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接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13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患者接口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患者接口设备。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说明了患者头骨相对于颈椎椎骨的适当对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颈椎间盘的集中减压。
背景技术
理疗师利用脊柱减压治疗来治疗各种脊柱疾病,包括椎间盘突出、退变性椎间盘疾病、坐骨神经痛、后小面关节综合症征以及手术后疼痛。减压治疗源自于传统的基于牵引的治疗,其中通过外力(例如理疗师用手或者通过自动过程)将脊柱置于拉力状态中。典型地,在传统的基于牵引的治疗期间,脊柱处于连续的拉力状态。减压治疗与传统牵引治疗的不同之处在于,拉力以特定的角度施加至脊柱。而且,在减压治疗期间,在整个治疗周期中施加各种拉力或者循环使用各种拉力,从而使得脊柱旁肌肉放松和疲劳,允许椎间盘分离。这些功能提供了拉力的不同级别之间的平滑过渡。在传统牵引或者减压治疗中,脊柱拉力都典型地保持30分钟或更长的周期。由于脊柱置于拉力状态中,所以脊柱椎骨分离,以便允许椎间盘重新对准至其适当位置中。这种作用使得椎间盘突出能够有时间在非负荷状态中治愈。此外,富有营养的脊髓液(髓核)通过由椎骨的分离产生的压降而被引至拉力的位置。脊柱旁肌肉通过与拉力相反进行拉紧可能不自觉地与脊柱的拉伸发生相反作用。而且,有知觉的人(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和/或下意识地收缩脊柱肌肉,作为对拉力的对抗反应。上述患者反应的其中之一或二者都降低了脊柱牵弓I或脊柱减压治疗的有效性。对于颈椎治疗,普通脊柱减压疗法系统的一个例子利用了经由患者接口设备(例如用于头部和/或颈部的适应支架)连接至患者的非反馈提供拉力产生驱动器(机电、气动、磁性、液压或化学驱动器的 任意类型)。患者仰躺在治疗床上,头部位于应用的拉力源的近端。典型地,颈椎卸压中涉及的力(影响颈椎减压)相对较小(典型情况为25磅或更小,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超过50磅)。从肩部(或者大致是胸椎的第一椎骨(一般称为“Tl”))至足部的患者身体的剩余部分提供了足够的重量和惯性,从而将患者“锚固”在床上。这种“锚固”效果是抵抗颈椎减压力的作用的一部分。增大或减小拉力产生驱动器的输出以在患者接口设备上的一点处产生合成拉力改变。利用线性驱动器(机电、气动、磁性、液压或化学驱动器的任意类型)升高和降低拉力带相对于连附至患者的位置拉动的点(治疗定位器),从而调节应用的拉力的角度。系统还包括拉力测量设备(例如,称重传感器),其与拉力产生驱动器和患者接口设备内嵌连接,从而将拉力度量传达至拉力产生驱动器控制设备(例如计算机)。从而,系统作为受控反馈环路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将计划的拉力曲线应用至患者,并且能够通过计算机对实际应用的力进行验证。在上述的例子中,由拉力产生驱动器产生的脊柱减压力经由患者接口设备转移至患者头骨和颈椎。理想情况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患者接口设备使得脊柱减压力能够仅仅作用在一个方向上。在这方面,合成的力向量作用在单一方向上。既提升又牵拉是不合需要的,这正是如果患者接口设备允许合成脊柱减压力作用在多个方向上(可能具有竖直和水平力向量分量)的情况。多个方向的合成脊柱减压力可能会导致难以进行特定颈椎水平处的定位,特别是鉴于存在于CO (头骨的基部)至C2 (第二颈椎)内的屈曲和伸展的较大范围的动作(ROM),主要是由于远离下颈部屈曲和伸展ROM而存在的寰枕关节。此外,头骨能够相对于身体进行轴向移动、旋转。根据具体情况主要出现在寰枢关节处的这种轴向移动存在于头骨的基部(在本文中描述为“CO”并且被“枕骨部”包围)和颈椎的第一和第二椎骨(一般描述为“Cl ”和“C2”或者称为“寰椎”和“枢椎”)之间,即使没有完全消除,这种轴向移动在当前实践中理想地保持在最小水平。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证明,在与颈椎一致的手动应用或自动应用拉力的过程中,轴向旋转可能会影响存在于颈部的输送血液的脉管中的血小板,其转而可能增大中风或心血管功能失调的风险,或者引起中风或心血管功能失调。通常,颈椎减压力影响C2和C3、C3和C4、C4和C5、C5和C6、C6和C7以及C7和
