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辅助板的组织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34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具有辅助板的组织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辅助板的组织固定系统,其提供具有悬垂的移植物保持环的主要固定板和较长的辅助固定板,所述辅助固定板通过向上突出的栓装配到主要固定板上,向上突出的栓装配到主要固定板中的缝合线孔中。所述系统特别用于皮质固定手术中,其中移植物通道被过度钻开,并且需要较长的固定板。
【专利说明】具有辅助板的组织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0001]本发明涉及组织固定板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带有悬垂的移植物保持环的主要固定板和较长的辅助固定板的此类系统。
[0002]组织固定板将组织固定到邻近骨隧道的骨上。一个常见用途出现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中。骨隧道穿过股骨形成。其包括足够宽以容纳替代移植物组织的移植物通道,并且在更小的通过通道中终止,该更小的通过通道穿过皮质骨离开并且其宽度足够使固定板通过。移植物由从固定板悬垂的环承载,并且所述板被纵向向上引导穿过骨隧道,届时其取向翻转大约90度以抵靠在股骨的表面上并从而被防止穿过骨隧道返回。翻转型固定装置的例子在美国专利5,306,301和5,645,588中有所公开,所述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03]如果移植物通道钻得太深,可导致没有通过通道或没有足够的骨厚度来支撑优选尺寸的固定板。外科医生可能还需要准备单一直径的骨隧道。在每种情况下,将需要更大的固定板以用于适当的固定。通常使用扩大尺寸的附加板,其长度超过主要固定板,并且具有主要固定板装配到其中的上部凹槽。
[0004]现有的附加板难以使用,因为难以将它们无缝地附接到主要固定板。通常必须首先将移植物从移植物环移除,使得移植物环可穿过接受该环的附加板旋入到孔中。然后,移植物必须在该构建体使用之前重新装载在移植物环上。另外,现有的板往往不能良好地互连。
[0005]其他解决方案包括仅使用更大的固定板,但是同样地,必须将移植物从原来的环卸下,然后装载到第二板的移植物环上。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通过减少步骤数并且通过在将附加板装载到构建体上的同时允许移植物保持在环上来改善现有的技术。另外,在许多外科医生之间存在这样的看法,即希望在将移植物插入身体之前保持移植物上的轴向负载以移除拉伸。本发明通过允许移植物比其他技术更长时间地保持其负载构型来改善现有的技术。
[0007]根据本发明的组织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包括具有其间有长度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细长主体。第一缝合线孔设置在第一末端,并且中心移植物支撑环从主体悬垂。第二固定板接收第一固定板并且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从其向上突出穿过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缝合线孔的第一栓。第二固定板具有超过第一固定板长度的长度。
[0008]优选地,第一固定板还包括第二缝合线孔,并且第二固定板还包括从其向上突出穿过第一板的第二缝合线孔的第二栓。
[0009]优选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超过第一固定板的长度至少15%。
[0010]优选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超过第一固定板的长度至少65%。
[0011]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二固定板还包括具有穿过其中的第一缝合线的第一缝合线接收孔,以及具有穿过其中的第二缝合线的第二缝合线接收孔。
[0012]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二固定装置具有穿过其中的缝合线的第一缝合线接收孔,其包括穿过第一栓的插管。
[0013]优选地,第二固定板具有与其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并且移植物支撑环悬垂于第二固定板下表面之下。
[0014]优选地,第一栓紧密装配在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缝合线孔内。第一栓可被设置成以压缩配合装配在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缝合线孔内,从而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保持在一起。
[0015]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彼此互锁。互锁可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按扣配合接合。
[0016]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二固定板还包括侧开口狭槽,移植物支撑环穿过该侧开口狭槽悬垂。第二固定板可包括中间具有隔板的一对侧开口狭槽,并且该隔板横向穿过移植物支撑环,并且该移植物支撑环穿过侧开口狭槽向下悬垂。
[0017]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将组织移植物锚固到骨上。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穿过骨制备骨隧道;将第一固定板附连到第二固定板上以形成构建体,第一固定板包括具有其间具有长度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细长主体,在第一末端处的第一缝合线孔以及从其悬垂的中心移植物支撑环;第二固定板接收第一固定板并且包括上表面,该上表面具有从其向上突出穿过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缝合线孔的第一栓,并且其中第二固定板具有超过第一固定板长度的长度;将组织移植物附连到移植物支撑环上;使构建体纵向穿过骨隧道,然后将构建体重新取向以抵靠邻近骨隧道的骨放置下板下表面,此时移植物支撑环和移植物向下悬垂到骨隧道中。
[0018]优选地,第一固定板还包括第二缝合线孔,并且第二固定板还包括从其向上突出穿过第二缝合线孔的第二栓。
