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44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
式连接管口盖。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非PVC软袋输液所涉及的连接管、口盖都是相互独立的,且口盖基本都是由盖体(且大多又是由内盖体、外盖体组成)、密封硅橡胶塞组合而成,其缺点是由于口盖的结构复杂,在工艺上需要至少二、三种材料组合完成连接,所需的注塑模具和工序也相应较多,且需专用的组盖机将其组合在一起,因而其生产投入和生产成本较高,中间环节也多,污染风险增大,操作繁琐且不方便,生产效率低。同时,非PVC软袋输液的生产工艺过程,都是先将连接管焊接到非PVC膜上制成输液袋,灌入药液后以机械力将口盖安装在连接管上。连接管与口盖主要靠相互接触面的螺纹咬合在一起或者通过加热相互接触面而热·熔焊接在一起,这两种连接方式均存在一定缺陷第一种连接方式的缺点是连接管口盖靠自身咬合连接的牢固性不强,且口盖在外力作用下打开并再次组装连接后,其表面无明显损伤,不易被察觉,这使软袋输液产品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污染;第二种连接方式的缺点是由于采用的是非接触式加热熔封技术,连接管与口盖的任一接触面上存在药液,都会导致无法焊接牢固,因而,存在漏液隐患,而且,加热片使用时间稍长容易发生掉渣和颗粒现象,严重危害药液质量和用药安全。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连接管口盖,使连接管与口盖连接牢固可靠,密封性好,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安全,成本更低,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密封性好、连接牢固可靠,且使用安全、成本较低的连接管口盖。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是由连接管口盖筒体、硅橡胶塞和密封件构成;所述的连接管口盖筒体是由筒体台阶、口盖筒体、过渡管和连接管自上而下依次连成一体,密封件装置在带有内孔的筒体台阶的上面,硅橡胶塞装置在口盖筒体的内盲孔中,该内盲孔的底面与过渡管之间形成密封层。所述的密封件为塑料膜或铝塑复合膜。在所述口盖筒体的内盲孔顶部设有环状凸环。所述的环状凸环,其截面为弧形或波浪形或锯齿形或梯形或倾斜的梯形或半球形或三角形或间断设置的小平面中的一种。所述的环状凸环,其凸起尺寸为0. 2 0. 8mm。所述的环状凸环,其凸起尺寸为0. 3 0. 5mm。——多余删除在所述口盖筒体的内盲孔底面与过渡管之间形成的密封层的厚度尺寸为0. 3 0. 5mmo所述的硅橡胶塞,其顶面中部设为圆凹面,底面中部设为凹坑。在所述的连接管部位还设置有船形块。所述的连接管为弹性闭合的扁形管。在所述的连接管部位还设置有菱形块。所述连接管部位的断面可为圆形或菱形或椭圆形或船形或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其有益效果如下一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管与口盖筒体注塑成一体,组装后,连接管与口盖合二为一,可以有效避免外部环境对药液的污染,解决了现有软袋输液存在的问题;同时,可 以进一步增加输液产品的密封性、气密性和连接的牢固可靠性,提高软袋输液产品质量的安全性。二是连接管口盖上端的圆形内侧壁上(S卩口盖筒体的内盲孔顶部)设置有环状凸起结构,可防止在使用加药后拔针时将内孔中的硅橡胶塞一起带出,与现有产品相比,增加了硅橡胶塞的牢固性,提高了软袋输液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三是采用将连接管与口盖注塑成一体的形式,大大简化了产品的结构,也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制作简便,便于生产操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四是采用在连接管口盖筒体的上面装置密封件,灭菌后为无菌状态,故使用时不需要再消毒处理,因而,与现有产品相比,使用比较方便。五是将硅橡胶塞的顶面中部设为圆凹面、底面中部设为凹坑,与现有产品相比,便于输液针的插入。

图I是本实用新型特例一的主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特例一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特例一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特例一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特例二的主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特例二的左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特例二的仰视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特例三的主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特例二的左视不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特例二的仰视不意图。图中特例一 I是密封件,2是筒体台阶,3是环状凸环,4是口盖筒体,5是娃橡I父塞,6是密封层,7是过渡管,8是连接管,9是船形块;特例二 1'是密封件,2'是筒体台阶,3'是环状凸环,4'是口盖筒体,5'是硅橡胶塞,6'是密封层,7'是过渡管,8'是连接管;特例三1''是密封件,2''是筒体台阶,3''是环状凸环,4''是口盖筒体,5''是硅橡胶塞,6''是密封层,7''是过渡管,8''是连接管,9''是菱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由密封件I、筒体台阶2、口盖筒体4、硅橡胶塞5、过渡管7和连接管8构成,筒体台阶2、口盖筒体4、过渡管7和连接管8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成为一体,构成连接管口盖筒体;口盖筒体4的内孔设置为盲孔,其孔壁的顶部设有环状凸环3 (该环状凸环3用于防止拔针头时将硅橡胶塞5带出,其截面可为弧形或波浪形或锯齿形或梯形或倾斜的梯形或半球形或三角形或间断设置的小平面中的一种,其凸起尺寸为0. 2 0. 8mm)0密封件I可为塑料膜或铝塑复合膜,粘合在筒体台阶2的上面,对筒体台阶2的中间孔进行密封;口盖筒体4为外表面四方铣有用于夹具固定用平面的圆柱管(也可采用其它形状),其 中间开有用于装置硅橡胶塞5 (硅橡胶塞5的顶面中部设为圆凹面,底面中部设为凹坑,便于输液针的插入)的盲孔,该内盲孔的底面与过渡管7之间设有较薄的密封层6,其厚度尺寸为0. 