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294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成:野菊花、川芎、白芍、决明子、杜仲、钩藤、天麻、山茱萸、泽泻、夏枯草、山楂、槐花、茯苓、密蒙花、菟丝子、车前子。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具有清肝养肝、养肝明目、滋补肝肾和明目退翳之功效,主治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昏花等症。本发明配方简单,生产简便,疗效显著,无毒,稳定性好,患者服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 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 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症、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 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抑郁症早期也常有头晕。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 头晕伴有平衡觉障碍或空间觉定向障碍时,患者感到外周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
[0003]目前西医有多种治疗头晕的药物:如苯海拉明、倍他啶、海俄辛、安定、舒必利、 西比灵、美克洛、敏斯朗、都可喜等,但副作用比较大,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也有 一些治疗头晕的中药方剂,如专利号20141026654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头晕的中 药,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吴茱萸1-4份,党参1-4份,生姜1-4份,菊花2-5份,白芍 2-4份,川牛膝3-5份,川弯1-5份,紫河车2-4份,酸枣仁1-5份,杜仲2-5份,半夏1-5份, 麦门冬3-6份,桑寄生1-4份,苍耳1-4份,豨莶1-5份,荷苞花2-5份,五味子1-4份,生龙 牡各2-6份,茯苓2-5份,葛根1-4份,甘草2-5份,钩藤2-5份。专利号102258698B的发明 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桂枝3-9、葛根25-35、 羌活10-20、天麻10-20、白术15-25、陈皮5-15、茯苓25-35、猪苓10-20、钩藤25-35、姜半 夏10-20、泽泻20-30、磁石25-35、菊花10-20、川穹10-20、五味子5-15、牡蛎25-35、生龙骨 25-35。这些方法制作的药物对缓解症状均有一定作用,但在疗程速度和疾病根治方面大都 不能令人满意。
[0004] 中医认为:头晕一症或由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导致肝阳上允,阳升风动,发为眩 晕;或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 或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发生眩晕。由此本病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治疗 头晕应以舒肝、健脾、强肾三方面入手。本发明正是基于中医对头晕的辨证认知,精心配伍 药材,反复临床实践,最终获得一个对头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的中药组方。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目前头晕治疗情况不是很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头晕的中 药组合物。
[0006]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野菊花20-30份、川芎 20-30份、白芍8-15份、决明子8-15份、杜仲2-4. 5份、钩藤20-30份、天麻10-20份、山茱 萸10-20份、泽泻8-15份、夏枯草8-15份、山楂20-30份、槐花20-30份、茯苓20-30份、密 蒙花8-15份、菟丝子8-15份、车前子8-15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中药是由以 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野菊花25份、川弯25份、白芍13份、决明子13份、杜仲3份、钩藤25 份、天麻15份、山茱萸15份、泽泻12份、夏枯草12份、山楂25份、槐花25份、茯苓25份、 密蒙花13份、菟丝子12份、车前子12份。
[0007] 本发明中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按本发明中药组方准确称取:野菊花、川弯、白芍、决明子、杜仲、钩藤、天麻、山 茱萸、泽泻、夏枯草、山楂、槐花、茯苓、密蒙花、菟丝子、车前子。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6-9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 5-2. 5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 初始药材2-4倍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2小时,过滤得滤液b;在滤渣中加入 初始药材1-3倍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0. 5-1. 5小时,过滤得滤液c;将滤液a、 b、c混合,进行减压浓缩,直到混合液的相对密度为1. 17-1. 25 (65-75°C测)时停止浓缩, 即为中药浓缩液; 步骤3、将中药浓缩液加入辅料制成片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中药成品制剂。
[0008] 步骤2中,优选第一次加水为8倍量,煎煮时间为2h,第二次加水量为3倍量,煎 煮时间为I. 5h,第三次加水量为2倍量,煎煮时间为lh。优选对滤液进行加热浓缩,浓缩成 70°C下相对密度为1. 21的清膏。
[0009] 本发明所用中药材的来源及功效: 野菊花:可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 降压作用。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
[0010]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是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也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等。选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0011]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 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芍药甙有 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 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选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 药的干燥根。
[0012] 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通便的功能。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急性结膜炎、角膜溃 疡、青光眼、痈疖疮疡等症。
[0013] 杜仲:降血压、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气。适用于: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多 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0014] 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主治:小儿^(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 火头胀痛。选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钩枝条。
