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92688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闭孔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闭孔器包括:突出构件,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长轴构件的顶端部;一对把持构件,其能够相对于突出构件进行转动;第一及第二线状构件,其连接于一对把持构件;以及保持部,其具有向一对把持构件靠近突出构件的方向施加力的作用部,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长轴构件的顶端部。
【专利说明】闭孔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形成于生物体组织的穿孔封闭的闭孔器。
[0002]本申请基于2012年8月30日在美国提出申请的61/694,935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0003]以往,进行了关于把持生物体组织而进行各种处理的处理器具的研究。
[0004]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 — 125200号公报(参照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把持装置中,在外筒管内以贯穿自如的方式插入有内筒管,而且,在该内筒管的内部插入有操作轴。
[0005]在操作轴的顶端部固定有支承构件的一端。在该支承构件内嵌入有构成于固定夹具的下方的圆柱体。支承构件与圆柱体之间的结合状态构成为若稍微用力拉拽,则会将两者分离。在外筒管的内部设有环状的夹具控制体,该环状的夹具控制体抵接于内筒管的顶端部。
[0006]固定夹具整体为板状体,在下端部一体形成有所述圆柱体。在隔着固定夹具的两侧设有一对可动夹具。各个可动夹具的基部部分通过焊接固定于固定夹具的基部部分。各个可动夹具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相对于固定夹具被向打开的方向施力。在各个可动夹具的基部部分设有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各个突出部在固定夹具的长度方向上稍微错开地设置。
[0007]在如此构成的把持装置中,通过相对于内筒管下拉外筒管,从而固定夹具和各个可动夹具自外筒管的顶端露出,各个可动夹具打开。若相对于内筒管下拉操作轴,则安装于操作轴的支承构件也向下方移动。固定夹具和各个可动夹具随着支承构件也向下方移动。随着下拉操作轴,固定夹具和各个可动夹具在夹具控制体的中央孔内向下方移动,但是设于下方的突出部抵接于中央孔的边缘,从而设有该突出部的一个可动夹具向固定夹具侧移动,抓住组织的较大的裂口的一侧部。
[0008]若进一步下拉操作轴,则另一个可动夹具利用相同的机构向固定夹具侧移动,抓住裂口的另一侧部。若进一步拉拽操作轴,则从支承构件中拔出固定夹具的圆柱体。由此,在夹具控制体对抓着裂口的侧部的各个可动夹具向使各个可动夹具闭合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固定夹具和各个可动夹具残留在体内。
[0009]另外,在日本特开2008 — 110210号公报(参照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把持胃等的组织的把持器具。把持器具包括轴和一对把持钳构件。各个把持钳构件具有多个齿。齿构成为把持组织。各个把持钳构件能够以借助线缆进行开闭的方式工作。
[0010]现有技术文献
[0011]专利文献
[0012]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 — 125200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8 — 110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5]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把持装置中,只能使各个可动夹具按照与突出部的形状相应的预先设定的恒定的图案进行移动。因而,在该把持装置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形成于组织的穿孔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根据把持组织的顺序使把持装置绕其轴线旋转来改变朝向等,无法顺利地进行封闭穿孔的手法。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把持器具中,也是由于在操作线缆时,各个把持钳构件同时开闭,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形成于组织的穿孔比较大的情况下,无法顺利地进行封闭穿孔的手法。
[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7]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闭孔器包括:长轴构件,其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突出构件,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顶端部;一对把持构件,其设于所述突出构件,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突出构件进行转动以能够在其与所述突出构件之间把持组织;第一线状构件,其连接于构成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第一把持构件,并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延伸设置;第二线状构件,其连接于构成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第二把持构件,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线状构件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移动自如的方式延伸设置;操作部,其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基端部,并能够进行操作以使所述第一线状构件与所述第二线状构件相对移动;以及保持部,其具有向所述第一把持构件和所述第二把持构件靠近所述突出构件的方向施加力的作用部,并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一起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顶端部。