3 0. 5_。空心的过渡管7和空心的连接管8为圆柱管,连接管8的结构形式采用船形块(即设置有船形块9,其两翼厚度尺寸为0. 4mm),以便增大连接管8与非PVC膜的焊接面积,提高其焊接强度。本实用新型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预先制作备用,在生产非PVC软袋输液时,直接焊接到非PVC膜上制成输液袋。使用时,撕开密封件1,即可用注射器进行加药或直接插入输液针头进行输液。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由密封件I'、筒体台阶2'、口盖筒体4'、硅橡胶塞5'、过渡管T和连接管8'构成,筒体台阶2'、口盖筒体4'、过渡管7'和连接管8'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成为一体,构成连接管口盖筒体;口盖筒体4'的内孔设置为盲孔,其孔壁的顶部设有环状凸环3' (该环状凸环3'用于防止拔针头时将硅橡胶塞5'带出,其截面可为弧形或波浪形或锯齿形或梯形或倾斜的梯形或半球形或三角形或间断设置的小平面中的一种,其凸起尺寸为0.2 0.8mm),口盖筒体4'的内盲孔底面与过渡管7'之间设置有密封层6',其厚度尺寸为0. 3 0. 5mm。密封件I'可为塑料膜或铝塑复合膜,粘合在筒体台阶2'的上面,对筒体台阶2'的中间孔进行密封;口盖筒体4'为外表面四方铣有用于夹具固定用平面的圆柱管(也可采用其它形状),其中间开有用于装置硅橡胶塞5' (硅橡胶塞5'的顶面中部设为圆凹面,底面中部设为凹坑,便于输液针的插入)的盲孔,该内盲孔的底面与过渡管7'之间设有较薄的密封层6',其厚度尺寸为0.3 0.5_。空心的过渡管7'为扁锥形管,空心的连接管8'的结构形式采用弹性闭合的扁形管。本实用新型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预先制作备用,在生产非PVC软袋输液时,直接焊接到非PVC膜上制成输液袋。使用时,撕开密封件I',即可用注射器进行加药或直接插入输液针头进行输液。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由密封件I''、筒体台阶2''、口盖筒体4''、硅橡胶塞5''、过渡管7''和连接管8''构成,筒体台阶2''、口盖筒体4''、过渡管7''和连接管8''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成为一体,构成连接管口盖筒体;口盖筒体4''的内孔设置为盲孔,其孔壁的顶部设有环状凸环3''(该环状凸环3''用于防止拔针头时将硅橡胶塞5''带出,其截面可为弧形或波浪形或锯齿形或梯形或倾斜的梯形或半球形或三角形或间断设置的小平面中的一种,其凸起尺寸为0.2 0.8_);密封件I''可为塑料膜或铝塑复合膜,粘合在筒体台阶2''的上面,对筒体台阶2''的中间孔进行密封;口盖筒体4''为外表面四方铣有用于夹具固定用平面的圆柱管(也可采用其它形状),其中间开有用于装置硅橡胶塞5'' (硅橡胶塞5''的顶面中部设为圆凹面,底面中部设为凹坑,便于输液针的插入)的盲孔,该内盲孔的底面与过渡管7''之间设有较薄的密封层6'',其厚度尺寸为0.3 0.5mm。空心的过 渡管7''为锥形管,空心的连接管8''为圆柱管,其结构形式采用菱形块(即其上还设置有菱形块9''),以便增大连接管8''与非PVC膜的焊接面积,提高其焊接强度。本实用新型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预先制作备用,在生产非PVC软袋输液时,直接焊接到非PVC膜上制成输液袋。使用时,撕开密封件I'',即可用注射器进行加药或直接插入输液针头进行输液。本实用新型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适用于制作各种规格的双硬管或多管非PVC软袋大输液。
权利要求1.一种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是由连接管口盖筒体、硅橡胶塞和密封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口盖筒体是由筒体台阶、口盖筒体、过渡管和连接管自上而下依次连成一体,密封件装置在带有内孔的筒体台阶的上面,硅橡胶塞装置在口盖筒体的内盲孔中,该内盲孔的底面与过渡管之间形成密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为塑料膜或铝塑复合膜。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口盖筒体的内盲孔顶部设有环状凸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凸环,其截面为弧形或波浪形或锯齿形或梯形或倾斜的梯形或半球形或三角形或间断设置的小平面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凸环,其凸起尺寸为0. 2 0. 8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盖筒体的内盲孔底面与过渡管之间形成的密封层的厚度尺寸为0. 3 0. 5_。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橡胶塞,其顶面中部设为圆凹面,底面中部设为凹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接管部位还设置有船形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为弹性闭合的扁形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接管部位还设置有菱形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非PVC软袋输液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涉及制药包装材料技术领域,是由连接管口盖筒体、硅橡胶塞和密封件构成,所述的连接管口盖筒体是由筒体台阶、口盖筒体、过渡管和连接管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而成,密封件装置在带有内孔的筒体台阶的上面,硅橡胶塞装置在口盖筒体的内盲孔中,该内盲孔的底面与过渡管之间形成密封层;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密封性好、连接牢固可靠,且使用安全、成本较低等特点,适用于制作各种规格的双硬管或多管非PVC软袋大输液。
文档编号A61J1/14GK202568865SQ20122016572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
发明者邹祖送 申请人:湖南汇一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