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360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袋,特别是涉及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其包括袋体、袋体下开口、螺旋硅胶塞,袋体背面设有造口底盘,在所述造口底盘上设造口底盘开口,袋体正面设有两个引流管开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渗液收集袋可根据伤口的大小和位置剪口,在引出多根引流管的同时收集引流管周的伤口渗液。
【专利说明】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袋,特别是涉及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

【背景技术】
[0002]某些胃肠道、肝胆、胰腺、妇科、泌尿系统疾病等由于手术的需要,患者术后需在体表留置一至多根引流管,引流出体内的积血、积液、积脓及人体每日正常分泌的胆汁、肠液等。少部分患者在伤口愈合初期,会从体外引流管周围持续流出伤口渗液,不仅经常渗湿病人衣被,需要及时更换干净布类,医生需要频繁换药,医护人员工作量将明显增加,同时会引起患者紧张,不敢早期活动,增加患者痛苦,甚至有的渗液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性,导致皮肤严重溃烂和伤口感染等。因此,设计和制作一种既能使引流管可以穿过并引流出体内液体,又能收集体外引流管周围的持续渗液的收集袋对于改善护理工作和促进患者康复有很大的好处。
[0003]申请号为201220499046.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渗出液引流器,存在几处不足:其一,使用的为敞口收集袋,其开口不能根据患者伤口的大小和位置来调节,容易造成渗液与皮肤接触面积大、渗液易渗出等问题;其二,体内引流管的体外端须与敞口收集袋上的引流管端在袋体内连接,而袋外为另一独立的引流袋,故不能对体内引流管的体外部分每天经常挤压,不能有效地预防引流管堵塞,不符合管道护理常规要求。同时,如两根引流管在袋内连接不紧密,一旦脱出,不仅更换不便,还增加了逆行感染的几率;其三,这种防渗出液引流器不能适用于同时带有多根邻近的引流管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渗液收集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根据伤口的大小和位置剪口调节,同时适用于多根引流管引出体内积液和收集多处引流管周伤口渗液的情形。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包括袋体、袋体下开口、螺旋硅胶塞,袋体背面设有造口底盘,在造口底盘上设造口底盘开口,袋体正面设有两个引流管开口。通过改进,使引流管穿过造口底盘开口和引流管开口在袋体外与引流袋连接,同时实现伤口渗液收集和引流。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开口处设有密封盖。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步改进,所述伤口渗液收集袋的造口底盘开口(4)的数目^ I。通过改进,可以在使用多根引流管时减少皮肤暴露于伤口渗液的面积,以免单个开口过大使得渗液腐蚀皮肤。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步改进,所述伤口渗液收集袋的袋体上设有刻度。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步改进,所述伤口渗液收集袋的引流管开口为圆形,直径为 1-2 cm。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步改进,所述伤口渗液收集袋的引流管开口直径优选为1.5-1.8 cm。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造口底盘开口可以根据伤口的大小和位置的不同来裁剪;在引流体内积液的同时又可以收集伤口渗液,少量的渗液可以直接收集入袋体,可以直接观察、记录和倾倒,无需连接引流袋,便于患者活动,而较多的渗液可以通过袋体下开口接一引流袋持续引流,以减轻袋体重量和患者不适感;当只使用一根引流管时,可以用密封盖密封多余的引流管开口 ;当患者带有多根邻近的引流管并均有不同的伤口渗液(如积血、肠液、胆汁等)时,可以同时分别引流体内不同液体,又可以将体外渗液全部收集于袋内,减少了逆行感染几率,避免了衣物渗湿和伤口频繁换药;使用带有刻度的袋体可以方便护士进行管道护理、观察和分别记录;渗液收集袋操作简便,减少了护士更换布类和医生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伤口感染几率,有利于平稳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反应;引流管开口直径优选为1.5-1.8 cm,可以适合多根引流管导出,同时避免引流管开口过大而发生渗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表示渗液收集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
[0014]以丹麦康乐保公司型号为5585的一件式尿路造口袋为原材料,其袋体I正面为透明塑料层,袋体I下部有一个带螺旋硅胶塞6的袋体下开口 2,造口底盘3为透气粘胶层。根据伤口的大小和位置在造口底盘3上裁剪合适大小的造口底盘开口 4,若对于伤口位置相隔较远的2根以上的引流管,则需要在底盘的对应伤口位置再剪出合适大小的造口底盘开口 4。在袋体I正面的透明塑料上,距离造口底盘3中心下方3cm处左右各增加一个直径约1.6 cm大小的开口,并设计为密封盖7,可以同时通过多根引流管,当只用一个开口时,另一个开口封闭完好。每个引流管开口可以通过I根直径I cm粗的引流管和I根16Fr (Fr是直径,lFr=l/3 mm)引流管;最后在袋体I上标记刻度。
[0015]将体外引流管末端套入收集袋的造口底盘开口 4,并从收集袋上的引流管开口 5穿出,将底盘粘贴在涂有防漏膏的患者皮肤上,确保渗液均流入收集袋内,每根引流管再分别连接一带刻度的引流袋。渗液少时,收集袋本身可收集渗液并直接在袋体上通过刻度观察渗液量,再通过打开袋体下开口 2处螺旋硅胶塞6即可排放到便器中;渗出液多时,在袋体下开口 2处另行连接一带刻度的引流袋进行观察和收集。将上述伤口渗液收集袋临床使用,换药次数大大减少,患者舒适度得到提高,皮肤保护效果良好。
【权利要求】
1.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包括袋体(I)、袋体下开口(2)、螺旋硅胶塞¢);其特征在于:袋体(I)背面设有造口底盘(3),在所述造口底盘(3)上设造口底盘开口(4),袋体(I)正面设有两个引流管开口(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开口(5)处设有密封盖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造口底盘开口(4)的数目彡I。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袋体(I)上设有刻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开口(5)为圆形,直径为1-2 c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伤口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开口(5)直径为1.5-1.8cm。
【文档编号】A61M1/00GK204072886SQ201420485905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彭华, 刘琼琪 申请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