[001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长轴构件具有:第一长轴构件,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突出构件的基端部;以及第二长轴构件,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保持部的基端部,并设为相对于所述第一长轴构件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移动自如。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保持部形成为筒状,所述作用部是所述保持部的内周面,通过对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接触于所述内周面的部分向所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侧施加力,从而所述一对把持构件闭合,在所述保持部的包含中心轴线的截面上,在所述保持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凹凸部。
[0020]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三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保持部的所述内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
[0021]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三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保持部具有:外部构件,其形成为筒状并且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顶端部;以及内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外部构件的内侧,并形成为筒状且在内周面上形成有所述凹凸部;所述外部构件的内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所述内部构件的外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
[0022]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五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外部构件与所述内部构件利用棘轮机构相连接,该棘轮机构容许所述内部构件相对于所述外部构件向基端侧移动,并且限制所述内部构件相对于所述外部构件向顶端侧移动。
[0023]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五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内部构件的内周面通过将顶端侧形成为直径比基端侧的直径大而在顶端侧与基端侧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台阶部,所述凹凸部形成于所述内部构件的内周面的比所述台阶部靠顶端侧的位置。
[0024]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至第七的任一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一对把持构件被支承为能够绕设于所述突出构件的转动轴转动,从所述转动轴到各个所述把持构件的顶端的长度被设定为比从所述转动轴到所述突出构件的顶端的长度长,在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一个顶端设有朝向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另一个顶端延伸的突出部。
[0025]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至第八的任一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保持部由弹性材料形成。
[0026]发明的效果
[0027]根据上述各个技术方案的闭孔器,即使在形成于组织的穿孔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封闭穿孔的手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闭孔器的侧面的剖视图。
[0029]图2是图1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30]图3是表示使该闭孔器的连接部分离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1]图4是该闭孔器的第一转动部中的连接部的俯视图。
[0032]图5是表示使该闭孔器的第一转动部中的连接部分离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3]图6是说明使用了该闭孔器的手法的图。
[0034]图7是说明使用了该闭孔器的手法的图。
[0035]图8是说明使用了该闭孔器的手法的图。
[0036]图9是说明使用了该闭孔器的手法的图。
[0037]图10是说明使用了该闭孔器的手法的图。
[0038]图11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中的闭孔器的顶端部的侧视图。
[0039]图12是将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中的闭孔器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剖切而得到的立体图。
[0040]图13是该闭孔器的顶端部的主视图。
[0041]图14是将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中的闭孔器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剖切而得到的侧视图。
[0042]图15是将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中的闭孔器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剖切而得到的侧视图。
[0043]图16是将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中的闭孔器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剖切而得到的侧视图。
[0044]图17是将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中的闭孔器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剖切而得到的侧视图。
[0045]图18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中的闭孔器的第一转动部的连接部的侧视图。
[0046]图19是表示使该连接部分离后的状态的图。
[0047]图20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实施方式中的闭孔器的支承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实施方式)
[0049]以下,参照图1?图20说明本发明的闭孔器的一实施方式。该闭孔器插入内窥镜的通道内进行使用,对形成于消化器官等的组织上的穿孔进行密封。
