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462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痤疮的局部治疗问题。本发明中药面膜包括治疗面膜和修复面膜,其中治疗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黄芩、黄连、夏枯草和玫瑰花、白茯苓、白术、白芷、丝瓜络,本发明药物选择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黄芩、黄连、夏枯草、黄柏、丹参、连翘、紫草、丹皮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共奏疏风清热解毒,祛湿化瘀通络之功效。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易生产,成本低,局部应用方便,疗效好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或“肺风粉刺”。其临床好发于青年男女的颜面、颈、胸及上背等部位,主要表现有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皮肤损害,可遗留色素沉着、毛孔扩大甚至形成疤痕。目前,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起居方式的逐渐改变,使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临床研究已发现青春期后痤疮呈上升趋势。痤疮的发病率高,更重要的是影响容颜而对患者造成心理损害,病情严重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故研究座疮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对美化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000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毛囊皮脂腺导管口异常角化、毛囊微生物感染及遗传有关,此外,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一般采用抗生素、雌性激素或抗雄性激素、维A酸等药物对症治疗。由于该病属于慢性疾病,因此抗生素长期应用的耐药性、激素疗法引起内分泌紊乱的危险性,以及维A酸类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致畸性等,均使得西药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接受中医药治疗。
[0004]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肺经风热或脾胃湿热壅盛,上熏颜面,郁蒸肌肤而致;或由于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湿热痰瘀凝滞肌肤而发。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渐趋深入,中医药防治本病的相关研究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本病中医古代称之为“粉刺”,其发生与年龄、情志、饮食、起居等因素有关,其病机则与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经郁热相关,内外治法多种多样。由于目前对本病尚缺乏理想的较为统一的辨证治疗措施,故从不同角度多途径、多层次探讨本病发生发展规律、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理已成为皮肤科领域治疗该病的热门课题。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痤疮的局部治疗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药面膜包括治疗面膜和修复面膜,其中治疗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金银花5~15份、野菊花5~15份、蒲公英5~15份、黄岑5~15份、黄连5~15份、夏枯草5~15份、黄柏10~30份、丹参10~30份、连翘10~30份、紫草10~30份、丹皮10~30份;而修复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玫瑰花3~8份、白茯苓5~15份、白术5~15份、白芷5~15份、丝瓜络5~15份。
[0007]为得到上述中药面膜,本发明采取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重量份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黄芩、黄连、夏枯草分别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成超微细粉;将黄柏、丹参、连翘、紫草、丹皮五味药加8倍的水煎煮1.5h,过滤得煎液,再在药渣中加入6倍的水煎煮1.5h,过滤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左右的浸膏;将上述细粉和浸膏混合在一起进行烘干后,再行超微粉碎,包装得治疗面膜;
将上述重量份的玫瑰花、白茯苓、白术、白芷、丝瓜络通过超微细粉碎后,另行包装得修复面膜。
[0008]本发明药物选择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黄芩、黄连、夏枯草、黄柏、丹参、连翘、紫草、丹皮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共奏疏风清热解毒,祛湿化瘀通络之功效。
[0009]痤疮从中医学理论来看其发病的机理主要是由于肺经风热或脾胃湿热壅盛,上熏颜面,郁蒸肌肤而致;或由于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湿热痰瘀凝滞肌肤而发。故“风热、湿热上熏颜面,湿热痰瘀凝滞肌肤”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因此在颜面、颈、胸及上背等好发部位,主要表现有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皮肤损害,后期可遗留色素沉着、毛孔扩大甚至形成疤痕。丘疹、脓疱多因风热、湿热郁蒸肌肤所致,黑头或白头粉刺、结节和囊肿乃至后期的色素沉着、毛孔扩大及疤痕则多由湿热痰瘀凝滞肌肤而成。治疗当以“疏风清热解毒,祛湿化瘀通络”为原则。治疗面膜方主要针对痤疮前期的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皮损进行治疗,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野菊花、蒲公英、夏枯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黄芩、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紫草、丹参、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全方共奏疏风清热解毒,祛湿化瘀通络之功。