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391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石柑子、山玉兰、韶子、白头翁、贝子、广藿香、鱼脑石、辛夷、玉米须、紫金牛、西番莲、白芷、朱槿、荩草、铺地黍根和五倍子;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消肿排脓、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之功效,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机能,对鼻窦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是一种理想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可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鼻美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
[0003]急性鼻窦炎常在感冒后出现鼻堵塞,脓性鼻涕增多,嗅觉减退和头痛。前组鼻窦(上颌窦、额窦、前筛窦)发炎头痛部位在前额部;后组鼻窦(后筛窦和蝶窦)发炎为头顶部或后枕部头痛。
[0004]不同鼻窦发炎其头痛的表现亦不同,例如额窦发炎者多在早晨起床后不久前额部头痛,并逐渐加重,下午则减轻。急性鼻窦炎病人可伴发热及全身不适症状。用鼻镜或鼻内窥镜检查可见鼻粘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各相应鼻窦区有压痛,鼻窦X射线拍片有助于诊断。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磺胺治疗,同时鼻内滴入血管收缩剂,理疗及中药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上颌窦蓄脓者可作上颌窦穿刺,冲洗出脓液并注入消炎药物。
[0005]慢性鼻窦炎鼻部症状似急性鼻窦炎,但无全身症状,病程长,可以有头痛,也可以没有头痛。鼻腔检查见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中鼻甲及中鼻道粘膜增厚或息肉样变,鼻窦X射线拍片对诊断有很大帮助,鼻内滴血管收缩剂有利于鼻窦的通气和脓涕引流,亦可同时配合口服中药。对多发性鼻窦炎可作阴压置换疗法,对化脓性上颌窦炎可作上颌窦穿刺术。有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弯曲、腺样体肥大等机械性阻塞因素者,因妨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使炎症难于治愈,可采用手术疗法,如鼻息肉摘除术、鼻中甲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腺样体切除术等。但手术治疗危险大,患者依从性差。
[0006]目前治疗鼻窦炎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手术治疗是指通过穿刺将鼻窦中的脓水液抽出来,然后再注入抗生素进行消炎,这种治疗方法不但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还很容易发炎,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治疗鼻窦炎有多种药物,如鼻炎丸、鼻炎康片等,这些药物服用时间长,见效慢,容易产生抗药性,治疗鼻窦炎不彻底,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了诸多困扰。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消肿排脓、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之功效,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机能,对鼻窦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是一种理想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可广泛推广应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9]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0]
Uff子22~46份山:k 21~45份韶子19~43份头翁16~?0份 與子14~39份广蕾呑13~37份A脑€13~37份辛夾9~35份 3i米须IO~34份紫金牛10~34份卩4'番莲8~32份--£ 7~31份
朱t'ft I ~31 0j./-- 'V'- 6~30 份 IIjJeii 4~28 f/?..11.lit /.2 ~26 份 ?
[0011]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2]
4 ? HI T 26~.12份山—K Λ 25~41份韶T 23-39份H头翁20~36份
W ? 18~35份广藿香17~33份儀脑彳| 17~33份辛夾15~31汾
— K米须14~30份紫金.1I,卜30份两Ar莲11~28份 Q Ki H~27份
朱掩11~27翁尊草10~26蕾铺地秦根8~24份E傷子6~22翁?
[0013]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
石柑T 30-38份Iil玉"? 29~37份韶了- 27~35份闩头翁24~32份
贝子22~30份广蕾香21~29份愈脑石21~29份辛夷19~27份
[0015]
`玉米须18~26份紫金中18~26份西番莲16~24份15~23份
朱掩15~23份Ι?尊H~22份+ 浦地忝根12~20份五倍子9~18份?