[005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闭孔器I包括能够操作顶端部开闭的第一把持部11及第二把持部12、和用于对第一把持部11的顶端部闭合了的状态及第二把持部12的顶端部闭合了的状态进行保持的保持机构13。
[005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顶端侧”和“顶端部”是指靠近应处理的生物体组织的侧及靠近应处理的生物体组织侧的部分,“基端侧”和“基端部”是指远离生物体组织的侧及远离应处理的生物体组织侧的部分。
[0052]第一把持部11具有形成为棒状的支承部20和被支承为能够绕设于支承部20的顶端侧的转动轴21转动的第一转动部40A。
[0053]在支承部20的比转动轴21靠基端侧的位置设有连接部22,该连接部22的在支承部20的轴线(中心轴线)Cl方向(长度轴线)上的拉伸刚性比支承部20的其他部分的在支承部20的轴线(中心轴线)Cl方向(长度轴线)上的拉伸刚性低。即,通过向轴线Cl方向拉拽支承部20的两端部,能够将支承部20分离为比连接部22靠顶端侧的非可动把持部(突出构件)23和比连接部22靠基端侧的第一长轴构件24。第一长轴构件24形成为沿着轴线Cl延伸设置的形状。
[0054]另外,如后所述,通过连接已分离开的非可动把持部23与第一长轴构件24,能够再次构成支承部20。这样,非可动把持部23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第一长轴构件24的顶端部。
[0055]在非可动把持部23上设有所述转动轴21。非可动把持部23和第一长轴构件24能够由具有生物适应性和弹性的不锈钢、钛合金等的线材形成。
[0056]如图3所示,连接部22由设于非可动把持部23的基端部的卡合部27和设于第一长轴构件24的顶端部的被卡合部28构成。
[0057]卡合部27是在形成为在轴线Cl上延伸的棒状的棒状构件27a的基端部固定有直径比棒状构件27a的直径大的球状构件27b的结构。
[0058]被卡合部28是以从第一长轴构件24的顶端面向基端侧延伸的方式设有槽部28a且在该槽部28a的内部的相对的侧面形成有一对凹部28b的结构。通过棒状构件27a配置在槽部28a内,并且球状构件27b卡合于一对凹部28b,从而非可动把持部23与第一长轴构件24相连接。另外,若拉拽支承部20以使非可动把持部23与第一长轴构件24相互分开,则槽部28a以一对凹部28b相互分开的方式变形且球状构件27b自一对凹部28b脱落。由此,构成为非可动把持部23与第一长轴构件24分离。这样,以下将通过使构件彼此卡合而构成的连接部称作“基于卡合的连接部”。
[0059]如图1所示,在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安装有沿与轴线Cl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大径部29。在第一长轴构件24的基端部固定有圆柱状的第一滑动件30。在第一滑动件30上形成有与轴线Cl平行地延伸的一对通孔30a。一对通孔30a形成为夹着轴线Cl。在通孔30a的内周面的远离轴线Cl的侧形成有滑动件爪31,该滑动件爪31形成为顶端侧的面与轴线Cl正交,并且基端侧的面随着朝向基端侧去而远离轴线Cl。在第一滑动件3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整周凹陷的勾指部30b。
[006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转动部40A和后述的第二转动部40B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通过在第一转动部40A的结构中对数字附加英文字母“A”、在第二转动部40B的结构中对相同的数字附加英文字母“B”来进行表示。由此,省略重复说明。
[0061]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转动部40A的比转动轴21靠基端侧的位置设有轴线Cl方向上的拉伸刚性比第一转动部40A的其他部分的轴线Cl方向上的拉伸刚性低的连接部42A。S卩,通过向轴线Cl方向拉拽第一转动部40A的两端部,能够将第一转动部40A分离为比连接部42A靠顶端侧的第一可动把持部(第一把持构件)43A、比连接部42A靠基端侧的第一操作线(第一线状构件)44A以及固定于第一操作线44A的第一操作部45A。
[0062]第一可动把持部43A形成为棒状(直线状)。在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顶端设有朝向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延伸的凸部48A。第一可动把持部43A和凸部48A由具有与非可动把持部23相同的弹性的材料一体形成。第一可动把持部43A被支承为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能够利用转动轴21相对于非可动把持部23进行转动。如后所述,第一可动把持部43A在其与非可动把持部23之间把持组织,但是为了使此时把持组织的把持力不会变得过强而优选的是第一可动把持部43A构成为易于弯曲某一程度。
[0063]如图2和图4所示,连接部42A由能够相对于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基端部绕与转动轴21平行的轴线49A转动的管状构件50A和铆接(日文:力'> > )于管状构件50A的所述第一操作线44A的顶端部构成。
[0064]在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基端部,在轴线49A上形成有透孔52A。管状构件50A使管材的中间部弯折成直角而形成。管状构件50A的比弯折部靠顶端侧的部位贯穿于透孔52A。在管状构件50A的比弯折部靠顶端侧的位置设有形成为直径比透孔52A的直径大的防脱件53A。在管状构件50A的比弯折部靠基端侧的位置铆接有第一操作线44A的顶端部。第一操作线44A通过在插入于管状构件50A的管路内的状态下沿径向按压管状构件50A并使该管状构件50A缩径而铆接于管状构件50A。为了使在管状构件50A上铆接第一操作线44A的力恒定,优选的是铆接使用夹具。
[0065]如此构成的连接部42A中,管状构件50A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绕轴线49A转动。而且,若进行拉拽以使管状构件50A与第一操作线44A相互分开,则以管状构件50A的缩径了的部分的内径变大的方式进行变形。若拉拽力超过一定的力量,则如图5所示,第一操作线44A自管状构件50A脱落,构成为管状构件50与第一操作线44A分离。这样,以下将通过铆接构件彼此而构成的连接部称作“基于铆接的连接部”。
[0066]第一操作线44A形成为沿着轴线Cl延伸的线状。
[0067]如图1所示,第一操作部45A固定于第一操作线44A的基端部。在第一操作部45A上形成有与轴线Cl平行地延伸的通孔54A和供手术者穿过手指的勾指孔55A。
[0068]在通孔54A的内周面的远离轴线Cl的侧形成有与滑动件爪31相同形状的操作爪56A。
[0069]第二把持部12具有被支承为能够绕转动轴21转动的第二转动部40B。换言之,第二把持部12具有该第二转动部40B和支承部20,在第一把持部11与第二把持部12中兼用了支承部20。
[0070]省略关于第二转动部40B的详细说明,但是第二转动部40B作为与第一转动部40A的连接部42A、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第一操作线44A以及第一操作部45A对应的结构而包括连接部42B、第二可动把持部(第二把持构件)43B、第二操作线(第二线状构件)44B以及第二操作部45B。