Tl之间的颈椎间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将在附图中示出,为了以优化形式影响上述椎间盘,患者接口设备应该说明了寰枕关节的较大ROM (不论剩余的颈椎如何,应说明头骨的屈曲和伸展),并且应该消除寰枢关节处出现的轴向旋转。脊柱减压的一个限定特性是,应用了拉力,从而使得其效果达到最大或者定位至脊柱的特定区域。在颈椎减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患者接口设备必须使得头骨和颈椎骨适当地对准,从而使得拉力定位于脊柱的所述特定区域。通过头骨和颈椎的适当固定并且通过进一步调节头骨和颈椎相对于屈曲和伸展对准的角度,患者接口设备能够实现这一点。如图中所示,这些角度一般称为“治疗角度”(其对于每个设备的设计而言是特定的)。通过调节头骨和颈椎锥体的角度而对脊柱中颈椎伸长的位置进行定位的能力使得理疗师能够治疗特定位置损伤,例如脊柱椎间盘突出。实际上,对脊柱伸长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得每个疗法阶段的治疗益处最大化。牵引(其中力主要与脊柱共线应用)并不试图使得特定的椎间盘位置处的脊柱伸长最大化。此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应用至头骨和颈椎的力必须分布为使得一个或多个力均匀地分布于头骨和/或脊柱本身上的作用点处。换言之,如果患者接口设备特定地将脊柱减压力转移至枕骨部,其中该力作用在头骨和脊柱上,那么理想的情况是该力转移为越过枕骨部的较大部分,而不是更少部分或者更差的情况(单个点)。这是因为存在输送血液的脉管以及神经结构,其情况会由于特别的撞击而变差,导致不适、麻木,或者由于反抗治疗性的脊柱减压力的脊柱旁肌肉的有意识和下意识收缩而降低脊柱减压疗法的有效性。如上面所述,可以识别在应用的拉力作用下受到各种颈椎和头骨对准影响的相对椎间隙。这些角度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计算;对于这些角度的计算并不存在标准。可以利用一般可用的射线照相图计算治疗角度。也包括其它变量,这些射线照相图典型地显示了“平均脊柱”(基于对很多患者进行的测量的研究)或“理想脊柱”(基于脊柱的最佳拟合数学建模)的角度关系。本实用新型教导了一种用于在患者接口设备内对患者头骨的枕骨部以及寰枕关节和颈椎的区域进行定位的独特方法,在所述患者接口设备上脊柱减压力应用至所述头骨和颈椎,一致地通用于不同患者人群和人体测量。本实用新型教导了如何能够使得脊柱减压力相对于患者接口设备作用在单一方向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寻求一致地将合成脊柱减压力定位于枕骨部,从患者身体离开,并且遍布枕骨部,从而使得任何一个点中的撞击最小化。此外,利用所述枕骨部的定位,教导了基于平均或理想颈椎模型的段治疗角度的计算,所述模型使得头骨和颈椎对准,从而对该位置的脊柱伸长进行定位和/或使得该位置的脊柱伸长最大化。
背景技术
部分公开的信息只是为了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的理解,不应看作是对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提示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实用新型内容在背景技术所述的例子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中,并未对患者接口设备进行描述的一般的脊柱减压系统被具体描述为“普通脊柱减压疗法系统的一个例子利用了经由患者接口设备(例如拉力带和/或患者夹具)连接至患者的非反馈提供拉力产生驱动器(机电、气动、磁性、液压或化学驱动器的任意类型)……拉力产生驱动器输出增大或减小以在患者接口设备上的点处产生合成拉力改变。