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颈部烧伤简易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伤后期康复医疗领域,特别是一种烧伤后防治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固定器。
背景技术:
颈部烧伤后常出现瘢痕挛缩畸形,功能障碍。瘢痕挛缩可致颌颈胸相连,下唇牵拉闭合不全,颈部伸展受限,颈侧面挛缩可导致口角、眼·角歪斜,严重影响外在容貌,造成患者心理障碍。尤其是生长期的儿童常需多次手术来维持颈部功能。目前对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主要采用瘢痕松解植皮术,术后若不及时使用适合的固定器保护,常易发生植皮区域再次挛缩畸形。现常采取头部牵引、商品化颈托或石膏固定,但牵引卧床时间长,容易导致呼吸困难、恶心、皮肤易破损等并发症;商品化的颈托不能完全适应颈部生理结构,而石膏固定操作复杂、笨重、不透气,易刺激皮肤。由于石膏模型适配性差,松紧度难以调节,不易清洁,并常出现压疮等并发症,患者接受度极低,影响疗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防止瘢痕挛缩导致颈部屈曲的颈部烧伤简易固定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颈部烧伤简易固定器,它至少包括固定器本体部分,其特征是固定器为不规则梯形,且梯形两侧向内弯曲形成后部开口的柱状结构,固定器的上缘为与颈前贴合的内凹半圆形,固定器的下缘为与胸廓上部及双侧肩部贴合的平直结构。所述的固定器的材质是低温热塑夹板。(在60° 80°的水温下可软化塑形)所述的固定器两侧设有魔术贴,魔术贴呈倾斜状固定于固定器两侧,尼龙搭扣粘贴于魔术贴上。所述的固定器边缘处均包有医用高密度海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固定器的上缘包覆患者的下颌部,通过固定器的下缘包覆胸廓上部及双侧肩部,这样根据生物力学原理,能够应用下颌与双肩三点支撑力的结构,有效防止瘢痕挛缩导致颈部屈曲。固定器两侧设有魔术贴,通过尼龙搭扣粘贴于魔术贴上,这种粘接固定方式,易于穿戴和取下,为患者进行创面处理及其它治疗提供方便。边缘处粘贴的医用高密度海绵,可减少与皮肤的摩擦。固定器利用低温热塑夹板在60° 80°的水温下可软化塑形的特点制作,简单易行,材料安全可靠,且符合人体颈部生理结构的设计,患者易于接受。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平面示意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器的应用效果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中1、固定器;2、魔术贴;3、尼龙搭扣;4、医用闻密度海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的本颈部烧伤简易固定器的平面示意图所示,它至少包括固定器I本体部分,固定器I为不规则梯形,且梯形两侧向内弯曲形成后部开口的柱状结构,固定器I的上缘为与颈前贴合的内凹半圆形,通过固定器I的上缘包覆患者的下颌部,固定器I的下缘为与胸廓上部及双侧肩部贴合的平直结构,通过固定器I的下缘包覆胸廓上部及双侧肩部,这样的结构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根据生物力学原理,能够应用下颌与双肩三点支撑力,见图3及图4,有效防止瘢痕挛缩导致颈部屈曲。固定器I采用可塑性强的低温热塑夹板制成(在60° 80°的水温下可软化塑形)透气性好,强度适中,方便清洁,适合人体使用的材料。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器I两侧设有魔术贴2,见图2,魔术贴2呈倾斜状固定于固定器I两侧,尼龙搭扣3粘贴于魔术贴2上,患者佩戴本颈部烧伤简易固定器后,魔术贴2的位置位于下颌角处和颈部两侧中下段,使固定更稳妥,同时尼龙搭扣3根据颈部围径设计长度,可调节松紧,通过这种粘接的方式固定,患者易于穿戴和取下能做24小时的佩戴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患者无痛苦。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器I边缘处均包有医用高密度海绵4,可减少与皮肤的摩擦。
权利要求1.颈部烧伤简易固定器,它至少包括固定器(I)本体部分,其特征是固定器(I)为不规则梯形,且梯形两侧向内弯曲形成后部开口的柱状结构,固定器(I)的上缘为与颈前贴合的内凹半圆形,固定器(I)的下缘为与胸廓上部及双侧肩部贴合的平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颈部烧伤简易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器(I)的材质是低温热塑夹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颈部烧伤简易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器(I)两侧设有魔术贴(2),魔术贴(2)呈倾斜状固定于固定器(I)两侧,尼龙搭扣(3)粘贴于魔术贴(2)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颈部烧伤简易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器(I)边缘处均包有医用高密度海绵(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烧伤简易固定器,它至少包括固定器(1)本体部分,其特征是固定器(1)为不规则梯形,且梯形两侧向内弯曲形成后部开口的柱状结构,固定器(1)的上缘为与颈前贴合的内凹半圆形,固定器(1)的下缘为与胸廓上部及双侧肩部贴合的平直结构。它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防止瘢痕挛缩导致颈部屈曲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F5/00GK202554175SQ20122023433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胡大海, 梁艳艳, 王冰水, 石梦娜, 朱婵, 周永博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