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服装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6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用于服装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服装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纤维材料(10);表面改性区域(11,11a,11b,12,17),表面改性区域施加至所述纤维材料(10)的一部分;以及粘接片(8),所述粘接片能运动成与表面改性区域(11,11a,11b,12,17)和纤维材料(10)的未处理的表面相闭合接触以及脱离闭合接触,表面改性区域(11)控制在粘接片(8)和表面改性区域(11,11a,11b,12,17)之间启闭接触区域中纤维材料(10)到粘接片(8)的转移,使得粘接片(8)和纤维材料(10)之间的启闭接触的闭合强度高于5次以下的启闭循环的预定的闭合强度。
【专利说明】用于服装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
[0001]本申请是名称为“用于服装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国际申请日为2006年7月19日、国际申请号为PCT/GB2006/002674、国家申请号为200680035366.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
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用于服装的紧固件,尤其涉及用于在医用领域中使用的服装的短寿命紧固件。
【背景技术】
[0003]将应用于人体的四肢或其他部位的可膨胀服装用作增强血液循环的装置是一项发展成熟的技术,并且已经证明具有临床效果。
[0004]这种服装通常包括一可膨胀囊状物,该囊状物作为将服装附着或固定到待处理区域周围的装置的一部分或整合到其上。在使用期间,囊状物充满诸如空气的流体,以便膨胀并对人体施加作用力,从而排空血管。囊状物在释放流体之前保持加压一段时间,随后重复循环。囊状物填充或排空的速率根据应用可从几分之一秒到几秒不等。
[0005]举例来说,该服装通常借助于位于脚背上以及附加地围绕脚后跟的钩环闭合件附着到足部上。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些措施,借助于所述措施,可以通过使用有限耐久性闭合件将服装有利地穿着到足部上,所述闭合件例如将适用于短寿命、低成本服装或者适用于出于临床或商业原因不希望重复使用的物品。
[0007]此处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主要考虑现有的足部脉冲技术装置,例如A-V脉冲系统馨。除了这种应用之外,这种有限耐久性闭合件技术还在一个或多个部件需要不止一次、但不超过数次地可靠闭合的医疗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中使用。
[0008]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服装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包括至少两个以预定闭合强度紧固到一起的服装元件,每个服装元件设有相互接合以闭合紧固件的紧固构件,其中一个紧固构件为粘接片,另一个紧固构件由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纤维材料通过在反复启闭接触后将纤维材料转移到粘接片上而降低紧固件的接触强度,并包括施加于所述纤维材料上以控制启闭接触区域内的纤维材料的转移并由此控制具有预定闭合强度的紧固件的允许闭合次数的纤维粘结材料,该纤维粘结材料以表面改性元件的方式施加,所述表面改性元件与该粘接片配合,从而监视所述纤维材料转移到所述粘接片并提供所述紧固件的闭合强度下降的可视指示。
[000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足部的短寿命脉冲治疗服装,其结合有如上所述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中,所述服装包括两个所述服装元件,一个服装元件形成足部包裹件,另一个服装元件形成用于将足部包裹件保持在足部上的踝带,所述足部包裹件设有定位于足底弓处的可膨胀囊状物,以根据预定压力和循环时间周期性地泵激足部。
