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1232阅读:2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很多,这些药物从不同的中医理论角度、采用不同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同的药物,药性不同,疗效也不一样。在临床上,痰多、咳喘属于多发症、难治症,受病人体质、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等的影响易反复。目前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可有效解决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百部75克,白芥子25克,氨茶碱10克,醋酸强的松0.5克,扑尔敏0.4克,生姜适量。

药物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的百部、白芥子、氨茶碱、醋酸强的松、扑尔敏共研成极细粉末,贮瓶备用。如在夏秋季节发作或偏于热性咳喘者加石膏约0.2克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百部75克,白芥子25克,氨茶碱10克,醋酸强的松0.5克,扑尔敏0.4克,生姜适量。

药物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的百部、白芥子、氨茶碱、醋酸强的松、扑尔敏 共研成极细粉末,贮瓶备用。如在夏秋季节发作或偏于热性咳喘者加石膏约0.2克左右。

用法如下:

1、取穴:选用肺俞(双侧)、膏肓俞(双侧)、风门。

2、操作方法:取鲜姜适量,切成碎末、捣烂,加药粉0.5克,拌匀后摊在胶布(约6厘米×6厘米)正中约3厘米×3厘米的范围。咳重者贴敷肺俞穴,喘重者贴敷膏肓俞,咳喘均重者可同时贴敷以上四穴,待症状好转后再改用两穴。如有外感,加贴风门穴。药物贴敷20小时后撕下,休息1日,再照原法贴敷,每周2~3次。症状消失后,改为每周1次,连贴2个月。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经脉是主干,犹如途径;脉络是分支,譬如网络。它们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把机体的各个脏腑肢节,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平衡。

本发明集辛温、通经、活血、逐痰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祛痰活血而温振肺气以祛邪而扶正。同时药物贴敷穴位,可调节经络气血和相关脏腑,激发阳气,有温振肺气、逐痰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选穴依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一原则,同时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取穴多集中在背俞穴交感神经链所处的位置。刺激一定的穴位可缓解支气管的痉挛,并且贴敷的药物可通过敷贴部位的皮肤渗透、释放药物而发挥作用,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贴敷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优选配比的药物:百部75克,白芥子25克,氨茶碱10克,醋酸强的松0.5克,扑尔敏0.4克,生姜适量。本发明集辛温、通经、活血、逐痰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祛痰活血而温振肺气以祛邪而扶正。同时药物贴敷穴位,可调节经络气血和相关脏腑,激发阳气,有温振肺气、逐痰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选穴依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一原则,同时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取穴多集中在背俞穴交感神经链所处的位置。刺激一定的穴位可缓解支气管的痉挛,并且贴敷的药物可通过敷贴部位的皮肤渗透、释放药物而发挥作用,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罗镕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镕坚
技术研发日:2016.05.18
技术公布日:2017.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