[0071]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比转动轴21靠顶端侧的部位和第二可动把持部43B的比转动轴21靠顶端侧的部位隔着非可动把持部23而配置在彼此相反的一侧。由于可动把持部43A、43B和非可动把持部23形成为直线的棒状,因此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比转动轴21靠基端侧的部位与第二可动把持部43B的比转动轴21靠基端侧的部位隔着非可动把持部23配置在彼此相反的一侧。
[0072]通过操作操作部45A、45B,能够使第二操作线44B和所述第一操作线44A沿着轴线Cl相对移动。
[007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操作线44A、44B与第一长轴构件24 —起配置在主体60内。具体地说,主体60具有配置于顶端部的线圈护套61和安装于线圈护套61的基端部的板状的支承构件62。线圈护套61例如能够通过将由不锈钢形成的线材绕轴线Cl紧密地进行卷绕来构成。
[0074]在支承构件62中,从轴线Cl方向的顶端到中央部,在轴线Cl上形成有狭缝63。通过狭缝63沿厚度方向贯穿支承构件62,从而在支承构件62上以隔着狭缝63的方式形成有沿轴线Cl方向延伸的第一棒状部64和第二棒状部65。在支承构件62的基端部形成有勾指孔68,该勾指孔68形成为环状并供手术者穿过手指。
[0075]在第一棒状部64的外周面的远离轴线Cl的一侧形成有主体爪66,该主体爪66形成为其基端侧的面与轴线Cl正交,并且其顶端侧的面随着朝向基端侧去而远离轴线Cl。同样地,在第二棒状部65的外周面的远离轴线Cl的一侧形成有主体爪67,该主体爪67形成为其基端侧的面与轴线Cl正交,并且其顶端侧的面随着朝向基端侧去而远离轴线Cl。
[0076]第一棒状部64贯穿第一滑动件30的一个通孔30a,并且第一棒状部64的主体爪66卡合于形成在该一个通孔30a内的滑动件爪31。同样地,第二棒状部65贯穿第一滑动件30的另一个通孔30a,并且第二棒状部65的主体爪67卡合于形成在该另一个通孔30a内的滑动件爪31。
[0077]第一棒状部64在比第一滑动件30靠顶端侧的位置贯穿第一操作部45A的通孔54A,并且第一棒状部64的主体爪66卡合于形成在该通孔54A内的操作爪56A。同样地,第二棒状部65在比第一滑动件30靠顶端侧的位置贯穿第二操作部45B的通孔54B,并且第二棒状部65的主体爪67卡合于形成在该通孔54B内的操作爪56B。
[0078]通过如此构成支承构件62、第一滑动件30、第一操作部45A以及第二操作部45B,从而借助主体爪66、67与滑动件爪31、操作爪56A、56B之间的卡合,第一滑动件30、第一操作部45A以及第二操作部45B能够相对于支承构件62分别向基端侧移动,但是相对于支承构件62向顶端侧的移动分别受到限制。
[0079]保持机构13利用硅等弹性材料整体形成为筒状。如图1和图2所示,在保持机构13的顶端侧设有轴线Cl方向上的拉伸刚性比保持机构13的其他部分的轴线Cl方向上的拉伸刚性低的连接部71。在该例子中,连接部71通过在保持机构13的外周面上整周形成槽来构成。在保持机构13的基端部安装有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为环状的第二滑动件72。第二滑动件72的外径形成得比保持机构13的基端侧的外径大。
[0080]构成为:若拉拽保持机构13以使保持机构13的顶端部与第二滑动件72相互分开,则连接部71向与轴线Cl方向正交的方向裂开,并分离为比连接部71靠顶端侧的保持部73和比连接部71靠基端侧的第二长轴构件74。这样,以下将利用槽构成的连接部称作“槽状连接部”。
[0081]由该第二长轴构件74和所述第一长轴构件24构成长轴构件。而且,由第一滑动件30、第一操作部45A、第二操作部45B、勾指孔68以及第二滑动件72构成操作部76。
[0082]保持部73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内周面(作用部)73a和外周面分别扩径。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周面73a形成为光滑的曲面状。
[0083]通过操作操作部45A、45B,能够使第二操作线44B与所述第一操作线44A沿着轴线Cl相对移动。第一长轴构件24和第二长轴构件74能够相互独立地沿着轴线Cl相对移动。
[0084]像以上那样构成的闭孔器I通过从图1所示的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与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顶端部分开的状态使第一操作部45A相对于支承构件62向基端侧移动(拉回),从而第一操作线44A沿着轴线Cl向基端侧移动。与此相伴,管状构件50A绕轴线49A转动,进而第一可动把持部43A以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顶端部靠近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的方式(以第一把持部11的顶端部闭合的方式)绕转动轴21转动。第一把持部11的顶端部具体是指绕转动轴21相对转动的非可动把持部23和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顶端部。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操作部45A相对于支承构件62向顶端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对于一度靠近了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的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顶端部而言,其不会以自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离开的方式转动。
[0085]同样地,通过从图1所示的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与第二可动把持部43B的顶端部分开的状态相对于支承构件62拉回第二操作部45B,从而第二操作线44B向基端侧移动。与此相伴,管状构件50B绕轴线49B转动,进而第二可动把持部43B以第二可动把持部43B的顶端部靠近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的方式(以第二把持部12的顶端部闭合的方式)绕转动轴21转动。第二把持部12的顶端部具体是指绕转动轴21相对转动的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纟而部和弟_■可动把持部43B的顶纟而部。弟_■可动把持部43B也是如果一度靠近了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则不会以自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离开的方式转动。
[0086]像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闭孔器I中,第一把持部11的顶端部、第二把持部12的顶端部能够相互独立地进行闭合操作。
