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输液导管制作的输液加温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647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输液导管制作的输液加温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输液导管制作的输液加温辅助装置,它采用输液导管作为材料,并将这输液导管制成特定的环形平面而形成一个固定结构。由于所述输液导管是整条输液导管的一部分,所以输液液体流经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时,会在本实用新型中随所述输液导管的形状走向而流动,而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是把输液导管制成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结构,所以输液液体流经所述输液导管时,能对专门为其设计的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充分吸收,因而,达到对输液液体加热升温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管支架中央位置中所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可对输液液体加热温度作检测和控制。
【专利说明】一种用输液导管制作的输液加温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给临床病患者输液的加温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现有普通输液加温装置中,大多数是将输液导管缠绕在发热体或将一段输液导管放置在发热体内,从而达到加热升温目的。但是,如此操作,会给医务工作人员带来使用上的不方便,且输液液体的加热升温效果并不理想,其中,这类普通输液加温装置中加热器对输液液体的加热温度难以控制,从而,输液液体在加热升温的受热温度不可避免地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甚至当输液液体的受热温度过高时,更会造成药液发生质变的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输液导管制作的输液加温辅助装置,以克服现有普通输液加温装置不能较好地控制和提升输液温度的缺陷,因此,它所提出的解决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输液导管作为材料,将输液导管绕制成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结构;在具体绕制时,先用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从外到内绕制成环形的单层平面,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在该层的外圈,而所述输液导管的另一端则在该层的内圈;此时,为了使处于内圈一端的所述输液导管在引出时不会与已形成的平面产生交叉重叠,接着,用处于该层内圈一端的所述输液导管从内到外延续绕制成与该层形状相同的另一层环形平面,从而将原内圈一端的所述输液导管引出到另一层的外圈;这样,就设计成两个大小形状一样为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结构,并组合为一体;最终,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在上层的外圈,而所述输液导管的另一端则在下层的外圈。
[0004]由于所述输液导管是整条输液导管的一部分,所以输液液体流经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时,会在本实用新型中随所述输液导管的形状走向而流动,而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是把输液导管制成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结构,所以输液液体流经所述输液导管时,能对专门为其设计的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充分吸收,因而,达到对输液液体加热升温的目的。
[0005]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管支架中央位置中所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可对输液液体加热温度作检测和控制。
[0006]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输液导管作为输液加热升温过程中的液体承载体,与一次性输液器配套使用,通过将输液导管制成特定的形状,放置在专门为其设计的加热装置中,进行控制加热升温,从而达到输液液体在流经所述加热装置内的输液导管时,对输液液体加热升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输液导管做材料,符合医疗行业上一次性使用器材的要求,这仅仅是增加输液导管耗材,即可达到对输液液体加热升温的效果。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简便、操作容易的特点,其输液液体加热升温效果良好且温度控制稳定可靠,比对同类产品有较大的优势。[0008]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及导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2]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3]图中标记:1、输液导管;2、导管支架;2-1、中央位置;2-2、凹型槽沟。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0015]在图中,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输液导管制成特定的形状,作为输液加热升温过程中的液体承载体,通过放置在专门为其设计的加热装置中,对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进行控制加热升温,输液液体在流经所述加热装置内的输液导管时,吸收所述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输液液体的温度。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是专门针对输液液体的加热升温,所以所述加热装置对输液液体加热升温过程中的工作温度不可以过高,其加热温度在通常情况下应< 45° C。为了使输液液体经加热升温后,能够达到设定的临床病人接受输液的温度,所以要造就一个能使输液液体在加热环境中置留一定时间的液体承载体,以达到使输液液体在流经本实用新型时所述输液导管加热升温的温度得到缓慢升高的过程。
[0016]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所述输液导管制成结构为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而组合成一体的装置。在使用时,将其放置到为本实用新型专门设计的加热装置中,使输液液体在流经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接受加热升温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热量吸收,而在整个加热升温的过程之中,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检测,对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所以,可确保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升温时所产生的温度值控制在设定的临床病人接受输液的温度控制点内,从而保障输液液体的受热温度在流经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时处于安全控制的温度范围之内。
[0017]为了实现对输液液体的加热升温,本实用新型采用输液导管作为材料,并将输液导管制成特定的形状而形成一个固定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液导管是整条输液导管的一部分,所以输液液体流经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时,会在本实用新型中随输液导管的形状走向而流动,而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是把输液导管制成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而组合为一体的结构,所以输液液体流经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时,能充分吸收对所述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因而,达到对输液液体加热升温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管支架中央位置中所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可对输液液体加热温度作检测和控制所述加热装置。