[0019]优选地,使用附连到第二固定板上的缝合线使构建体穿过骨隧道。缝合线可首先从第一固定板移除,并且附连到第二固定板。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缝合线穿过第一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组织固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0021 ]图2是示出了图1中的组织固定装置的侧正视图;
[0022]图3是示出了在骨中使用的图1的组织固定装置的横截面侧正视图;
[0023]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组织固定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辅助板的俯视平面图;
[0024]图4B是图4A的组织固定装置的横截面分解侧正视图;
[0025]图4C是图4B的组织固定装置的横截面侧正视图;以及
[0026]图5A至5C是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组织固定板的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织固定装置10。其大体上包括主要固定板12和比主要固定板12长的辅助固定板14。主要固定板14可单独用于提供固定,并且当需要较长的长度时,它可与辅助固定板14 一起使用以形成长度超过主要固定板12的长度的固定装置10。
[0028]当在ACL重建中使用时,主要固定板的典型尺寸将为约4mm宽乘以12mm长乘以Imm厚。在这种情况下,辅助固定板14的互补尺寸将为:长度介于约14mm至26mm之间;宽度为与主要固定板的宽度匹配的4_,或略宽一些;并且厚度为约2_,或根据满足强度要求的需要而定。尺寸可变化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和用于不同的手术。辅助板14的长度超过主要固定板12的长度,优选地介于约15%和115%之间,最优选地为约67%。优选地,它们由手术级钛或不锈钢或其他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
[0029]主要固定板12包括具有第一末端18和第二末端20的细长主体16,其中第一缝合线孔22在第一末端18处,并且第二缝合线孔24在第二末端20处。第一引导缝合线26通过第一缝合线孔22接收,并且第二引导缝合线28通过第二缝合线孔24接收。其间具有桥32的一对中心孔30从上表面34穿过主体16至其下表面36,并且承载从主体16悬垂的柔性移植物支撑环38。所示的移植物支撑环38是连续的织造纤维环,但是其他构型也是可能的,包括可调节尺寸的环。
[0030]辅助固定板14比主要固定板12长,并且能够与其装配在一起。它具有第一末端40、第二末端42、上表面44和下表面46。第一栓48从上表面44向上突出,并且紧密装配在主要固定板12的第一缝合线孔22内。第二栓50从上表面44向上突出,并且紧密装配在第二缝合线孔24内。细长的中心孔52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穿过其中的环38,使得当主要固定板12和辅助固定板14与通过缝合线孔22和24接收的栓48和50装配在一起时,环38通过孔52向下悬垂以悬垂在辅助固定板14的下表面46之下(参见图2)。中心孔52的尺寸可被设计为允许主要固定板12向上穿过其中,使得其可用附接到环38的移植物(在图1和2中未示出)附连到辅助固定板14。
[0031]第一引导缝合线54穿过靠近辅助固定板14的第一末端40的第一缝合线孔56被接收,而第二引导缝合线58穿过位于第二末端42处的第二缝合线孔60被接收。辅助板14可仅设有缝合线孔56和60而没有引导缝合线54和58,在这种情况下,来自主要固定板的引导缝合线26和28可被移除并且穿过辅助板中的缝合线孔56和60。如果辅助固定板14具有其自身的缝合线54和58,则当与辅助固定板14 一起使用时,主要固定板12的引导缝合线26和28将被移除并丢弃。这样将不再需要在手术期间重新穿引缝合线26和28。
[0032]现在转到图3,辅助固定板14的典型用途是,当骨隧道64中的移植物通道62穿过骨66诸如股骨钻得太深时,使较短的通过通道68 (或者如果移植物通道62彻底钻过度,则没有通过通道68),并因此使骨66不足以独自支撑主要固定板12。辅助板14的附加长度允许其牢固地坐置在相邻骨66的顶上,并且提供稳固的修复。
[0033]外科医生确定对辅助固定板14的需要之后,辅助板便附连到主要固定板12。如果移植物70已经附接到主要固定板12的环38,则无需将其移除。主要固定板12向上穿过中心孔52,其缝合线26和28已经移除,并且辅助固定板14的栓48和50用环38装配到主要固定板12的空缝合线孔22和24中,该环38从组织固定装置10的由此形成的构建体悬垂。正如主要固定板12原本要做的那样,该构建体然后纵向向上穿过骨隧道64,但是采用了辅助固定板14的缝合线54和58。然后将其重新取向以使其平放,此时辅助固定板下表面46支承抵靠在骨66上,并且环38和移植物70向下悬垂到骨隧道64中,在此之后可将引导缝合线54和58移除。对于ACL重建,移植物70的相对末端将被固定到胫骨隧道(未示出)中。
[0034]图4A至图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织固定装置72的替代实施例。它包括具有可选的辅助固定板74的主要固定板12,该辅助固定板74具有与带有若干可选结构的辅助固定板14相似的结构,所述若干可选结构可如此处所示一起采用或单独采用。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第一栓76和第二栓78,所述栓分别具有轴向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一插管80和第二插管82,其替代辅助固定板14的独立的第一缝合线孔56和第二缝合线孔60。第一引导缝合线26和第二引导缝合线28然后可位于相对于主要固定板12在其正常操作中相同的位置,并且同时穿过主要固定板12和辅助固定板74的它们的路径有助于将这两个结构保持在一起。
[0035]设想了可改变缝合线26和28的用途,从将它们用于主要固定板12改变为用于中空栓76和78,并且为此,辅助固定板74可设有缝合线穿线器(未示出),诸如具有穿过其中的远侧缝合线捕获风筝的细长线材)以简化重新穿引缝合线26和28的任务。或者,栓76和78可使用插管80和82中的一次性夹持器塞(未示出)中的新缝合线预先装载,这样在主要固定板12和辅助固定板74配置到一起之后,便可帮助完成新缝合线的穿线。
[0036]辅助固定板74也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其不具有单个封闭的细长中心孔52,而是具有其间形成有分隔柄脚88的第一侧面狭槽84和第二侧面狭槽86。这允许环38从侧面装载进狭槽84和86中,此时柄脚插入穿过环38。
[0037]要将辅助固定板74牢固地保持到主要固定板12,可能需要具有互锁结构,诸如这两个部件之间的按扣配合接合。例如,每个栓76和78可设有略为远侧且径向的唇缘以及一个或多个轴向狭槽(未示出),使得在将所述栓装载到缝合线孔22和24中时,它们的直径略微压缩和减小,然后在唇缘通过主体16时,所述栓回弹以将所述部件锁定在一起。部件不需要按扣配合,但可仅仅具有足够的过盈配合以将其保持在一起,从而实现相似的目的。