[0087]接着,说明使用了该闭孔器I的手法。另外,以下,说明对形成于胃壁(组织)的穿孔(开口)进行密封的情况,但是目标部位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食道、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子宫、膀胱等管腔器官。另外,具有供闭孔器I贯穿的通道的内窥镜从患者的自然开口进行插入,但是该自然开口并不限定于口,也可以是鼻子、肛门。
[0088]首先,如图6所示,一边利用未图示的监视器观察利用设于内窥镜El的插入部E2的顶端部的观察单元E3获取的图像,一边将该插入部E2经由患者的口导入至胃。此时,一边操作设于插入部E2的未图示的弯曲部使其适当地弯曲一边进行导入。使弯曲部弯曲,以插入部E2的顶端部与形成于胃壁Pl的穿孔P2相对的状态保持插入部E2的顶端部。
[0089]使闭孔器I的顶端部经由形成于插入部E2的通道E4向插入部E2的前方突出。具体地说,使非可动把持部23、可动把持部43A、43B、保持机构13的保持部73从通道E4向前方突出。
[0090]如图7所示,使闭孔器I相对于插入部E2向顶端侧移动(压入),使位于穿孔P2的一侧的组织P3的顶端部向手边侧弯曲,使非可动把持部23的第二可动把持部43B的顶端部侧的侧面抵接于组织P3。手术者将大拇指穿过勾指孔68,将食指、中指穿过勾指孔55A、55B,把持闭孔器I。
[0091]若拉回第二操作部45B,则第二可动把持部43B的顶端部以靠近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的方式绕转动轴21转动,利用非可动把持部23与第二可动把持部43B把持组织P3。此时,通过设于非可动把持部23的大径部29和设于第二可动把持部43B的凸部48B咬入组织P3,能够可靠地把持组织P3。
[0092]接下来,如图8所示,使位于穿孔P2另一侧的组织P4的顶端部向手边侧弯曲,使非可动把持部23的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顶端部侧的侧面抵接于组织P4。此时,根据需要使把持着组织P3的闭孔器I向组织P4侧移动。由此,即使是比较大的穿孔P2,也能够手动拉近组织P3、P4彼此并进行密封。
[0093]若拉回第一操作部45A,则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顶端部以靠近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的方式绕转动轴21转动,利用非可动把持部23与第一可动把持部43A把持组织P4。此时,通过设于非可动把持部23的大径部29和设于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凸部48A咬入组织P4,能够可靠地把持组织P4。
[0094]接着,手术者通过把持第二滑动件72并相对于支承构件62压入第二滑动件72,从而如图9所不,保持为利用保持机构13的保持部73的内周面73a从外侧夹持可动把持部43A、43B的比转动轴21靠基端侧的部位。此时,保持部73的内周面73a对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侧的接触到内周面73a的部分施加使可动把持部43A、43B绕转动轴21转动的力。由此,把持部11、12向闭合的方向、即向可动把持部43A、43B的顶端部靠近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的方向移动。
[0095]由于保持部73的内周面73a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因此随着压入第二滑动件72,配置在保持部73的筒孔内的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的间隔变窄,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更牢固地接触保持部73的内周面73a。在作用于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与保持部73的内周面73a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部73可靠地安装于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另一方面,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与可动把持部43A、43B的顶端部之间的间隔变窄,组织P3、P4被更牢固地把持于把持部11、12。
[0096]在此,通过拉回第二滑动件72,从而保持机构13被拉拽以使保持部73与第二滑动件72相互分开,如图10所示,连接部71裂开从而保持部73与第二长轴构件74分离。
[0097]若拉回第一操作部45A,则第一把持部11的顶端部把持组织P4的把持力增加。若拉拽第一操作线44A的拉拽力超过所述一定的力量,则第一操作线44A自管状构件50A脱落从而管状构件50A与第一操作线44A分离。同样地,若拉回第二操作部45B,则第二把持部12的顶端部把持组织P3的把持力增加。若拉拽第二操作线44B的拉拽力超过所述一定的力量,则第二操作线44B自管状构件50B脱落从而管状构件50B与第二操作线44B分离。
[0098]压入第二滑动件72并在使第二长轴构件74的顶端部抵接于保持部73的基端部的状态下拉回第一滑动件30。于是,进行拉拽以使非可动把持部23与第一长轴构件24相互分开,非可动把持部23与第一长轴构件24分离。这样,由利用连接部22分离开的非可动把持部23、利用连接部42A分离开的第一可动把持部43A、利用连接部42B分离开的第二可动把持部43B以及利用连接部71分离开的保持部73构成的夹具(把持元件)80以把持着组织P3、P4的状态留置。
[0099]经由内窥镜El的通道E4抽拔闭孔器1,从患者的口中取出内窥镜El的插入部E2。若在留置了夹具80的状态下经过一定期间,则组织P3、P4通过自身修复而愈合从而穿孔P2封闭。夹具80从胃壁Pl自然脱落,并排泄到患者的体外。
[0100]在上述日本特开2010 - 125200号公报所记载的把持装置中,只能使各个可动夹具按照与突出部的形状相应的预先设定的恒定的图案进行移动。因而,在该把持装置中,在形成于组织的穿孔比较大的情况下,存在需要根据把持组织的顺序使把持装置绕其轴线旋转来改变朝向等无法顺利地进行封闭穿孔的手法这样的问题。在日本特开2008 - 110210号公报所记载的把持器具中,也是由于在操作线缆时,各个把持钳构件同时开闭,因此在形成于组织的穿孔比较大的情况下,存在无法顺利地进行封闭穿孔的手法这样的问题。
[0101]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闭孔器1,在穿孔P2比较大、且从位于隔着穿孔P2的位置的组织P3到组织P4的距离较远的情况下,首先,通过拉回操作部76的第二操作部45B并使第二可动把持部43B的顶端部靠近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来把持组织P3。使把持着组织P3的闭孔器I向组织P4侧移动,使第二把持部12的顶端部靠近组织P4。通过拉回第一操作部45A并使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顶端部靠近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来把持组织P4。然后,通过压入保持机构13,从而保持顶端部闭合的把持部11、12的状态。这样,第一把持部11的顶端部、第二把持部12的顶端部能够分别通过拉回第一操作部45A、拉回第二操作部45B而相互独立地进行闭合操作。因而,即使在穿孔P2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密封穿孔P2。