[0010]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提供服装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的方法,其包括提供带有粘接片和/或粘接处理区域的服装的一个紧固服装元件,提供带有一个或多个接触区的服装的另一个紧固服装元件,所述一个或多个接触区由能够通过与之接触降低粘接片或处理区域的粘性的材料形成,将纤维粘结材料施加到所述材料上,以控制在它们之间形成接触时粘接片或粘接处理区域的退化,从而确定具有预定接触强度的紧固件的允许启闭次数,其中,该纤维粘结材料以表面改性元件的方式施加,所述表面改性元件与该粘接片配合,以提供纤维材料的转移量以及由此闭合强度随着紧固件启闭而下降的可视指
/Jn o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下文参考附图撰写的优选实施例,在前述三个段落中概括限定的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12]图1是等角投影图,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穿着在足部上的足部脉冲技术服装;
[0013]图2是等角投影图,其类似于图1,但是其中服装根据本发明构造而成;
[0014]图3是等角投影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位于非纺织材料环的端部之间的粘接闭合件的典型布置;
[0015]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紧固件的横截面视图;
[0016]图5a、5b、5c和5d显不了根据本发明的紧固件的各种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
[0017]图6a和6b分别以横截面视图和平面图的方式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紧固件;
[0018]图6c为曲线图,示出了如图6a和6b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闭合强度和反复紧固之间的关系;
[0019]图7a和7b分别以横截面视图和平面图的形式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替换实施例的紧固件;
[0020]图8中为曲线图,示出了在多个闭合循环后的图8所示闭合紧固件的相对强度;
[0021]图9为平面图,显示了一种以预定图案处理常规非纺织材料的表面以获得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效果的措施;
[0022]图10为平面图,显示了图9所示的网格结构如何由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不规则或者甚至随意设置的表面改性区域所取代;
[0023]图11以等角投影图的形式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表面改性区域和未处理的非织物区可以非线性方式布置;
[0024]图12a和12b以剖视图的形式图解说明了处理非纺织材料的表面以提供不同的脱离能力的其他可能性;
[0025]图13a和13b以横截面视图和分解等角投影图的形式显示了一种获得可变厚度粘结涂层以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表面处理区域的措施;
[0026]图14以剖视图的形式显示了一种将粘结涂层施加到非纺织材料的表面上以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紧固装置的措施;
[0027]图15为等角投影图,图解说明了一种识别根据本发明的闭合紧固件的退化的措施;
[0028]图16a和16b显示了用于识别根据本发明的闭合紧固件的退化的其他措施;
[0029]图17以等角投影图的形式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闭合紧固件的另一变型,以提供复合双闭合系统;
[0030]图18a和18b显示了由图17所示变型提供的根据本发明的闭合紧固件的改进变型;
[0031]图19a、19b、19c和19d分别以平面图、细节图和两个剖视图的形式显示了结合本发明理念的用于短寿命足部脉冲技术服装的完整闭合系统;
[0032]图20以等角投影图的形式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服装的紧固件的另一变型。【具体实施方式】
