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医用冷敷冰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冷敷冰袋。
背景技术:
冰敷法适用于跌打损伤和高烧病人。目前,在临床护理中,通常是将冰块放入毛巾中,然后放置在患者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需要冰敷的位置上,利用传导散热,达到降温作用,当冰块融化到一定程度时将无法再继续使用。由于用于冰敷的冰块为生物冰块,成分有SPA高分子、微量矿物元素和水,因此,冰块融化后,会附着在毛巾以及患者皮肤上,不易清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对于长期处于发烧的患者来说就需要经常换这样包裹冰块的毛巾,操作麻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医用冷敷冰袋。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冷敷冰袋,其包括袋体,袋体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棉质材料层,内层为防水材料层,袋体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松紧带,袋体上部设有用于将开口封闭的上盖,上盖以及袋体上均设置有相互粘合的粘扣。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该医用冷敷冰袋,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新颖,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冰块放置在袋体内层中,利用冰袋对患者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位置进行冰敷,冰块融化后,仍然在袋体内层中,不会附着在袋体外层以及患者皮肤上,能够保持袋体外部清洁,而且冷敷效果好,使患者感觉舒适;冰袋可以重复循环使用,减少更换次数,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适宜于在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 —松紧带;2 —上盖;3 (a、b)—粘扣;4 —袋体;4.1 —外层;4.2 —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该医用冷敷冰袋,其包括袋体4,袋体为双层结构,外层4.1为棉质材料层,内层4.2为防水材料层,内、外层顶部设置为一体,袋体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松紧带1,袋体上部设有用于将开口封闭的上盖2,上盖一端固设在袋体一侧面,上盖另一端设置有粘扣3a,袋体另一侧面设置有与粘扣3a相互粘合的粘扣3b。[0013]上述的棉质材料层采用亲肤性好、触感柔软的材料,如毛巾或纱布,防水材料层采用无纺布或塑料薄膜。使用时,将冰块放入袋体的内层内,利用松紧带将袋体开口扎紧,上盖将袋体开口封闭,且粘扣3a与粘扣3b粘合在一起,然后将冰袋放置在患者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需要冰敷的位置上 。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冷敷冰袋,包括袋体,其特征是:其袋体(4)为双层结构,外层(4.1)为棉质材料层,内层(4.2)为防水材料层,袋体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松紧带(1),袋体上部设有用于将开口封闭 的上盖(2),上盖以及袋体上均设置有相互粘合的粘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冷敷冰袋,其包括袋体,袋体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棉质材料层,内层为防水材料层,袋体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松紧带,袋体上部设有用于将开口封闭的上盖,上盖以及袋体上均设置有相互粘合的粘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采用双层结构的袋体,使冰块融化后仍然在袋体内层中,不会附着在袋体外层以及患者皮肤上,能够保持袋体外部清洁,而且冷敷效果好,使患者感觉舒适,适宜于在医院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F7/10GK203138816SQ2013201941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7日
发明者庄番, 王璟珂, 徐敬端, 庄玉璠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