[0102]在支承部20上设有连接部22,在第一转动部40A上设有连接部42A,在第二转动部40B上设有连接部42B,在保持机构13上设有连接部71。因此,通过向轴线Cl方向拉拽支承部20、第一转动部40A、第二转动部40B以及保持机构13,能够利用连接部22、42A、42B、71使闭孔器I分离,能够从闭孔器I上分离出夹具80。而且,能够将把持着组织P3、P4的夹具80留置在患者的体内。
[0103]长轴构件由第一长轴构件24和第二长轴构件74构成。因此,通过使第一长轴构件24、第二长轴构件74沿着轴线Cl移动,能够分别进行从第一长轴构件24上分离非可动把持部23和从第二长轴构件74上分离保持部73的操作。
[0104]由于保持部73的内周面73a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因此随着压入保持部73,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更牢固地接触保持部73的内周面73a。因而,能够将保持部73可靠地安装于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
[0105]从保持机构13上分离而形成的保持部73由弹性材料形成。因此,从外侧夹持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的保持部73以包住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的方式弹性变形,能够更可靠地保持顶端部闭合的把持部11、12的状态。
[0106]由于调节为连接部42A、42B进行分离的力量恒定,因此能够以恒定的把持力保持各种厚度的组织。
[0107]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闭孔器I能够像以下所说明的那样使其结构变形为各种形态。
[0108]例如,像图11所示的闭孔器2那样,也可以是,从转动轴21到第一可动把持部91A的顶端的长度LI和从转动轴21到第二可动把持部91B的顶端的长度L2分别设定为比从转动轴21到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的长度L3长。在该变形例中,第一可动把持部91A形成为弯曲的形状。
[0109]在第一可动把持部91A的顶端设有朝向第二可动把持部91B的顶端延伸的突出部92A。在第一可动把持部91A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设有向与突出部92A相同的朝向延伸的第二突出部93A。在第二可动把持部91B上也设有与第一可动把持部91A的突出部92A、第二突出部93A相同的突出部92B、第二突出部93B。
[0110]如此构成的闭孔器2中,若拉回操作部45A、45B,则可动把持部91A、91B的顶端部以靠近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的方式进行转动,并把持组织P3、P4。此时,由于长度L1、L2、L3被设定为上述那样,并且设有突出部92A、92B,因此组织P3、P4的一部分相互间未夹持非可动把持部23地相互密合。因此,能够缩短组织P3、P4愈合所需的时间。
[0111]另外,由于设有第二突出部93A、93B,因此通过第二突出部93A、93B咬入组织P3、P4,能够可靠地把持组织P3、P4。
[0112]像图12和图13所示的闭孔器3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在可动把持部96A、96B相互抵接时,在非可动把持部23及大径部29与可动把持部96A、96B之间整周形成间隙S。在该变形例中,可动把持部96A、96B的顶端部形成为以朝向远离轴线Cl的方向凸起的方式弯曲的圆弧状。另外,形成为圆弧状的可动把持部96A、96B的半径形成为随着朝向基端侧去而变小。可动把持部96A、96B整体形成为大致圆锥状。
[0113]如此构成的闭孔器3在从轴线Cl方向观察可动把持部96A、96B把持着组织P3、P4的状态而得到的图13中,位于可动把持部96A、96B的周向的端部附近的组织P3、P4相互密合。因此,能够缩短组织P3、P4愈合所需的时间。
[0114]像图14所示的闭孔器4那样,也可以是,在保持部73的包含轴线Cl的截面T上,在保持部73的内周面上从顶端侧到基端侧形成设有细小的凹凸的凹凸部101。作为凹凸部101中的凹凸的高度差,例如在用算术平均粗糙度Ra表示时,优选为0.1mm?1.0mm。作为凹凸部101的高度差较小的凹凸部,例如能够使用具有砂纸的表面那样的细小的凹凸的凹凸部。优选的是,在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设有顶端的内角形成为120°左右以下的角部、与设于凹凸部101的细小的凹凸相同程度的凹凸。
[0115]如此构成的闭孔器4在压入保持部73并使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卡合于保持部73的内周面73a时,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卡合于凹凸部101。由此,保持部73的内周面73a与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因而,能够将保持部73更可靠地安装于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
[0116]在图15所示的闭孔器5中,保持部106具有形成为筒状的外部构件107和形成为筒状并配置于外部构件107的内侧的内部构件108。
[0117]外部构件107的内周面107a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外部构件107的基端部借助所述连接部71连接于第二长轴构件74。内部构件108的外周面108a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内部构件108的内径与轴线Cl方向的位置无关地被设定为相等。在该变形例中,外部构件107的内周面107a、内部构件108的外周面108a以及内周面108b形成为光滑的曲面状。
[0118]外部构件107和内部构件108分别由硅等弹性材料形成。外部构件107构成为刚性比内部构件108的刚性高、即难以变形。具体地说,使形成外部构件107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于形成内部构件108的材料的弹性模量,或者将外部构件107构成为比内部构件108厚。
[0119]具有保持部106和第二长轴构件74而构成的保持机构109在可动把持部43A、43B把持组织P3、P4之前,仅内部构件108的基端部卡合于外部构件107。
[0120]如此构成的闭孔器5在利用非可动把持部23与可动把持部43A、43B把持着组织P3、P4之后压入保持机构109。于是,在作用于内部构件108的内周面108b与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卡合于内部构件108。若进一步压入保持机构109,则在内部构件108卡合于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的状态下,内部构件108被压入外部构件107的内部。由于外部构件107的刚性比内部构件108的刚性高,因此内部构件108以随着进入外部构件107的内部而沿着外部构件107的内周面107a缩径的方式变形,缩小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的间隔。由此,更牢固地把持组织P3、P4。