[0033]图1所示的现有足穿式脉冲治疗服装包括结合有脚后跟带2的包裹件或帮面件(uppeiOl,脚后跟带2和包裹件或帮面件I均根据解剖学原理进行构造,以与足部相适应并固定在足部上和踝部周围。该服装通过与作为帮面件的外表面上的环形材料接合的背部钩形闭合件3在脚背处固定到足部上。类似地,通过使钩形闭合脚后跟带4与帮面件的外表面闭合而防止服装在足部上向前滑动。
[0034]在服装内部,一囊状物位于帮面件和足部之间,该囊状物在几分之一秒内利用诸如空气的流体迅速膨胀至大约200mmHg,从而给肢部施加作用力并在排放前保持加压高达3秒。背部闭合件和脚后跟带闭合件必须在不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经受住从几小时到几天的处理周期内反复施加的脉冲膨胀力。另外,对于延长使用的服装来说,护士或护理人员重新使用服装之前需要定期拆除服装以检查患者皮肤情况。例如,在10天的周期内,服装可被拆除和重新穿上20或30次,并且必须保持闭合系统的完整性。
[0035]在设计为短期应用的可选服装中,不必专门指定包括具有高耐用性的传统钩环闭合系统,但是在缩短的时间周期内必须保持闭合完整性,并且可进行一些调整,以允许在最初穿着以及个别情况或偶尔检查肢部时进行调节。
[0036]图2是显示了可选短寿命足部脉冲技术(Foot Impulse Technology)服装的等角投影图,其基本上与图1类似的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帮面件I和/或脚后跟带2与先前相比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服装通过与帮面件的外表面接合的背部粘接闭合件5围绕着足部固定在脚背上。类似地,通过使粘接闭合脚后跟带6与帮面件的外表面接合而防止服装在足部上向前滑动。
[0037]尽管传统上使用织物泡沫层压材料制造帮面件,但是对于短寿命服装来说,可以使用具有适当强度、柔顺度和耐久度的非纺织材料。在改进结构中,应当认识到,通过使钩形紧固件与织物环接合而构成的传统机械闭合件已经被粘接片与非纺织材料的表面之间的粘接所代替。
[0038]图3是等角投影图,显示了利用粘接片8位于例如非纺织材料环I的端部之间的粘接闭合件的典型布置。
[0039]在粘接介质和非纺织材料之间形成的粘接闭合件的特征在于,当闭合件分开时,非纺织材料的纤维从非纺织材料转移到粘接介质的表面上。根据的粘合剂接收能力大小以及非纺织材料的缠结程度,这种转移可以从最小到全部,但是这种交换可能(通过阻塞或遮蔽)导致粘附力的降低或(通过磨薄或撕扯)导致非纺织材料断裂,或者两种情况均发生。如果目标是使闭合件寿命超过单次启闭或避免多次闭合,必须对这种情况进行认真改进。进一步的说明将揭示出,这一点如何通过几种可选技术实现,从而制造例如在2-5个启闭周期内具有足够闭合强度的有限耐久性闭合系统。
[0040]为了防止、限制或控制纤维从非纺织材料转移到粘接介质,对表面进行改进或避免与脱落纤维直接接触的措施是必要的。
[0041]图4和5a_d是显示了可选方法的剖视图。
[0042]在图4中,两个非织物(non-woven)部件9、10通过作用于表面改性区域11上的粘接片8相连,所述表面改性区域11粘结到非织物10的附着侧IOa上。表面改性可以采取U.V固化油墨或粘合涂层或薄膜层的形式,上述材料施加到非织物的接合侧或尤其是施加在将附着粘接片8的更普遍区域中。表面改性区域11的目的在于使自由纤维沿其未连接长度部分地粘结到非纺织材料的块体上,同时涂覆暴露纤维的外表面,从而呈现出更均匀的表面,以与粘接片紧密配合。
[0043]在图5a中描述了一种可选方法,从而使施加到非纺织材料上的单独薄膜材料代替表面涂层。非织物部件9、10通过作用于由诸如再生纤维素、聚丙烯、PVC或聚酯的材料制成的薄膜层12上的粘接片8相连,所述薄膜层通过诸如粘接层13的装置粘结到非织物10的附着侧IOa上。
[0044]在图5b中,非织物部件9、10通过作用于薄膜区12上的粘接片8相连,所述薄膜区通过例如射频焊接、超声波焊接或者热脉冲焊接的措施焊接到非织物10的附着侧IOa上,并且显示了例如焊缝部分14。
[0045]在图5c中,对布置和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将薄膜区域附着到非织物10的反面IOb上,并使得薄膜或带有薄膜的非织物可从附着侧接近。在最简单的变型中,可以布置例如以穿孔15表示的一系列刺穿非织物10的开孔,从而使薄膜材料部分地暴露给粘接片。
[0046]图5d所示的另一变型将在例如先前提及的焊接过程中当预定熔化改性区16处于熔融状态时通过迫使薄膜层材料12从反面穿过非织物10到达位于所述预定熔化改性区16中的粘接片附着侧而提供一薄膜区。
