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感应水温的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2343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感应水温的奶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感应水温的奶瓶。



背景技术:

婴幼儿人工喂养时,奶温(水温)要求很严格,一般为40度左右,温度过低会造成婴儿腹部不适,引起腹泻,温度过高或造成食道烫伤。传统的方法是用成人的手腕测温或用嘴测温,这些都不方便又难免有偏差,特别是用嘴测温,极容易将成人口腔中的病毒和有害细菌传染给孩子,形成二次污染。为了婴儿的健康,国内推出了几款感温奶瓶。感温奶瓶是一种对奶温敏感的奶瓶,如果奶温超过一定的温度范围,奶瓶会做出相应的反馈,提示父母,瓶中的奶是否可以给婴儿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感应水温的奶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智能感应水温的奶瓶,包括奶嘴、奶瓶、底座和温控系统,所述奶嘴通过可拆装固定件设在所述奶瓶的顶部,所述底座设有在所述奶瓶底部,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阀门,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底座内,所述阀门设在所述固定件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奶瓶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奶瓶的底部设有螺纹段,并通过螺纹段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顶部开口,所述底座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容置腔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音乐播放器,所述音乐播放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音乐播放器的开关。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触摸屏和按钮,所述触摸屏设在所述底座的侧壁,所述按钮设在所述底座的侧壁,所述触摸屏、所述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温度变色模块,所述温度变色模块设在所述底座的侧壁,所述温度变色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奶瓶上套设有可拆装的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外还套设有可拆装的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奶瓶底部的温度较高,更贴近实际奶温,因此将温度传感器设在奶瓶底部来检测温度,提高检测的精度。再由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关于温度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据信息进一步控制阀门的开关。使得阀门在奶温处于一定范围内才能打开,让婴儿在适宜的奶温下饮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水温的奶瓶的主视图;

附图2是附图1所示智能感应水温的奶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智能感应水温的奶瓶20,包括奶嘴10、奶瓶20、底座40和温控系统,所述奶嘴10通过可拆装固定件11设在所述奶瓶20的顶部。所述底座40设有在所述奶瓶20底部,所述奶瓶20的底部设有螺纹段22,并通过螺纹段22与所述底座40螺纹连接。使得底座40具有可拆装的特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底座40拆装,还方便温控系统的维修。优选的,所述底座40顶部开口,所述底座40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控制器55设在所述容置腔内。

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控制器55、温度传感器54和阀门21,所述控制器55设在所述底座40内。所述阀门21设在所述固定件11内,所述阀门21是控制奶进入奶嘴10部分的开关,还能避免使用吸管易吸入空气引出婴儿胀气的问题。所述温度传感器54设在所述奶瓶20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54与所述控制器55连接,所述控制器55与所述阀门21连接。

奶瓶20底部的温度较高,更贴近实际奶温,因此将温度传感器54设在奶瓶20底部来检测温度,提高检测的精度。再由温度传感器54将检测到关于温度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55,所述控制器55依据信息进一步控制阀门21的开关。使得阀门21在奶温处于一定范围内才能打开,让婴儿在适宜的奶温下饮用。

请参考图1和图2,优选的,还包括音乐播放器56,所述音乐播放器56与所述控制器55连接,所述控制器55控制所述音乐播放器56的开关。增设音乐播放器56能使得婴儿身心发展,提高婴儿的食欲。还包括触摸屏51和按钮53,所述触摸屏51设在所述底座40的侧壁,所述按钮53设在所述底座40的侧壁,所述触摸屏51、所述按钮5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55连接。其中,触摸屏51可现实音乐播放器56的播放曲目与温度传感器54检测到的温度等信息。按钮53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55的开关。

请参考图1和图2,优选的,还包括温度变色模块52,所述温度变色模块52设在所述底座40的侧壁,所述温度变色模块52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4连接。所述奶瓶20上套设有可拆装的隔热套32,所述隔热套32外还套设有可拆装的把手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