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包括条码识别模块。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侧部设置有若干药盒,所述药盒的上方设置有抽屉。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上方设置有物品放置台,所述<物品放置台的两侧设置有把手。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和物品放置台之间设置有鼠标垫和键盘托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药车,其特征在于所键盘托盘边缘设置有笔盒。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万向活动轮和万向刹车轮。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市电供应模块和电池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药车包括车体,在车体上设置有识别模块,一车载电脑与所述识别模块连接;所述车载电脑包括护理信息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车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识别模块和车载电脑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操作人员射频识别模块和药盒射频识别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药车采用多元化的身份识别方式自动判断医、患身份,从而增加了医疗和护理行为的安全性,降低工作强度;同时护理信息自动记录到本机系统,并及时上传到医院HIS系统,便于责任追溯,有效降低医患纠纷;以无线传输方式突破传统医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实现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互。
文档编号A61G12/00GK202478056SQ2012200241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廖少斌, 黄明军 申请人:中山市泰然智盛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