[0047]前面已经描述了如何制备非织物表面,以使其能够经受粘接介质一次以上的使用。另外,可以通过在二维或三维范围内控制表面改性的性质或者具有不同脱落特征的表面之比来设计闭合机构的失效。
[0048]图6a_c是显示了最初构思的剖视图。
[0049]在图6a和b中,两个非织物部件9、10通过作用于接收区17上的粘接片8相连,所述接收区17位于非织物10的附着侧IOa上。仅仅出于描述目的,接收区17被显示为具有与粘接片8相同的面积。
[0050]在图6c中,图解说明了闭合强度与重复紧固次数之间的关系。将会认识到,在每次闭合时,非织物纤维从非织物转移到粘接片使得粘附接合的效力随着粘接介质被脱落材料污染而降低。在若干次紧固周期内,粘接性能将下降到例如为阻止足部脉冲技术服装的脉冲膨胀所需的可接受最低水平以下。
[0051]在与图6类似的剖视图7a和平面图7b中,两个非织物部件9、10通过作用于接收区17上的粘接片8相连,所述接收区17位于非织物10的附着侧IOa上。接收区17包括表面改性区17a和未处理或常规非织物表面17b。出于描述目的,假定表面改性区17a的面积为粘接片8的一半,并且表面改性区17a加上常规非织物表面17b的面积等于粘接片8的面积。实际上,常规非织物表面17b与较大的周围区域10完全相同,因此实际上无需特别限定。同样,为了简化对工艺的解释,假定表面改性区17a对于带而言基本上是非破坏性的,相反,未处理区域17b或10可在单次连接分离之后完全毁坏。
[0052]当粘接片8首次粘结时,粘接片面积的一半与表面改性区17a配合,而另一半与未处理的非织物17b配合。在这种理想的方案中,假定实现最佳的叠置,并且粘接片和表面改性区以及未处理区之间的粘结强度相等,尽管实际上可能不会如此完全相等。当闭合件首次打开时,粘接片的一半在未退化的情况下与表面改性区分离,同时,另一半分离且由于纤维粘着而完全破坏。如果粘接片随后以与首次使用完全相同的方式粘接,粘结强度将降低并且不会大于初始值的50%。实践中,这种理想情况将不会实现,因为不太可能产生完美的叠置,并且在粘接片8和非织物17b之间的受损粘结方面会存在一些残余强度,而且在粘接片8和表面改性区17a之间的不可破坏粘结方面会存在一些强度削减。然而,可以设计和控制闭合强度,以使其以受控方式在几个闭合周期内恶化。
[0053]很明显,表面改性区与未处理非织物的其他比率同样可行,这些比率可被特别设计,以增强或降低闭合系统的有限耐久寿命。
[0054]图8显示了在多个闭合周期内表面改性区与未处理非织物之比的变化对相对强度的影响。还指出了最小可接受强度,例如为最大强度的35%。使表面改性区与未处理非织物区之比为50:50,由于先前解释的原因,初始强度在首次闭合之后为100%,在第二次闭合之后为50%。很明显,由于第二次闭合之后的相对强度超过最小可接受强度,这种比率将继续允许实现闭合作用。但是,与之相对照,如果表面改性区与未处理非织物之比为25:75,则相对强度在第二次闭合之后小于最小可接受强度阈值,并且当足部脉冲技术服装受到脉冲时将发生闭合失效。对于比率为50:50和75:25的实例来说,如先前解释的那样,将会发生实际恶化,并且如设想的那样,在第三和第四次闭合之后产生预期的失效。
[0055]图9为平面图,显示出在实际使用中,可以使用一个以上由表面改性区和未处理或常规非织物构成的单元。附图标记11表示表面改性区,附图标记IOa表示例如帮面件I的未改性非织物10的附着侧,所述帮面件I为如上所述的足部脉冲技术服装结构的一部分。很明显,部分11:10a的比率和比例可以描述为在服装表面上提供具有不同粘附和脱离性能的线性网格,其中闭合粘接片可以与所述表面配合。
[0056]图10为平面图,显示出所述网格例如可由不规则、或者甚至随机分布的表面改性区11所代替,其中,与作为整体10的一部分的未处理非织物区IOa相比以及与闭合粘接片的区域相比,重复次数的影响可以是显著或不显著的。尽管上述实例描述了矩形和可重复大小的区域11和10a,这些部分也可以具有其他规则形状,例如正方形、圆形、六边形,任何一种单一或复合尺寸或者单一或复合尺寸的不规则的自由形状。
[0057]图11是等角投影图,进一步显示了表面改性区域和未处理的非织物可以非线性方式布置,其中每一部分的尺寸和相对比例出于其他有益之处的目的进行设定。表面改性元件17a的面积明显大于例如非织物区17b和紧邻的表面改性元件(小)17c的周围区域,从而使得在该特定实例中,当利用结合有粘接片8的非织物9进行闭合时,在帮面件非纺织织物10的中心部分处发生最佳粘接。另外,粘接片脱落可在相对较大的未处理的非织物覆盖(大)区域内最大化,例如附图标记17d处所示。粘接片闭合区域的不对称或非线性分布的一个实际优点在于提供最大强度,以在允许覆盖部件从希望脱离的边缘上很容易地剥离的同时,经受住通过使足部脉冲技术服装产生脉动而施加到闭合装置上的剪切力。