[0015] 天麻:平肝息风、祛风止痛,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 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 作用;。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 遂。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选兰科天麻属植物的干燥块茎。
[0016] 山茱萸:又名山芋肉、药枣、实枣儿、枣皮、肉枣等,为我国常用名贵中药材,应用历 史悠久。有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膈,收敛而不留邪等特殊功效。据化学分 析,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酒石酸、没食子酸、苹果酸、树酯、鞣质和多种维 生素等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用于: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健忘、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大汗虚脱等。
[0017]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 遗精。选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0018] 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具有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 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淋巴结核、甲状腺肿、乳痈、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血 崩、带下、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及细菌性痢疾等。选唇形目唇形科植物夏枯草半干燥果 穗。
[0019] 山楂:味酸性温,气血并走,化瘀而不伤新血,行滞气而不伤正气,应用于肉食积滞 证,泻痢腹痛、疝气痛、瘀滞腹痛胸痛、恶露不尽、痛经、吐血、便血等。现代单用本品制剂治 疗心血管疾病、细菌性痢疾等,均有较好疗效,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脑血及其作用机制。
[0020] 槐花,具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生槐花苦寒之性较强,长于清肝泻火,清热凉 血。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选豆科植物槐的花。
[0021]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 功用。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0022]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 物昏花。选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
[0023] 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 痿遗精、呓语、小便频数、尿有余浙、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女带下、习惯性流 产等症。选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
[0024] 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 赤肿痛,痰热咳嗽。选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0025] 本发明的配方以野菊花、川芎、白芍、决明子、杜仲、钩藤、天麻、山茱萸八味中药为 君药,清肝明目、平抑肝阳,用于治肝阴虚所致目暗不明和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等;以夏枯 草、茯苓、密蒙花为臣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于肝肾亏虚之头晕目眩和腰膝酸软等;以 菟丝子、车前子、泽泻为佐药,以山楂、槐花为使药,君臣佐使诸药配伍,共奏养肝明目、滋补 肝肾之效。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具有清肝养肝、养肝明目、滋补肝肾 和明目退翳之功效,主治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昏花等症。本发明配方简单,生产简便,疗效 显著,无毒,稳定性好,患者服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 实施例1 1. 1原料组成(g): 野菊花25、川芎25、白芍13、决明子13、杜仲3、钩藤25、天麻15、山茱萸15、泽泻12、夏 枯草12、山楂25、槐花25、茯苓25、密蒙花13、菟丝子12、车前子12。
[0029] 1. 2制备方法: 步骤1、按本发明中药组方准确称取:野菊花、川弯、白芍、决明子、杜仲、钩藤、天麻、山 茱萸、泽泻、夏枯草、山楂、槐花、茯苓、密蒙花、菟丝子、车前子。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 3倍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 5小时,过滤得滤液b;在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2倍 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c;将滤液a、b、c混合,进行减压浓 缩,直到混合液的相对密度为1. 21 (70°C测)时停止浓缩,即为中药浓缩液; 步骤3、将中药浓缩液加入辅料制成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中药成品制剂。
[0030] 步骤2中,优选第一次加水为8倍量,煎煮时间为2h,第二次加水量为3倍量,煎 煮时间为I. 5h,第三次加水量为2倍量,煎煮时间为lh。优选对滤液进行加热浓缩,浓缩成 70°C下相对密度为1. 21的清膏,然后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
[0031] 实施例2 2. 1原料组成(g): 野菊花20、川芎20、白芍8、决明子8、杜仲2、钩藤20、天麻10、山茱萸10、泽泻8、夏枯 草8、山楂20、槐花20、茯苓20、密蒙花8、菟丝子8、车前子8。
[0032] 2. 2制备方法: 步骤1、按本发明中药组方准确称取:野菊花、川弯、白芍、决明子、杜仲、钩藤、天麻、山 茱萸、泽泻、夏枯草、山楂、槐花、茯苓、密蒙花、菟丝子、车前子。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 3倍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 5小时,过滤得滤液b;在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2倍 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c;将滤液a、b、c混合,进行减压浓 缩,直到混合液的相对密度为1. 21 (70°C测)时停止浓缩,即为中药浓缩液; 步骤3、将中药浓缩液加入辅料制成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中药成品制剂。
[0033] 步骤2中,优选第一次加水为8倍量,煎煮时间为2h,第二次加水量为3倍量,煎 煮时间为I. 5h,第三次加水量为2倍量,煎煮时间为lh。优选对滤液进行加热浓缩,浓缩成 70°C下相对密度为1. 21的清膏,然后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
[0034] 实施例3 3. 1原料组成(g): 野菊花30、川芎30、白芍15、决明子15、杜仲4. 5、钩藤30、天麻20、山茱萸20、泽泻15、 夏枯草15、山楂30、槐花30、茯苓30、密蒙花15、菟丝子15、车前子15。