利用线性驱动器(机电、气动、磁性、液压或化学驱动器的任意类型)升高和降低拉力带相对于连附至患者的位置拉动的点(治疗定位器),从而调节应用的拉力的角度。系统还包括拉力测量设备(例如,称重传感器),其与拉力产生驱动器和患者接口设备内嵌连接,从而将拉力度量传达至拉力 产生驱动器控制设备(例如计算机)。从而,系统作为受控反馈环路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将计划的拉力曲线应用至患者,并且能够通过计算机对实际应用的力进行验证”。所述脊柱减压系统存在很多变型。一般而言,需要一种用于产生拉力的机构,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拉力的机构,一种用于调节存在于与患者接口设备的连附点和拉力在脊柱减压系统上起源的点之间的角度的机构。本实用新型寻求描述所述患者接口设备,以及使得脊柱减压力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对准脊柱和头骨的最优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患者接口设备包括患者定位装置,用于支持患者头骨、抓持患者枕骨部、支撑患者颈椎;滑动板,位于患者定位装置的下方,并平行于患者定位装置所处的平面,通过一个或更多滑动件连接至患者定位装置;基板,沿着基板临近患者肩部的垂直于患者颈椎的边缘,将基板与滑动板铰接。患者定位装置是碗状颈部支架;颈部支架中心底部开始朝向患者的胸椎后凸将会出现的位置继续并通过碗的边缘向下返回的弧线在碗状颈部支架唇缘上的顶点的两侧,分别垂直于碗所处平面突出犄角。本实用新型的患者接口设备还可以包括带子,用于将患者头骨和患者定位装置紧固。患者定位装置上与患者枕骨部接触的部分采用凝胶垫。将患者头骨放在患者定位装置中具体包括将患者接口设备放置在患者仰卧的表面上;将患者头骨放在患者定位装置中。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种颈部支架,其中患者头骨的一部分被支持在所述颈部支架中,并且所述颈部支架通过一对分叉定向的犄角抓持患者枕骨部,颈椎从所述犄角之间通过。颈部支架的形状类似于碗,头部的背面处于碗的底部。一段弧从碗的中心底部开始,其从头骨的基部伸展直至碗的唇缘,在那里达到顶点,并且继续朝向正常胸椎后凸将会出现的位置通过碗的边缘向下返回。在弧达到顶点的点的任一侧,犄角垂直于碗所处的平面而突出。当患者头骨处于碗之内时,颈椎向上离开碗而处于顶点之上,然后向下回到碗所处的平面,枕骨部直接与犄角的内侧接触,朝向碗的中心。如此,C1-C2 (寰椎和枢椎)以及CO (寰枕关节)的区域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域是已知的。在犄角的内侧,小心地支持枕骨部并且使得与枕骨部的接触量最大化,并且利用一种可将施加在那里的力进行良好分布的材料,例如集成的“凝胶”垫。由于比从C2到CO的正常前凸更大的角度,如在很多射线照相研究中所测量的,头骨相对于融合的C1-C2伸展至最大程度。带子紧固在碗的任一侧,所述带子在患者头骨的前额或一些其它方便的位置上延伸,在这种最大程度伸展对准的情况下对头骨进行紧固。弧的剩余部分(从弧的中心(犄角之间)顶部到碗的外侧胸椎和患者背部和肩部将与碗所处的平面接触的点)支撑颈椎的理想或平均正常前凸,如同射线照相研究的那样。犄角只向上延伸至足以抓持枕骨部,但是不足以引起与颞下颌关节紊乱(TMJ)相关的疼痛。此外,碗的边缘只是延伸至支持头骨的背部的高度,并不高至覆盖患者耳朵而影响听觉。碗高度的这种限制也降低了患者幽闭恐怖症的可能性,由于脊柱旁肌肉收缩,患者幽闭恐怖症本身会导致脊柱减压的治疗效果减弱。犄角限制或消除了患者头骨相对于患者身体轴向旋转的能力,特别是在带子越过前额紧固头骨的时候。颈部支架连接至板(“滑动板”),其处于颈部支架的下方,并且平行于颈部支架所处的平面。颈部支架通过一个或更多滑动件连接至板,其允许颈部支架与颈椎共线朝向或远离患者肩部线性地移动。滑动板在第二板(“基板”)上方平行定向,并且在正常静止位置,两个板彼此叠置。沿着邻近患者肩部的板的边缘(该边缘垂直于颈椎的线),滑动板和基板通过铰链彼此连接。