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424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岩扫把、葛根、芦荟叶、瓜子金、游草、莲藕、芸香草、紫珠、万丈深、乌榄、槐花、火绒草、甘蔗、柏子仁、梨皮、榧子;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润肺止咳之功效,对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服药期间可正常学习和生活,疗程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冒,是指上部呼吸道的 鼻、咽和喉部的呼吸道炎症,临床诊断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都属 于上感。一年四季都会发病,但冬春季节交替时较多,婴幼儿最多见,每年常有数次,症状表 现轻重度不同。轻度症状表现为低热、流涕、鼻塞、轻咳、打喷嚏、腹泻或轻度呕吐等,鼻黏膜 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咽部稍红,颈部或颌下淋巴结可轻度肿大,精神状态良好,自然病程 在3?7天左右。重者体温高,常在39°C以上,症状表现为精神较弱、头痛、阵咳、咽痛、呕吐、 乏力、畏寒、食欲下降等,有明显的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还可 波及中耳、鼻窦和气管,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和气管炎。有时还会伴有腹痛,轻压脐周部位有 疼痛感,多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如果腹痛剧烈没有好转,父母应及时带婴幼儿去医院就诊。
[0003] 上呼吸道感染常见有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其中以病毒感染较为常见。治疗方面 可分去因疗法及支持疗法。去因疗法中对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治疗。细菌性感染则用青霉 素或其它抗生素。所以治疗前一定要先确诊是病毒感染或者是细菌感染,治疗不对症的话, 会延误病情,迁延不愈,导致很多慢性疾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0004] 目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西药品种繁多,西药治疗大多组分复杂,制备工艺难 度大,而且治疗范围窄,副作用大,长期服用,不但治疗效果差而且给儿童的身体带来极大 地伤害。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 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润肺 止咳之功效,对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服药期间可正常学习和 生活,疗程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广泛推广应 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7] -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 及重量份数为:
[0008] 岩扫把40?63份葛根37?61份芦苔叶36?60份瓜子金34?58份 游草32?56份莲藕30?54份芸香草29?53份紫珠28?52份 万丈深25?49份乌榄24?48份槐花21?45份火绒草19?43份 甘蔗17?41份柏子仁15?38份梨皮15?34份榧子12?30份。
[0009]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0] 岩扫把43?59份葛根41?57份芦荟叶40?56份瓜子金38?54份 游草36?52份莲藕34?50份芸香草33?49份紫珠32?48份 万丈深29?45份乌榄28?44份槐花25?41份火绒草23?39份 甘蔗21?37份桕子仁19?34份梨皮18?30份榧子15?27份。
[0011]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2] 岩扫把47?55份葛根45?53份芦荟叶44?52份瓜子金42?50份 游草40?48汾莲藕38?46汾芸香草37?45份紫珠36?44汾 万丈深33?41份乌榄32?40份槐花29?37份火绒草27?35份 甘蔗25?33汾柏子仁22?30份梨皮21?27份榧子18?24汾。
[0013]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 岩扫把51份葛根49份芦荟叶48份瓜子金46份 游草44份莲藕42份芸香草41份紫珠40份
[0015] 万丈深37份乌榄36份槐花33份火绒草:η份 甘蔗29份柏子仁26份梨皮24份榧子21份。
[0016]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7] (1)将岩扫把、游草、乌榄、火绒草、柏子仁、梨皮和榧子洗净,放人容器内,加入 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 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 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0018] (2)将葛根、瓜子金和紫珠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19] ⑶将芦荟叶、莲藕和甘蔗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20] (4)将芸香草和万丈深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 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 12?1. 16的稠膏,备用;
[0021] (5)将槐花放入锅内,武火炒制至微黄,取出放凉,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0022] (6)将上述步骤⑴?(5)所制得的滤液、细粉、汁液以及稠膏混合,制成胶囊,即 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0023]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4] 岩扫把: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燥湿。主治湿热黄疸,湿热痢疾, 小儿^(风,目赤肿痛,丹毒游风,鹅口疮,跌打损伤。《中国药植志》载:"全草:散寒除风,去 目雾,消浮肿。治耳聋,身发黄。亦作健胃驱蛔药。"
[0025] 葛根:甘辛,平;入脾、胃经。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 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别录》载:"疗伤寒中风头痛,解 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现代医学研究, 葛根黄酮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女性丰胸、养颜,尤其对中年妇女和绝经期 妇女养颜保健作用明显。
[0026] 芦荟叶:味苦涩,性寒。泻火通经,杀虫解毒。治白浊,尿血,妇女经闭、带下,小儿 惊痫、疳积,烫伤,痔疮,疥疮,痈肿。《南宁市药物志》载:"消疳热,杀虫积,通经,凉肝。治 妇人经闭,小儿惊痫、疳积。生用外敷,治汤火伤和痄腮。"
[0027] 瓜子金:味微辛,性微温。活血散瘀,祛痰镇咳,解毒止痛。用于咽炎,扁桃体炎,口 腔炎,咳嗽,小儿肺炎,小儿疳积,泌尿系结石,乳腺炎,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疖肿。 《中国药植图鉴》载:"根为镇静、祛痰剂,能益智安神,散郁化痰,消赤肿。治支气管炎,肺炎, 咳嗽多痰,惊悸,健忘痈疽疮肿,喉痹。"
[0028] 游草:味平,性辛。疏风解表,利湿,通络止痛。主治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白带,下 肢水肿,小便不利,痹痛麻木。《四川中药志》载:"能散寒解表,通经络。治疟疾,感冒头身 疼痛。"
[0029] 莲藕:味甘,性凉,主补中焦,养神,益气力。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散瘀血。《中 医》载:"养神,益气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 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0030] 芸香草:味辛、苦,性温。解表,利湿,平喘,止咳。治伤暑感冒,淋病,风湿筋骨酸 痛,慢性气管炎。《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载:"清热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哑痛,中暑, 胃脘饱闷,疮毒溃烂。"
