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导管盆卡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导管盆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卡扣主体一面具有卷边,卡扣主体的另一面具有挡块,卡扣主体上端具有卡管槽,挡块上开有若干个槽孔。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固定可靠,防止导管导崩开并弹出盆外。
【专利说明】医用导管盆卡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导管盆卡扣。
【背景技术】
[0002]在医疗手术中,经常需要向病人体内插入一些软导管,从而将液体输进病人体内或输出病人体外,或者对病人的体内器官做医疗检查,导管插入人体之前,需要使用液体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湿润。对导管进行湿润处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导管可以顺利的穿过人体的腔管,例如血管,且不造成损害,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把导管放置在一个装有生理盐水或消毒溶液的容器内,单独专门制作一个外壳工具包作为存放导管的容器,这种外科工具包通常会包含一个由数个隔间组成的医用托盘,每个隔间的尺寸根据存放器械的不同而不同,而导管通常就被放在一个狭长的隔间里,这样的储存方式有诸多缺点,首先,考虑到软性导管的长度和弹性特质,整个外壳工具包将十分笨重,而且,由于工具包由于构造复杂,整个工具包的成本将不可小视,为了突破这种有局限性的储存方式,业界已经发现,可以将导管弯曲、成盘,然后放置在盆里供使用,但是,当使用盆来储存导管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导管本身的材质特性使其不易保持弯曲的形状,容易崩开并弹出容器外,为了减少这种状况,通常将容器的侧壁设计成一般垂直的形状,但是这样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固定可靠,防止导管导蹦弹出盆外的医用导管盆卡扣。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导管盆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卡扣主体一面具有卷边,卡扣主体的另一面具有挡块,卡扣主体上端具有卡管槽,挡块上开有若干个槽孔。
[0005]所述挡块位于卡扣主体上部位置,卡扣主体下部位置还具有挡条。
[0006]所述槽孔的数量为三个。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般成对使用,且相对布置,便能起到最佳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卷边能够使卡扣主体固定在盆壁上,导管延伸至盆内,同时,导管卡在卡扣主体上端的卡管槽中,而在使用中,当导管即将崩开并弹出盆外时,相对布置的卡扣主体具有的挡块与挡条能够防止导管崩开并弹出盆外,同时,挡块上开有的槽孔也能卡装固定导管,进一步确保导管的正常使用,而槽孔的结构也能够使多条导管按顺序固定,使得盆内更加清洁,不凌乱,导管的取用也更加方便,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使得对盆的要求不用像往常那样高,如果盆体很大,且软管数量较多,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数量即可满足要求,无需使用专用的盆体,大大节约了各项费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导管盆卡扣,包括卡扣主体1,卡扣主体I 一面具有卷边2,卡扣主体I的另一面具有挡块3,卡扣主体I上端具有卡管槽4,挡块3上开有若干个槽孔5。
[0011]如图1所示,所述挡块3位于卡扣主体I上部位置,卡扣主体I下部位置还具有挡条6。
[0012]如图1所示,所述槽孔5的数量为三个。
[0013]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卷边2能够使卡扣主体I固定在盆壁上,导管延伸至盆内,同时,导管卡在卡扣主体I上端的卡管槽4中,而在使用中,当导管即将崩开并弹出盆外时,相对布置的卡扣主体I具有的挡块3与挡条6能够防止导管崩开并弹出盆外,同时,挡块3上开有的槽孔5也能卡装固定导管,进一步确保导管的正常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一般成对使用,且相对布置,盆内的导管更加不容易从盆内弹出,便能起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导管盆卡扣,包括卡扣主体(1),其特征在于:卡扣主体(I) 一面具有卷边(2),卡扣主体(I)的另一面具有挡块(3),卡扣主体(I)上端具有卡管槽(4),挡块(3)上开有若干个槽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盆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3)位于卡扣主体(I)上部位置,卡扣主体(I)下部位置还具有挡条(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盆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5)的数量为三个。
【文档编号】A61M25/02GK203989412SQ20142041522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彭亚, 陈荣华, 杨伊林, 宣井岗, 朱旭成, 李皓 申请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