这种连接使得滑动板能够相 对于基板以一定角度上升和下降。颈部支架包含在犄角的远端与颈椎共线的一部分,其中在脊柱减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一种与带、杆或施加拉力的其它手段的连接。一般而言,力平行于滑动板并且与颈椎共线而施加,但是在力并不完全定向在与唯一向量相同的向量的情况下,颈部支架能够通过与滑动板的滑动连接而移动,仅仅只有与颈部支架的所限制的移动共线的向量分量被转移至患者。如上文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患者接口设备实现了以下几项(a)通过犄角和带子,减小或消除了头骨相对于患者身体的轴向移动或边对边旋转;(b)消除了头骨的屈曲和伸展移动,不论从C2向下朝向Tl存在的脊柱情况如何。通过从犄角之间的顶点到碗的底部的弧,这样通过迫使头骨形成最大伸展,并且通过前额带将头骨紧固在其中;( c )定位患者头骨的枕骨部,在弧的顶点的近侧和下方之间向上抵靠犄角的内侧并且抵靠碗的内侧的区域。这种配置将接触散布开来,从而力尽可能多地越过枕骨部而转移至患者头骨和颈椎;(d)支撑从C2至Tl的脊柱的前凸;[0035](e)提供了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颈部支架能够通过连接至滑动板的滑动连接而只是与脊柱共线移动,并且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脊柱减压力连接至所述颈部支架的手段。通过设计,仅仅只有脊柱减压力的那部分(与颈部支架的所限制的运动共线的力向量)可以转移至患者的枕骨部;(f)提供了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颈部支架能够相对于患者身体以一定角度移动,从而使得基板向上和向下。 这些动作对枕骨部进行定位,并且去除了头骨的屈曲和伸展而不论来自于脊柱减压过程的脊柱情况如何,不论患者颈椎曲率如何。如同上文中描述的那样,调节脊柱减压力在脊柱减压系统中的起源并且输送至患者接口设备的点的方法是普通的。假定也使用与升高和降低所述脊柱减压力出口的机构相同或相似的机构来升高和降低滑动板,尽管不一定是这样。在任何情况下,用于升高和降低滑动板的机构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外。接下来说明用于颈椎和头骨的适当定向的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产生了脊柱/头骨配置的活动法)以及适当颈椎间盘治疗角度的指定。需要选择适当的射线照相数据。例如,利用对脊柱负载重力的站立患者进行的射线照相测量可能不适合于针对仰卧在床上的患者设计的设备。在背景技术描述的例子中,患者仰卧,这使得建议利用指定治疗角度的在相似位置的患者中获得的理想或平均段前凸测量。然而,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颈部支架的弧设计为支撑“理想”或“平均”前凸,应该理解,该弧的形状能够设计为围绕前凸或其它弯曲测量类型的各种段角度,这并不是限制。可以考虑使用基于患有颈部疼痛或其它颈椎异常的患者的段测量。通过对滑动板和基板之间的角度进行可视化来进行治疗角度计算。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患者接口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在一段接一段的进展中,将治疗角度从零度(板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身体和颈部支架在静止时所处的平面)增大至大于零度减小了颈椎的前凸。当治疗角度从零度增大时,椎骨C2和C3之间的伸展或段角度减小,直到两个椎骨在其抵抗进一步移动(屈曲)的点处共线。增大治疗角度超过C2和C3之间的段角度,开始减小C3和C4之间的伸展或段角度,直到这些椎骨也共线。这种行为一直使得角度增大,直到C7和Tl之间的段角度。消除寰枕关节的显著伸展减小了使得颈椎全部下降至Tl所需的总体治疗角度。通过使得椎骨定向为彼此平行并且共线而其间没有伸展,椎间盘能够更加容易地膨胀并且承受脊柱减压力的循环作用。这些力源自枕骨部,当这些力作用在整个颈椎上时(在上文中描述的“锚固”效果使得超过Tl的拉力最小化),力主要集中于椎骨彼此共线并且彼此平行的颈椎的区域(不是在相对于彼此的伸展部分中,没有前凸)。