[0038]图5A至图5C示出了用于与图1的主要固定板12 —起使用的辅助固定板74的三个替代形式。图5A示出了具有中空栓92和用于接收环38的单个中心孔94的板90。图5B示出了具有用于接收环38的单个侧装载狭槽98的板96。图5C示出了具有其间有桥106的一对相对的侧装载狭槽102和104的板100。板100将部分穿过环38,并且被旋转以将其装载到狭槽102和104中。
[0039]尽管已结合其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特别说明,但是应当理解,这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在现有技术所允许的条件下应作宽泛解释。
【权利要求】
1.一种组织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板,其包括具有其间有长度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细长主体,在所述第一末端处的第一缝合线孔以及从其悬垂的中心移植物支撑环; 第二固定板,其接收所述第一固定板并且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从其向上突出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第一缝合线孔的第一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具有超过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长度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还包括第二缝合线孔,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还包括从其向上突出穿过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二缝合线孔的第二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述长度超过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长度至少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述长度超过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长度至少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还包括具有穿过其中的第一缝合线的第一缝合线接收孔,以及具有穿过其中的第二缝合线的第二缝合线接收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还包括具有穿过其中的缝合线的第一缝合线接收孔,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缝合线接收孔包括穿过所述第一栓的插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具有与其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移植物支撑环悬垂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下表面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栓紧密装配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第一缝合线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栓以压缩配合装配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第一缝合线孔内,由此将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保持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彼此互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互锁包括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按扣配合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还包括侧开口狭槽,所述移植物支撑环通过所述侧开口狭槽悬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还包括中间具有隔板的一对侧开口狭槽,所述隔板横向穿过所述移植物支撑环,并且所述移植物支撑环穿过所述侧开口狭槽向下悬垂。
14.一种将组织移植物锚固到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穿过骨制备骨隧道; 将第一固定板附连到第二固定板以形成构建体,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具有其间有长度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细长主体,在所述第一末端处的第一缝合线孔以及从其悬垂的中心移植物支撑环;所述第二固定板接收所述第一固定板并且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从其向上突出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第一缝合线孔的第一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具有超过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长度的长度; 将所述组织移植物附连到所述移植物支撑环; 使所述构建体纵向穿过所述骨隧道,然后将所述构建体重新取向以抵靠邻近所述骨隧道的所述骨放置所述下板下表面,其中所述移植物支撑环和移植物向下悬垂到所述骨隧道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还包括第二缝合线孔,并且所述第二固定板还包括从其向上突出穿过所述第二缝合线孔的第二栓。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附连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缝合线用于使所述构建体穿过所述骨隧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线从所述第一固定板移除,并且附连到所述第二固定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线穿过所述第一栓。
【文档编号】A61B17/04GK104510508SQ201410503660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D.B.斯潘西纳 申请人:德普伊米特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