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宗龙胆花提取物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

文档序号:130137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提宗龙胆花提取物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宗龙胆花提取物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该提宗龙胆花提取物是指从西藏产提宗龙胆的花中经乙醇超声提取、大孔树脂纯化分离分别得到具有抗凝血活性的组分Ⅰ、组分Ⅱ、组分Ⅲ;其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的各种剂型中至少包含该组分Ⅰ、组分Ⅱ、组分Ⅲ中的一种。本发明三个组分产物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有望开发成新一代抗心血系统疾病药物。
【专利说明】提宗龙胆花提取物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提宗龙胆花提取物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龙胆花被藏医作为“邦见”(藏药名称)使用,《晶珠本草》记载:邦见治毒病,各种热症,喉炎热闭;按花色分为白、蓝和黑三类,分别是“邦见嘎保”、“邦见温保”、“邦见那保”。邦见嘎保性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泻肝胆实火之功效,主治目赤咽痛、肺炎咳嗽、胃炎、气管炎等。以白花龙胆入药的 著名方剂,如六味斑瓣虎耳草丸、十味高山龙胆丸、十五味龙胆丸,皆有清热利肺、止咳化痰之疗效。
[0003]邦见嘎保生于高山雪线附近,深秋开花,无茎,叶似秦艽,花数朵簇生。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新疆、吉林(长白山)等地,俄罗斯、日本也有分布。
[0004]《藏药志》记载,各地藏医所用的邦见嘎保,其原植物是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kiGmtieum algida PalL ),另青藏各地藏医也以条纹龙胆siriaia)、短柄龙胆((?.民县龙胆((?.及提宗龙胆tizuensis Franch.)入药。提宗龙胆花也称白花龙胆,在藏药中作为邦见嘎保使用,以花入药,用于治疗气管炎、咳嗽、天花等。
[0005]提宗龙胆tizuensisFranch.)为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Gentiana)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1Ο cm,基部被多数残茎。茎位于地下部分被包于枯叶柄中,成圆柱形,形似“主根”;根茎短,根须状,肉质。须根不扭结。花枝常多数,长达10 cm,平卧。莲座状叶丛,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f 2 cm,宽0.4~0.5 cm,先端渐尖,边缘白色软骨质;茎生叶卵形,椭圆形或匙形,长4~7 mm,宽2.5^4 mm,先端钝圆或急尖,边缘白色软骨质。植株不具匍匐茎,单轴分枝,莲座状叶丛位于植株中心,包被顶芽。花萼裂片宽大,披针形,边缘软骨质。茎生叶下部者疏离,上部者密集;花浅蓝色或白色,花冠(2.5~)3~4 cm,裂片具芒,但不明显。雄蕊生于冠筒中部;子房具柄。蒴果内藏;种子表面具蜂窝状或海绵状网纹。花果期广9月。生于高山灌丛、草甸,海拔3200-4600米,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0006]龙胆在《神农本草经》中作为中品收载,具有泻胆肝实火、清热燥湿的功效,用于骨寒热、湿热黄疸、寒湿脚气、咽喉痛、目赤、口苦、阴部湿痒等证。龙胆为常用中药,中医取其苦寒之性,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龙胆苦苷具有显著的肝脏保护、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中枢兴奋、抗疲劳及健胃利胆等作用,与中医对龙胆的应用基本上一致。獐牙菜苦苷具有解痉、镇痛、镇静活性,并易从皮肤吸收,经酶水解、重排,生成红百金花内酯,后者可扩张毛细血管、持久地激活皮肤组织的酶系统而提高其生化机能,使皮肤血流旺盛、皮温上升,并促进毛发生长,苦酯苷类具有类似作用而在国外用于美容、生发之品,并广泛用于软饮料和食品中作调味剂。此外,研究发现龙胆还具有利尿、降血压、提升血糖的作用。[0007]在临床上,龙胆是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等方剂的主药,具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近年来用于健胃、抗肿瘤、治疗急慢性肝炎、乙型脑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亦取得良好疗效。龙胆在国际上被收载为苦味健胃剂。
[0008]综观国内外文献报告,均未见提宗龙胆花提取物在抗凝血活性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宗龙胆花提取物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
[00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提宗龙胆花提取物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提宗龙胆花提取物是指从西藏产提宗龙胆(Gentiana tizuensisFranch.)的花中经乙醇超声提取、大孔树脂纯化分离分别得到具有抗凝血活性的组分1、组分I1、组分III ;其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的各种剂型中至少包含该组分1、组分I1、组分III中的一种。
