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30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配方,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

目前日常生活中治疗晕眩的产品大多成分复杂、副作用大、见效慢,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人体内的平衡,对于人体内健康的产生很大的威胁,我国的中药一直以其副作用小,见效快、天然、不伤害身体功能为人们所信赖,但对于晕眩的中药配方却很少,市场上缺乏一种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的中药配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安全系数高、实用方便的治疗晕眩的中药配方及其服用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主要成分为柴胡10-15g、白芍10-15g龙胆草8-12g、生地黄12-18g、牡丹皮8-12g、大黄8-12g、云苓8-12g、炙远志8-12g、勾藤15-25g、天麻8-12g、柏仁8-12g、酸枣仁8-12g、炙甘草8-12g、煅石膏15-25g。

优选的,其最佳配比为:柴胡12g、白芍12g、龙胆草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0g、大黄10g、云苓10g、炙远志10g、勾藤20g、天麻10g、柏仁10g、酸枣仁10g、炙甘草10g、煅石膏20g。

一种治疗晕眩的中药配方的服用方法:

a)将按照重量配比取柴胡12g、白芍12g、龙胆草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0g、云苓10g、炙远志10g、勾藤20g、天麻10g、柏仁10g、酸枣仁10g、炙甘草10g、煅石膏20g混合;

b)取1500ml水,将步骤a)的配药放入水中浸泡,泡透后用武火煎,将大黄10g放入药汤(同煎)煎煮,煎开后过滤出药汤a;

c)再取1500m的水放入将步骤b)中的中药中用文火煎15分钟左右,过滤出药汤b;

d)将步骤b)的药汤a和步骤c)的药汤b混合后分6次(2天)服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中药配方,利用各中药有成分的配合,具有治疗晕眩的功效,还能起到提高抵抗力,预防晕眩的作用,是一种治疗晕眩和保健的健康绿色配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做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市售商品。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配方,中药配方主要成分为柴胡10-15g、白芍10-15g龙胆草8-12g、生地黄12-18g、牡丹皮8-12g、大黄8-12g、云苓8-12g、炙远志8-12g、勾藤15-25g、天麻8-12g、柏仁8-12g、酸枣仁8-12g、炙甘草8-12g、煅石膏15-25g。

其最佳配比为:柴胡12g、白芍12g、龙胆草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0g、大黄10g、云苓10g、炙远志10g、勾藤20g、天麻10g、柏仁10g、酸枣仁10g、炙甘草10g、煅石膏20g。

一种治疗晕眩的中药配方的服用方法:

a)将按照重量配比取柴胡12g、白芍12g、龙胆草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0g、云苓10g、炙远志10g、勾藤20g、天麻10g、柏仁10g、酸枣仁10g、炙甘草10g、煅石膏20g混合;

b)取1500ml水,将步骤a)的配药放入水中浸泡,泡透后用武火煎,将大黄10g放入药汤(同煎)煎煮,煎开后过滤出药汤a;

c)再取1500m的水放入将步骤b)中的中药中用文火煎15分钟左右,过滤出药汤b;

d)将步骤b)的药汤a和步骤c)的药汤b混合后分6次(2天)服用。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配方临床试验中,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服用2-3剂汤药后好转,5-7剂痊愈,眩晕病人忌酒精类食品、饮料。某病患患病十余年,病症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脉弦数,服药五剂后,七年未复发。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聚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配方,中药配方主要成分为柴胡10-15g、白芍10-15g龙胆草8-12g、生地黄12-18g、牡丹皮8-12g、大黄8-12g、云苓8-12g、炙远志8-12g、勾藤15-25g、天麻8-12g、柏仁8-12g、酸枣仁8-12g、炙甘草8-12g、煅石膏15-25g。本发明采用中药配方,利用各中药成分各自的功效,并相互配合,具有治疗晕眩的功效,还能起到提高抵抗力,预防晕眩的作用,是一种治疗晕眩和保健的健康绿色配方。

技术研发人员:宋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平
技术研发日:2016.01.29
技术公布日:2017.08.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