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01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包含一切割部、一硬组织整合部、一软组织整合部及一支台部由下而上依序连接,其中该硬组织整合部外表面为一环形弧状曲面而具有软组织塑形效果,利于与口腔内软组织整合及稳定连接牙科赝复装置,达成最佳咀嚼功能需求。
【专利说明】根状骨内牙科植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根状骨内牙科植体(root-form endoosseous dentalimplant),特别是一种生物性密封度(biological sealing)佳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
[0002]【背景技术】
[0003]牙科临床植牙技术应用于患者拔牙后无牙区,以一纯钛金属(commercial puretitanium)制作的人工植体(implant),经由手术植入患者无牙区齿槽骨内,当作近似自然牙齿牙根功能。愈合期后,新生骨将再生(regeneration)形成与人工植体(implant)的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新生骨将紧密地骨整合嵌入人工植体植入部(fixture)的表面结构。等待新骨整合后,再旋转连接上精准的支台部(abutment),最后牙科赝复装置(prosthesis)客制完成并固定于支台部上以达成替代自然牙齿的功能。
[0004]人工植牙技术颠覆赝复牙冠牙桥较侵入式自然牙磨削过程,保留自然齿质而可单独植入骨内,以支撑最后牙科赝复装置,免除患者配带传统假牙的种种缺失,大幅增进咬合功能需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0005]临床上如何在手术中达到初期稳定(primary stability)是人工植牙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成败关键所在,每个病例的齿槽骨骨密度(bone density)、骨量(bonevolume)、骨高度(bone height)、骨宽度(bone width)皆不同,特别是严重骨吸收条件不佳的病例,人工植体的植入部外部结构及螺纹设计就极为重要。不佳的螺纹设计及表面处理将造成人工植牙治疗处置的植体骨整合失败率大增。
[0006]如何避免人工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产生,是人工植牙治疗处置能否成功,长期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而口腔内特殊细菌由牙龈沟入侵是造成人工植体周围炎及周围骨吸收的主因。所以如何设计特殊的人工植体齿颈部,使形成人工植体与软组织的整合(fibrointegration)达成最佳生物密封(biological sealing),阻止口腔内不当细菌侵入牙龈沟,避免人工植体周围炎及周围骨吸收产生,造成人工植牙临床失败的重要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解决上述人工植体与软组织整合的问题,以达成较佳的生物密封性,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能与口腔内软组织整合及稳定连接牙科赝复装置,达成最佳生物密封,阻止口腔内不当细菌侵入牙龈沟,避免人工植体周围炎及周围骨吸收产生,同时达成最佳咀嚼功能需求。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包含一切割部、一硬组织整合部、一软组织整合部及一支台部由下而上依序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软组织整合部的外表面为一环形弧状曲面。
[0009]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软组织整合部及/或硬组织整合部呈锥状或柱状。
[0010]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软组织整合部呈倒锥状。
[0011 ]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切割部、该硬组织整合部、该软组织整合部及该支台部为一体成型。
[0012]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切割部、该硬组织整合部及该软组织整合部一体成型为一植入体,该支台部底端设置有一连接部,以供连接该植入体。
[0013]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切割部及该硬组织整合部系一体成型为一植入体,该支台部与该软组织整合部一体成型为一支台座,该支台座底端设置有一连接部,以供连接该植入体。
[0014]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植入体的顶缘形成有一盲孔,且该连接部的表面形成有外螺牙,以锁固于该盲孔中。
[0015]此外,该切割部的外表面形成有螺纹切割刃,以及多条纵向储骨槽;藉此,具有易切割及切割后的骨屑易集中于储骨槽内且与未受切割的牙骨结合及立即新生的优点。
[0016]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多条纵向储骨槽为三条等角排列的纵向储骨槽。
[0017]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硬组织整合部包含:一锁固部,其底缘连接该切割部的顶缘,且该锁固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外梯形螺牙,这些外梯形螺牙的排列具有一第一疏密度;以及一稳固部,其底缘连接该锁固部的顶缘,且该稳固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环状沟槽,这些环状沟槽的排列具有一第二疏密度,该第二疏密度高于该第一疏密度。
[0018]因此,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的手段,相较于先前技术而产生较佳的功效为:因植体齿颈部(即软组织整合部)形成环形弧状曲面的结构,使得新生的软组织紧贴附于圆弧形曲面生长,由于圆弧曲面相较于单一平面,可提供较优异的软组织附着性,使软组织的附着效果佳,进而具有生物性密封的优点,以阻止细菌经由牙龈沟的侵入。
[0019]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藉其锁固部及稳固部产生自攻螺纹的功能,而于植牙孔内形成螺纹状的梯形齿面,而可与牙骨紧密锁固在一起,并具有往下越钻越紧且越锁越紧的作用。
[0020]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中较密环状沟槽的设计可立即增加植入部与牙骨头的紧密程度,进而具有稳固或锚定的功能;同时新生牙骨将长入加强部的阶梯状环形槽内,如同新生骨头扣住阶梯般而达到双效稳固的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a及图1b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的结构侧视图与仰视图。
