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败毒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3496发布日期:2018-07-31 22:1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兽用中药领域,具体涉及由中药原料制成的中药药粉。本产品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活血的功效,用于牛流感、恶寒发热、运步无力疗效确切。



背景技术:

秋季昼夜温差大,动物易感染各种疾病,流感就是牛秋季易感疾病之一。牛流行性感冒,简称牛流感,中兽医又称时疫感冒,该病主要是由于牛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各年龄各品种牛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壮年乳牛和黄牛,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温差大的早春及深秋季节易发。本病为传染性较强的疾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其传染性常能使大批牛群发病,影响牛的生产性能,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活血的功效,用于牛流感、恶寒发热、运步无力疗效确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缓解症状的功效,本发明选择:当归35克、川芎30克、麻黄25克、香附15克、党参25克、细辛30克、牛膝20克、冬花20克、黄酒600克;

进行组合的,以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用于牛流感、恶寒发热、运步无力。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当归:【化学成分】含基本内酯、正丁烯酰内酯、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性味归经】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麻黄: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

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性味:辛、微苦、微甘,平。归经:归肝、脾、三焦经。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主治: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

细辛:【归经】:肺经、肾经、心经、肝经、胆经、脾经。【性味】味辛;性温;小毒。【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治】: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牛膝:【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冬花:冬花即款冬,系菊科款冬属植物款冬的花蕾。款冬为菊科款冬的花蕾,性味辛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在《本经》中记载:对“寒束肺经之饮邪喘、嗽最宜”。气味虽温,润而不燥,则温热之邪,郁于肺经而不得疏泄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的咳嗽,皆可应用。特别是肺虚久咳不止,最为适用;【性味】:味辛、性温。【功效】:化痰止咳。有镇咳下气,润肺祛痰的功能。【主治】:咳嗽,气喘,肺痿,咳吐痰血等症。

黄酒:含有丰富氨基酸;易于消化;舒筋活血;美容抗衰老;促进食欲;保护心脏;理想的药引子:相比于白酒、啤酒,黄酒酒精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所述发汗败毒散,其原料药材分别是:当归35克、川芎30克、麻黄25克、香附15克、党参25克、细辛30克、牛膝20克、冬花20克、黄酒600克;

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加黄酒灌服。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发汗败毒散,其原料药材分别是:当归35克、川芎30克、麻黄25克、香附15克、党参25克、细辛30克、牛膝20克、冬花20克、黄酒600克,本发明所述发汗败毒散,本产品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活血的功效,用于牛流感、恶寒发热、运步无力疗效确切。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小娜
技术研发日:2017.01.24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