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65439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包括两根操作杆和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上的力传感组件,操作杆之间通过链条进行可调式铰链连接,力传感组件包括固定板、连接杆以及测力传感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固定板,另一端连接测力传感器,固定板外还包裹有与人体组织特性相容性较好的外敷物层。本发明综合利用了铰链、医用传感器原理,最大程度地恢复增宽的跟骨横径,而且可以实现操作过程的力学控制与定性定量说明,便于该装置进行更好的安全控制,从而使中医手法更为规范操作,另外还具有治疗费用少,不宜复发,实用性较高等优点。不仅在跟骨骨折保守治疗而且在微创治疗或者是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等围手术前期治疗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与人体足跟解剖形态特征最佳拟合匹配,同时利用铰链及医用传感器原理最大程度地恢复增宽的跟骨横径的手法复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跟骨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高处坠落或车祸等都会损伤跟骨,在垂直暴力作用下,后关节面与距骨相互作用,造成跟骨压缩、塌陷以及粉碎。其主要表现为跟骨横径增宽,以及足弓改变造成足部畸形,影响人的行走功能。
[0003]临床上跟骨骨折需要恢复跟骨宽度,纠正跟骨外翻或者内翻畸形,矫正足部力线从而减少因横径增宽引起外踝下疼痛、活动不利和腓肠神经卡压症状。一般常采用徒手复位或借用器械直接进行矫正复位,然而徒手矫正常由于力量不足或软组织肿胀而不能达到满意的复位,或者力量过大造成跟骨的二次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我们在设计中利用铰链灵活双向挤压力,能够瞬间复位,操作力量能够灵活掌控,同时能减少复位力量的丢失和对软组织的损伤。
[0004]如图1所示,现有的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包括两根夹棍12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夹棍12上且相对设置的两块钢板13,所述钢板13直接焊接在所述夹棍12上作挤压支点,所述钢板13的表面上包裹有海绵层14,两根夹棍12均包括头部和尾部,两根夹棍12的头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装置15进行连接,尾部均套装有塑质套管16,所述螺栓连接装置15与夹棍12垂直。操作时,利用头部的螺栓连接装置15平行调整两跟夹棍12之间的间距,使得作为挤压支点的两块钢板13夹持在内外踝的下方跟骨内外侧处,手动握紧夹棍12的尾部,则两挤压支点部会产生巨大向心压力,该向心压力则直接作用于跟骨内外侧,使增宽的跟骨恢复正常。
[0005]利用该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能够很好地解决跟骨后横径增宽的问题,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政策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徒手复位或利用简单复位装置已不能满足医疗需要,而且也缺少定量、定性的数据说明,使得推广该器材的过程遇到很多困难。同时临床应用中我们也发现许多问题,例如: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只能平行调节两根操作杆之间的间距,操作杆调整的灵活性较低;还有现有固定板相对跟骨内外侧的面设计为平面,与跟骨内外侧不能很好地进行贴合,会影响该装置的固定效果;另外,在使用该器材时,对于挤压过程中跟骨形变与压力的关系、快速挤压和缓慢挤压的效果、是否会造成二次骨折等缺少定量、定性的数据进行解释说明,进而不能对这些参数进行一个定性定量的调控。
[0006]因此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能最大程度的纠正畸形,恢复足跟解剖形态特征的复位辅助器材具有很好的医疗前景。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利用铰链及医用传感原理,同时符合足跟内外侧面的解剖特征,使之最大程度的恢复增宽的跟骨横径,纠正跟骨畸形变,减少因复位太过引起再次骨折及跟骨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或者复位不足残留畸形。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包括操作杆和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上的力传感组件,所述操作杆之间通过链条进行连接,所述力传感组件包括固定板、复数根连接杆以及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杆垂直穿插固定在所述操作杆内,且两端均伸出所述操作杆外,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
[0009]优选地,所述操作杆均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两头部之间通过链条进行可调式连接,所述尾部套装有塑质套柄。
[0010]所述操作杆选用铝合金管。
[0011]所述操作杆的头部均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可调式链条的穿孔,所述可调式链条伸出所述穿孔外,且两端分别通过搭扣进行连接。
[0012]所述塑质套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复数个凸起。
