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平战两用手动胸腔闭式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战两用手动胸腔闭式引流器。
背景技术:
如果患者胸腔内有积水、积血、积气、积脓时,都需要进行处理,将胸腔内的气体和(或)液体引流出来。胸腔闭式引流器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引流装置,多是用水封瓶封闭引流管的开口,同时兼做引流物储存器。在大型医院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比较容易,但是在院外、在战场、在地震、泥石流、海嘯等自然灾害的现场,进行以上治疗不太可能,主要是引流装置的复杂性以及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在战场上胸部火器伤占全部火器伤的30 %,胸部火器伤伤情严重,致死率极高。在战时的紧急情况下,没有合适的引流装置,气胸及血气胸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死亡的胸部火器伤伤员中,80 %死于送往医院的途中。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方便有效易操作的胸腔引流装置,以用于平时和战时的胸部伤伤员的急救,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战两用手动胸腔闭式引流器,它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方便,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学易会,操作创伤微小,引流效率高,急救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战时基层卫生员对伤员的急救和互救,也适用于院前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急救。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引流袋组件I、改进型注射器3和穿刺针4,改进型注射器3的端部设置有穿刺针4,且改进型注射器3与引流袋组件I连接。所述的引流袋组件I包含引流袋挂带2、联接头21、引流管22、引流袋23和引流袋排放孔24,引流袋23的上端与引流管22的一端连接相通,引流管22的另一端与联接头21连接相通,引流袋23的下端设置有带手动开关的引流袋排放孔24,引流袋23的上部设置有引流袋挂带2,且引流袋23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的改进型注射器3包含乳头11、单向活瓣12、外筒13、芯杆14、注射器排放孔15和按手16,外筒13的端部设置有乳头11,芯杆14为空心芯杆,其前半部可活动配合在外筒13的内部,且芯杆14的前端内部和乳头11内均设置有单向活瓣12,芯杆14的后半部设置在外筒13的外部,且芯杆14的后侧设置有与之相通的注射器排放孔15,芯杆14的后端部设置有按手16。所述的引流袋组件I通过联接头21与改进型注射器3的注射器排放孔15连接。所述的穿刺针4分为三个型号,分别为儿童型、成人型和肥瘦不等型,分别用于儿童、成人及肥瘦不等的患者,使其易于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流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注射器3内设计有两个单向活瓣12,芯杆14为空心,于芯杆14末端接近按手16处设计一注射器排放孔15与引流袋23联接,穿刺成功后以手动使芯杆14连续进行活塞运动,使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流向引流袋23。引流袋23下端有一带手动开关的引流袋排放孔24,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液体或气体的排放,并可以留取标本。引流袋23表面有刻度及容量标识,可以进行引流液容量检测,引流袋上方装有挂带,用于引流袋挂放。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只有改进后的注射器和引流袋;重量轻、携带方便,适用于战场和灾难现场急救;操作简单,易学易会;可以迅速解除气胸、血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患者的呼吸困难,挽救患者生命;操作创伤微小,待患者呼吸困难缓解后可拔除引流装置,术后可用创可贴封闭针孔即可;使患者安全转运至后方医院,再做标准的闭式引流术;在途中可反复进行穿刺引流。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改进型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引流袋组件I、改进型注射器3和穿刺针4,改进型注射器3的端部设置有穿刺针4,且改进型注射器3与引流袋组件I连接。所述的引流袋组件I包含引流袋挂带2、联接头21、引流管22、引流袋23和引流袋排放孔24,引流袋23的上端与引流管22的一端连接相通,引流管22的另一端与联接头21连接相通,引流袋23的下端设置有带手动开关的引流袋排放孔24,引流袋23的上部设置有引流袋挂带2,且引流袋23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的改进型注射器3包含乳头11、单向活瓣12、外筒13、芯杆14、注射器排放孔15和按手16,外筒13的端部设置有乳头11,芯杆14为空心芯杆,其前半部可活动配合在外筒13的内部,且芯杆14的前端内部和乳头11内均设置有单向活瓣12,芯杆14的后半部设置在外筒13的外部,且芯杆14的后侧设置有与之相通的注射器排放孔15,芯杆14的后端部设置有按手16。所述的引流袋组件I通过联接头21与改进型注射器3的注射器排放孔15连接。