图1示出了患者头骨和直到Tl的颈椎的侧视图,颈椎处于前凸状态,头骨处于中性角度,既不屈曲也不伸展。显示了头骨的基部和枕骨部CO以及寰枢关节。图2A、2B、2C和2D示出了图1的患者头骨和颈椎,以及相对于静止颈椎处于伸展和屈曲的头骨。利用哈里森后切线(HPT)方法来证明屈曲和伸展角度,用平行于椎骨的基部绘制的线进行比较,这些线之间的角度代表其中的段角度。[0045]图3A示出了仰卧在治疗表面(例如床)上的患者,颈椎处于前凸状态,头骨处于中性角度,既不屈曲也不伸展。图3B的患者头骨显示为相对于静止颈椎理想地处于最大伸展,定向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形成的。图4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形成的患者接口设备,支撑图3A和图3B的最大伸展的患者头骨和颈椎定向。图4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患者头骨通过带子紧固至颈部支架。图5A、5B、5C和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形成的患者接口设备的侧视图,证明了由于施加的拉力产生的颈部支架相对于滑动板的移动,此时滑动板相对于基板处于零度(图5A和5B)和大于零度(图5C和5D)的治疗角度。图6A、6B和6C示出了图4A和4B中的系统,其中拉力施加于颈部支架,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形成的与枕骨部接触并且将患者头骨向上拉的颈部支架的区域。图7A和7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形成的在以特定角度施加拉力之前和之后的在患者接口设备之内(为了清楚而没有显示紧固带子)的患者头骨和颈椎的两个侧视图,所述特定角度设计为使得枢椎和第三颈椎骨(分别为C2和C3)对准并且使得该椎间隙(C2-C3)延长。图8A和8B示出了患者接口设备之内的患者头骨和颈椎的两个侧视图(为了清楚而没有显示紧固带子)。上方的图8A示出了头骨和颈椎,其处于设计为使得枢椎和第三颈椎骨(分别为C2和C3)对准的角度。下面的图S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形成的图8A在增大治疗角度足以使得第三颈椎骨与第四颈椎骨(分别为C3和C4)对准之后并且在施加拉力以延长椎间隙(C2-C3和C3-C4)之后的视图。图9A和9B示出了患者接口设备之内的患者头骨和颈椎的两个侧视图(为了清楚而没有显示紧固带子)。上方的图9A示 出了头骨和颈椎,其处于设计为使得枢椎和第三颈椎骨(分别为C2和C3)以及第三和第四颈椎骨(分别为C3和C4)对准的角度。下面的图9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形成的图9A在增大治疗角度足以使得第四颈椎骨与第五颈椎骨(分别为C4和C5)对准之后并且在施加拉力以延长椎间隙(C2-C3、C3-C4和C4-C5)之后的视图。图1OA和IOB示出了患者接口设备之内的患者头骨和颈椎的两个侧视图(为了清楚而没有显示紧固带子)。上方的图1OA示出了头骨和颈椎,其处于设计为使得枢椎和第三颈椎骨(分别为C2和C3),第三和第四颈椎骨(分别为C3和C4)以及第四和第五颈椎骨(分别为C4和C5)对准的角度。下面的图1O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形成的图1OA在增大治疗角度足以使得第五颈椎骨与第六颈椎骨(分别为C5和C6)对准之后并且在施加拉力以延长椎间隙(C2-C3、C3-C4、C4-C5和C5-C6)之后的视图。图1lA和IlB示出了患者接口设备之内的患者头骨和颈椎的两个侧视图(为了清楚而没有显示紧固带子)。上方的图1lA示出了头骨和颈椎,其处于设计为使得枢椎和第三颈椎骨(分别为C2和C3),第三和第四颈椎骨(分别为C3和C4),第四和第五颈椎骨(分别为C4和C5)以及第五和第六颈椎骨(分别为C5和C6)对准的角度。