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脉管炎、创伤性红丝疔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37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脉管炎、创伤性红丝疔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创伤性红丝疔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1.脉管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有重度嗜烟历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称脉批该病主要侵犯肢体,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和皮肤浅静脉,受累血管呈现血管壁全层的非化脓性炎症,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管腔呈现进行性狭窄以至完全闭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水肿,严重者肢端可发生不易愈合的溃疡及坏疽。
2.红丝疔本病多发于四肢,因有细红丝一条,迅速向上走窜,故名“红丝疔”。红丝疔即现代医学所称"急性淋巴管炎",部分患者由创伤性造成的,多发于四肢,出现细红丝一条,迅速向上走窜,故名“红丝疔”。红丝疔即现代医学所称"急性淋巴管炎",红丝显露先从手、前臂或足、小腿部开始,可延伸至肘、腋或膝、股缝处,同时有譽核肿痛,肿胀疼痛。 病变深者,皮肤微红或不见红丝,但可触及条索状肿胀和压痛。
以上二种疾病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血液或淋巴液瘀,严重时威胁生命。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提供疗效好、症状缓解快、治愈率高,成本毒副作用少的一种治疗脉管炎、创伤性红丝疔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脉管炎、创伤性红丝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如下川弯6 9g、当归4 6g、三棱4 6g、香附6 8g、莪术6 8g、穿山甲4 6g、鸡血藤6 9g、泽兰叶4 6g、土鳘虫4 6g、路路通6 8g、炒赤苟6 8g、 海金沙4 6g、干冬瓜皮6 9g、通草3 5g、牛膝4 6g、黄柏6 9g、甘草4 6g。
本发明中医治疗本病的有益效果是行气活血、温经通络、解毒祛湿、利水消肿。临床常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
本发明中川芎味辛,性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现代研究,具有改善循环、抗菌、止痛的作用。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现代医药研究, 具有抗缺氧清除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三棱味苦,性平。功能主治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治症瘕积聚、气血凝滞、跌打损伤、疮肿坚硬。体虚、血枯经闭及孕妇禁服。《纲目》三棱能破气散结,故能治诸病,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久服。香附味甘,微寒,性平。入肝、三焦经。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 经止痛。《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 消食,止呕吐。莪术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主治破血祛瘀、行气止痛。本品功效与三棱相似,但温通力较大。《本草经疏》:三棱,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老癖症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停所致。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功能主治活血散结、消痈溃坚。 《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现代研究, 具有降低血液粘度作用、抗炎作用。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现代研究,具有扩血管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泽兰叶辛,性微温,入肝、膀胱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水消肿。土鳖虫性寒、味咸,有毒,能入心肝脾三经,具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以及接骨续筋、消肿止痛。《本草通方》破一切血积,跌打损伤,接骨。路路通味苦,性平。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利水除湿。炒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可用于瘀滞疼痛。海金沙性寒,味甘。归膀胱,小肠经。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干冬瓜皮微寒,具有利水化湿的功效。 治肿胀、消热毒、利小便。现代研究冬瓜皮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C,具有改善血管壁的功能。通草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牛膝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可引药下行。现代研究,有抗炎、镇痛作用。黄柏味, 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研究,特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具有抗菌作用。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功效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以上诸药相配,治疗该病,相得益彰。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本发明经临床验证有效率在90%以上,治愈率为85%以上,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脉管炎、创伤性红丝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如下川弯6 9g、当归4 6g、三棱4 6g、香附6 8g、莪术6 8g、穿山甲4 6g、鸡血藤6 9g、泽兰叶4 6g、土鳘虫4 6g、路路通6 8g、炒赤苟6 8g、海金沙 4 6g、干冬瓜皮6 9g、皮通草3 5g、干冬瓜皮、牛膝4 6g、黄柏6 9g、甘草4 6g。