所述的穿刺针4分为三个型号,分别为儿童型、成人型和肥瘦不等型,分别用于儿童、成人及肥瘦不等的患者,使其易于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流出。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改进型注射器3内设计有两个单向活瓣12,芯杆14为空心,于芯杆14末端接近按手16处设计一注射器排放孔15与引流袋23联接,穿刺成功后以手动使芯杆14连续进行活塞运动,使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流向引流袋23。引流袋23下端有一带手动开关的引流袋排放孔24,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液体或气体的排放,并可以留取标本。引流袋23表面有刻度及容量标识,可以进行引流液容量检测,引流袋上方装有挂带,用于引流袋挂放。根据患者的胖瘦选择不同的穿刺针4与改进型注射器3的乳头11联接,将联接头21与注射器排放孔15相连,选择好穿刺部位,消毒后进行穿刺,成功抽出气体或液体后,不要拔出穿刺针,而要挤压芯杆14,因为芯杆14和乳头11部均为单向活瓣12,可使液体或气体流向引流袋23,解除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挽救患者生命。危急情况下,可先不连接引流袋23,改进型注射器3可单独使用。只要穿刺成功后,左手固定穿刺针4和外筒13,右手握紧按手16部位,使芯杆14在外筒13内做活塞运动,即可使胸腔内的气体和(或)液体排除体夕卜,因外筒13表面有刻度线,只要记住抽吸的次数,就能计算排除气体和(或)液体的体积,使之放气(液)量适当,恰好解除呼吸困难,又不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变,以最快的速度解除患 者的病痛。因其创伤小拔除穿刺针后,不必缝合,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方便,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学易会,操作创伤微小,引流效率高,急救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战时基层卫生员对伤员的急救和互救,也适用于院前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急救。
权利要求1.平战两用手动胸腔闭式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引流袋组件(1)、改进型注射器(3)和穿刺针(4),改进型注射器(3)的端部设置有穿刺针(4),且改进型注射器(3)与引流袋组件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战两用手动胸腔闭式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袋组件(1)包含引流袋挂带(2)、联接头(21)、引流管(22)、引流袋(23)和引流袋排放孔(24),引流袋(23)的上端与引流管(22)的一端连接相通,引流管(22)的另一端与联接头(21)连接相通,引流袋(23)的下端设置有带手动开关的引流袋排放孔(24),引流袋(23)的上部设置有引流袋挂带(2),且引流袋(23)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战两用手动胸腔闭式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进型注射器⑶包含乳头(11)、单向活瓣(12)、外筒(13)、芯杆(14)、注射器排放孔(15)和按手(16),外筒(13)的端部设置有乳头(11),芯杆(14)为空心芯杆,其前半部可活动配合在外筒(13)的内部,且芯杆(14)的前端内部和乳头(11)内均设置有单向活瓣(12),芯杆(14)的后半部设置在外筒(13)的外部,且芯杆(14)的后侧设置有与之相通的注射器排放孔(15),芯杆(14)的后端部设置有按手(16)。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战两用手动胸腔闭式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袋组件(I)通过联接头(21)与改进型注射器(3)的注射器排放孔(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战两用手动胸腔闭式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针(4)分为三个型号。
专利摘要平战两用手动胸腔闭式引流器,它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的改进型注射器(3)的端部设置有穿刺针(4),且改进型注射器(3)与引流袋组件(1)连接。所述的引流袋组件(1)包含引流袋挂带(2)、联接头(21)、引流管(22)、引流袋(23)和引流袋排放孔(24);所述的改进型注射器(3)包含乳头(11)、单向活瓣(12)、外筒(13)、芯杆(14)、注射器排放孔(15)和按手(16)。它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方便,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学易会,操作创伤微小,引流效率高,急救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战时基层卫生员对伤员的急救和互救,也适用于院前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急救。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538027SQ2012201146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尹建芳, 樊德乐 申请人:尹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