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727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通常为透明材料制备而成,计量刻度通常也直接印在装置上。由于一方面需要精密计量,另一方面引流装置通常要插接一些的管子或接头,因此有时对于医护人员不是那么容易清楚地看清楚刻度。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清晰刻度观察腔的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精密计量引流装置,观察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清晰刻度观察腔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包括计量盒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计量盒本体外设有一透明的液体计量观察室,且所述的液体计量观察室的底部和顶部设有通孔和计量盒本体相通。优选地,所述液体计量观察室包括由计量盒本体面壁内凹形成的腔室,和一透明外壁,所述的透明外壁和所述腔室密闭连接。优选地,所述计量盒本体由不透明材料制备而成。优选地,所述的液体计量观察室和计量盒本体高度相等。优选地,计量盒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连接一储液袋。优选地,所述的计量盒本体设置一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控排液管路,且所述自控排液管路设置在计量盒本体内部或设置在计量盒本体外部。优选地,所述自控排液管路包括至少一开口接近计量盒本体底部的虹吸管和至少一连通排液管的引流管,所述虹吸管和所述引流管在顶部连通。优选地,所述自控排液管路为一双排管结构,包括一下端连接计量盒本体底部的排液管的引流管和与其相邻且共用一管壁的虹吸管,所述的共用管壁为一自由端结构,所述虹吸管和所述引流管在自由端结构连通。优选地,所述自控排液管路为内外套管结构,包括一内套管的引流管和其外周外套管的虹吸管,所述的内套管的引流管一端连接计量盒本体底部的排液管,所述内套管引流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为一自由端;所述外套管的虹吸管自所述计量盒本体顶部向下延伸到接近计量盒本体底部最低处,所述虹吸管和所述引流管在顶部连通。优选地,所述自控排液管路为一 η型管路,所述的η型管路一端为连通所述排液管的引流管,所述的η型管路的另一端为贴近计量盒本体底部最低处的自由端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和所述引流管在顶部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I.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在不透明计量盒本体外设有一透明的计量观察室,刻度清晰,观察方便,适于在医院、诊室推广普及使用。2.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计量盒为不透明材料制造,其可选用的材料范围广;观察室的透明外壁,体积较小,装配前易于印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成本低廉,生产便捷。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的一 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图I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其中100为计量盒本体,120为通气孔,130为排液管,160为液体计量观察室,161为通孔;200为自控排液管路,210为引流管,220为虹吸管,230为引流管和虹吸管的顶部连接通路,240为自控排液通路入口,212为引流管和虹吸管共用的管壁;400为储液袋,410为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如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包括计量盒本体100,计量盒本体由不透明材料制备而成,在所述的计量盒本体100外设有一透明的液体计量观察室160,且所述的液体计量观察室160的底部和顶部设有通孔161和计量盒本体100相通。一优选实施例中,液体计量观察室160包括由计量盒本体100面壁内凹形成的腔室,和一透明外壁,透明外壁和所述腔室密闭连接。且优选地,液体计量观察室160和计量盒本体100高度相等。本实用新型的计量盒本体100设置一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控排液管路,且自控排液管路设置在计量盒本体100内部或设置在计量盒本体100外部。自控排液管路包括至少一开口接近计量盒本体底部的虹吸管220和至少一连通排液管130的引流管210,所述虹吸管220和所述引流管210在顶部连通230。图2为图I的剖面示意图,其中,自控排液管路为一双排管结构,包括一下端连接计量盒本体100底部的排液管的引流管210和与其相邻且共用一管壁212的虹吸管220,所述的共用管壁212为一自由端结构,所述虹吸管220和所述引流管210在自由端结构连通2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自控排液管路为内外套管结构,包括一内套管的弓I流管210和其外周外套管的虹吸管220,所述的内套管的弓I流管210 —端连接计量盒本体底部的排液管130,所述内套管引流管210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为一自由端;所述外套管的虹吸管220自所述计量盒本体顶部向下延伸到接近计量盒本体底部最低处,所述虹吸管220和所述引流管210在顶部连通2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剖面示意,所述自控排液管路为一 η型管路,所述的η型管路一端为连通所述排液管的引流管210,所述的η型管路的另一端为贴近计量盒本体底部最低处的自由端的虹吸管220,所述虹吸管220和所述引流管210在顶部连通230。图5为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所述的计量盒本体100外设有一透明的液体计量观察室160,且自控排液管路设置在计量盒本体100外部。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包括计量盒本体(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计量盒本体(100)外设有一透明的液体计量观察室(160),且所述的透明液体计量观察室(160)的底部和顶部设有通孔(161)和计量盒本体(100)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液体计量观察室(160)包括由计量盒本体(100)面壁内凹形成的腔室,和一透明外壁,所述的透明外壁和所述腔室密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盒本体(100)由不透明材料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计量观察室(160)和计量盒本体(100)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计量盒本体(100)的底部设有排液管(130),所述排液管(130)连接一储液袋(400)。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量盒本体(100)设置一利用虹吸原理的自控排液管路,且所述自控排液管路设置在计量盒本体(100)内部或设置在计量盒本体(100)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排液管路包括至少一开口接近计量盒本体底部的虹吸管(220)和至少一连通排液管(130)的引流管(210),所述虹吸管(220)和所述引流管(210)在顶部连通(230)。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排液管路为一双排管结构,包括一下端连接计量盒本体底部的排液管的引流管(210)和与其相邻且共用一管壁(212)的虹吸管(220),所述的共用管壁(212)为一自由端结构,所述虹吸管(220)和所述引流管(210)在自由端结构连通(230)。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排液管路为内外套管结构,包括一内套管的引流管(210)和其外周外套管的虹吸管(220),所述的内套管的引流管(210)—端连接计量盒本体底部的排液管(130),所述内套管引流管(210)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为一自由端;所述外套管的虹吸管(220)自所述计量盒本体顶部向下延伸到接近计量盒本体底部最低处,所述虹吸管(220)和所述引流管(210)在顶部连通(230)。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排液管路为一 η型管路,所述的η型管路一端为连通所述排液管的引流管(210),所述的η型管路的另一端为贴近计量盒本体底部最低处的自由端的虹吸管(220),所述虹吸管(220)和所述引流管(210)在顶部连通(2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包括计量盒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盒本体为不透明材料制备而成,在所述的计量盒本体外设有一透明的液体计量观察室(160),且所述的液体计量观察室(160)的底部和顶部设有通孔和计量盒本体(100)相通。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计量引流装置,在不透明计量盒本体外设有一透明的计量观察室,刻度清晰,观察方便,适于在医院、诊室推广普及使用。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637560SQ20122007423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
发明者王亮东, 俞云龙 申请人: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