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15152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烫伤和烧伤的治疗一般进行消炎的西药治疗,虽然治疗周期较短,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伤口会出现疼痛感和奇痒无比的症状,为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不能抓挠,会带来疤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配方,每剂中药配方组成中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构成:

杜仲:45-50g;

五倍子:40-45g;

丹皮:20-25g;

冬梅花:5-10g;

冰片:0.1-0.5g。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将杜仲,五倍子,丹皮和冬梅花清洗干净;

再将杜仲,五倍子,丹皮和冬梅花进行晾干或者通过机械烘干;

然后将干燥的杜仲,五倍子,丹皮,冬梅花和冰片混合研磨成药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中药配方,利用各中药成分各自的功效,并互相配合,不仅可有效减少毒理作用,能够治疗烧伤和烫伤的同时,达到不痛不痒的效果,同时在使用后能够达到无疤痕的疗效。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配方,每剂中药配方组成中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构成:杜仲:45g;五倍子:40g;丹皮:20g;冬梅花:5g;冰片:0.1g。

实施例2: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配方,每剂中药配方组成中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构成:杜仲:50g;五倍子:45g;丹皮:25g;冬梅花:10g;冰片:0.5g。

实施例3: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配方,每剂中药配方组成中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构成:杜仲:47g;五倍子:43g;丹皮:23g;冬梅花:7g;冰片:0.3g。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杜仲具有止痛、止痒的功效。

所述的五倍子具有消炎、止疼的功效。

所述的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

而所述的冬梅花具有瘰疬疮毒的功效。

此外,所述的冰片具有消肿止痛,清热散毒,散火解毒的功效。

而上述的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配方将上述实施例1-3中的杜仲,五倍子,丹皮和冬梅花清洗干净;再将杜仲,五倍子,丹皮和冬梅花进行晾干或者通过机械烘干;然后将干燥的杜仲,五倍子,丹皮,冬梅花和冰片混合研磨成药粉。研磨完毕后每日三次对患处进行涂抹上药。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配方临床试验应用于90例,以实施例3中的中药配方组成治疗了34例,治疗1周后无痛痒杆,并在痊愈后无伤疤。以实施例1中的中药配方组成治疗了26例,治疗1周后无痛痒杆,并在痊愈后无伤疤。以实施例2中的中药配方组成治疗了30例,治疗1周后无痛痒杆,并在痊愈后无伤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中药配方,利用各中药成分各自的功效,并互相配合,不仅可有效减少毒理作用,能够治疗烧伤和烫伤的同时,达到不痛不痒的效果,同时在使用后能够达到无疤痕的疗效。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配方,每剂中药配方组成中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构成:杜仲:45‑50g;五倍子:40‑45g;丹皮:20‑25g;冬梅花:5‑10g;冰片:0.1‑0.5g。本发明采用中药配方,利用各中药成分各自的功效,并互相配合,不仅可有效减少毒理作用,能够治疗烧伤和烫伤的同时,达到不痛不痒的效果,同时在使用后能够达到无疤痕的疗效。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波
技术研发日:2016.08.31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