[0018]在实际使用中,因为对输液液体的加热升温的温度是要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而且,输液液体的温度与加热升温的温差不能过大,其温度变化保持在20° C?35° C之间,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输液导管,把它绕制成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结构,形如运动场的跑道。在具体绕制时,先用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从外到内绕制成环形的单层平面,此时,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在该层的外圈,而所述输液导管的另一端则在该层的内圈。为了使处于内圈一端的所述输液导管在引出时不会与已形成的平面产生交叉重叠,因此,接着用处于该层内圈一端的所述输液导管从内到外延续绕制成与该层形状相同的另一层环形平面,从而将原内圈一端的所述输液导管引出到另一层的外圈。这样,就制成两个大小形状一样为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结构,并将其组合为一体。最终,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在上层的外圈,而所述输液导管的另一端则在下层的外圈,所述输液导管的两个端口分别与一次性输液器的药液吊瓶和药液出口相连通。其所产生的有益作用是:
[0019]⑴在一定的输液导管长度范围内可减少产品体积;
[0020]⑵在制造固定的形状结构时,容易生产定型和规格统一;
[0021]⑶由两个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结构组合时可使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的两个端口之间不会形成交叉重叠面,使整个结构装置整齐、紧凑,并可使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升温时能与发热板形成紧密的大面积平面接触,充分利用所述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达到良好的受热效果。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绕制成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结构而组合成固定一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上、下两层平面中间采用导管支架来将其进行固定组合,使所述输液导管能绕制成环形的上、下两层并组合成双层平面一体结构。所述导管支架是上、下两层多组凹型槽沟,它由金属材料制成。而所述输液导管的每一个环形圈都有一部分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管支架的凹型槽沟内。所述导管支架的主要作用是:
[0023](I)把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放置在所述导管支架的凹型槽沟内,即可安装成型定位。在制作时,将所述输液导管按要求定型绕制成像运动场的跑道一样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并把所述输液导管其中已成型的两个环形平面组合成双层平面结构于一体。
[0024](2)由于所述导管支架是由金属材料制造的,所以,所述导管支架的传热效果良好。而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有一部分在其中固定安装,即可以感应到所述输液导管的温度。由于所述输液导管是上、下两层的多圈结构,绕制时所述输液导管的每一圈都有一部分放置在所述导管支架的凹型槽沟中,因此,所述导管支架的温度几乎是输液液体流经所述输液导管的温度平均值。在所述导管支架的中央位置为温度检测位置,在此位置上置放温度检测装置,就可以检测到整个本实用新型的受热和温度变化情况,并用此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温度。
[0025]⑶所述导管支架中的中央位置,除了置放温度检测装置外,还可用作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时的安装定位点,由于所述加热装置发热板的温度检测感应点是置于其中间位置,所以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到所述加热装置时,只需将所述导管支架中的中央位置,对准所述加热装置的温度检测感应点来定位安装即可。
[0026]本实用新型是形状为一个近似于椭圆形的环形上、下两层平面结构,由输液导管绕成环形的上、下两个平面,再通过中间的所述导管支架固定成型,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的每一个环形圈都有一部分固定在导管支架的凹型槽沟中,并且所述导管支架是由金属材料制造,因此,所述导管支架能迅速地感应到放置在凹型槽沟中所述输液导管的温度,通过所述导管支架中央位置的安装定点,也就是对应在所述加热装置中的温度检测点的位置,使温度检测点的温度检测装置能完全检测到整个本实用新型在加热升温度中的温度,从而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上、下层发热板的工作状态,达到控制整个本实用新型中所流经输液液体的受热温度。
[0027]本实用新型安放在所述加热装置中,由于所述加热装置是上、下均有发热板的密封空间,因此,输液液体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在所述加热装置发热板接触过程中受到加热升温,而输液液体从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流入,通过所述输液导管环形回旋流经所述输液导管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本实用新型又处于上、下两层发热板的加热环境之中,因此,所述加热装置发热板发出的热量先使所述输液导管管壁的温度升高,而输液液体通过所述输液导管流经本实用新型时,在温度相对较高的所述输液导管之管壁中吸收热量,从而,达到输液液体的温度升高的目的。
[0028]所述加热装置在整个加热升温过程中,输液液体通过药液吊瓶的高位压力差,输液液体不断地流经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在所述加热装置对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进行加热升温后,所述输液导管的温度得到提升,而由于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是置于所述加热装置热源之中,因此,在流经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的输液液体带走一定的热量后,又得到所述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能补充,这样,重复循环,不断地给流经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液体加热升温。
[0029]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专门设计的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启动后,SP可对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导管进行加热升温,从而使流经所述输液导管的输液液体温度升高。当输液完毕,只需将该实用新型撤走即可。
[003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也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输液导管制作的输液加温辅助装置,包括有输液导管,其特征在于:将输液导管绕制成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结构;在具体绕制时,先用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从外到内绕制成环形的单层平面,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在该层的外圈,而所述输液导管的另一端则在该层的内圈;此时,为了使处于内圈一端的所述输液导管在引出时不会与已形成的平面产生交叉重叠,接着,用处于该层内圈一端的所述输液导管从内到外延续绕制成与该层形状相同的另一层环形平面,从而将原内圈一端的所述输液导管引出到另一层的外圈;这样,就设计成两个大小形状一样为环形的上、下两层平面结构,并组合为一体;最终,所述输液导管的一端在上层的外圈,而所述输液导管的另一端则在下层的外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输液导管制作的输液加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导管支架,所述导管支架为上、下两层多组凹型槽沟,并将所述输液导管的一部分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管支架的凹型槽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输液导管制作的输液加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支架的中央位置为温度检测位置,在此位置上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输液导管制作的输液加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支架由金属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A61M5/14GK203564601SQ20132071643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黄永强, 袁定光, 周峻雄 申请人: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袁定光, 周峻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