下面的图1l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形成的图1lA在增大治疗角度足以使得第六颈椎骨与第七颈椎骨(分别为C6和C7)对准之后并且在施加拉力以延长椎间隙(C2-C3、C3-C4、C4-C5、C5-C6和C6-C7)之后的视图。[0054]图12A和12B示出了患者接口设备之内的患者头骨和颈椎的两个侧视图(为了清楚而没有显示紧固带子)。上方的图12A示出了头骨和颈椎,其处于设计为使得枢椎和第三颈椎骨(分别为C2和C3),第三和第四颈椎骨(分别为C3和C4),第四和第五颈椎骨(分别为C4和C5),第五和第六颈椎骨(分别为C5和C6)以及第六和第七颈椎骨(分别为C6和C7)对准的角度。下面的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形成的图12A在增大治疗角度足以使得第七颈椎骨与第一胸椎骨(分别为C7和Tl)对准之后并且在施加拉力以延长椎间隙(C2-C3、C3-C4、C4-C5、C5-C6、C6-C7 和 C7-T1)之后的视图。当结合附图进行阅读时,会更好地理解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以及下面对于本实用新型特定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出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附图中显示了特定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在附图中显示的布置形式和工具手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患者头骨110和直到Tl的颈椎的侧视图,颈椎处于前凸状态,头骨110处于中性角度,既不屈曲也不伸展。显示了头骨110的基部和枕骨部CO以及寰枕关节105。颈椎骨被标记为01、02、03、(4、05、06和07。第一胸椎骨被标记为Tl。在这方面,尽管颈椎和头骨110显示为竖直的,就好像患者站立一样,但是该图展示了平行于患者背部时头骨的背部将会处于的平面。在左上角的图2A示出了图1的头骨210和颈椎,寰枕关节205处于中性角度,既不屈曲也不伸展。在右上角的图2B的视图与图2A中相同。HPT线230绘制为与C1-C2215-220平行共线。HPT线225从寰枕关节205绘制,回到头骨210上,与线230重叠。线225和230之间的角度是零度,代表寰枕关节205既不屈曲也不伸展。在左下方的图2C,头骨210显示为以屈曲状态向前倾斜。头骨210向前倾斜,在寰枕关节205上枢转。HPT线230和225之间的屈曲的角度显示为§Fa在右下方的图2D,头骨210显示为以伸展状态向后倾斜。HPT线230和225之间的伸展的角度显示为旮丨.>在图2C和图2D中,头骨21 0在寰枕关节205上向前或向后倾斜,同时C1-C2215-220以及颈椎的剩余部分保持静止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处于前凸状态。图3A和3B示出了仰卧在平坦表面(例如床或桌)上的患者。在图3A中,患者头骨305和颈椎315显示为处于图2B的位置,只不过是水平的。头骨305既不屈曲也不伸展,寰枕关节310处于中性状态。从肩部到足部的患者身体充当平坦表面上的锚,其将会抵抗施加于颈椎的脊柱减压力。在图3B中,患者头骨305理想地处于最大伸展状态,在寰枕关节310上枢转回来。绘制为与C1-C2320平行且共线的HPT线330以及绘制为与图2D中一样与头骨共线的HPT线325展示了它们之间的伸展的角度 图4Α和4Β示出了位于形成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患者接口设备之内的患者。在图4Α中,头骨405理想地处于最大伸展状态,颈椎416处于前凸的状态,头骨405在寰枕关节310上枢转回来。绘制为与C1-C2320平行且共线的HPT线415以及绘制为与图3Β中一样与头骨共线的HPT线410展示了它们之间的伸展的角度#E<J在图4A中,头骨405通过颈部支架418而支撑为其最大伸展的状态,头骨的背部处于凹处425中(显示为颈部支架418之内的虚线)。C1-C2 320固定在颈部支架418的两个犄角420之间。C1-C2 320在犄角420之间在曲线的顶点处形成支点,在其上头骨能够通过寰枕关节在最大程度上向后伸展。