[002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0024]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5]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0026]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段式且柱状设计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示意图。
[0027]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二段式且柱状设计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示意图。
[0028]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二段式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示意图。
[0029]标号说明:
[0030]10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4 支台部;20 切割部;201切割刃;202储骨槽;21硬组织整合部;22锁固部;221外梯形螺牙;24稳固部;241 环状沟槽;26软组织整合部;261环形弧状曲面;28、38植入体;30、40支台座;31盲孔;32内锥孔;33内多角孔;34内螺纹孔;35支台部;36 连接部;361上段;362下段;363外螺牙。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a及图1b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的结构侧视图与仰视图,如图1a所示,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由下而上包含一切割部20、一硬组织整合部
21、一软组织整合部26及一支台部14,于此实施例中,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为一段式植体(one-piece implant)设计,即切割部20、硬组织整合部21、软组织整合部26与支台部14为一体成型,其中于软组织整合部26的外表面为环形弧状曲面261。
[0032]本文中术语“由下而上”指于植牙程序时,相对于植入患者无牙区齿槽骨内部者为下方,而相对于齿槽骨内部,露出于齿槽骨外部为上方;因此,上方及下方将因植牙程序中植入患者上排齿槽骨或下排齿槽骨而有不同的方向。
[0033]于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中,上述切割部20、硬组织整合部21及软组织整合部26的外型为根状(root form)或锥状(taper),且为一经过特殊纳米表面处理的纯钛结构,当经由微创手术置入患者骨内时,切割部20与硬组织整合部21将与口腔内的硬组织形成骨整合,而软组织整合部26则与口腔内的软组织整合,又支台部14供连接牙科赝复装置。
[0034]另一方面,请同时参阅图1a及图lb,于切割部20的外表面形成有锐利的螺纹切割刃201,且纵向形成有三条等角排列的储骨槽202,但该储骨槽202的数量并不以三条为限,而依据不同的设计而可有不同的数量;又硬组织整合部21由下而上包含一锁固部22及一稳固部24,锁固部22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外梯形螺牙221,且多个外梯形螺牙221以一第一疏密度排列,稳固部24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环状沟槽241,其以一第二疏密度排列,且第二疏密度高于第一疏密度。
[0035]接续上述说明,当欲进行植牙程序时,先于欲植牙位置钻孔以利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在定位点开始植牙,植牙时藉由一锁紧器具配合支台部14的设计将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定位并转动,使切割部20开始以回转切割硬组织并垂直往下前进,以利其它部位进入,其中切割后的骨屑集中于三条储骨槽202内,使得骨屑可与储骨槽202内未受切割的硬组织结合且立即新生,藉以稳固此区域。
[0036]又随着持续转动,锁固部22的外梯形螺牙221将藉由类似自攻(self-tapping)螺丝的功能,以外梯形螺牙221于硬组织形成内螺纹,以便与硬组织紧密的锁固在一起,且由于锁固部22的呈锥状的设计,使得锁固部22具有往下越钻越紧且越锁越紧的作用;而稳固部22的较密的环状沟槽设计更可立即增加植入部与硬组织的紧密程度,进而具有稳固或锚定(anchorage)的功能。进一步地,藉由持续的转动,软组织整合部26结合于软组织。
[0037]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软组织整合部26外表面为环形弧状曲面261的设计,可利于新生的软组织紧密地贴附于环形弧状曲面261生长,软组织的附着效果佳,进而具有高生物性密封(biological sealing)的优点,以避免细菌的侵入。此外,若患者牙周软组织因受到伤害产生不正常的收缩,可利用牙周整形术使牙龈附盖牙科赝复装置,则软组织整合部26外表面为环形弧状曲面261的设计,可提供移植健康的牙龈结缔组织的空间,使牙周整形术方便进行。
[0038]在本实用新型中,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除了为上述一段式植体的设计之外,亦可为二段式(two-piece implant)设计,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由一植入体28及一支台座30组装而成,植入体28包括一切割部20、一硬组织整合部21及一软组织整合部26,每一部位的外表面设计已描述于第一实施例中,但在第二实施例中,于软组织整合部26的顶缘车制有一盲孔31,其是内锥孔32、内多角孔33及内螺纹孔34由上而下依序连通而成;另一方面,支台座30包含一支台部35及一连接部36形成于支台部35底缘,连接部36的上段361呈一上宽下窄的外锥表面,且连接部36的下段362表面形成有外螺牙363,以便藉由外螺牙363锁固于内螺纹孔34,如图3所示,而使支台座30与植入体28相互结合在一起以构成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
[0039]接续上述说明,请再次参阅图2,于第二实施例中,当进行植牙程序时,先利用锁紧器配合盲孔31中内多角孔33的设计,将植入体28锁入硬组织及软组织内,待植入体28稳固后,再将支台座30的连接部36锁固于内螺纹孔34中,以供后续牙科赝复装置连接。