[0035] 3. 2制备方法: 步骤1、按本发明中药组方准确称取:野菊花、川弯、白芍、决明子、杜仲、钩藤、天麻、山 茱萸、泽泻、夏枯草、山楂、槐花、茯苓、密蒙花、菟丝子、车前子。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 步骤2、加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a;在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 3倍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 5小时,过滤得滤液b;在滤渣中加入初始药材2倍 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c;将滤液a、b、c混合,进行减压浓 缩,直到混合液的相对密度为1. 21 (70°C测)时停止浓缩,即为中药浓缩液; 步骤3、将中药浓缩液加入辅料制成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中药成品制剂。
[0036] 步骤2中,优选第一次加水为8倍量,煎煮时间为2h,第二次加水量为3倍量,煎 煮时间为I. 5h,第三次加水量为2倍量,煎煮时间为lh。优选对滤液进行加热浓缩,浓缩成 70°C下相对密度为1. 21的清膏,然后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
[0037]实施例4、本发明中药胶囊剂的动物毒性试验 4. 1试验药品:本发明实施例1、2、3所制得中药片剂,将药片加纯化水调制成稀糊状, 备用。
[0038] 试验所用动物:普通级NIH小鼠,体重21g±6g,雌雄各半,雌性小鼠均无孕;SD大 鼠,初始体重218 ± 9g,雌雄各半,雌性大鼠均无孕。
[0039] 4. 2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稀糊,在45g生药/kg剂量 下,给药后小鼠出现轻微活动减少,1小时左右恢复正常,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无一小鼠死 亡,且全身状况、饮食、摄水、小便和体重增长均正常。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灌胃本发明的中 药口服液的最大给药量为45g生药/kg/d(LD50 > 45g生药/kg)。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每日 临床用药总量为〇.20g生药/kg/d;按体重计,小鼠灌胃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耐受量为临床病 人的225倍。提示该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0040] 4. 3长期毒性试验 选用SD大鼠,给予三种剂量的本发明中药稀糊:36.Og生药/kg、12.Og生药/kg、4.Og生药/kg(单位体重给药量按临床用药量的20倍计算,临床用药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2010年版一部)。每天灌胃一次,连续10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 (雌雄各半),其余i/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 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 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Glu、BUN、Crea、TP、BIL、ALB、CH0L)、尿液生化、脏器系 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
[0041]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 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 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 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 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中药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36.Og生药/kg、12.Og生药/ kg、4.O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祀器官和敏感指标,恢 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很高。
[0042]实施例5、本发明中药片剂的临床效果试验 5. 1、受试者的来源及分组 所有受试者均来自某市中医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头晕患者(中医 诊断标准:(1)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景物有旋转感;或自 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2)可有反复发作史),从中筛选出适合试验的患者160例,其中, 男80例,年龄20-63岁,女80例,年龄23-55岁。将所有受试者平均分成4个组,分别编号 为对照组、A组、B组、C组。
[0043] 5. 2、试验药品 (1)眩晕宁片,规格每片相当于总药材3克(糖衣片),国药准字Z45020605,桂林三金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0044] (2)本发明实施例1、2、3所制得的片剂,编号为A、B、C。
[0045] 5. 3、试验方法 对照组服用眩晕宁片,每日3次,每次2片。A-C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2、3所制编号A-C 的片剂,每日3次,每次4片(折合生药约4g)。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过 程中,认真记录患者服药后的感觉、身体状况,。
[0046] 5. 4、评判标准 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中头晕的疗效判定标准,对本发明的治疗后的疗效标 准确定如下: (3)治愈:头晕所有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0047] (4)显效:头晕的部分症状消失或缓解,仍需要继续治疗。
[0048] (5)无效:头晕的所有症状均未得到任何改善,甚至更加严重。
[0049] 5. 5、治疗结果统计分析 试验全部结束后,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见表1。
[0050] 表1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野菊花20-30 份、川弯20-30份、白芍8-15份、决明子8-15份、杜仲2-4. 5份、钩藤20-30份、天麻10-20 份、山茱萸10-20份、泽泻8-15份、夏枯草8-15份、山楂20-30份、槐花20-30份、茯苓20-30 份、密蒙花8-15份、菟丝子8-15份、车前子8-15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野菊花25份、川;25份、白芍13份、决明子13份、杜仲3份、钩藤25份、天麻15份、山茱 萸15份、泽泻12份、夏枯草12份、山楂25份、槐花25份、茯苓25份、密蒙花13份、菟丝子 12份、车前子12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可以制成片 齐U、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头晕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头晕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4398849SQ201410613412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5日
【发明者】崔新明 申请人:崔新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