[0011]所述提宗龙胆花提取物是指将细度为40-60目的西藏产提宗龙胆(Gentianatizuensis Franch.)的花粉末按30L:1kg~70L:1kg的液料比用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在功率为20(T300W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0~50min后,得到提取液;所述提取液均匀地分为三份,分别在上柱液浓度为5~7 mg/mL,上柱流速3~4BV/h的条件下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其中一份先用所述提取液体积1~2倍的水洗脱,再用所述提取液体积3~5倍的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洗脱,即得组分1 ;另一份先所述提取液其体积1~2倍的水洗脱,再依次所述提取液其体积3~5倍的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所述提取液体积3~5倍的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洗脱,即得组分II ;第三份先用所述提取液体积3飞倍的质量浓度为10%的乙醇洗脱,再用所述提取液体积3~5倍的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洗脱,即得组分III。
[00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经实验表明,提宗龙胆花的乙醇提取液经大孔树脂纯化后所得的三个组分产物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有望开发成新一代抗心血系统疾病药物。
[0013]2、藏药提宗龙胆花提取物抗凝血活性实验:
⑴家兔(2~2.5kg),耳缘静脉取血,置于含有3.8%的柠檬酸钠抗凝液(1份抗凝液+9份全血)的塑料离心管中,轻轻颠倒混匀,3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_20°C冻存。作为待测血浆。
[0014]⑵APTT检测:取90 μ L待测血浆和10 μ L —定浓度的不同洗脱组分黄酮待测样品溶液,加入37°C预温APTT试剂200 μ L,混匀,37°C孵育5min ;加入37°C预温0.025mol/LCaCl2溶液IOOyL,混匀,立即启动秒表,记录凝固时间。
[0015](3) TT检测:取190 μ L待测血浆和10 μ L —定浓度的不同洗脱组分黄酮待测样品溶液,37°C预温3min,加入TT试剂200 μ L,混匀,立即启动秒表,记录凝固时间。
[0016]⑷PT检测:取90 μ L待测血浆和10 μ L —定浓度的不同洗脱组分黄酮待测样品溶液,37°C孵育3min,加入37°C预温PT试剂200 μ L,混匀,记录凝固时间,即为PT值。
[0017](5)米用肝素钠(sodium heparin, SH)作为阳性对照,以生理盐水(normalsaline, NS)为空白对照,重复实验3次。
[0018](6)数据以“平均值土标准偏差”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VOVA),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0019](7)实验分析:
APTT主要用于检测机体的内源性凝血系统,其延长或缩短分别反映凝血因子I1、V、珊、IX、X1、ΧΠ的血浆水平降低或增加。由表1 APTT指标可知,组分1、组分I1、组分III在浓度437~1750ug/ml范围内,与空白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组分1、组分II当浓度为1750ug/ml时,活化部分的凝血酶时间分别为79.51和71.50s,与阳性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1);组分III当浓度为875^1750ug/ml时,与阳性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1)。由图1可以看出,低浓度(437ug/ml)时,组分II的APTT时间要高于组分I和组分III ;而高浓度时,组分III的APTT时间要高于组分I和组分II。组分I和组分III的APTT时间都呈现剂量效应。
[0020]表1提宗龙胆花不同组分抗凝血活性(? 土S,)
【权利要求】
1.提宗龙胆花提取物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提宗龙胆花提取物是指从西藏产提宗龙胆的花中经乙醇超声提取、大孔树脂纯化分离分别得到具有抗凝血活性的组分1、组分I1、组分III ;其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的各种剂型中至少包含该组分1、组分I1、组分III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宗龙胆花提取物在制备心血系统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宗龙胆花提取物是指将细度为40-60目的西藏产提宗龙胆的花粉末按30L:Ikg~70L:lkg的液料比用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在功率为20(T300W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0~50min后,得到提取液;所述提取液均匀地分为三份,分别在上柱液浓度为5~7 mg/mL,上柱流速3~4BV/h的条件下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其中一份先用所述提取液体积f 2倍的水洗脱,再用所述提取 液体积3飞倍的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洗脱,即得组分I ;另一份先所述提取液其体积1~2倍的水洗脱,再依次所述提取液其体积3飞倍的质量浓度为30%的乙醇、所述提取液体积3~5倍的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洗脱,即得组分II ;第三份先用所述提取液体积3飞倍的质量浓度为10%的乙醇洗脱,再用所述提取液体积3飞倍的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洗脱,即得组分III。
【文档编号】A61P9/00GK103860639SQ20141011078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董琦, 肖远灿, 胡风祖, 谭亮, 迟晓峰, 矫晓丽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