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胃性溃疡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胃性溃疡的中药,所述中药组成和重量为:铁包金20克,海螵蛸6克,香附6克,青皮8克,生姜3克,槟榔6克,砂仁8克,陈皮6克,木香6克,甘草6克。本发明的效果为:取材方便,见效快,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出胃肠积气,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
【专利说明】一种肝胃性溃疡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尤其是一种治疗肝胃性溃疡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胃脘痞胀疼痛是典型的肝胃性溃疡的症状,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内伤情志,肝郁气结,疏泄失常。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胃性溃疡的中药配方,其成本低、见效快、副作用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肝胃性溃疡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铁包金15-30克,海螵蛸
5-8克,香附6-9克,青皮6-9克,生姜3-6克,槟榔5_9克,砂仁6_12克,陈皮6_12克,木香
4-8克,甘草3-6克。
[0006]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铁包金20克,海螵蛸6克,香附6克,青皮8克,生姜3克,槟榔6克,砂仁8克,陈皮6克,木香6克,甘草6克。
[0007]上述中药为I副药的用药剂量,将上述中药放到砂锅中,加三碗水,大火烧开,中火煎熬,煎熬到剩余一碗水时,倒出药汁口服,每天三次,一副药可以喝2天。
[0008]本发明采用的原料药的药性、药理及作用如下:
[0009]铁包金:止血化瘀,理气镇痛
[0010]海螵蛸:养胃通气,止血镇痛
[0011]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0012]青皮:疏肝理气,消积化滞;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内积气
[0013]生姜:降逆止呕,益脾和胃;抗菌消炎
[0014]槟榔: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0015]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0016]陈皮:醒脾理气,宽胸利膈;存进消化液分泌,排除肠内积气
[0017]木香:行气止痛;促进消化液分泌
[0018]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0019]本发明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结合多年的临床试验,不断探索形成了一种肝胃性溃疡的中药。经临床治疗有效率可达99%以上,治愈率达95%以上,见效快,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出胃肠积气,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本发明的一种肝胃性溃疡的中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铁包金20克,海螵蛸6克,香附6克,青皮8克,生姜3克,槟榔6克,砂仁8克,陈皮6克,木香6克,甘草6克。
[0022]上述中药为I副药的用药剂量,将上述中药放到砂锅中,加三碗水,大火烧开,中火煎熬,煎熬到剩余一碗水时,倒出药汁口服,每天三次,一副药可以喝2天。
[0023]根据临床观察疗效总结:
[0024]病例1,患者,男,25岁,患者症状:胃脘胀满,呕吐不消化食物。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一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0025]病例2,患者,女,39岁,患者症状:胃脘痞胀疼痛,攻窜胁背,舌淡、脉弦。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一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0026]病例3,患者,男,46岁,患者症状:嗳气频作,舌苔薄,胃痛绵绵。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两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0027]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方案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肝胃性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铁包金15-30克,海螵蛸5-8克,香附6-9克,青皮6-9克,生姜3-6克,槟榔5_9克,砂仁6_12克,陈皮6-12克,木香4-8克,甘草3-6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胃性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铁包金20克,海螵蛸6克,香附6克,青皮8克,生姜3克,槟榔6克,砂仁8克,陈皮6克,木香6克,甘草6克。
【文档编号】A61K35/618GK104288730SQ201410553244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卜兴强 申请人:卜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