修护面膜主要针对痤疮后期遗留的色素沉着、毛孔扩大和疤痕等皮损进行治疗,方中玫瑰花行瘀破积,润肤淡斑,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散结,白茯苓、白术、白芷利水渗湿淡斑,结合治疗面膜的应用可加强祛湿化痰散瘀之功,全方分阶段辨证局部外治,使原发性皮损消退后,继发性皮损也能进一步得到修护和改善。依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很多中药具有广谱抗菌和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如大黄具有较强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同时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金银花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芩具有广谱抗菌、消炎的功效;丹参的提取物丹参酮对多种致病菌,尤其是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有调节内分泌、维持体内激素平衡的作用等。
[0010]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上 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原料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易生产,成本低,局部应用方便,疗效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发明中药面膜包括治疗面膜和修复面膜,其中治疗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金银花5~15份、野菊花5~15份、蒲公英5~15份、黄岑5~15份、黄连5~15份、夏枯草5~15份、黄柏10~30份、丹参10~30份、连翘10~30份、紫草10~30份、丹皮10~30份;而修复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玫瑰花3~8份、白获茶5~15份、白术5~15份、白芷5~15份、丝瓜络5~15份。
[0012]为得到上述中药面膜,本发明采取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重量份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黄芩、黄连、夏枯草分别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成超微细粉;将黄柏、丹参、连翘、紫草、丹皮五味药加8倍的水煎煮1.5h,过滤得煎液,再在药渣中加入6倍的水煎煮
1.5h,过滤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将上述细粉和浸膏混合在一起进行烘干后,再行超微粉碎,包装得治疗面膜;将上述重量份的玫瑰花、白茯苓、白术、白芷、丝瓜络通过超微细粉碎后,另行包装得修复面膜。
[001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药面膜包括治疗面膜和修复面膜,其中治疗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金银花5份、野菊花5份、蒲公英5份、黄岑5份、黄连5份、夏枯草5份、黄柏10份、丹参10份、连翘10份、紫草10份、丹皮10份;而修复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玫瑰花3份、白茯苓5份、白术5份、白芷5份、丝瓜络5份。
[0014]本发明治疗面膜方主要针对痤疮前期的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皮损进行治疗,为得到上述中药面膜,本发明采取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重量份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黄芩、黄连、夏枯草分别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成超微细粉;将黄柏、丹参、连翘、紫草、丹皮五味药加8倍的水煎煮1.5h,过滤得煎液,再在药渣中加入6倍的水煎煮1.5h,过滤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左右的浸膏;将上述细粉和浸膏混合在一起置于烘箱中,80°C干燥至水分小于5%后,取出,再行超微粉碎后,放置净容器中,室温下按IOg/袋和4g/袋的规格分装,得治疗面膜;
本发明修护面膜主要针对痤疮后期遗留的色素沉着、毛孔扩大和疤痕等皮损进行治疗,将上述重量份的玫瑰花、白茯苓、白术、白芷、丝瓜络分别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在一起,使其成为粒度< 75 μ m的超微细粉,放置净容器中,室温下按6g/袋规格分装,得修复面膜。
[0015]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面膜包括治疗面膜和修复面膜,其中治疗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金银花
10份、野菊花10份、蒲公英10份、黄芩10份、黄连10份、夏枯草10份、黄柏20份、丹参20份、连翘20份、紫草20份、丹皮20份;而修复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玫瑰花5份、白茯苓10份、白术10份、白芷10份、丝瓜络10份。
[0016]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17]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面膜包括治疗面膜和修复面膜,其中治疗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金银花15份、野菊花15份、蒲公英15份、黄芩15份、黄连15份、夏枯草15份、黄柏30份、丹参30份、连翘30份、紫草30份、丹皮30份;而修复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玫瑰花8份、白茯苓15份、白术15份、白芷15份、丝瓜络15份。
[0018]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19](一)本发明药物的主要功能与治疗范围
1.主要功能:
疏风清热解毒,祛湿化瘀通络。
[0020]2.治疗范围:
适用于寻常型痤疮的各种皮损类型的治疗及后期的色素沉着斑、毛孔扩大和疤痕的修复。
[0021]3.用法与用量
(I)消毒、清理痤疮:先用温水清洁面部皮肤,再用75%的酒精等消毒患部皮肤,然后用无菌暗疮针排出皮下脂栓或脓栓。(2)调敷面膜:前期取治疗面膜粉10g,后期取修护面膜粉6g联合4g治疗面膜粉使用,用时均用40 V左右温开水调和成糊状,待稍凉后均匀涂敷于面部约Imm厚,外敷保鲜膜以保湿,20~30分钟后去除面膜,清洗面部即可。每周2次,连用4周为I个疗程。