[0031] 紫珠:味苦、涩,性平。止血,散瘀,消炎。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 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烧伤。《中国药植图鉴》载:"对食 道静脉出血,肠胃溃疡出血,鼻出血,创伤出血,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0032] 万丈深:味苦、微甘,性平。健脾消积,清热解毒,下乳。用于小儿疳积,
[0033] 乳汁不足,支气管炎,肺炎,肝炎,白带,肠风下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疮疖痈肿。 《云南中草药选》载:"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消食理气,催乳。治支气管炎,肺炎,痈疽,小儿 疳积,乳汁不足,结膜炎。"
[0034] 乌榄:味酸、涩,性平;归脾、肺经。舒筋活络,祛风祛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 于风湿腰腿痛,手足麻木,感冒,上呼吸道炎,肺炎,多发性疖肿。《岭南采药录》载:"火煅存 性,止血化痰。少盐渍之,名榄豉,乳痈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0035] 槐花:味苦,性微寒;入肝、肺、心、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治肠风便血, 痔疮下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热头痛,目赤肿痛,痈肿疮疡。《本草正》载: "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现代医学研究证 实,槐花所含的芸香甙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改善血管壁脆性,降低血压、抗水肿,对高血 压有防止脑血管破裂的功效,此外还有抗炎作用。
[0036] 火绒草:味微苦,性寒。疏风清热,利尿止血。主治流行性感冒,急慢性肾炎,尿路 感染,尿血,创伤出血。
[0037] 甘蔗:味甘、涩、性平,无毒。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 解酒毒;还可治呕吐反胃,宽胸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 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
[0038] 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 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纲目》载:"养心气,润肾燥,益智宁神;烧浙治疥癣。"
[0039] 梨皮:味甘、潘,性凉,无毒;归肺、心、肾、大肠经。清心润肺,降火生津,解疮毒。主 治暑热烦渴,肺燥咳嗽,吐血,痢疾,疥癣,发背,疔疮。《本草再新》载:"清心降火,滋肾益阴, 主津止渴,除烦去湿。"
[0040] 榧子:味甘、涩,性平;归大肠、胃、肺经。杀虫消积,润燥通便。用于钩虫、蛔虫、绦 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大便秘结。《本草再新》载:"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 定呵喘,去瘀生新。"
[004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2]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疏 风解表、清热利湿、润肺止咳之功效,对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 服药期间可正常学习和生活,疗程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 目的,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4] 实施例1
[0045]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46] 岩扫把59g葛根57g芦荟叶56g瓜子金54g 游草52g莲藕50g芸香草49g紫珠48g 万丈深45g乌榄44g槐花41g火绒草39g 甘蔗37g柏子仁34g梨皮30g榧子27g。
[0047]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48] (1)将岩扫把、游草、乌榄、火绒草、柏子仁、梨皮和榧子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 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 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 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0049] (2)将葛根、瓜子金和紫珠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50] (3)将芦荟叶、莲藕和甘蔗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51] (4)将芸香草和万丈深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 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I. 12?I. 16的稠膏,备用;
[0052] (5)将槐花放入锅内,武火炒制至微黄,取出放凉,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0053] (6)将上述步骤⑴?(5)所制得的滤液、细粉、汁液以及稠膏混合,制成胶囊,即 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0054] 用法用量:口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每粒0. 3g),饭后温开水 送服或溶于水送服;2?6天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55] 实施例2
[0056]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7] 岩扫把55g葛根53g芦荟叶52g瓜子金50g 游草48g莲藕46g芸香草45g紫珠44g 万丈深41g乌榄40g槐花37g火绒草35g 甘蔗33g柏子仁30g梨皮27g榧子24g。
[0058]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59] 实施例3
[0060]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1] 岩扫把51g葛根49g芦荟叶48g瓜子金46g 游草44g莲藕42g芸香草41g紫珠40g 万丈深37g乌榄36g槐花33g火绒草31g 甘蔗29g桕子仁26g梨皮24g榧子21g。
[0062]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3] 实施例4
[0064]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5] 岩扫把47g葛根45g芦荟叶44g瓜子金42g 游草40g莲藕38g芸香草37g紫珠36g
[0066] 万丈深33g乌榄32g槐花29g火绒草27g 甘蔗25g柏子仁22g梨皮21g榧子18g。
[0067]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8] 实施例5
[0069]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70] 岩扫把43g葛根41g芦荟叶40g瓜子金38g 游草36g莲藕34g芸香草33g紫珠32g 万丈深29g乌榄28g槐花25g火绒草23g 甘鹿21g柏子仁19g梨皮18g榧子15g。
[0071]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72] 临床资料:
[0073] 1、病例选择:
[0074] 作为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选择确诊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4 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2例,其中男童26例,女童26例, 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 5岁,平均病程1个月;对照组52例,其中男童26例,女童26 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 5岁,平均病程1个月。
[0075]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 性。
