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剥离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63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神经剥离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分离神经组织的神经剥离子。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神经剥离子通常由一根细长的扁金属棍制成,功能主要为分离神经组织或硬膜与韧带和软组织之间的粘连,以及将神经或硬膜牵开,其操作具有轻巧和细致的特点。在脊柱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神经减压时,医生手持神经剥离子中部,用神经剥离子的头部拨开神经,或者分离神经和软组织之间的粘连。但是,神经剥离子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变形,而失去分离神经组织的功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神经剥离子。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神经剥离子,包括:手柄;连接在所述手柄一端的扁平剥离部;连接在所述手柄另一端的柱形剥离部;其中,所述扁平剥离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柄的宽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剥离部的宽度,增加剥离部的强度,从而解决了现有神经剥离子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剥离子的手柄取圆柱型,因而相对于现有的扁平棒式神经剥离子,可以大大增加整个神经剥离子的强度,提高其拉力。优选地,所述手柄具有一个或多个便于握持的浅槽。优选地,所述扁平剥离部具有一个弯折的并且其厚度逐渐收缩的钩头,其中,弯折处的夹角在160度至175度之间。优选地,所述柱形剥离部具有一个直径逐渐收缩的柱形弯钩。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剥离部均采用30Crl3不锈钢材料制成,因而具有耐腐蚀的技术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承受50N以上的拉力,因而可以确保产品长期使用不变形。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剥离子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剥离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剥离子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剥离子包括:手柄I ;连接在所述手柄I 一端的扁平剥离部2 ;连接在所述手柄I另一端的柱形剥离部3 ;其中,扁平剥离部2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柄I的宽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扁平剥离部2的宽度,增加剥离部2的强度,从而解决了现有神经剥离子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剥离子的手柄I取圆柱型,因而相对于现有的扁平棒式神经剥离子,可以大大增加整个神经剥离子的强度,提高其拉力。此外,手柄I具有一个或多个便于握持的浅槽。此外,扁平剥离部2具有一个弯折的并且其厚度逐渐收缩的钩头21,其中,弯折处的夹角在160度至175度之间。此外,柱形剥离部3呈L形,具有一个直径逐渐收缩的柱形弯钩31。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剥离部均采用30Crl3不锈钢材料制成,因而具有耐腐蚀的技术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承受50N以上的拉力,因而可以确保产品长期使用不变形。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神经剥离子,包括:手柄(I);连接在所述手柄(I) 一端的扁平剥离部(2);连接在所述手柄(I)另一端的柱形剥离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剥离部(2)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柄(I)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I)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I)具有一个或多个便于握持的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剥离部(2)具有一个弯折的并且其厚度逐渐收缩的钩头(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处的夹角在160度至175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剥离部(3)具有一个直径逐渐收缩的柱形弯钩(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神经剥离子,包括手柄;连接在所述手柄一端的扁平剥离部;连接在所述手柄另一端的柱形剥离部;所述剥离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柄的宽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剥离部的宽度,增加剥离部的强度,从而解决了现有神经剥离子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A61B17/32GK203042374SQ20122065391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安宗源, 甘澎, 兰成营 申请人:天津康立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