[0013]所述固定板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外侧面为卵圆状,且所述固定板外包裹有外敷物层。
[0014]所述外敷物层为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较好的硅橡胶类高分子材料。
[0015]所述连接杆包括导向杆和设于导向杆之间的导力杆。
[0016]所述测力传感器选用微型测力传感器,其量程为100N~20KN。
[0017]所述测力传感器和所述固定板均固定焊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0018]还包括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测力传感器连接。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利用力学传感器工具,描述和测量复位装置治疗过程中的力学曲线变化、安全范围的力量值等,使该装置的作用过程定量定性,以便能够实现对该装置更好安全性控制;(2)操作杆的头部之间采用可调式链条结构进行连接,可以根据跟骨的宽度进行任意方向的调节,提高了操作杆的调整灵活性;(3)根据跟骨的解剖生理特性及足部的生理形态特征,将固定板的外侧面设置为卵圆状,能够实现与跟骨内外侧曲面的最佳匹配,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增宽的横径同时减少对软组织的切割;(4)使用本发明研制的跟骨复位辅助装置并结合术者手法治疗,可以实现各种类型骨折跟骨的基础治疗,达到提高保守治疗的治愈率,为钢板螺钉内固定,或者克什针内固定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减少手术并发症。使得手术效果较好,后遗症少,实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现有的跟骨复位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发明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的主视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A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是图2中B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5是图3中固定板C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左操作杆,2、右操作杆,3、力传感组件,31、固定板,311、内侧面,312、外侧面,32、连接杆,321、导向杆,322、导力杆,33、测力传感器,4、头部,5、尾部,51、套柄,52、凸起,6、链条,7、穿孔,8、搭扣,9、转动支点,10、外敷物层,12、夹棍,13、钢板,14、海绵层,15、螺栓连接装置,16、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采用铰链以及杠杆原理实现跟骨后横径增宽的复位,能够有效的达到跟骨成形的目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主要用于跟骨骨折的保守治疗、微创治疗或者是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过程中。
[0028]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包括左右两根操作杆(其中左右方向即为图2平面中的左边和右边)1、2,力传感组件3和显示装置(图未示)。两根操作杆1、2均包括头部4和尾部5,所述左右两根操作杆1、2的头部4之间通过可调式链条6进行连接,因此在链条6处于连接状态下时,所述左右操作杆1、2与链条6之间便形成一个一端开口的空间,同时定义左操作杆I的左右侧分别为所述左操作杆I的外侧和内侧,定义右操作杆2的左右侧分别为所述右操作杆2的内侧和外侧。
[0029]结合图2和图4所示,所述左右两根操作杆1、2的头部4在相对应的地方均开设有穿孔7,所述链条6的两端通过所述穿孔7分别伸出到左操作杆I和右操作杆2的外侧,并且在链条6的两端连接上搭扣8,所述搭扣8可以在手动的调节下进行关闭和开启。所述链条6由复数个环扣连接形成,长度一般选用7~10cm。当需要调整左右两操作杆1、2之间的距离时,如需缩小两操作杆1、2之间的距离,则将链条6的两端向两操作杆1、2的外侧拉伸,当调整到合适的距离时,便使用搭扣8进行锁止;相反,当需扩增两操作杆1、2之间的距离时,则将链条6的两端向两操作杆1、2的内侧进行回抽,当调整到所要的距离时,便使用搭扣8进行锁止,实现了根据跟骨的宽度进行自由调节,提高了操作杆的操作灵活性。
[0030]同时,链条6的两端分别形成转动支点9,即左操作杆I可以在一定空间内相对所述右操作杆2进行转动调整,同理右操作杆2也可以在一定空间内相对所述左操作杆I进行转动调整,与之前的螺栓连接方式只能平行调节操作杆之间的位置关系相比,采用可调式链条的连接方式,操作杆调整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可以实现对所需复位的跟骨部位的准确定位,有利于跟骨的快速恢复。
[0031]当然,所述链条6与两根操作杆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是唯一的,能够实现两根操作杆1、2之间的距离可调的方式均可以应用到本发明中。比如还可以采用两根独立的链条,其中两根链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操作杆1、2的头部,另一端则通过搭扣8进行可调式连接。
[0032]所述操作杆1、2的长度为50~60cm,材料选用质地较轻的金属材质,优先选用铝
合金管。
[0033]所述左、右操作杆1、2的尾部5均套装有塑质套柄51,其中套柄51外表面上设置有复数个凸起52,配合人手形状进行设计,能够让使用者有最舒适的手感和很好的操控性。
