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由牡荆15份,玉米须20份,柏子仁20份,佛手花6份,合欢皮15份,芦苇根12份,郁金9份,蒺藜10份,檀香6份,秦皮15份,白梅花10份,珍珠2份制备而成。本发明的药物中,柏子仁、合欢皮和珍珠同用能养心、解郁、镇定、安神;辅以牡荆、玉米须、白梅花和檀香,镇定安神功效明显增强;辅以佛手花、芦苇根、蒺藜和秦皮,养心解郁的功效明显增强。诸药同用,镇定安神、养心除烦、疏肝解郁之功效明显增强,同时产生了生津清心、补气养血、聚精凝神、舒缓情绪的功效;从而对失眠症产生显著疗效。
【专利说明】-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入寐困难,寐而易醒,醒 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眠。作为一种症状,失眠一般不会引起严重 后果。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均可出现失眠。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
[0003] 失眠的原因都为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引起阴阳 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失眠。病理变化为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阴血黯耗,营血亏虚,上 不奉心,以致心神不安;或素体虚弱、久病之人,肾阴耗伤,水不济火,心阳独亢及五志过极, 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均可扰乱神明而致心神不宁;或为情志所 伤,气郁化火及阴虚阳亢,扰动心神,神不安宁;尚有宿食酿痰,胃气不和,痰热上扰,而致失 眠。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本发明的药物对于失眠症有明 显疗效,尤其是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有特别显著疗效。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牡荆15份,玉米须20 份,柏子仁20份,佛手花6份,合欢皮15份,芦華根12份,郁金9份,蒺藜10份,檀香6份, 秦皮15份,白梅花10份,珍珠2份。
[0006] 上述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可以采用中药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如直接粉碎 制备成散剂,加水煎煮制备成汤剂,由汤剂进一步浓缩、加工成膏剂、片剂、丸剂及胶囊等。 在制备过程中还可以添加可药用添加的辅料,如赋型剂、调味剂等。
[0007] 上述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优选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 将牡荆、合欢皮、芦苇根、郁金、蒺藜和秦皮加水煎煮1-1. 5h,然后加入玉米须和佛 手花继续煎煮〇. 5-lh ;将煎煮液浓缩至膏状; (2) 将白梅花和珍珠粉碎至粉状;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檀香和柏子仁进行提取,得檀香挥发油和柏子仁挥发 油; (4) 将檀香挥发油和柏子仁挥发油混匀,然后与粉末状的白梅花和珍珠粉混合均匀,得 芯材;最后用步骤(1)的膏状物将芯材包裹,得药丸。
[0008] 相对于采用其他制备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的有效率更 商。
[0009] 本发明所述牡荆是指牡荆的茎。
[0010] 发明所用的各原料药的药理分析: 牡荆,其茎可入药;性平味甘; 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归膀胱、肝、胆经;功能主治:利尿消肿,利湿退黄;主治水肿, 小便淋浙,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乳汁不通; 柏子仁,性平,味甘;归心、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 目民,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佛手花,味微苦,性辛;归肝、胃经;功能主治:平肝降气; 合欢皮,性平,味甘;归心、肝经;功能主治: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 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 芦苇根,可入药,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郁金,性寒;味辛、苦;归肝、胆、心经;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 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蒺藜,性平,味苦、辛,归肝经;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 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檀香,性温,味辛;归脾、胃、心、肺经;功能主治: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 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 秦皮,性寒,味苦、涩;归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 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白梅花,性平,味酸、涩;归肝、肺经;功能主治:舒肝,和胃,化痰;用于梅核气,肝胃气 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 珍珠,性寒,味咸;归肝、心经;功能主治: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用于惊悸失 目民,惊风癫痫,目生云翳,疮疡不敛。
[0011]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药物中,柏子仁、合欢皮和珍珠同用能养心、解郁、镇定、安神;辅以牡荆、玉米 须、白梅花和檀香,镇定安神功效明显增强;辅以佛手花、芦苇根、蒺藜和秦皮,养心解郁的 功效明显增强。诸药同用,镇定安神、养心除烦、疏肝解郁之功效明显增强,同时产生了生津 清心、补气养血、聚精凝神、舒缓情绪的功效;从而对失眠症产生显著疗效。尤其是对肝郁化 火型失眠症的疗效显著,有效率达89%以上。本发明的药物还具备见效快的优点。
[0012] 药效实验 为表明本发明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系统临床观察选取400例患 者,将400例患者平均分为四组,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 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其中三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入组标准:1)年龄> 18 岁;2)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
[0013] 症状: 不寐,情绪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日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青红,苔黄, 脉弦而数。 治疗措施: 试验组1 :服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散剂;以原料药为基准,每天用药70g,分两次 服用,早晚各一次; 试验组2 :服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备的水剂;以原料药为基准,每天用药70g,分两次 服用,早晚各一次; 试验组3 :服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备的药丸;以原料药为基准,每天用药70g,分2次 服用,早晚各一次; 对照组:服用柏子养心丸海次12粒每日3次,吞服。
[0014] 疗效标准: 无效:舌苔、脉相没有变化;情绪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日苦、小便黄赤 和大便秘结的症状没有缓解,睡眠没有改善; 有效:舌苔、脉相有变化;情绪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日苦、小便黄赤或 大便秘结的症状明显减轻,或者睡眠有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延长或睡眠质量提高); 痊愈:舌苔、脉相正常;情绪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日苦、小便黄赤和大 便秘结的症状消失。
[0015] 经过6个月的治疗,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 示; 表1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牡荆 15份,玉米须20份,柏子仁20份,佛手花6份,合欢皮15份,芦苇根12份,郁金9份,蒺藜 10份,檀香6份,秦皮15份,白梅花10份,珍珠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 将牡荆、合欢皮、芦苇根、郁金、蒺藜和秦皮加水煎煮1-1. 5h,然后加入玉米须和佛 手花继续煎煮〇. 5-lh ;将煎煮液浓缩至膏状; (2) 将白梅花和珍珠粉碎至粉状;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檀香和柏子仁进行提取,得檀香挥发油和柏子仁挥发 油; (4) 将檀香挥发油和柏子仁挥发油混匀,然后与粉末状的白梅花和珍珠粉混合均匀,得 芯材;最后用步骤(1)的膏状物将芯材包裹,得药丸。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4225499SQ20141052685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范现汝 申请人:范现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