[0121]之后,若拉回保持机构109,则由于作用于内部构件108与可动把持部43A、43B之间的摩擦力和作用于内部构件108与外部构件107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大,因此连接部71裂开从而外部构件107与第二长轴构件74分离。
[0122]根据本变形例的闭孔器5,能够起到与所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相同的效果。而且,通过内部构件108进入外部构件107的内部,从而内部构件108像所谓的楔子那样发挥作用并将内部构件108进入外部构件107的内部的力分解为使内部构件108缩径的力,能够有效地缩小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的间隔。
[0123]像图16所示的闭孔器6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变形例的闭孔器5中具有内部构件111而取代内部构件108。该内部构件111的内周面通过将顶端侧形成得直径比基端侧的直径大而在顶端侧与基端侧之间的连接部分整周形成有台阶部111a。
[0124]另外,利用外部构件107和内部构件111构成了保持部112,具有保持部112和第二长轴构件74而构成了保持机构113。
[0125]如此构成的闭孔器6若压入保持机构113,则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卡定于台阶部111a。因此,防止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比台阶部Illa向基端侧移动,并且防止可动把持部43A、43B相对于轴线Cl非对称地倾斜。因而,能够将保持部112更可靠地安装于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
[0126]像图17所示的闭孔器7那样,也可以是在所述变形例的闭孔器5中,在外部构件107与内部构件108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棘轮机构116。在该变形例中,棘轮机构116由设于外部构件107的内周面107a的外部爪117和设于内部构件108的外周面108a的内部爪118构成。
[0127]外部爪117形成为基端侧的面与轴线Cl正交,并且顶端侧的面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远离轴线Cl。内部爪118形成为顶端侧的面与轴线Cl正交,并且基端侧的面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远离轴线Cl。
[0128]如此构成的闭孔器7利用爪117、118的卡合能够使内部构件108相对于外部构件107向基端侧移动,但是内部构件108相对于外部构件107向顶端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能够防止如下情况:相对于外部构件107向基端侧移动而进入外部构件107的内部的内部构件108向顶端侧移动,导致把持着组织P3、P4的可动把持部43A、43B打开。
[0129]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结构的变更等。
[0130]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图16所示的内部构件111的内周面的比台阶部Illa靠顶端侧的部位、图15所示的内部构件108的内周面108b也可以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通过如此构成,能够容易地将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卡合于内部构件108,111的内周面。
[0131]图14所示的所述凹凸部101也可以形成于内部构件111的内周面的比台阶部Illa靠顶端侧的部位、内部构件108的内周面108b等的位置。通过如此构成,能够提高这些内周面与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之间的摩擦力。
[0132]也可以取代图1和图2所示的设于第一转动部40A的连接部42A而具有如图18所示的连接部121A。在该变形例中,以能够利用未图示的销构件等绕设于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基端部的所述轴线49A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棒状构件122A。连接部121A利用形成于棒状构件122A的外周面整周的槽构成。
[0133]通过进行拉拽以使棒状构件122A的两端部相互分开,从而如图19所示,连接部121A向与轴线Cl方向正交的方向裂开,棒状构件122A分离为两个。相对于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部42A为基于铆接的连接部,图18所示的连接部121A为槽状连接部。这样,作为转动部40A、40B的连接部,也可以使用槽状连接部、基于卡合的连接部而取代基于铆接的连接部。支承部20和保持机构13的连接部也能够使用期望的结构的连接部。
[0134]像图20所示的支承部126那样,也可以设置伸长机构127而取代图1和图2所示的所述实施方式的支承部20的连接部22。伸长机构127具有设于非可动把持部23的基端部的作为外螺纹的第一螺纹部127a和设于第一长轴构件24的顶端部并作为与该第一螺纹部127a相螺合的内螺纹的第二螺纹部127b。闭孔器最初是第一螺纹部127a在其整个长度上螺合于第二螺纹部127b的状态。另外,在该变形例中,借助公知的机构,图1所示的第一滑动件30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构件62绕轴线Cl转动。
[0135]从图20所示的第一螺纹部127a与第二螺纹部127b相螺合的状态开始,在固定了支承构件62的轴线Cl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第一滑动件30相对于图1所示的支承构件62旋转,减小第一螺纹部127a与第二螺纹部127b相螺合的范围。即,使第一长轴构件24相对于非可动把持部23向基端侧移动。于是,通过各个爪的卡合,第一长轴构件24、第一滑动件30、支承构件62、操作部45A、45B成为一体并移动到基端侧。由此,图2所示的操作线44A、44B被向基端侧拉引,能够使连接部42A、42B分离。而且,若使第一滑动件30旋转,则第一螺纹部127a与第二螺纹部127b之间的螺合被解除,非可动把持部23与第一长轴构件24分离。另外,也可以将第一螺纹部127a设为内螺纹,并且将第二螺纹部127b设为与该内螺纹螺合的外螺纹。
[0136]在图1所示的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形成支承构件62的主体爪66、67、第一操作部45A的操作爪56A、第二操作部45B的操作爪56B。通过如此构成,第一操作部45A和第二操作部45B也能够相对于支承构件62向顶端侧移动。
[0137]若使第一操作部45A相对于支承构件62向顶端侧移动(压入),则第一可动把持部43A的顶端部以自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离开的方式(以第一把持部11的顶端部打开的方式)进行转动。同样地,若相对于支承构件62向顶端侧压入第二操作部45B,则第二可动把持部43B的顶端部以自非可动把持部23的顶端部离开的方式(以第二把持部12的顶端部打开的方式)进行转动。由此,能够进行操作以使得可动把持部43A、43B相对于非可动把持部23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