颈部支架418通过一个或更多滑动机构紧固至滑动板430。这种连接仅仅允许朝向或远离身体移动。滑动板430处于基板435的上方,两个板430和435之间的角度是零度。最接近患者肩部并且垂直于身体的长度的滑动板430和基板435的边缘通过铰链440结合在一起。在图4B中,患者头骨405通过带子450或其它紧固机构(例如,部分或完全的盖、网、套)紧固在颈部支架418中。在该实施例中,带子450在患者前额460上达到顶点,并且紧固至颈部支架418的基部,带子450移动时颈部支架处于滑动机构的上方。图5A和5B示出了在拉力530的作用下颈部支架505的移动。在左上方的图5A中,基板515处于例如床或桌的表面上。通过铰链520连附至基板515的滑动板510处于基板515上,板510和515之间的角度等于零度。在应用拉力530之前,颈部支架在位置P。525处静止。通过绘制垂直于滑动板510并且与相对于拉力向量Fd 530的颈部支架505的远端的静止位置对准的线而确定位置Ptl 525。在右上角的图5B中,滑动板552和基板555之间的角度保持为零度。拉力向量Fd使得颈部支架535移动P1减Ptl的距离(545减540)。在颈部支架535相对于拉力向量Fd554的远端的新位置绘制终止于Pi545的垂直线。在左下方的图5C中,在施加力向量Fd 570之前,头靠556是静止的。通过绘制垂直于滑动板558并且与相对于拉力向量Fd 570的颈部支架5556的远端的静止位置对准的线而确定点Ptl 568的位置。滑动板558显示为相对于基板562处于角度0丨560,滑动板558通过铰链564连接至基板562,从而允许这样的移动。在右下方的图中,使得颈部支架572移动P2减Ptl的距离(576减574)。在颈部支架572相对于拉力向量Fd 582的远端的新位置绘制终止于P2576的垂直线。
图6A、6B和6C示出了颈部支架618及其在患者头骨615和颈椎416上的作用。左上方的图6A显示了处于颈部支架618的凹处625中的患者头骨615。图6A、6B和6C显示了凹处625的抵靠枕骨部的部分(实际上由625的箭头尖端指示)以及犄角620的在患者脊柱416的两侧升起并且进一步支持枕骨部的部分。在犄角620之间的630处,患者脊柱416升起离开凹处625。力向量Fd 605转移至枕骨部,如610所示。图6B的阴影区域示出了凹处625和犄角620的一部分,通过颈部支架618从Fd 605转移的力610越过该部分在最大程度上分布至枕骨部。图7A示出了处于最大伸展状态的患者头骨405、颈椎416以及图6A的患者接口设备705/710/715/760。为了清楚,从图中去除了带子450,然而假定其处于适当位置。在图7A至图12B中,从图中去除了带子450,然而假定其处于适当位置。在图7A中,在颈部支架705之内,头骨405相对于C1-C2725在最大程度上伸展。切线720是根据哈里森后切线(Harrison Posterior Tangent,HPT)方法沿着C1-C2 725的后体绘制的。切线730是沿着C3 735的后体绘制的。C1-C2 725和735之间的段角度是线720和730之间的角度,标记为0C2.C3o在图7A中,铰链760促成的滑动板710和基板715之间的角度为零度。在705的箭头点的位置,存在用于带子、缆绳、杆或其它机构的连附装置,用于将脊柱减压力传递至颈部支架705。在图7B中,滑动板750显示为相对于基板755移动至的治疗角度,这是由铰链760促成的。由于实现了使得C2 765和C3 770对准的治疗角度HPT线720和730之间的段角度已经减小至零度。脊柱减压力向量780如610那样转移至枕骨部区域(见图6Β),然后向下转移至颈椎416。对于对准的那些椎骨,如在C2-C3 765-770中,脊柱减压力610在C2 765和C3 770之间在椎间盘处(绘制的连接椎骨的平行线)达到最大,如这里的775所示。图8Α示出了患者头骨405和颈椎416以及图7Β的患者接口设备805/810/815/860,其处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形成的将第二颈椎骨C2 765和第三颈椎骨C3 770对准的定向中。在图8Α中,在颈部支架805之内,头骨405相对于C1-C2 725在最大程度上伸展。切线820是根据哈里森后切线(HPT)方法沿着C3 825的后体绘制的。切线830是沿着C4835的后体绘制的。C3-C4 825和835之间的段角度是线820和830之间的角度,标记为