实施例2 :—种治疗脉管炎、创伤性红丝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如下川弯9g、当归4g、三棱4g、香附6g、莪术6g、穿山甲4g、鸡血藤9g、泽兰叶4g、土鳖虫4g、路路通6g、炒赤芍6g、海金沙4g、干冬瓜皮6g、通草3g、牛膝6g、黄柏9g、甘草6g。
临床疗效总结
一、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上百例患者,疗效频佳。
二、诊断标准
1.脉管炎诊断标准多见于20 40岁的男性吸烟者,绝大多数为下肢受累,起病时肢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继而出现间歇性跛行,最后发展为静息痛,尤以夜间为甚;肢端皮肤呈紫红或苍白,皮温降低,皮肤干燥,小腿肌肉萎缩,趾或足发生溃疡及干性坏疽,可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足背动脉 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即平卧抬高患肢时肢体末端苍白、下垂时潮红或紫绀。实验室检查免疫球蛋白增高、抗动脉抗体阳性,有助诊断。动脉造影显示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受累段狭窄或闭塞。
2.创伤性红丝疔诊断标准具有创伤史,红丝显露先从手、前臂或足、小腿部开始,可延伸至肘、腋或膝、股缝处,同时有譽核肿痛,肿胀疼痛。病变深者,皮肤微红或不见红丝,但可触及条索状肿胀和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三、用药方法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将该发明中药水煎服,每剂煎200ml,每日I剂,每日早、晚2次分服,10日为I疗程。
四、疗效评定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好转临床症状改善。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五、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经统计治愈率在85%以上,有效率90%以上。禁忌妇女月经期和孕妇忌用该药。
六、典型病例
1、丛XX,男,28岁,农民。2009年12月就诊。主诉吸烟9年,每日吸I包左右。因经常开夜车无遮挡门的拖拉机去外地倒卖蔬菜,肢体受凉严重后,出现两小腿、足麻木、酸痛10余天,在当地卫生院诊断脉管炎,并给予输液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近2天出现间歇性跛行,疼痛加重尤其夜间痛为甚。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即平卧抬高患肢时肢体末端苍白、下垂时潮红。患者要求服用本发明中药I疗程,症状逐步改善,继续再服用I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随访未再复发。
2、曲XX,男,31岁,于2010年9月就诊。主诉骑摩托车出行,与他人相撞后,右下肢红丝显露先从足、小腿部开始,延伸膝、股缝处,肿胀疼痛。经在社区医院诊断红丝疔,在社区医院给予对症治疗3天好转不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15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未再复发。
3、刘XX,女,46岁,于2011年6月就诊。主诉因工种原因,肢体严重受凉,出现两小腿、足麻木、酸痛10余天,在当地卫生院诊断脉管炎,并给予输液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近 2天出现间歇性跛行,疼痛加重尤其夜间痛为甚。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即平卧抬高患肢时肢体末端苍白、下垂时紫绀。患者要求服用本发明中药2疗程,症状逐步改善,间歇3天后继续再服用I疗程,临床症状完全消 失,半年随访未再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治疗脉管炎、创伤性红丝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川弯6 9g、当归2 4g、三七2 4g、三棱4 6g、香附6 8g、莪术6 8g、穿山甲4 6g、鸡血藤6 9g、泽兰叶4 6g、土鳖虫4 6g、路路通6 8g、炒赤巧6 8g、海金沙4 6g、通草3 5g、牛膝4 6g、黄桕6 9g、甘草4 6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创伤性红丝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川芎6~9g、当归2~4g、三七2~4g、三棱4~6g、香附6~8g、莪术6~8g、穿山甲4~6g、鸡血藤6~9g、泽兰叶4~6g、土鳖虫4~6g、路路通6~8g、炒赤芍6~8g、海金沙4~6g、通草3~5g、牛膝4~6g、黄柏6~9g、甘草4~6g。本发明中医治疗本病的有益效果是行气活血、温经通络、解毒消肿。该药疗效好、疗效快、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3041314SQ2013100126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
发明者田伟, 王壮志, 徐承香 申请人:田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