[0058]图12是剖视图,图解说明了对表面改性区域进行调整以提供不同脱离能力的可能性。在这种可能性中,为简化起见,假设表面改性区域具有规则的尺寸、形状和布置,但这不是强制的。非织物部件10在附着侧IOa上进行处理,以提供例如17e、17f和17g的表面改性元件,其中,对处理进行选择,以将具有预定重量或厚度的介质施加到非织物上,或者对固定位置的介质施加不同的压力,以压缩附着侧IOa上的表面纤维元件。显示了三种实例:在附图标记17e处,仅仅涂覆或粘结显示为1% (或99%未粘结)的最小量的伸出表面纤维,以获得极为虚弱的加强非织物,在附图标记17f处,涂层较厚,完全封装几乎全部表面纤维或完全压缩纤维和涂覆表面,以实现99%粘结(或1%自由),而附图标记17g显示出50%粘结的中间状态。很明显,当粘接片以如上所述方式使用时,耐用的表面改性元件17f将允许比虚弱的粘结表面17e进行更多次的启闭,或者相反,与区域17f相比,区域17e对闭合件的耐久性具有更有限的效果,而提供中间范围选项17g可以提供折中的期望寿命,也就是说,I次以上、5次以下的启闭循环。
[0059]在图12a和12b的实例中,可以对工艺进行选择,以将具有预定且恒定重量或厚度的介质施加在例如附图标记17e和17f处,使得例如印刷压力和/或介质粘度的工艺方法将改变由非织物部件10提供的介质吸收率。这种方法例如将允许进行从与非织物部件虚弱粘结、易于分离的具有明显及可靠厚度的表面改性区域到与非织物部件缠结的均匀、永久和不可移动的区域的多种设计选择。
[0060]而且,如图11解释的这种构思可被看作使闭合机构构成三维元件,它可以与图7-11公开的二维布置结合或不与之结合。
[0061]图13a是剖视图,图13b是分解等角投影图,显示了通过不止一次地印刷或施加油墨、清漆、粘合剂或类似介质来获得由如先前图4所述的表面处理区域形成的具有可变厚度的粘结涂层的措施。两个非织物部件9、10通过作用于表面改性区域11上的粘接片8相连,所述表面改性区域位于非织物10的附着侧IOa上。表面改性可以采取施加到非织物附着侧或尤其是将附着粘接片8的更广泛区域中的油墨或粘合涂层的形式。作为表面改性区域层I的介质材料Ila直接施加到附着侧IOa上并均匀施加在整个区域上,随后,作为表面改性区域层2的材料Ilb只施加在例如以穿孔表示的选定区域内,从而产生具有可变但受控厚度、重量或密实度的表面纤维的总体覆盖。如前所述,这种三维涂覆的方法不受与形状、尺寸或覆盖范围改变相关的任何限制的约束,其通常可以为了最佳效果在零和全部之间设计。
[0062]而且,可以对作为连续薄膜层的第一层Ila和作为穿孔薄膜层的第二层Ilb使用相同的方法。在两个实例中,层Ila和Ilb可以对调。
[0063]图14显示了具有由表面改性区域11所提供的粘结涂层的非纺织材料10的剖视图,其中施加所述表面改性区域,以使涂层可变地渗透到非织物中。表面改性区域施加到连带有真空装置19的非纺织织物材料上。真空泵20在腔室21内产生负压,该负压继而通过一系列合适大小和间隔的开孔22施加给真空台23的大气表面侧。当低粘度介质施加到非织物部件10的附着侧IOa上并且负压有选择地施加给例如非织物的多孔材料的反面IOb时,介质以局部优选或通常三维方式吸入非织物中。很明显,并且如前所述,粘合剂和脱落性质将与介质吸收到非织物中一致地改变。
[0064]图15是图解说明了有用效果的等角投影图,该效果可向操作人员或护士提示粘接片经过反复闭合操作污染。该图显示了两个非织物部件9、10通过作用于表面改性区域11上的粘接片相连的等角投影图,所述表面改性区域粘结到非织物10的附着侧IOa上。表面改性可以采取施加到非织物附着侧或尤其是将附着粘接片8的更广泛区域中的油墨或粘合涂层的形式。在这种变型中,总表面改性区域11例如以一系列圆点的方式施加,表面改性元件(点)17h在一定程度上对粘接片8具有亲合力。每当粘接片和表面改性区域之间形成闭合并随后打开时,表面改性元件(点)和周围非织物发生一定量的脱落,它们从未处理的非织物表面IOa和/或表面处理元件17h转移到粘接片8上。优选地,对表面改性元件(点)进行着色,以与粘接片的外观形成对比,从而使得当非织物脱落到粘接片上可以由工艺执行过程中的熟练工人看出时,可以通过用于表示闭合退化程度的完全颜色混杂或颜色混杂水平清楚地认识到粘接片污染。
[0065]图16a是等角投影图,显示出当介质转移用于给操作人员或护士传送信息时的进一步改进。该图显示了两个非织物部件9、10通过作用于表面改性区域11上的粘接片相连的等角投影图,所述表面改性区域粘结到非织物10的附着侧IOa上。
[0066]在这种变型中,表面改性区域11例如以图符、符号或图标24的形式施加,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对粘接片8具有亲合力。当粘接片和表面改性区域之间形成闭合并随后打开时,表面改性区域和周围非织物发生一定量的脱落,图符、图标或符号从非织物表面10的附着侧IOa和/或包括描述性图符24的表面处理区域11转移到粘接片8上。优选地,对描述性图符进行着色,以与粘接片的外观形成对照,从而使得信息进行传递并清楚地显示在粘接片上。作为掩盖信息的措施,通过混合到由双层表面改性区域提供的总覆盖区域中,所述信息可以书写为镜像和/或变模糊成埋入和虚弱地粘结的文本(如前所述)。
