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贫血是指全身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引起了组织缺氧,导致全身无力、头晕、心慌、面色苍白、毛发缺少光泽等症状的疾病。严重的贫血者还可发生浮肿及心脏病变。导致贫血的常见因素有三大类,分别是红细胞生成不足、破坏过多和失血。早期常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皮肤苍白等,及时发现贫血,不能忽视贫血的早期症状。输血是应对贫血危象的重要方法,但输血治疗并非应对所有的贫血,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一般不采取输血治疗的方式,可采用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贫血自觉症状就会改善,贫血通常不是独立的疾病,应对病因进行查找,以免延误病情。
中医认为,贫血主要由于禀赋薄弱,或饮食不节,或久病失血,以致脾肾亏损所致。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贫血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5-25份、太子参3-18份、白术3-18份、山药5-20份、当归3-18份、枸杞5-25份、熟地3-18份、菟丝子5-20份、佛手5-25份、桔梗3-18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5份、太子参10份、白术10份、山药12份、当归10份、枸杞15份、熟地10份、菟丝子12份、佛手15份、桔梗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敛汗固脱、驱风运毒的功效;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枸杞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的功效;熟地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菟丝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健脾的功效;佛手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养气补血、利五脏、补五劳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补肝益肾、健脾和胃、养血生津、补血活血之功效,对贫血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5.7%,治愈率达7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5g、太子参10g、白术10g、山药12g、当归10g、枸杞15g、熟地10g、菟丝子12g、佛手15g、桔梗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5g、太子参14g、白术6g、山药20g、当归6g、枸杞10g、熟地14g、菟丝子9g、佛手25g、桔梗3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g、太子参3g、白术18g、山药9g、当归14g、枸杞5g、熟地6g、菟丝子16g、佛手5g、桔梗14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5g、太子参6g、白术14g、山药5g、当归18g、枸杞20g、熟地18g、菟丝子5g、佛手10g、桔梗18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10g、太子参18g、白术3g、山药16g、当归6g、枸杞25g、熟地3g、菟丝子20g、佛手20g、桔梗6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70例,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30~70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达5年,平均1.5年。
二、诊断标准:
1、轻度贫血仅皮肤、粘膜稍苍白而无自觉症状;重度贫血可有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精神烦躁,体重不增,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及收缩期杂音。或见水肿,皮肤出血点,肝脾肿大,手及舌震颤,口腔炎,舌光无苔等;
2、血查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明显,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小者居多,中央有苍白区;血清铁降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红细胞减少比血红蛋白明显,红细胞体积增大;
3、骨髓象:营养性小细胞贫血,见较多环状铁粒幼红细胞;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增生,细胞核发育落后于细胞质,巨核细胞分叶过多。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五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
四、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2、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实验室检查好转;
3、未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6个疗程,治愈5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
李某,女,22岁,节食减肥期间出现贫血,面色萎黄,嘴唇略发白,体虚乏力,易头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面色基本正常,嘴唇变红,偶有身困乏力;继续巩固1个疗程,诸症状均消失,治愈。
病例2:
刘某,男,49岁,就诊时自诉:两个月前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经化验,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30。诊断为贫血。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面色略红润,精神渐佳,偶感乏力;继续巩固服用2个疗程,面色红润,体重增加,心慌、乏力症状消失,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