[0022](二)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 1.病例选择标准:
(I)诊断标准:
参照《皮肤性病学》和《中医外科学》第七版全国统编教材有关痤疮诊断标准制定。
[0023]好发于青年男女的颜面、颈、胸及上背等部位,主要表现有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皮肤损害,可遗留色素沉着、毛孔扩大,甚或形成疤痕。
[0024](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年龄在14~48岁之间,男女不限;:f 2周内未使用与本病相关的外用药物,4周内未使用治疗本病的任何内服药物;
^4;知情同意者。
[0025](3)排除标准:
D职业环境因素所引起 的职业性痤疮或药物因素所引起的药物性痤疮;:+f.对药物成分过敏者;
?I)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者;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4)剔除和中止标准:
①未按方案用药,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断者;
②研究过程中自行退出者;
③资料不全,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断者。
[0026]④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
[0027]2.观察方法:
(I)病例分组: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
[0028](2)治疗方法:
治疗组:外用本发明的中药面膜,每周2次敷膜。前期取治疗面膜粉10g,后期取修护面膜粉6g联合4g治疗面膜粉使用,用时均用40 V左右温开水调和成糊状,待稍凉后均匀涂敷于面部约1.5mm厚,外敷保鲜膜以保湿,20~30分钟后去除面膜,清洗面部即可。连用4周为I个疗程。
[0029]对照组:外用有确切较好疗效的阿达帕林凝胶(生产厂家:海南全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6621),每日使用I次,睡前清洁患处并待干燥后涂一薄层于皮肤患处,连用4周为I个疗程。
[0030](3)观察指标:参照痤疮国际分类法(Pillsbury四级改良分级法)进行临床轻重分级。主要依据皮损的轻重程度结合总病灶的数目多少而分为I级轻度、II级中度、III级较重度和IV级重度,并分别量化积分。
[0031](4)记录情况:每周观察一次,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记录病情积分。
[0032]3.疗效评价:
根据治疗前后病情的积分,计算疗效指数,进行疗效判定。
[0033]( I)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病情总积分一治疗后病情总积分)/治疗前病情总积分X 100%。
[0034](2)疗效判定:
①痊愈,疗效指数>90% ;
②显效:60%< 疗效指数< 90% ;
③有效:20%<疗效指数< 60% ;
④无效:疗效指数<20%。
[0035](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
[0036]4.结果:治疗组60例,基本痊愈4例,显效16例,有效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平均疗效指数51.7 + 17.7(%);对照组60例,基本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4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平均疗效指数43.3± 10.9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而平均疗效指数比较,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
[0037]从治疗结果中可以看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
[0038]在上述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用药安全。
[0039]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证明本发明对寻常型痤疮局部治疗有较好疗效。中药面膜外敷,可使药力直达病所而促进皮损快速愈合或消退,同时该中药面膜针对痤疮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辨证用药,使痤疮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得到了一定的修复,从而减少了色素沉着和疤痕的出现。本药物制剂,具有原料丰富、易生产、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局部治疗痤疮的疗效更为突出的优势。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面膜包括治疗面膜和修复面膜,其中治疗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金银花5~15份、野菊花5~15份、蒲公英5~15份、黄芩5~15份、黄连5~15份、夏枯草5~15份、黄柏10~30份、丹参10~30份、连翘10~30份、紫草10~30份、丹皮10~30份;而修复面膜是由以下药物制成:玫瑰花3~8份、白茯苓5~15份、白术5~15份、白芷5~15份、丝瓜络5~15份。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痤疮中药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重量份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黄芩、黄连、夏枯草分别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成超微细粉;将黄柏、丹参、连翘、紫草、丹皮五味药加8倍的水煎煮1.5h,过滤得煎液,再在药渣中加入6倍的水煎煮1.5h,过滤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左右的浸膏;将上述细粉和浸膏混合在一起进行烘干后,再行超微粉碎,包装得治疗面膜; 将上述重量份的玫瑰花、白茯苓、白术、白芷、丝瓜络通过超微细粉碎后,另行包装得修复面膜。`
【文档编号】A61K8/97GK103720865SQ201310708316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张翠月, 李丽, 卞华, 付卫云, 杨金锁 申请人:张翠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