[0067]图16b的等角投影图中显示了一可选方案,其通过将介质从表面改性区域上去除而传送信息,其表示为由残余非层压对照介质围绕的具有天然非织物颜色的“颠倒”标记。表面改性区域11由元件Ila (含有施加到非织物10的附着侧IOa上的图符、符号或图标24的表面改性层I)和元件Ilb (施加到如上所述的Ila的顶部上的表面改性区域层2)组成,以在所述区域内实现不太耐用的粘结涂层。可选地,Ila和Ilb的位置可以对调。去除闭合件将优选地在表面改性区域和/或粘接片上显露出图符。
[0068]图17是短寿命足部脉冲治疗服装的内外表面的等角投影图,其包括非织物帮面件I,如上所述,所述帮面件通过将帮面件皮肤侧Ia连接到帮面件外侧Ib上构成。在这种变型中,拉片25从帮面件皮肤侧伸出,所述拉片作为元件Ia的整体轮廓的一部分或者作为附加的连接部件。粘接片8固定到帮面件皮肤侧Ia的下侧,以便在其如上所述那样穿着到足部上时与位于服装另一端的接收区17接合,特别是与表面改性区域17a接合。另外,其它粘合部件固定到拉片25的下侧,所述粘合部件例如显示为以固定片26、27表示的两个分离但相似的部件,以便与位于接收区17但超过表面改性区域17a的服装的另一端接合,通常接合到未处理的或常规的非织物元件17b上。
[0069]在这种变型中,本质的改进在于使闭合元件分成两个不同的闭合区域,从而提供复合双闭合系统。[0070]在第一闭合区域内,服装经受快速膨胀应力的完整性通过将粘接片8闭合到表面改性区域17a上而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粘接片8和表面改性区域17a之间的粘结根据最大强度进行设计,以便具有反复启闭若干次而不发生粘结强度明显降低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服装的期望短寿命周期内,在大体上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这种闭合件的多次使用是所期望的。
[0071]在第二闭合区域内,通过一个或两个固定片26、27接合到未处理或常规非织物元件17b上而限定服装的有限耐久性。在这种情况下,并且与第一闭合区域的性能进行全面对比,固定片26、27与未处理或常规非织物元件17b之间的粘结根据适当的强度进行设计,以便优选地具有只进行单次闭合使用的能力。
[0072]当分开时,固定片26、27通过粘取从非织物表面上脱落的纤维而被污染,从而减小了试图再次闭合的粘结强度。如图所示,通过单独使用第一固定片26,以及当第一固定片已经闭合并再次打开之后使用另一固定片27,可能存在两种令人满意的闭合件。而且,通过一起再次使用两个固定片26、27 (只要它们的组合强度足够),可以设计粘附强度,以提供第三次闭合应用。应当理解,单个以及多个固定件或者使用顺序的不同组合将提供有限耐久性特征,并且该方法也不必局限于为方便起见而提出的两个固定片。
[0073]在本说明书中,没有提及形成释放内衬,以在粘结之前保护粘合表面,这是因为假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晓这一要求。在提供这种复合双闭合系统的寿命受限特征的同时,固定片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粘接片8的半球形边缘不会由于剥落(服装膨胀的结果)而抬起。拉片远离半球形端部的设计允许膨胀应力由于沿拉片长度延伸而减小,所述拉片附着到位于帮面件I的区域内的未处理的或常规的非织物元件17b上,所述区域与例如膨胀囊状物的区域相比处于较低应力和膨胀,并且当服装穿着到足部上且闭合为环状物时允许在粘接片8的半球形边缘上获得固定或保持效应。
[0074]参考图18a和18b对图17的在先配置进行说明。图18a是简化的横截面视图,其中,为方便起见,沿足部切开的剖面被看作呈圆形。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帮面件皮肤侧Ia和帮面件外侧Ib在内的帮面件I可以利用粘接片8封闭为环状物。当囊状物28膨胀时,在帮面件I上产生的环向应力在粘接片8及其与帮面件皮肤侧Ia的粘结部之间施加剪切力,并且在粘接片8和帮面件外侧之间产生闭合。而且,在通过帮面件皮肤侧施加的较低环向应力和通过帮面件外侧施加的较高环向应力值之间存在差异,造成粘接片的最外侧边缘顺时针揭开和卷曲(在所述实例中)。随时间流逝,闭合将由于不断膨胀和/或患者运动以及与床铺之间的作用而逐渐打开,分离并产生缺陷。
