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215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胸腔弓I流管。
背景技术
在胸外科临床实践中,胸腔引流管广泛应用于气胸、胸腔积液的引流。常用的胸腔引流管是一根长约40cm的硅胶管,管侧壁有两个侧孔以提高引流效率,引流管在局麻条件下置入患侧胸膜腔内或开胸术后留置在胸膜腔内约5cm,另一端接水封引流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其目的是引流胸腔内的气体、液体(血液、脓液等)。目前的引流管只能起单纯的引流作用,而在临床实践中,往往需要通过引流管向胸腔注射药物(如局部麻醉剂、胸膜粘连剂等),或通过胸腔引流管持续冲洗胸腔,以及从引流管中进行胸水标本采样,都需要将引流管与引流瓶的接口拔开进行以上操作,破坏了本身封闭的引流系统,亦操作不便,并容易增加胸腔感染机会,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不利于患者引流管的护理,也给患者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注射药物的胸腔引流管。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引流管体内部形成导流空间,引流管体两端管口分别为胸腔接口和引流瓶接口,胸腔引流管还包括设置于引流管体外部的注射管,引流管体内部形成相互隔离的两个导流空间,两个导流空间分别为引流腔和注射腔,引流腔两端分别与胸腔接口和引流瓶接口连通,注射腔两端分别与胸腔接口和注射管连通。进一步的是:注射·管与引流管体的连接处位于引流管体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是:注射管上设置有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胸腔引流管有引流腔和注射腔两个导流空间,需注射药物时将注射管连接到注射器即可注射,不必将胸腔引流管与引流瓶断开连接,具有不会增加患者的任何不适;方便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方便进行胸腔的持续冲洗;方便进行胸水标本的采样;避免任何打开引流管的风险,如胸腔感染、胸水外漏、形成气胸等;减轻护士工作量,方便引流系统的护理等优点。此外可通过注射腔测定胸膜腔内压力,指导临床治疗。

:图1是胸腔引流管沿轴线剖面视图;图2是胸腔引流管横截面剖面视图;图中标记为:胸腔接口 1、导流空间2、注射腔3、引流腔4、引流管体5、注射管6、开关7、引流瓶接口 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为了提供一种方便注射药物的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5,引流管体5内部形成导流空间2,引流管体5两端管口分别为胸腔接口 I和引流瓶接口 8,胸腔引流管还包括设置于引流管体5外部的注射管6,引流管体5内部形成相互隔离的两个导流空间2,两个导流空间2分别为引流腔4和注射腔3,引流腔4两端分别与胸腔接口 I和引流瓶接口 8连通,注射腔3两端分别与胸腔接口 I和注射管6连通。胸腔引流管有引流腔4和注射腔3两个导流空间,需注射药物时将注射管6连接到注射器即可注射,不必将胸腔引流管与引流瓶断开连接,具有不会增加患者的任何不适;方便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方便进行胸腔的持续冲洗;方便进行胸水标本的采样;避免任何打开引流管的风险,如胸腔感染、胸水外漏、形成气胸等;减轻护士工作量,方便引流系统的护理等优点。此外可通过注射腔测定胸膜腔内压力,指导临床治疗。注射腔的横截面形状推荐为直径为I至2毫米的圆形,注射腔最好贴着引流管体5设置。为了防止胸腔引流管同时连接引流瓶和注射器可能造成引流瓶和注射器相互干涉,注射管6与引流管体5的连接处位于引流管体5的侧壁上。为了避免不注射药物时胸水从注射管6流出,可以在使用时将注射管6折叠(弓丨流管体5材料为硅胶,因此注射 管6材料最好也是硅胶,硅胶管可以折叠),但上述方式不方便,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是:注射管上6设置有开关7。开关7可选用输液管上常用的如图1所示的开关。
权利要求1.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5),引流管体(5)内部形成导流空间(2),引流管体(5)两端管口分别为胸腔接口(I)和引流瓶接口(8),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引流管体(5)外部的注射管(6),引流管体(5)内部形成相互隔离的两个导流空间(2),两个导流空间(2)分别为引流腔(4)和注射腔(3),引流腔(4)两端分别与胸腔接口(I)和引流瓶接口(8)连通,注射腔(3)两端分别与胸腔接口(I)和注射管(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注射管(6)与引流管体(5)的连接处位于引流管体(5)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注射管上(6)设置有开关(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提供一种方便注射药物的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引流管体内部形成导流空间,引流管体两端管口分别为胸腔接口和引流瓶接口,胸腔引流管还包括设置于引流管体外部的注射管,引流管体内部形成相互隔离的两个导流空间,两个导流空间分别为引流腔和注射腔,引流腔两端分别与胸腔接口和引流瓶接口连通,注射腔一端与胸腔接口连通,注射腔与注射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引流中。
文档编号A61M5/19GK203090203SQ20132005126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袁岚, 王文凭, 宋志芳, 周红霞 申请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