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11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湿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痹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大鱼鳅串、地红子根、黄柏、黄芩、知母、生地等,本发明能治疗风湿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风湿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风湿痹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以全身关节呈游 走性红、肿、重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指风湿性关节炎。目如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痹的中药组 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治疗风湿痹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大鱼鳅串15 份、地红子根10份、黄柏6份、黄芩10份、知母6份、生地12份、牛膝10份、连翘10份、蝉 衣10份、山豆根5份、南沙参12份、麦冬15份、丹皮10份、丹参10份、玄参10份、鹿角霜 10份、当归12份、葛根10份、菟丝子10份。
[0006] 所述治疗风湿痹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痹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7] 本发明中鹿角霜为鹿角去胶质的角块(熬制鹿角胶剩下的骨渣)。春、秋 二季生产,将骨化角熬去胶质,取出角块,干燥,大鱼鳅串为菊科秋分草属植物秋分草 Rhynchospermun ;verticillatum Reinw.,以全草入药,地红子根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 枸子的根。其余药物均符合药典标准或记载在中药大辞典中。
[0008]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风湿痹。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 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 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10] 1.制备实施例
[0011] I. 1称取大鱼鳅串15g、地红子根10g、黄柏6g、黄芩10g、知母6g、生地12g、牛膝 l〇g、连翘l〇g、蝉衣l〇g、山豆根5g、南沙参12g、麦冬15g、丹皮10g、丹参10g、玄参10g、鹿 角霜l〇g、当归12g、葛根10g、菟丝子10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 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 囊剂。用于治疗风湿痹。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0012] 1. 2称取大鱼鳅串15g、地红子根10g、黄柏6g、黄芩10g、知母6g、生地12g、牛膝 l〇g、连翘l〇g、蝉衣l〇g、山豆根5g、南沙参12g、麦冬15g、丹皮10g、丹参10g、玄参10g、鹿角 霜10g、当归12g、葛根10g、菟丝子10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 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加淀粉,按常规工艺制粒,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 用量的颗粒剂。用于治疗风湿痹。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0013] 1. 3称取大鱼鳅串15g、地红子根10g、黄柏6g、黄芩10g、知母6g、生地12g、牛膝 l〇g、连翘l〇g、蝉衣l〇g、山豆根5g、南沙参12g、麦冬15g、丹皮10g、丹参10g、玄参10g、鹿 角霜l〇g、当归12g、葛根10g、菟丝子10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 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加淀粉,按常规工艺制粒,压片,即可制得符合 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片剂。用于治疗风湿痹。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0014] 2.本发明对风湿痹的临床研宄
[0015] 2. 1 -般资料:发明人2012年5月-2013年12月间共收集50例风湿痹的门诊患 者,年龄45-66岁,病程1-4月。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空白组20例。两组年龄、病情等 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16] 2. 2诊断标准:
[0017] 2.2. 1以四肢大关节走窜疼痛为主,伴重着、酸楚、麻木、关节屈伸不利。多有恶寒、 发热等症。
[0018] 2. 2. 2病前多有咽痛乳蛾史,或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史。
[0019] 2. 2. 3部分患者可有低热,四肢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常可心脏受累。
[0020] 2. 2. 4血沉增快,抗链球菌素"0"大于500单位。
[0021] 2. 2. 5证候分类
[0022] 2.2.5. 1行痹(风邪偏胜):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 热等。舌苔薄白,脉浮。
[0023] 2. 2. 5. 2痛痹(寒邪偏胜):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昼轻夜重,关 节不能屈伸,痛处不红,触之不热。苔白滑,脉弦紧。
[0024] 2. 2. 5. 3着痹(湿邪偏胜):肢体关节重着酸痛,痛处固定,下肢为甚,或有肿胀,肌 肤麻木,天气阴雨加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0025] 2. 2. 5. 4热痹(热邪偏胜):起病急骤,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屈伸不 利,得冷稍舒。多有发热恶风,多汗,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0026] 2. 2. 5. 5虚痹(气血两虚):病程日久,反复不愈,关节疼痛,时轻时重。面黄无华, 心悸自汗,头晕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0027] 2. 3试验方法
[0028] 2. 3. 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I. 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 天。
[0029] 2. 3. 2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0030] 2.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0031] 2. 4.1疗效标准
[0032] 痊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 查有改善。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进步。
[0033] 2. 4.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34] 表1两组疗效比较
[0035]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风湿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头花猪屎豆15份、四叶潷12份、黄芪25份、党参10份、当归6份、白芷10份、麦冬6份、山 药12份、王不留行10份、通草10份、穿山甲6份、香附12份、桔梗10份、柴胡10份、瓜萎 12份、丹参10份、山楂10份、甘草5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风湿痹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风湿痹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4435676SQ20141065091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6日
【发明者】陈爱华 申请人:陈爱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