[0075]图18b是简化的横截面视图,其中,为方便起见,沿足部切开的剖面被看作呈圆形。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帮面件皮肤侧Ia和帮面件外侧Ib的帮面件I利用粘接片8闭合为环状物,并且通过拉片25上的固定片26和/或固定片27进一步固定。当囊状物28膨胀时,在帮面件I上产生的环向应力如前述一样施加,但是元件25、26和/或27将提供向内固定力,从而使粘接片8的最外端保持粘结到帮面件外侧Ib上,从而避免发生揭开、卷曲、分离和故障。
[0076]图19a是用于短寿命足部脉冲技术服装的完整闭合系统的优选布置,所述服装以从外侧或非足接触侧观察的平面形式显示。请参阅描述足部概貌和附着件的图2,并且对采用相同参考标号的特征进行比较。视图的右手侧示出了背部粘接闭合件5,左侧示出了接收区17,上述两个部件在作为环状物穿着在足部上并一起固定时构成有限耐久性闭合件。
[0077]帮面件I包括帮面件皮肤侧Ia和帮面件外侧lb,它们通过帮面件焊缝部分14a围绕主外周相连。除了拉片25只包括在帮面件皮肤侧上以外,两个帮面件部件具有相似的轮廓形状。
[0078]在位于服装端部的背部粘接闭合件5处,外周延伸并通过焊缝部分固定片14b进一步局部连接到固定片26的区域内。大致半球形的粘接片8粘附到帮面件I的反面上,特别是粘附到帮面件皮肤侧Ia的皮肤侧上。在这种变型中,总体上、较大的半球形状通过较小的半球形元件从半球形边缘进一步伸出。固定片26粘附到除拉片25的末端手指掀起部分之外的延伸部上。固定片26可以是分离部件或者作为粘接片8的一部分。粘接片8和固定片26将参照图19b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0079]重要的是,帮面件焊缝部分14a和固定片焊缝部分14b是隔开的两个分离实体,以允许应力消除狭缝29位于其间。出于制造方便的考虑,应力消除狭缝29在拉片25的大部分宽度上完全刺穿帮面件外侧Ib的厚度,只留下足够的非织物连接部分,以防止拉片元件与总帮面件外侧分离。还应当认识到,应力消除狭缝29不穿透帮面件皮肤侧la。将参照图19c对背部粘接闭合件5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80]图19d是横截面视图,显示出位于服装端部的接收区17,其中如前所述,帮面件皮肤侧Ia通过帮面件焊缝部分14a连接到帮面件外侧Ib上。
[0081]通过使用表面改性元件17a而在如外侧或附着侧IOa上显示的帮面件区域的大约三分之一范围内处理帮面件皮肤侧la。对表面改性元件17a进行定位,以便在服装作为环状物穿着在足部上时与背部粘接闭合件5的位置一致,并且从实际目的出发与例如粘接片8相比尺寸过大,以便适应一定范围的足部尺寸和人类工程学形状。
[0082]详细来说,接收区17包括几个特征,每个特征具有不同的特性。
[0083]总区域为表面改性元件17a,其能够为粘接片8和固定片26提供良好的接收性,并且应当能够在粘结强度不明显降低的情况下经受住多次启闭循环。
[0084]未处理或常规的非织物元件17的区域或区段位于表面改性元件17a内,通过进一步参考图19a,所述元件17在该实例中显示为环形,在总区域上规则隔开。如前面所公开,未处理或常规非织物元件17b的形状、分布和数量或面积是用于改变性能的一个变量。未处理或常规或未处理的元件17b的作用在于为第一次闭合为粘接片8和固定片26提供粘附力,其后,通过在先前粘结区域上阻塞粘合剂,防止或减少再次粘结而抑制粘结性能。与特别用于多次闭合的总区域相比,该元件基本上用于单次使用。
[0085]包含在接收区17内的未处理或常规非织物元件17b可以进一步处理,以提供表面处理元件(点)17h,所述表面处理元件附着在非织物上或者可选地或额外直接施加给表面改性元件17a。这些特征以重复布局的方式显示,但是如前所述,图19a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表面处理元件(点)17h的目的在于为第一次闭合向粘接片8和固定片26提供粘结力,其后,通过在先前粘结区域上阻塞粘结剂,防止或减少再次粘结而抑制粘结性能,以及以清楚的方式向用户显示从非织物部件转移到粘结部件上的纤维。当希望使用白色非纺织织物材料以及透明、天然、白色或浅色粘合剂时,护士或使用者可能难以看出非织物纤维沉积到粘合剂上。如果表面处理元件(点)17h具有对比色,则提供了指示有限耐久性的闭合件已经闭合及打开至少一次的可行装置。而且,因为在实际应用中不是所有的接合点区域均会在第一次启闭时转移,第二次闭合不太可能与最初的闭合绝对一致,在每次闭合件打开时将转移更多的对比材料,以提供完成启闭循环数的指示。
