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维穿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7793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三维穿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三维穿刺定位装置,由体表定位器和机械臂组成,所述体表定位器由螺旋可调节固定钮(1)、固定连接体(2)、动态推拉环(4)、金属导引管(5)和贴附人体的支撑贴(6)组成;所述机械臂由固定底座(21)、手摇升降旋钮(22)、支撑力柱(23)、固定支撑臂(24)、移动轴承(25)、移动定位臂(26)、穿刺针固定装置(27)、移动轴承(28)和穿刺固定座(29)组成。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精确进入人体对病灶一次性穿刺成功,不仅减少了对病人、医务人员的射线伤害和病人多次穿刺的创伤,而且节省了医务人员穿刺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三维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遥控、可手动调节的安全、精确、迅捷的新型三维穿刺定位装置,属于用于影像科CT、MR穿刺定位使用的穿刺定位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影像科穿刺定位技术已是考验影像科医生的一项重要标准,尤其是对小于2cm的病灶或穿刺部位较为棘手,因受技术水平和呼吸幅度变化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需要多次的扫描定位,以至于病人会受到多次的射线杀伤,医务人员多次往返影像设备室内,更是深受其害(扫描设备在暂停机状态,室内仍会有残余的杀伤性射线)。尤其是接近体表的病变部位,穿刺定位时无法固定,只能由医务人员充当支架,不但损害了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为CT和核磁共振都是十分贵重的设备,医院的使用频率极高,多次的定位扫描也会影响其它病人的诊断(尤其遇到急症,十分棘手)。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遥控、可手动调节的安全、精确、迅捷的新型的三维穿刺定位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是由体表定位器和机械臂组成,所述体表定位器由螺旋可调节固定钮(I)、固定连接体(2)、动态推拉环(4)、金属导引管(5)和贴附人体的支撑贴(6)组成;
[0005]其中,动态推拉环(4)的下端与贴附人体的支撑贴(6)活动连接,动态推拉环(4)的上端通过固定连接体(2)与螺旋可调节固定钮(I)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体(2)通过固定装置(3)与动态推拉环(4)连接,在螺旋可调节固定钮(I)内设置有金属导引管(5),金属导引管(5)的下端与固定装置(3)连接;
[0006]所述机械臂由固定底座(21)、手摇升降旋钮(22)、支撑力柱(23)、固定支撑臂
(24),移动轴承(25)、移动定位臂(26)、穿刺针固定装置(27)、移动轴承(28)、穿刺固定座
(29)组成;
[0007]其中,穿刺针固定装置(27 )安装在穿刺固定座(29 )上,穿刺固定座(29 )通过移动轴承(28)与移动定位臂(26)连接,移动定位臂(26)只可左右前后移动,通过移动轴承(25)与固定支撑臂(24)连接,固定支撑臂(24)安装在支撑力柱(23)上,支撑力柱(23)上安有手摇升降旋钮(22)可调整高度,支撑立柱(23)固定在下面的固定底座(21)。
[0008]所述固定底座(21)上面的支撑立柱内设置有遥控装置。
[0009]所述支撑贴(6)有3飞个固定贴片,方便体表固定。
[0010]穿刺固定装置(27)内部配备激光定位,可协助医务人员迅速从隔离室壁窗遥控定位。
[0011]固定底座(21)根据重力原理,依据自身重量可平放在CT床上。
[0012]动态推拉环(4)为半圆形或椭圆形,用内扣与支撑贴(6)连接,可拆卸。[0013]激光发射器安装在穿刺固定装置(27)的内部,可自动锁定病灶,达到准确定位。
[0014]支撑贴(6)圆环上有排列规则的圆形小孔,方便医务人员剪断后再次的进行穿刺定位。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穿刺定位装置,通过体表可调节固定装置,以金属导管为扫描导向,以延伸线准确定位穿刺人体部位或病灶,通过机械臂(自动遥控、半自动手动锁定)控制穿刺针或治疗器械,以遥控方式或手动方式动态定位,通过三点(机械臂、金属导管、穿刺部位)一线安全定位,迅捷地完成定位、穿刺、治疗的作用。该结构的三维穿刺机械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分为多次重复使用的穿刺设备和一次性使用的无菌耗材。
[0016]本实用新型可以精确进入人体对病灶,一次性穿刺成功,不仅减少了对病人、医务人员的射线伤害和病人多次穿刺的创伤,而且节省了医务人员穿刺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设备的动力臂分为3飞节,可以对其进行手动或者自动遥控调节,使用安全、便捷。多个固定贴片,人性化设计,贴附在体表,体表定位器包含可调节角度的双向连接器,并具备自动收回等固定功能,保证穿刺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刺定位使用的体表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组装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穿刺定位使用的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1、图2中,一种新型三维穿刺定位装置,由体表定位器和机械臂组成,所述体表定位器由螺旋可调节固定钮1、固定连接体2、动态推拉环4、金属导引管5和贴附人体的支撑贴6组成。