[0040]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由一植入体38及一支台座40组装而成,植入体38仅包括一切割部20及一硬组织整合部21,每一部位的外表面设计已描述于第一实施例中,但于硬组织整合部21的顶缘车制有一盲孔31,其为内锥孔32、内多角孔33及内螺纹孔34由上而下依序连通而成;而支台座40则包括一支台部35及一软组织整合部26设置于支台部35底缘,软组织整合部26为环形弧状曲面261,且于软组织整合部26的底缘形成有一连接部36。
[0041]其中,连接部36的上段361呈一上宽下窄的外锥表面,且连接部36的下段362表面形成有外螺牙363,以便藉由外螺牙363锁固于内螺纹孔34,如图5所示,而使支台座40与植入体38相互结合在一起以构成根状骨内牙科植体10 ;在进行植牙程序时,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地,先利用锁紧器配合盲孔31中内多角孔33的设计,将植入体38锁入硬组织内,待植入体38稳固后,再将支台座40的连接部36锁固于内螺纹孔34中,以供牙科赝复装置连接。
[0042]其中,于第二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切割部20、硬组织整合部21及软组织整合部26 一体成型为植入体28,而支台部35及连接部36则一体成型为支台座30 ;于第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切割部20及硬组织整合部21—体成型为植入体38,而支台部35、软组织整合部25及连接部36则一体成型为支台座40。
[0043]在本实用新型中,无论是第一实施例中的一段式植体设计,抑或第二、第三实施例中的二段式植体设计,皆具备有以下特点:(I)软组织整合部外表为圆弧形曲线的设计,具有软组织塑形的效果,利于与口腔内软组织整合及稳定连接牙科赝复装置,达成最佳咀嚼功能需求;且可提供牙周整形手术时,移植健康的牙龈结缔组织的空间。(2)利用切割部的平均分配三条储骨槽且搭配三边锐利切割刃的设计,将具有易切割及切割后的骨屑易集中于三条储骨槽内的特点,进而使得骨屑在储骨槽内与未受切割的硬组织结合及立即新生,具有稳固此区域的优点。(3)硬组织整合部的锁固部外梯形螺牙的设计在锁固部被旋转进入硬组织时,可藉由自攻螺纹的功能于植牙孔内形成螺纹状的梯形齿面,而可与硬组织紧密锁固在一起,同时由于锁固部的锥状设计,使得锁固部具有往下越钻越紧且越锁越紧的作用;而硬组织整合部的稳固部较密环状沟槽的设计可立即增加植入部与硬组织的紧密程度,进而具有稳固或锚定的功能。[0044]在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实施例中,切割部20、硬组织整合部21及软组织整合部26的外型为锥状,但不限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硬组织整合部21及软组织整合部26的外型亦可为圆柱状,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段式且柱状设计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二段式且柱状设计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示意图,如图所示,硬组织整合部21及软组织整合部26不具有锥度的设计,但硬组织整合部21仍具备有上述外梯形螺牙221及较密的环状沟槽241的设计,且软组织整合部26的外表为环形弧状曲面261。
[0045]另外,于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本,硬组织整合部21的外型为圆柱状,且外表面具备有外梯形螺牙221及较密的环状沟槽241,而软组织整合部26的外型则为锥状(倒锥状),且外表面为环形弧状曲面261 ;此种圆柱状的硬组织整合部的设计虽不具有往下越钻越紧且越锁越紧的作用,但利用外梯形螺牙的设计,仍可藉由自攻螺纹的功能而与硬组织紧密的锁固在一起。
[00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可变式的一段植体或二段植体,更能符合临床上复杂多变病例需求及快速稳定的骨整合产生。其齿颈部(即软组织整合部)特别设计能增进植体与齿颈部软组织整合,并有软组织塑形效果功能,达到最佳生物密封效果,阻止细菌侵入,避免人工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及周围骨吸收的产生。植入部外部多阶段特殊螺纹设计结构,更能增进手术中的初期稳定度(primary stability),保留自然骨质,达成新骨与植体间稳定骨整合。
[004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包含一切割部、一硬组织整合部、一软组织整合部及一支台部由下而上依序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软组织整合部的外表面为一环形弧状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该软组织整合部及/或硬组织整合部呈锥状或柱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该软组织整合部呈倒锥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该切割部、硬组织整合部、软组织整合部及支台部为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该切割部、硬组织整合部及软组织整合部一体成型为一植入体,该支台部底端设置有一连接部,以供连接该植入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该切割部及该硬组织整合部一体成型为一植入体,该支台部与该软组织整合部一体成型为一支台座,该支台座底端设置有一连接部,以供连接该植入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该植入体的顶缘形成有一盲孔,且该连接部的表面形成有外螺牙,以锁固于该盲孔中。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该切割部的外表面形成有螺纹切割刃,以及多条纵向储骨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该多条纵向储骨槽为三条等角排列的纵向储骨槽。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根状骨内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该硬组织整合部包含:一锁固部,其底缘连接切割部的顶缘,且该锁固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外梯形螺牙,这些外梯形螺牙的排列具有一第一疏密度;以及一稳固部,其底缘连接该锁固部的顶缘,且该稳固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环状沟槽,这些环状沟槽的排列具有一第二疏密度,该第二疏密度高于该第一疏密度。
【文档编号】A61C8/00GK203598061SQ201320741104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吕元凯 申请人:钛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