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癣的外用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8526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用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皮癣的外用药酒。



背景技术:

皮癣病是由皮霉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皮癣根据患病部位不同,分为头癣、手癣、足癣、股癣、甲癣、体癣等。皮癣发病原因多由风、寒、湿、热、燥、毒之邪侵袭肌肤,素体血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致使肌肤营卫不合、气血不合,使气血微循环受阻,瘀于肌表而成。或由公共用品和个人不卫生习惯而互相传染的,与旅店、浴池、游泳池、理发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西药治疗易产生毒副作用,疗效不明显或无疗效,且易复发,使病情迁延不愈,以致加重。治疗药物多以外用杀菌药为主,但效果多数不理想。本发明利用中草药经科学加工配制采用涂擦形式,药物直接作用病灶部位,经微粒量子被体表皮肤吸收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凉血去风湿、杀虫止痒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草药制剂,达到疗程短、疗效快,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皮癣的外用药酒。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癣的外用药酒,其浸泡的原材料各重量配比按份计是:金银花10-20份、大风子10-20份、百部20-30份、苦参10-20份、地榆10-20份、千金子10-20份、黄柏10-20份、蝉蜕10-20份、白芷3-8份、菊花10-20份、大腹皮10-20份、海桐皮6-12份、白鲜皮3-8份、灵仙3-8份、川椒3-8份、地骨皮3-8份、赤小豆10-20份、甘草10-20份、白酒1000份。

优选的为:金银花15份、大风子15份、百部25份、苦参15份、地榆15份、千金子15份、黄柏15份、蝉蜕15份、白芷6份、菊花15份、大腹皮15 份、海桐皮10份、白鲜皮6份、灵仙6份、川椒6份、地骨皮6份、赤小豆15份、甘草15份、白酒1000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皮癣的外用药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药物晒干研细,置容器内,加入白酒,密封容器浸泡10-20天,过滤去渣、装瓶,即得到本发明,将药酒涂抹于牛皮癣病患处。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直接作用病灶部位,经微粒量子被体表皮肤吸收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凉血祛风湿、杀虫止痒作用,可使皮癣疼痛瘙痒消失,皮肤皮屑消失,肤色转红,并逐渐恢复本色,药效作用长久,省时、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总有效率约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金银花15份、大风子15份、百部25份、苦参15份、地榆15份、千金子15份、黄柏15份、蝉蜕15份、白芷6份、菊花15份、大腹皮15份、海桐皮10份、白鲜皮6份、灵仙6份、川椒6份、地骨皮6份、赤小豆15份、甘草15份。

实施例2:金银花20份、大风子10份、百部20份、苦参15份、地榆20份、千金子10份、黄柏20份、蝉蜕20份、白芷3份、菊花10份、大腹皮20份、海桐皮6份、白鲜皮3份、灵仙6份、川椒3份、地骨皮3份、赤小豆10份、甘草10份。

实施例3:金银花10份、大风子20份、百部30份、苦参20份、地榆10份、千金子20份、黄柏15份、蝉蜕10份、白芷8份、菊花20份、大腹皮15份、海桐皮12份、白鲜皮6份、灵仙3份、川椒5份、地骨皮8份、赤小豆20份、甘草20份。

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药物晒干研细,置容器内,加入没过药物的白酒,密封容器浸泡10-20天,过滤去渣、装瓶,即得到本发明,将药酒涂抹于牛皮癣病患处,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连涂3-5个疗程,即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草药制剂,达到疗程短、疗效快,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无副作用的治疗皮癣的外用药酒。其浸泡的原材料各重量配比按份计是:金银花10-20份、大风子10-20份、百部20-30份、苦参10-20份、地榆10-20份、千金子10-20份、黄柏10-20份、蝉蜕10-20份、白芷3-8份、菊花10-20份、大腹皮10-20份、海桐皮6-12份、白鲜皮3-8份、灵仙3-8份、川椒3-8份、地骨皮3-8份、赤小豆10-20份、甘草10-20份、白酒1000份。制备方法经晒干研细上药并置容器内,加入白酒浸泡、过滤去渣、装瓶,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陈恒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恒英
技术研发日:2016.02.27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