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437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秦皮8~10%,决明子8~10%,龙胆草4~7%,地骨皮7~10%,夏枯草8~10%,蒺藜4~7%,菊花4~6%,钩藤4~7%,鳖甲11~15%,青蒿4~7%,赤芍4~6%,羌活3~5%,苍术5~6%,白术4~6%,蛇蜕1~2%,羚羊角0.4~1%,先把蛇蜕、羚羊角单独烘干,研碾成细粉末,过120目筛,单独包好,再将余下的14味原料药加水浸泡,然后煎熬去渣得滤液,最后将蛇蜕、羚羊角细粉末加入到滤液中即可。本发明成本低,治疗角膜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清肝明目、泻肝胆火、活血驱风、散血解毒、软坚散结等功效,对感染源性、内源性及局部蔓延等病因引起的角膜炎均有效。
【专利说明】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角膜防御能力减弱,外界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均可能引起角膜组织炎症发生。常见病因有感染源性、内源性及局部蔓延。感染性角膜炎至今仍是世界性的常见致盲眼病,约20%盲人是因眼部感染而失明。主要病原微生物为细菌、真菌、病毒,近年来有关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报道亦不断增加,其他还有衣原性、结核杆菌和梅毒螺旋体等;内源性主要自身免疫性全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维生素A缺乏引起角膜干燥或角膜软化;邻近组织的炎症可波及角膜,如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角膜炎的病因虽然不一,但其病理变化过程通常有共同的特征,可以分为浸润期、溃疡期、溃疡消退期和愈合期4个阶段。最常见的症状为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可持续存在直到炎症消退。角膜炎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若病变位于中央光学区,则视力下降更明显。化脓性角膜炎除出现角膜化脓坏死病灶外,其浸润灶表面还伴有不同症状的脓性分泌物。角膜炎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但目前缺乏高效、低毒、广谱抗菌的理想药物。防止复发也是治疗的重点,但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治疗角膜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清肝明目、泻肝胆火、活血驱风、散血解毒、软坚散结等功效,对感染源性、内源性及局部蔓延等病因引起的角膜炎均有效。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秦皮8~10%,决明子8~10%,龙胆草4~7%,地骨皮7~10%,夏枯草8~10%,蔡藜4~7%,`菊花4~6%,钩藤4~7%,鳘甲11~15%,青蒿4~7%,赤芍4~6%,羌活3~5%,苍术5~6%,白术4~6%,蛇蜕I~2%,羚羊角0.4~I %,先把蛇蜕、羚羊角单独烘干,研碾成细粉末,过120目筛,单独包好,再将余下的14味原料药加水浸泡,然后煎熬去渣得滤液,最后将蛇蜕、羚羊角细粉末加入到滤液中即可。
[0005]本发明成本低,治疗角膜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清肝明目、泻肝胆火、活血驱风、散血解毒、软坚散结等功效,对感染源性、内源性及局部蔓延等病因引起的角膜炎均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7]实施例一:
[0008]采用秦皮、决明子、龙胆草、地骨皮、夏枯草、蒺藜、菊花、钩藤、鳖甲、青蒿、赤芍、羌活、苍术、白术、蛇蜕、羚羊角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秦皮9.5、决明子
9.2、龙胆草6.1、地骨皮9.2、夏枯草9.1、蒺藜5.6、菊花5.6、钩藤5.5、鳖甲13.4、青蒿5.7、赤芍5.1、羌活4.1、苍术5.1、白术4.8、蛇蜕1.6、羚羊角0.4。取上述16味中草药总重量为169克。先把蛇蜕、羚羊角单独烘干,研碾成细粉末,过120目筛,单独包好、贴好标记备用。将余下的14味原料药加水至900~1100ml,浸泡4~6小时,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40~60分钟,去渣得滤液150~170ml左右,药渣再加水250ml左右,煎熬30分钟,去渣得滤液50~60ml左右,共得200~230ml左右药汁,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再加入蛇蜕、羚羊角粉摇匀,即制得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密闭瓶盖备用。每日I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00~115ml左右药汁,空腹服前每次留取5~IOml药汁,用棉签蘸取药汁擦洗眼部,每日2次。治疗4周进行疗效评价。
[0009]本发明主药秦皮抑菌试验:大叶白蜡树皮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奈氏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秦皮中的成分七叶树甙对于大白鼠实验性肉芽肿和浮肿均有抑制作用。性味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生翳膜、湿热泻痢、赤白带下。决明子抑菌试验:决明的醇浸出液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均有抑菌作用。决明子水浸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功效,用于目赤涩痛、急性眼结膜炎、角膜溃疡、青光眼、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龙胆草抑菌试验:龙胆水浸液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藓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性味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功效,用于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湿热黄疸、湿疹瘙痒等。地骨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性味甘、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淳血除蒸、清肺降火功效,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痹疬、瘿瘤、乳痈等。蒺藜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目赤翳障、风疹 瘙痒等。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钩藤性味甘、淳,归肝、心包经,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功效,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头痛眩晕等。鳖甲性味咸、微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清坚散热功效,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等。青蒿性味苦、辛、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症、退黄功效,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等。赤芍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等。羌活性味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胱腹胀满、泄泻、水肿、夜盲、眼目昏涩等。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蛇蜕性味咸、甘、平,归肝经。具有祛风、定惊、退翳、解毒功效。用于小儿惊风、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等。羚羊角性味咸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功效,用于目赤翳障、头痛眩晕、温毒发斑、高热惊厥等。16味中草药巧妙组方,科学配伍,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调作用,能提高药效;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药物相互协调作用,共奏角膜炎之特效。
[0010]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煎熬程序、治疗方法与实施例1,其含量如下表所示。
[001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秦皮8~10%,决明子8~10%,龙胆草4~7%,地骨皮7~10%,夏枯草8~10%,蒺藜4~7%,菊花4~6%,钩藤4~7%,鳖甲11~15%,青蒿4~7%,赤芍4~6%,羌活3~5%,苍术5~6%,白术4~6%,蛇蜕I~2%,羚羊角0.4~I %,先把蛇蜕、羚羊角单独烘干,研碾成细粉末,过120目筛,单独包好,再将余下的14味原料药加水浸泡,然后煎熬去渣得滤液,最后将蛇蜕、羚 羊角细粉末加入到滤液中即可。
【文档编号】A61K35/32GK103505562SQ20131045245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许东, 张宏伟, 于春荣, 田明华 申请人:许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