[0023]动态推拉环4的下端与贴附人体的支撑贴6活动连接,动态推拉环4的上端通过固定连接体2与螺旋可调节固定钮I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体2通过固定装置3与动态推拉环4连接,在螺旋可调节固定钮I内设置有金属导引管5,金属导引管5的下端与固定装置3连接。
[0024]体表定位器包含可调节角度的螺旋可调节固定钮1,并可手动进行操控移动定位,所述支撑贴6有3飞个固定贴片,方便体表固定。
[0025]新型的三维穿刺定位系统,利用固定连接体2将螺旋固定钮I和动态推拉环4紧密相连,防止脱落。同时连接动态推拉环和固定连接体的装置3也将金属导引管5固定其中,起到金属定位扫描和穿刺针的顺利通过的作用。
[0026]使用时,将贴附人体的支撑贴6贴附在人体表面,以医用粘贴固定,然后利用CT,MR扫描定位移动动态推拉环4,同时也带动螺旋固定钮I和金属导引管5进行精确定位。
[0027]如遇到粒子植入等需要多针穿刺定位的手术,在支撑贴(6)圆环上设计排列规则的圆形剪断点,将螺旋可调节固定钮(I)、固定连接体(2)、动态推拉环部分(4)上提与穿刺针用胶带固定,方便医务人员将其他穿刺针以第一根针的穿刺位置为参照依次导入,完成病灶的多针穿刺定位。
[0028]图3、图4中,机械臂由固定底座(21)、手摇升降旋钮(22)、支撑力柱(23)、固定支撑臂(24 )、移动轴承(25 )、移动定位臂(26 )、穿刺针固定装置(27 )、移动轴承(28 )和穿刺固定座(29)组成。
[0029]其中,穿刺针固定装置(27 )安装在穿刺固定座(29 )上,穿刺固定座(29 )通过移动轴承(28)与移动定位臂(26)连接,移动定位臂(26)只可左右前后移动,通过移动轴承(25)与固定支撑臂(24)连接,固定支撑臂(24)安装在支撑力柱(23)上,支撑力柱(23)上安有手摇升降旋钮(22)可调整高度,支撑立柱(23)固定在下面的固定底座(21)。
[0030]固定底座(21)上面的支撑立柱内设置有遥控装置。
[0031]使用时,利用手摇升降旋钮(22)、固定支撑臂(24)、移动定位臂(26)和穿刺定位座(29)来保证扫描病灶的方向和位置,固定底座(21)用来稳定支撑力柱(23),使整个穿刺过程具有一个良好的稳定性,穿刺针、射频针的穿刺固定装置(27)用以固定穿刺针,使穿刺具有更大的强度和力度,保证穿刺针顺利达到病灶部位。同时在支撑立柱(23)内有遥控装置,方便医务人员遥控机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三维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是由体表定位器和机械臂组成,所述体表定位器由螺旋可调节固定钮(I)、固定连接体(2)、动态推拉环(4)、金属导引管(5)和贴附人体的支撑贴(6)组成; 其中,动态推拉环(4)的下端与贴附人体的支撑贴(6)活动连接,动态推拉环(4)的上端通过固定连接体(2)与螺旋可调节固定钮(I)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体(2)通过固定装置(3)与动态推拉环(4)连接,在螺旋可调节固定钮(I)内设置有金属导引管(5),金属导引管(5)的下端与固定装置(3)连接; 所述机械臂由固定底座(21)、手摇升降旋钮(22)、支撑立柱(23)、固定支撑臂(24)、移动轴承(25 )、移动定位臂(26 )、穿刺针固定装置(27 )、移动轴承(28 )和穿刺针固定座(29 )组成; 其中,穿刺针通过穿刺针固定装置(27 )安装在穿刺固定座(29 )上,穿刺固定座(29 )通过移动轴承(28)与移动定位臂(26)连接,移动定位臂(26)只可左右前后移动,通过移动轴承(25)与固定支撑臂(24)连接,固定支撑臂(24)安装在支撑力柱(23)上,支撑力柱(23)上安有手摇升降旋钮(22)可调整高度,支撑立柱(23)固定在下面的固定底座(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底座(21)的上面支撑立柱内(23)设有遥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贴(6)有3飞个固定贴片,方便体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是穿刺固定装置(27)内部配备激光定位,可协助医务人员迅速从隔离室壁窗遥控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动态推拉环(4)为半圆形或椭圆形,用内扣与支撑贴(6)连接,可拆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在支撑贴(6)圆环上有排列规则的圆形小孔。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3400207SQ201320385501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日
【发明者】戴宁, 牟晓峰, 赵延吉, 宓兵 申请人:戴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