[0138]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把持部11与第二把持部12中兼用了支承部20,但是第一把持部11和第二把持部12也可以分别具有单独的支承部。
[0139]利用单独的构件构成了第一长轴构件24和第二长轴构件74,但是也可以一体构成第一长轴构件24和第二长轴构件74。在该情况下,构成为在拉回操作部45A、45B时,可动把持部43A、43B的基端部接触到保持部73的内周面73a。通过拉回一体构成的第一长轴构件24和第二长轴构件74,从而支承部20的连接部22和保持机构13的连接部71大致同时分离。
[0140]此外,本发明并不被上述说明所限定,而仅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0141]产业h的可利用件
[0142]根据本发明的闭孔器,即使在形成于组织的穿孔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封闭穿孔的手法。
[0143]附图标记说明
[0144]1、2、3、4、5、6、7闭孔器;21转动轴;23非可动把持部(突出构件);24第一长轴构件;43A第一可动把持部(第一把持构件);43B第二可动把持部(第二把持构件);44A第一操作线(第一线状构件);44B第二操作线(第二线状构件);73保持部;73a内周面(作用部);74第二长轴构件;76操作部;92A突出部;92B突出部;101凹凸部;107外部构件;107a内周面;108内部构件;108a外周面;llla台阶部;116棘轮机构;P3、P4组织。
【权利要求】
1.一种闭孔器,其中, 该闭孔器包括: 长轴构件,其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 突出构件,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顶端部; 一对把持构件,其设于所述突出构件,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突出构件进行转动以能够在其与所述突出构件之间把持组织; 第一线状构件,其连接于构成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第一把持构件,并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延伸设置; 第二线状构件,其连接于构成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第二把持构件,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线状构件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移动自如的方式延伸设置; 操作部,其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基端部,并能够进行操作以使所述第一线状构件与所述第二线状构件相对移动;以及 保持部,其具有向所述第一把持构件和所述第二把持构件靠近所述突出构件的方向施加力的作用部,并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一起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顶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孔器,其中, 所述长轴构件具有: 第一长轴构件,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突出构件的基端部;以及第二长轴构件,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保持部的基端部,并设为相对于所述第一长轴构件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移动自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孔器,其中, 所述保持部形成为筒状, 所述作用部是所述保持部的内周面, 通过对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接触于所述内周面的部分向所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侧施加力,从而所述一对把持构件闭合, 在所述保持部的包含中心轴线的截面上,在所述保持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凹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孔器,其中, 所述保持部的所述内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孔器,其中, 所述保持部具有: 外部构件,其形成为筒状并且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顶端部;以及内部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外部构件的内侧,并形成为筒状且在内周面上形成有所述凹凸部; 所述外部构件的内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 所述内部构件的外周面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闭孔器,其中, 所述外部构件与所述内部构件利用棘轮机构相连接,该棘轮机构容许所述内部构件相对于所述外部构件向基端侧移动,并且限制所述内部构件相对于所述外部构件向顶端侧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闭孔器,其中, 所述内部构件的内周面通过将顶端侧形成为直径比基端侧的直径大而在顶端侧与基端侧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台阶部, 所述凹凸部形成于所述内部构件的内周面的比所述台阶部靠顶端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孔器,其中, 所述一对把持构件被支承为能够绕设于所述突出构件的转动轴转动, 从所述转动轴到各个所述把持构件的顶端的长度被设定为比从所述转动轴到所述突出构件的顶端的长度长, 在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一个顶端设有朝向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另一个顶端延伸的突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孔器,其中, 所述保持部由弹性材料形成。
【文档编号】A61B17/04GK104244844SQ20138001941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高桥慎治 申请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