[0076] 2、药物选择:
[0077]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口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每粒 〇. 3g),饭后温开水送服或溶于水送服;2?6天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78] 对照组服用小儿回春丸,嚼服,成人一次1. 2?2. 4克(按乳酸菌素计),一日3 次;小儿一次〇. 4?0. 8克(按乳酸菌素计),一日3次。
[0079] 3、疗效判定:
[0080] (1)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0081] ⑵显效:症状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有所好转。
[0082] (3)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0083] (4)无效:通过治疗后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0084] 4、结果:
[0085] 选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治疗组中,治愈30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 愈率57. 7 %,总有效率98. 1 %。
[0086] 对照组中治愈20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治愈率16. 7%,总有效率 55. 8%。
[0087]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88]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89] 典型病例举例:
[0090] 1、蒋某,男,5岁,云南玉溪人。患者连续2天打喷嚏、咳嗽,发热,体温39. 5°C,去 医院检查发现患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经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天后,症状有所 好转,体温有所降低,继续服用2天后,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0091] 2、魏某,女,7岁,安徽蛘埠人。患者咽痛,伴有发热,体温39°C,检查发现咽及扁桃 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表溃疡,周围环绕红晕,确诊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经服用本发明中 药制剂治疗,服用2天后,症状有所好转,体温恢复正常,继续服用2天后,症状全部消失,身 体恢复正常。
[0092] 3、叶某,男,3岁,吉林辽源人。患者感冒、并伴有腹泻,去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经医生建议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天后,症状明显好转,服用2个 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
[0093] 4、薛某,男,8岁,湖南湘潭人。患者2天前受凉后发热,体温40. 3°C,伴流涕质清、 鼻塞喷嚏,服用过药物治疗,效果一般。诊见高热、流涕黄稠、咳嗽痰少,舌红苔薄黄,脉浮 数。查体:t39. 5°C,咽红,扁桃体肿大i度,血常规无异常,诊断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服用 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2天后,体温有所降低,咳嗽减轻,继续服用3天后,上述症状全 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痊愈。
[0094] 5、阎某,女,4岁,河南平顶山人。患者流涕、低热1天,咳嗽,涕泪交加。咽腔轻 微红肿,两侧扁桃体肿大,轻微充血,干咳频繁,两肺呼吸音清,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兼滑 实,诊断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2天后,症状明显改善,服用3 个天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
[0095] 6、夏某,女,10岁,甘肃张掖人。患者发热1天,温度39. 3°C,咳嗽,痰多,色白质 稀,喉中痰鸣,纳食尚可,夜寐不安,舌淡红,苔白腻,诊断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本发明 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天后,症状有所缓解,夜寐安和,体温有所好转,继续服用3天后,症状 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痊愈。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 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岩扫把40?63份葛根37?61份芦荟叶36?60份瓜子金34?58份 游草32?56份莲藕30?54份芸香草29?53份紫珠28?52份 万丈深25?49份乌榄24?48份槐花21?45份火绒草19?43份 甘蔗17?41份柏子仁15?38份梨皮15?34份榧子12?3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 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岩扫把43?59份葛根41?57份芦荟叶40?56份瓜子金38?54份 游草36?52份莲藕34?50份芸香草33?49份紫珠32?48份 万丈深29?45份乌榄28?44份槐花25?41份火绒草23?39份 甘蔗21?37份柏子仁19?34份梨皮18?30份榧子15?27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 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岩扫把47?55份葛根45?53份芦荟叶44?52份瓜子金42?50份 游草40?48份莲藕38?46份芸香草37?45份紫珠36?44份 万丈深33?41份乌榄32?40份槐花29?37份火绒草27?35份 甘蔗25?33份柏子仁22?30份梨皮21?27份榧子18?24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 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岩扫把51份葛根49份芦荟叶48份瓜子金46份 游草44份莲藕42份芸香草41份紫珠40份 万丈深37份乌榄36份槐花33份火绒草31份 甘蔗29份柏子仁26份梨皮24份榧子21份。
5. -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 将岩扫把、游草、乌榄、火绒草、柏子仁、梨皮和榧子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 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 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 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2) 将葛根、瓜子金和紫珠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3) 将芦荟叶、莲藕和甘蔗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 将芸香草和万丈深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 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 12?1. 16的稠膏,备用; (5) 将槐花放入锅内,武火炒制至微黄,取出放凉,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6) 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滤液、细粉、汁液以及稠膏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所 述的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4435860SQ20141079751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李霞, 李春玲, 刘兴香, 冉焕英 申请人:李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