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下垂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00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胃下垂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胃下垂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胃下垂是指以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山脊联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为主要体征的一种病症。以30 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腹胀、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恶心呕吐、振水声等。由于胃下垂一系列症状,长期折磨患者,使其精神负担过重,易产生失眠、头痛等精神症状,严重折磨着患者身心健康,为临床常见病。西医多采用对症及适时手术方法,不仅效果欠佳且患者难于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汤齐U,成本低,治疗胃下垂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具有补中益气固摄,疏肝行气和胃,化痰解郁消食等功效,适用于早、中、晚各期胃下垂。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白蘧仁5 8%、云苓5 8%、莱菔子7 10%、凌霄花4 6%、黄奢12 16%、五味子4 6%、木樓花6 9%、白苟2 5%、鸡内金2 4%、灸甘草I 3%、元胡2 5%、当归4 7%、石斛4 6%、薏苡仁4 6%、郁李仁5 8%、挂金灯I 3%、白芥子4 7%、川芎5 8%,将上述18味原料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洛得滤液。本发明的效果是,治疗胃下垂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补中益气固摄,疏肝行气和胃,化痰解 郁消食等功效,适用于早、中、晚各期胃下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采用白蘧仁、云苓、莱菔子、凌霄花、黄耆、五味子、木槿花、白芍、鸡内金、灸甘草、元胡、当归、石斛、薏苡仁、郁李仁、挂金灯、白芥子、川芎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 )每付为白蘧仁6、云茶6、莱菔子9、凌霄花6、黄耆14、五味子5、木槿花8、白芍3、鸡内金3、灸甘草2、元胡3、当归5、石斛6、薏苡仁5、郁李仁6、挂金灯2、白芥子5、川芎6。取上述18味原料药总重量为173克,在室温下将18味中草药加水至900-1000ml,浸泡4 5小时,然后煎熬80 90分钟,去渣得滤液200ml左右,药渣再加水200 300ml,煎熬30 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治疗胃下垂的中药汤齐U,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I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50ml。同时配合运动疗法,仰卧起坐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饭后1-2小时进行,口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汤剂15天为一疗程,休息3-5日再进行下一疗程,一般3个疗程。本发明白蘧仁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脾、胃三经。白豆蘧的仁主治功用理气宽中,燥寒湿,解酒毒。治胃痛腹胀、噫气反胃等症;云苓具有抗发炎、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镇静、利尿、止吐等作用;莱菔子能够下气定喘,消食化痰。临床常用于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等等。下面响石潭详细说一下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凌霄花清热凉血,化瘀散结,祛风止痒。主血滞经闭,痛经,症瘕,崩中漏下,血热风痒,疮疥陷疹,酒齄鼻。凉血,化瘀,祛风;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症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木槿花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肠风泻血,赤白下痢,痔疮出血,肺热咳嗽,咳血,白带,疮疖痈肿,烫伤;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鸡内金可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灸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元胡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心经。功效:活血、行气、止痛。应用:主要用于血瘀气滞;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石斛有一定解热镇痛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有增强新陈代谢、抗衰老等作用。用于热伤津液,低热烦渴,舌红少苔,胃阴不足,口渴咽干,呕逆少食,胃脘隐痛;薏苡仁偏寒凉,利水渗湿最在行,可以去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郁李仁有泻下作用,能显著促进肠蠕动和痉挛性收缩,其泻下的有效成分为郁李仁糖苷和脂肪油。能促进支气管黏膜增加分泌,有镇咳祛痰作用。抗炎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挂金灯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辛辣行散具有豁痰利气,温经除寒,散结水肿的功效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胃寒吐食,肢体麻木,寒湿痹痛;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18味中草药巧妙组方,合理配伍,药物相使配伍,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相须配伍,提高性能,功效相同药物疗效;相畏配伍,使其药物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药物相互协调作用,共奏胃下垂之特效。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白蘧仁5 ·8%、云苓5 8%、莱菔子7 10%、凌霄花4 6%、黄耆12 16%、五味子4 6%、木槿花6 9%、白芍2 5%、鸡内金2 4%、灸甘草I 3%、元胡2 5%、当归4 7%、石斛4 6%、薏苡仁4 6%、郁李仁5 8%、挂金灯I 3%、白芥子4 7%、川弯5 ·8%,将上述18味原料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洛得滤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白蔻仁5~8%、云苓5~8%、莱菔子7~10%、凌霄花4~6%、黄耆12~16%、五味子4~6%、木槿花6~9%、白芍2~5%、鸡内金2~4%、灸甘草1~3%、元胡2~5%、当归4~7%、石斛4~6%、薏苡仁4~6%、郁李仁5~8%、挂金灯1~3%、白芥子4~7%、川芎5~8%,将上述18味原料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治疗胃下垂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补中益气固摄,疏肝行气和胃,化痰解郁消食等功效,适用于早、中、晚各期胃下垂。
文档编号A61K36/9064GK103251871SQ20131019652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0日
发明者纪元, 于晓亮 申请人:纪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