[0016]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7]
石樹子34汾山I ^ 33汾韶子31份白夂翁28份
W子26汾I'-mn 25份负脑f彳25份辛夷23份
玉米须22份紫金牛22份西番莲20份H芷19份
朱?19价荩草18?铺地黍根16?五倍下14 ?K
[0018]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9](I)将石柑子、山玉兰、韶子、白头翁、贝子、广藿香、辛夷、玉米须、西番莲、朱槿、荩草、铺地黍根和五倍子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20](2)将鱼脑石和白芷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21](3)将紫金牛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22](4)将上述步骤(1)~(3)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
[0023]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4]石柑子:味淡,性平。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积止咳。用于跌打损伤,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风湿性关节炎,小儿疳积,咳嗽;外用治骨折,中耳炎,鼻窦炎。《广西中药志》载:“清热,解毒,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耳疮。”
[0025]山玉兰:味苦、辛,性平。宣肺,止咳。用于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咳嗽。
[0026]韶子:味甘、酸,性温;归脾、胃经。散寒,止痢,解毒。主痢疾,心腹冷痛,疮疡。《陆川本草》载:“消炎杀菌。治口腔炎、痢疾,洗溃疡。”
[0027]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主治赤白痢疾,鼻衄,崩漏,血痔,寒热温疟,带下,阴痒,湿疹,瘰疬,痈疮,眼目赤痛。《日华子本草》载:“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0028]贝子:味咸,性。清热,利尿。主治伤寒热狂,水气浮肿,淋痛溺血,小便不通,鼻渊脓血,目醫,痢疾。《本经》载:“主目翳,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
[0029]广藿香: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研究证实,广藿香酮体对白色含珠菌、新型隐球菌、黑根霉等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30]鱼脑石:味甘、咸,性寒;归膀胱经。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主治石淋,小便淋浙不畅,鼻炎,化脓性中耳炎。
[0031]辛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纲目》载:“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并用研末,入麝香少许,葱白蘸入数次。”
[0032]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膀胱、肝、胆经。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载:“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0033]紫金牛:味辛,性平。止咳化痰,祛风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小儿肺炎,肺结核,肝炎,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通经,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外用治皮肤搔痒,漆疮。《上海常用中草药》载:“活血止痛,利尿,健胃,止血。治湿热黄疸,肝炎,急性肾炎,膀胱炎,肺结核盗汗、咯血,脱力劳伤,筋骨酸痛,月经不调,副鼻窦炎。”
[0034]西番莲:味苦,性温,无毒。除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感冒头痛,鼻塞流涕,风湿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失眼,下痢,骨折。《四川中药志》载:“除风清热,止咳化痰。治风热头昏,鼻塞流涕。”
[0035]白芷: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纲目》载:“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0036]朱槿: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肝、脾经。清肺化痰,凉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陆川本草》载:“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
[0037]荩草:味苦,性平。清热降逆,止咳平喘,解毒袪风湿。主治肝炎,久咳气喘,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腺炎,乳腺炎,治疥癣,皮肤瘙痒,痈疖。《药性论》载:“治一切恶疮。”[0038]铺地黍根:味甘、苦,性平。清热平肝,利湿解毒,活血祛瘀。主治高血压病,鼻衄,湿热带下,淋浊,鼻窦炎,腮腺炎,黄疸型肝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0039]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入肺、胃、大肠、肝、肾经。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纲目》载:“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五倍子所含的鞣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能够收缩小血管,对多种致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能与重金属离子、生物碱及甙类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剂。
[004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消肿排脓、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之功效,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机能,对鼻窦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是一种理想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可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3]实施例1
[0044]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4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石柑子22~46份山玉兰21~45份韶子19~43份白头翁16~40份 贝子14~39份广藿香13~37份鱼脑石13~37份辛夷9~35份 玉米须10~34份紫金牛10~34份西番莲8~32份白芷7~31份 朱槿7~31份寒草6~30份铺地黍根4~28份五倍子2~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石柑子26~42份山玉兰25~41份韶子23~39份白头翁20~36份 贝子18~35份广藿香17~33份鱼脑石17~33份辛夷15~31份 玉米须14~30份紫金牛14~30份西番莲11~28份白芷14~27份 朱樓11~27份寒草10~26份铺地黍根8~24份五倍子6~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石柑子30~38份山玉兰29~37份韶子27~35份白头翁24~32份 贝子22~30份广藿香21~29份鱼脑石21~29份辛夷19~27份 玉米须18~26份紫金牛18~26份西番莲16~24份白芷15~23份 朱槿15~23份荩草14~22份铺地黍根12~20份五倍子9~1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石柑子34份山玉兰33份韶子31份白头翁28份 贝子26份广藿香25份鱼脑石25份辛夷23份 玉米须22份紫金牛22份西番莲20份白芷19份 朱槿19份荩草18份铺地黍根16份五倍子14份。
5.—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石柑子、山玉兰、韶子、白头翁、贝子、广藿香、辛夷、玉米须、西番莲、朱槿、荩草、铺地黍根和五倍子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鱼脑石和白芷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3)将紫金牛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上述步骤(1)~(3)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K35/60GK103877429SQ20141015880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9日
【发明者】郭冬梅 申请人:郭冬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