。通过铰链连接860,滑动板810处于相对于基板815为0eM3的治疗角度(从图7B开始)。在805的箭头点的位置,存在用于带子、缆绳、杆或其它机构的连附装置,用于将脊柱减压力传递至颈部支架805。在下方的图8B中,滑动板850显不为相对于基板855移动至的治疗角度,这是由铰链860促成的。由于实现了使得C3865和C4 870对准的治疗角度0(C2-C3)+(C3-C4)> HPT线820和830之间的段角度已经减小至零度。脊柱减压力向量880如
610那样转移至枕骨部区域(见图6B),然后向下转移至颈椎416。对于对准的那些椎骨,如在C2-C3 765-770和C3-C4 865-870中,脊柱减压力610在C2 765和C3 770之间以及在C3 865和C4 870之间在椎间盘处(绘制的连接椎骨的平行线)达到最大,如这里的775和875所示。图9A示出了患者头骨405和颈椎416以及图8B的患者接口设备905/910/915/960,其处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形成的将第二颈椎骨C2 765和第三颈椎骨C3 770以及第三颈椎骨C3 865和第四颈椎骨C4 870对准的定向中。在图9A中,在颈部支架905之内,头骨405相对于C1-C2 725在最大程度上伸展。切线920是根据哈里森后切线(HPT)方法沿着C4 925的后体绘制的。切线930是沿着C5935的后体绘制的。C4-C5 925和935之间的段角度是线920和930之间的角度,标记为
通过铰链连接960,滑动板910处于相对于基板915为0(c2.OHcu:4)的治疗角度(从图SB开始)。在905的箭头点的位置,存在用于带子、缆绳、杆或其它机构的连附装置,用于将脊柱减压力传递至颈部支架905。在下方的图9B中,滑动板950显示为相对于基板955移动至
权利要求1.一种患者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患者定位装置,用于支持患者头骨、抓持患者枕骨部、支撑患者颈椎;滑动板,位于所述患者定位装置的下方,并平行于所述患者定位装置所处的平面,通过一个或更多滑动件连接至所述患者定位装置;基板,沿着所述基板临近所述患者肩部的垂直于所述患者颈椎的边缘,将所述基板与所述滑动板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定位装置是碗状颈部支架;所述颈部支架中心底部开始朝向所述患者的胸椎后凸将会出现的位置继续并通过碗的边缘向下返回的弧线在所述碗状颈部支架唇缘上的顶点的两侧,分别垂直于碗所处平面突出犄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患者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接口设备还包括带子,所述带子用于将所述患者头骨和所述患者定位装置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患者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患者定位装置上与所述患者枕骨部接触的部分采用凝胶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患者接口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患者接口设备包括患者定位装置,用于支持患者头骨、抓持患者枕骨部、支撑患者颈椎;滑动板,位于所述患者定位装置的下方,并平行于所述患者定位装置所处的平面,通过一个或更多滑动件连接至所述患者定位装置;基板,沿着所述基板临近所述患者肩部的垂直于所述患者颈椎的边缘,将所述基板与所述滑动板铰接。本实用新型说明了患者头骨相对于颈椎椎骨的适当对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颈椎间盘的集中减压。
文档编号A61F5/042GK202892157SQ20122015954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任嵩 申请人:北京瑞德埃克森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