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循环血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78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外循环血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款能够防止血栓堵塞管路而减少失血的体外循环血路,这种体外循环血路的动脉壶和静脉壶外形设计为梯形形状,使动脉壶和静脉壶的上端小于下端,血液流进壶体的一端较小,血液流出壶体的一端较大,体外循环血路的动脉壶和静脉壶的壶体内分别设计了一个“S”形的滤网,该滤网的孔径为1mm的正方形孔径,血液透析治疗时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会掉在“S”形滤网上或顺着“S”形滤网滑到滤网的底部,而不会堵塞动脉壶和静脉壶,要是血栓穿过滤网掉到壶体的底部,由于壶体上下端大小设计不同,壶体底部较大,掉落的血栓也不会完全堵塞动脉壶和静脉壶。
【专利说明】一种体外循环血路
一、【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析管路【技术领域】,尤其是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血路。

二、【背景技术】
[0002]在血液透析治疗时,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至体外经过滤器净化后再输回体内。因此,该装置主要用于建立体外血液循环。常规的体外循环血路的动脉壶和静脉壶为中空的柱形或单一的倒梯形结构,只有动脉壶底端存在有一锥形滤网,用于防止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形成的血栓堵塞管路,但在临床发现,一旦比较大的血栓从动脉壶或静脉壶的顶部脱落掉到锥形滤网后,很容易完全阻塞管路,导致患者失血。

三、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体外循环血路容易造成血栓堵塞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外循环血路,它能使血栓脱落时不至于完全阻塞动脉壶和静脉壶底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失血。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体外循环血路的动脉壶和静脉壶的壶体内分别设计了一个“S”形的滤网,该滤网的孔径为Imm的正方形孔径,动脉壶和静脉壶的壶体上端比下端小,即血液流进的一端壶体较小,血液流出的一端壶体较大,血液透析治疗时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会顺着“S”形滤网滑到滤网的底部,,而不会堵塞动脉壶和静脉壶,要是血栓穿过滤网掉到壶体的底部,由于壶体上下端大小设计不同,壶体底部较大,掉落的血栓也不会完全堵塞动脉壶和静脉壶。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其中1、动脉壶,2、静脉壶,3、动脉端软管,4、静脉端软管,5、“S”形滤网,6、上端,7、下端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06]在图1中,体外循环血路的动脉壶(I)和静脉壶(2)的上端(6)小于下端(7),呈一个梯形形状,动脉壶(I)和静脉壶(2)内分别设计了一个“S”形滤网,这样的设计减少了血栓形成时失血情况的发生,确保了血栓不至于完全堵塞管路。
【权利要求】
1.一种体外循环血路,其特征在于体外循环血路动脉壶和静脉壶外形为正梯形,即动脉壶和静脉壶的上端小于下端,动脉壶和静脉壶的壶体内分别设计了一个“S”形的滤网,该滤网的孔径为Imm的正方形孔径,血液透析治疗时形成的血栓脱落到滤网,会顺着“S”形滤网滑到滤网底部,,而不会掉落到动脉壶和静脉壶的底部,若血栓穿过滤网掉到壶体的底部,由于壶体设计为正梯形,壶体底部较大,掉落的血栓也不至于完全堵塞动脉壶和静脉壶。
【文档编号】A61M1/14GK204233510SQ201420715278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发明者】郑伟 申请人:深圳市泽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