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73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圆柱型底座,底座上开有两个通孔,通孔底部连接有容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端设有拨杆,下端垂直延伸至容腔内;容腔顶部设置有两个活动杆,其连接端均通过扭簧与转轴下端活动连接,其自由端上各设置有两个卡座;所述卡座包括环状外壳,外壳内壁设置有两块弹簧卡片,所述弹簧卡片相对面上均开有三角形卡口;所述容腔顶部还设置有两块反向向下倾斜的弹性压片;其中弹性压片的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活动杆上还开有与弹性压片相适应的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宽度小于弹性压片的最大厚度。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进行两对镊尖的同时清洁工作,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清洁和使用效率,且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

【背景技术】
[0002]分体式电凝镊是一种新型的电凝镊结构,主要是将电凝镊的镊尖部分和镊杆部分采用分体式组合结构安装而成,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镊尖部分进行临时清洁和擦拭,比较常见的方式有人工和自动装置两类,人工方式比较耗时耗力,使用较为不便;而现有的自动化擦拭装置大多设计复杂,且制造成本较高,不适于大面积推广和普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包括圆柱型底座,底座上方开有两个通孔,通孔底部连接有容腔;所述底座上表面圆心位置处设置有转轴,转轴上端设有拨杆,转轴下端垂直延伸至容腔内;所述容腔顶部通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活动杆,该活动杆的连接端均通过扭簧与转轴下端活动连接,活动杆的自由端上各设置有两个卡座;所述卡座包括环状外壳,外壳内壁设置有两块弹簧卡片,所述弹簧卡片相对面上均开有三角形卡口 ;所述容腔顶部还设置有两块反向向下倾斜的弹性压片;其中弹性压片的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活动杆上还开有与弹性压片相适应的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宽度小于弹性压片的最大厚度,所述容腔底部设有清洁装置,底座上方设置有清洁开关。
[0005]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四个U型卡槽。
[0006]所述转轴上端与底座上表面相邻处设置有弹簧卡销。
[0007]所述弹性压片分别与活动杆呈水平45度夹角倾斜。
[0008]所述两个通孔的圆心与底座上表面的圆心呈一条直线。
[0009]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进行两对镊尖的同时清洁工作,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清洁和使用效率,且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2]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0013]图4为图3中卡座的俯视图;
[0014]图5为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包括圆柱型底座1,底座I上方开有两个通孔2,通孔2底部连接有容腔3 ;所述底座I上表面圆心位置处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上端设有拨杆4,转轴5下端垂直延伸至容腔3内;所述容腔3顶部通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活动杆6,该活动杆6的连接端均通过扭簧7与转轴5下端活动连接,活动杆6的自由端上各设置有两个卡座8 ;所述卡座8包括环状外壳801,外壳801内壁设置有两块弹簧卡片802,所述活动杆6上还开有与弹性压片9相适应的限位孔601。其中弹性压片的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活动杆上还开有与弹性压片相适应的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宽度小于弹性压片的最大厚度。所述弹簧卡片802相对面上均开有三角形卡口 803 ;所述容腔3顶部还设置有两块反向向下倾斜的弹性压片9 ;所述容腔3底部设有清洁装置10,底座I上方设置有清洁开关11。
[0017]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四个U型卡槽101。
[0018]所述转轴5上端与底座I上表面相邻处设置有弹簧卡销501。
[0019]所述弹性压片9分别与活动杆6呈水平45度夹角倾斜。
[0020]所述两个通孔2的圆心与底座I上表面的圆心呈一条直线。
[0021]使用前,向容腔内添加适量的消毒液。
[0022]使用时,只要将两对电凝镊的镊尖分别插入两个通孔内对应的卡座内,使得镊尖被紧紧卡在弹簧卡片之间的三角形卡口位置,然后逆时针转动拨杆,通过转轴带动两个活动杆随之转动,两个活动杆在两个弹性压片的作用下向容腔底部弯曲,直到弹性压片分别卡入两个活动杆上的限位孔内为止,此时,刚好转动45度,转轴上的弹簧卡销也刚好卡入底座上方的U型卡槽内。由于限位孔的宽度小于弹性压片最下端的厚度,即使转轴旋转过头,弹性压片也不会脱离限位孔。
[0023]此时,只需打开清洁开关,容腔底部的清洁装置开始工作,即可实现对镊尖的清洁功能。
[0024]清洁完成后,关闭清洁开关,然后再次逆时针转动拨杆,带动转轴转动,使得活动杆会随之转动并脱离弹性压片,从而使得活动杆在扭簧作用下弹回到容腔顶部水平位置。直到转轴上方的弹簧卡销再次U型卡槽内,使得转轴每次转动45度,确保卡座和镊尖被送至通孔对应位置,以备下次使用。
[0025]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进行两对镊尖的同时清洁工作,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清洁和使用效率,且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包括圆柱型底座,底座上方开有两个通孔,通孔底部连接有容腔;所述底座上表面圆心位置处设置有转轴,转轴上端设有拨杆,转轴下端垂直延伸至容腔内;所述容腔顶部通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活动杆,该活动杆的连接端均通过扭簧与转轴下端活动连接,活动杆的自由端上各设置有两个卡座;所述卡座包括环状外壳,外壳内壁设置有两块弹簧卡片,所述弹簧卡片相对面上均开有三角形卡口 ;所述容腔顶部还设置有两块反向向下倾斜的弹性压片;其中弹性压片的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活动杆上还开有与弹性压片相适应的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宽度小于弹性压片的最大厚度,所述容腔底部设有清洁装置,底座上方设置有清洁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四个U型卡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端与底座上表面相邻处设置有弹簧卡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片分别与活动杆呈水平45度夹角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分体式电凝镊旋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通孔的圆心与底座上表面的圆心呈一条直线。
【文档编号】A61B18/12GK203829036SQ201420218087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叶雷 申请人: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