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用荷包缝合尾端张力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63231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心脏外科用荷包缝合尾端张力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心脏外科用荷包缝合尾端张力固定装置,心脏外科发展迅速,但最基本心脏操作技术仍然不可取代,其中动脉系统的荷包缝合是每个心脏外科医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荷包缝合后对于预置缝线如何固定也是目前所面临的比较基础但重要的问题,固定的不确切很有可能造成前功尽弃,好不容易缝合好的荷包由于固定不良会造成撕裂、出血,传统固定技术应用固定钳,不仅张力不好控制,而且占用空间大,对于本来就局促的术野增加很多麻烦。现设计一种专用于荷包固定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在使用前,根据所需要的长短修剪橡胶管的近心端,荷包缝合后将线一次穿过橡胶管和固定头,然后将缝合线压进固定槽,再将缝合线在固定头的腰部反复缠绕,最后将固定头一侧带卡口的侧壁放下锁死,这中多重防滑固定的方法既保证的荷包的稳定性,又减少空间的占用。
【专利说明】心脏外科用荷包缝合尾端张力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心脏外科的发展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时间,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先进仪器的发明,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心脏辅助装置,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创新,但最基本心脏操作技术仍然以它不可取代的位置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其中动脉系统的荷包缝合是每个心脏外科医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荷包缝合后对于预置缝线如何固定也是目前所面临的比较基础但重要的问题,固定的不确切很有可能造成前功尽弃,好不容易缝合好的荷包由于固定不良会造成撕裂、出血,传统固定技术应用固定钳,不仅张力不好控制,而且占用空间大,对于本来就局促的术野增加很多麻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广泛应用的荷包尾端固定技术为将缝合线穿过橡胶套管,收紧荷包后用血管钳加紧(见图1),这种技术存在很多弊端,首先张力不稳定:目前对于成人患者,动脉荷包采用专用的荷包线,这种缝合线为了减少出血和与血管的摩擦,表面制作的比较光滑,虽然有血管钳夹住固定,但其滑动的势能仍然很大,而对于粗大主动脉来说,由于主动脉壁很薄,缝合的都比较浅,再加上张力大,荷包松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增加术中出血的可能性,而对于婴幼儿患者来说,一般使用滑线缝合荷包,滑线和橡胶管的摩擦力更小,术中必须多次调整荷包松紧程度,这对于精细心脏手术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麻烦;其次,传统的这种固定方式占用很大空间,一般主动脉插管的荷包要缝两个荷包,灌注管的位置要缝合一个荷包,整个主动脉位置有三个荷包,左心吸引处需要一个荷包,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各需要一个荷包,计算下来,需要6个血管钳参与固定,这对于仅有f 1.5平方分米的术野来说,与心内操作无关的杂物太多了 ;另外,对于应用持续体外膜肺辅助的患者,需要延迟关胸,为了减少感染几率,需要把所有固定装置放在胸腔里,仅将管道留到体外,皮肤要完整缝合,所以血管钳固定方法必须被放弃,而目前又没有产品能够代替血管钳的固定效果, 申请人:所在单位目前使用以下方法:将输血装置的一个小“T”形过滤头剪下,插入橡胶管尾端,然后将荷包线反复缠绕过滤头根部,再在外侧用丝线结扎固定(见图2),这种方法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弊端,1,每个输血器只有一个“T”形过滤头,剪除后整个输血器只能扔掉,造成很大浪费;2,这种缠绕在橡胶管外端的固定方式也不够确切,经常因为线松了而出血,必须重新缠绕;3,外侧用丝线结扎固定的方法在拆除装置时非常麻烦,在剪开固定线的同时很有可能损伤滑线,造成无法打结荷包。


【发明内容】

[0003]根据以上问题,设计一种专用于荷包固定的装置,这种装置为橡胶管与固定头一体的中空设计(见图3),在使用前,根据所需要的长短修剪橡胶管的近心端,荷包缝合后将线一次穿过橡胶管和固定头,然后将缝合线压进固定头边缘的固定槽(固定槽内部为防滑的橡胶结构,起到初步防滑作用),再将缝合线在固定头的腰部反复缠绕,由于固定头的腰部表面为一层薄的防滑橡胶,所以缠绕后缝线被再次固定,最后将固定头一侧带卡口的侧壁放下锁死(侧壁的内侧也是防滑橡胶,再次固定缝线),这中多重防滑固定的方法既保证的荷包的稳定性,又减少空间的占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图1是目前应用的荷包尾端固定技术,其中1:主动脉;2:荷包;3:橡胶管;4:血管钳;图2是延迟关胸患者所采用的荷包尾端固定技术,其中1:主动脉;2:荷包;3:橡胶管;4:输血器“T”形过滤头;
图3是发明人所提出的新型荷包尾端固定装置,其中1:可剪裁的橡胶管近心端;2:固定器外侧带卡口的侧壁;3:内侧的防滑橡胶层;4:固定器边缘带防滑橡胶的卡槽。
【权利要求】
1.该装置采用橡胶管和固定头一体设计,减少零散器械数量,规避了零散器械计数工作,减少遗留体内的风险。
2.该装置橡胶管部分可任意剪裁,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应用。
3.该装置固定头部分内侧采用薄层防滑橡胶,分别有卡槽、腰部、外侧固定臂三重固定,有效防止缝线滑动。
4.固定头可放置于胸腔内,减少空间占用。
【文档编号】A61B17/04GK104434237SQ20141052137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王强, 彭博 申请人:彭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