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734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的组分制成:连翘4~6g、千金子4~6g、山柰4~6g、水红花子3~4g、栀子3~4g、玄明粉2~4g、苦豆子3~5g、豆蔻壳2~4g、水蛭3~4g、厚朴花2~3g、马鞭草2~4g、粉萆薢3~5g、地龙4~6g、绵马贯众4~6g、芦根4~6g、大枣2~4g。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清热解毒、祛风化湿、活血通络。疗效好,治疗效果高,毒副作用少。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初期有发热、咳嗽等上感症状,暴发流行时中医统称为“疫疹”,是因湿热内蕴,兼感风热时毒,郁于肌肤所致。中医的整体治疗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发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清热解毒、祛风化湿、活血通络。疗效好,治疗效果高,毒副作用少。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的组分组成:连翅4~6g、千金子4~6g、.山柰4~6g、水红花子3~4g、桅子3~4g、玄明粉2~4g、苦豆子3~5g、豆蘧壳2~4g、水蛭3~4g、厚朴花2~3g、马鞭草2~4g、粉萆蘚3~5g、地龙4~6g、绵马贯众4~6g、芦根4~6g、大率2~4g。
[0005]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毒副作用。临床常根据不同证型给予辨证施治。
[0006]本发明中药中的千金子味辛、性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功能与主治:逐水消肿,破血消癥。用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经闭;外治顽癣,疣赘。
[0007]山柰性味辛,温。归胃经。功能与主治: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马鞭草与味苦,性凉。归肝、脾经。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癥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水红花子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散血消癥,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瘿瘤肿痛,食积不消,胃脘胀痛。玄明粉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腹满胀痛;外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痈肿,丹毒。粉萆蘚味苦,性平。归肾、胃经。功能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池,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苦豆子味苦,性寒;有毒。归大肠、胃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痛。用于湿热泻痢,淋证涩痛,带下,湿疹,顽癣,牙痛,胃痛,疮疡。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连翘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有“疮家圣药”之称。绵马贯众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用于时疫感冒,风热头痛,温毒发斑,疮疡肿毒,崩漏下血,虫积腹痛。地耳草味苦、辛,性平。归肝、胆经。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散瘀消肿。用于湿热黄疸,疮疖痈肿,跌打损伤。大枣红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有较强的抗癌、抗过敏作用。大枣能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还能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以上诸药相配,治疗该病,相得益彰。
[0008]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分内服和外用药。本发明经临床验证:有效率在100%,治愈率为95%以上,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0]实施例1: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内服药:连翅4~6g、千金子4~6g、.山柰4~6g、水红花子3~4g、桅子3~4g、玄明粉2~4g、夏天无2~4g、苦豆子3~5g、豆蘧壳2~4g、水蛭3~4g、厚朴花2~3g、马鞭草2~4g、粉萆蘚3~5g、地龙4~6g、绵马贯众4~6g、芦根4~6g、大率2~4g。
[0011]实施例2: —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连翅4~6g、千金子4g、.山柰4g、水红花子3g、桅子4g、玄明粉2g、苦豆子3g、豆蘧壳2g、水蛭3g、厚朴花3g、马鞭草2g、粉萆蘚3g、地龙4g、绵马贯众4g、芦根6g、大率3g。
[0012]临床疗效总结: [0013]一、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上百例患者,疗效频佳。
[0014]二、诊断标准: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d,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严重者可累及神经系统和呼吸、循环系统导致死亡。实验室检查:可查到肠道病毒。
[0015]三、用药方法:分内服和外用药。温火煎成汤剂,每剂50~100ml,分3次口服,2~3岁每日20毫升;3~4岁每日30毫升;4~6岁每日40~50毫升;6岁~8岁半两,8~12岁全量。
[0016]四、疗效评定:
[0017]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0018]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实验室检查致病性肠道病毒已基本得到控制。
[0019]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0020]五、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经统计治愈率在100%,有效率95%以上。
[0021]六、典型病例
[0022]1、张X,女,6岁,2011年7月就诊,患者母亲代诉:2天前感冒伴发热,在社区医院拿小儿感冒颗粒口服、不见好转,不愿进食且流口水,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查体:口腔疱疹已破溃、有一片状的糜烂面,手、足和臀部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实验室检查:查到柯萨奇病毒A16型。患者母亲要求服用本发明中药7剂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未再见复发。
[0023]2、赵X,女,7岁,于2012年8月就诊,家长代诉该托儿所有流行手足口病,7天来,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伴头痛,乏力。实验室检查;查到肠道病毒71型(EV71)。患者家长要求服用本发明中药10剂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未再见复发。[0024]3、高XX,女,5岁,患者于2013年夏天就诊,家长代诉5天前,发烧,在村医拿小儿退热栓和抗病毒药片用后好转,昨天早上以来,出现手、足和臀部出现斑疱疹增多,纳少、腹泻水样便。查体:体温正常,口腔疱疹已形成灰白色膜,有的疱疹已破,有渗液流出。患者家长要求服本发明中药6剂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再见复发。该患者腹泻水样便属寒性泄泻,处方中未用浙 贝母、麦门冬。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的组分制成:连翘4~6g、千金子4~6g、.山柰4~6g、水红花子3~4g、栀子3~4g、玄明粉2~4g、苦豆子3~5g、豆蔻壳2~4g、 水蛭3~4g、厚朴花2~3g、马鞭草2~4g、粉萆蘚3~5g、地龙4~6g、绵马贯众4~6g、芦根4~6g、大麥2~4g。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977335SQ201410227824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5日
【发明者】于祝先, 刘东彦 申请人:于祝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