[0086]可以在任一元件上具有或没有计数标记的情况下,利用多次与单次使用区域具有不同比例来实现有限耐久性闭合件的其它组合。
[0087]图19b以平面图的方式显示了粘接闭合元件的细节,其包括粘接片部分8和固定片26,所述固定片可以制造为具有特定粘附性的一个实体或者制造为具有相同或不同粘附性的两个部件与无粘性拉片25的组合。
[0088]图19c是背部粘接闭合件5的横截面视图,所述背部粘接闭合件包括帮面件皮肤侧la,其通过帮面件焊缝部分14a连接到帮面件外侧Ib上并且通过固定片焊缝部分14b位于固定片26的区域内。应力消除狭缝29位于两个焊接区之间并且只刺穿帮面件外侧lb。在该实例中同时显示的粘接片8和固定片26附着到位于皮肤侧IOc上的帮面件皮肤侧Ia上。拉片25从固定片区域伸出,以提供可触及的手指掀起部分,其可以被抓紧,以在首先通过使固定片26从接收区剥离随后通过粘接片而使服装从足部上脱下之前使有限耐久性闭合件分开。
[0089]如前所述,粘接片、固定片和应力消除狭缝的组合用于提供向内固定力,以使粘接片8的最远端通过接收区17保持粘结到帮面件外侧Ib上,从而在患者治疗期间防止发生剥离、卷曲、分离和故障。
[0090]作为最后一种变型,图20显示了改进布置的等角投影图,所述布置具有通过复合粘接片30相连的两个非织物部件9、10,所述复合粘接片直接作用在非织物10的附着侧IOa上。复合粘接片包括可循环使用的元件30a和可降级元件30b。对部件30a进行设计,以使其有选择地再次适用于非织物,其中它对纤维材料具有低粘取特性,而对部件30b而言则是根据其初始强度以及被来自于非纺织材料的脱落纤维容易地污染的能力进行选择。这样,相对强度可得到控制,以具有有限的耐久性,而不论非织物表面如何制备。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服装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 纤维材料(10); 表面改性区域(11,11a,11b,12,17),所述表面改性区域施加至所述纤维材料(10)的一部分;以及 粘接片(8),所述粘接片能运动成与表面改性区域(11,11a, Ilb, 12,17)和纤维材料(10)的未处理的表面相闭合接触以及脱离闭合接触,表面改性区域(11)控制在粘接片(8)和表面改性区域(11,11a, Ilb, 12,17)之间启闭接触区域中纤维材料(10)到粘接片(8)的转移,使得粘接片(8)和纤维材料(10)之间的启闭接触的闭合强度高于5次以下的启闭循环的预定的闭合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中,表面改性区域(11)包括第一表面改性区域层(Ila)和第二表面改性区域层(11b),所述第一表面改性区域层直接并且均匀地施加在整个表面改性区域上,所述第二表面改性区域层施加在表面改性区域的选定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中,第一表面改性区域层(IIa)是连续薄膜层,第二表面改性区域层(lib)是穿孔薄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中,表面改性区域(11)包括呈聚合物材料形式的薄膜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中,表面改性区域(11)是施加到纤维材料的附着侧的大致三维的低粘度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中,表面改性区域(11)是粘结到纤维材料附着侧的薄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中,表面改性区域(17a)与未处理的纤维材料的区域(17b )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中,表面改性区域(17a)和纤维材料的未处理的表面(17b )在与粘接片(8 )启闭接触中的比值是75: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中,表面改性区域(11)是U.V.固化油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耐久性紧固件,其中,表面改性区域(11)是为图符、符号或图标(17h,24)。
【文档编号】A61F13/00GK103494389SQ20131015952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6日
【发明者】G·J·库克, D·朴次茅斯 申请人:科维蒂恩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