[0034]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力传感组件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右两根操作杆1、2上,用于实现对患者跟骨的夹持固定,以及描述和测量复位装置治疗过程中的力学曲线变化、安全范围的力量值等,使该装置的作用过程定量定性。[0035]所述力传感组件3包括固定板31、复数根连接杆32以及测力传感器33。所述连接杆32垂直穿插固定在所述操作杆1、2内,且两端均伸出所述操作杆1、2外,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1和所述测力传感器33,所述连接杆32包括两根导向杆321和两根导向杆321之间的导力杆322,所述导向杆321用于保证所述测力传感器33的受力是垂直的,这样所述测力传感器33采集到的压力数据才是真实可靠的。所述连接杆32位于所述操作杆1、2内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1,另一端则固定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33。
[0036]所述固定板31用于固定夹持住患者的跟骨部位,为不规则的立方体结构,包括内侧面311和外侧面312,所述内侧面311与所述连接杆32固定连接,所述外侧面312为卵圆状,贴合人体足部的生理形态特征,能够实现与跟骨内外侧曲面的最佳匹配,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增宽的横径。所述固定板31的厚度为0.3~0.6cm,优先选用0.5cm,如图5所示,即所述固定板31外侧面31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长度为4~6cm,其中优选为6cm,上端宽度为2~3cm,优选为2cm,后宽为4~5cm,优选为4cm。
[0037]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板31外还包裹有外敷物层10,所述外敷物层10可选用高分子材料,如硅橡胶等。用于防止所述固定板31对软组织的不均匀挤压和切割,减少了患者在挤压复位过程中的疼痛感。所述固定板31、外敷物层10两者的总厚度设置为3cm。
[0038]所述操作杆1、2,固定板31与所述外敷物层10形成一整体的操作平台,其中,所述外敷物层10作为该操作平台的操作平面。
[0039]所述测力传感器33用于描述和测量复位装置治疗过程中的力学曲线变化、安全范围的力量值等,本实施例中选用量程为100N~20KN的微型测力传感器,能够实现该装置的作用过程的定量定性,以便该装置更好的改良和更好的推广。
[0040]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测力传感器33连接,用于直观地显示出测力传感器33所测量到的各参数值。
`[0041]操作时,根据患者具体的跟骨宽度,调整链条6到合适的宽度,将作为受力支点的两块固定板31放置在患者内外踝的下方跟骨内外侧,固定完成后,使用者用力握紧尾部,使得两根操作杆1、2向内靠拢,这样两受力支点部会产生巨大向心压力,从而使增宽的跟骨恢复正常。操作产生的压力值等参数会被测力传感器33所采集,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来,根据得到的参数值及时调整操作者的作用力、固定板31的固定位置等,对操作过程起调控的作用。
[0042]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和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上的力传感组件,所述操作杆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力传感组件包括固定板、复数根连接杆以及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杆垂直穿插固定在所述操作杆内,且两端均伸出所述操作杆外,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两根,两根操作杆均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两头部之间通过链条进行可调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选用铝合金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两头部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可调式链条的穿孔,所述可调式链条伸出所述穿孔外,且两端分别连接有搭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套装有塑质套柄,所述塑质套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复数个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外侧面包裹外敷物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面为卵圆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导向杆和设于导向杆之间的导力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传感器和所述固定板均固定焊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测力传感器连接。
【文档编号】A61F5/01GK103479455SQ201310484537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发明者】姜宏, 龚正丰, 陈咏真, 李宇卫, 朱利民, 陈欣, 刘锦涛, 张志刚, 孟祥奇, 李红卫, 徐坤林, 史海新, 陈华, 李晓春, 陈小微, 宋奕 申请人:苏州市中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