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用钢丝紧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2068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骨科手术用钢丝紧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手术用钢丝紧固器。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复杂的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当中,骨折复位后为将移位的骨折块可靠固定常用钢丝进行捆扎,传统的方法是用止血钳钳夹钢丝两端后提拉进行缠绕。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钢丝提拉为手术者操作力量难于准确控制容易松动,钢丝尾端容易在缠绕过程中损伤周围正常的组织,此外该方法需较大的操作空间,当手术暴露有限时常难于实施。因此需设计一种简易的,能够在较小空间对钢丝进行有效紧固的手术器械为众多骨科手术医师所盼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手术用钢丝紧固器,操作简便、紧固有效、操作空间小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骨科手术用钢丝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内套筒以及钢丝提拉装置;

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

所述内套筒的内端套设在外套筒内并与外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外端则设有端部开口和侧向操作窗;

所述钢丝提拉装置穿设在内套筒内,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套筒的封闭端,另一端设有一挂钩,且挂钩对应于所述侧向操作窗处。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提拉装置包括一旋转杆和一挂钩部;所述挂钩部的一端设有一凹槽,另一端具有所述挂钩;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套筒的封闭端,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挂钩部的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由平板的边缘经弯折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的两侧还分别延设有一导片。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为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的端部开口通过一t字形隔条分隔成两个导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的侧向操作窗占据内套筒圆周的一半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的外端的末尾处从内到外逐渐窄缩成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的外端末尾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支脚。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内套筒以及钢丝提拉装置均为优质不锈钢所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钢丝紧固器通过螺纹内外套筒旋转、提拉装置使钢丝紧固,较传统的通过人为提拉旋转紧固钢丝更为可靠、稳定。

2、本发明的钢丝紧固器使钢丝通过内套筒的端部开口的两个导入口打结,然后挂在钢丝提拉装置的挂钩上,操作方便;

3、本发明的钢丝紧固器还可通过旋整个转钢丝紧固器使两股钢丝缠绕形成钢丝结,从而克服传统方法因旋转缠绕钢丝打结时产生的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划伤术者手指的风险。

4、本发明的钢丝紧固器内套筒远端紧缩设计,使操作在较为狭小的空间即可完成,便于精细操作,且两支脚的设计用于顶在患者骨骼上,利于加压。

5、本发明的钢丝紧固器设计简单,操作灵活,有利于后期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丝紧固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套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套筒外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钢丝提拉装置的旋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钢丝提拉装置的挂钩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的骨科手术用钢丝紧固器,包括外套筒1、内套筒2以及钢丝提拉装置3;

主要如图2所示,所述外套筒1的一端为封闭端11,另一端为开口端12,外套筒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12;所述封闭端11的外表面为圆弧面,以免外套筒1与术者的手发生刮擦损伤。

主要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内套筒2的内端21套设在外套筒1内并设有外螺纹23,与外套筒1通过内螺纹12和外螺纹23连接,所述内套筒2的外端22则设有端部开口24和侧向操作窗25;所述端部开口24通过一t字形隔条26分隔成两个导入口242,这样,两根钢丝分别由一导入口242伸入即可通过钳子等工具将两根钢丝在t字形隔条26处打结,操作特别方便。所述侧向操作窗25占据内套筒圆周的一半面积,使剩下部分为半圆柱形结构,这样使内套筒2的内部敞露部分更多,从而使操作空间更大,利于操作。所述内套筒2的外端22的末尾处从内到外逐渐窄缩成锥形,这样占用空间小,利于伸入患者体内时行精细操作。所述内套筒的外端末尾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支脚27,这样就可通过支脚顶在患者的骨骼上实行加压。

主要如图1、图5、图6所示,所述钢丝提拉装置3穿设在内套筒2内,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套筒1的封闭端11,另一端设有一挂钩322,且挂钩322对应于所述侧向操作窗25处。具体是,所述钢丝提拉装置由一旋转杆31和一挂钩部32组成;所述挂钩部32的一端设有一凹槽321,另一端具有所述挂钩322;所述旋转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套筒1的封闭端11,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挂钩部32的凹槽321内,这样,当旋转外套筒1从而带动旋转杆31转动时,可以保持挂钩部32不旋转,从而使悬挂在挂钩322处的钢丝不会钮成一股,对患者产生伤害。

如图6所示,所述挂钩322由平板的边缘经弯折形成。较佳的,所述挂钩322的两侧还分别延设有一导片323,导片323的存在降低因挂钩边缘对钢丝产生较大的剪力而产生损害。

此外,所述外套筒1、内套筒2以及钢丝提拉装置3均为优质不锈钢所制,一方面可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还可高温高压灭菌消毒反复使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如下:钢丝环绕骨干后两股穿出,将两股钢丝分别穿入内套筒2外端的端部开口24的两个导入口242部分,调整长度再用钢丝钳在t字隔条上打结后放置于钢丝提拉装置3的挂钩322上,根据螺纹的方向(如逆时针)旋转外套筒1,使外套筒1远离内套筒2的外端22,从而带动提拉装置3也远离内套筒2的外端22,这样提拉装置3与内套筒2外端的距离增加使钢丝紧张。然后反向旋转(如顺时针)整个钢丝紧固器使两股钢丝缠绕形成钢丝结,再根据螺纹的方向(如顺时针)旋转外套筒放松钢丝,预留一定长度后在钢丝结处剪断钢丝即可。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科手术用钢丝紧固器,包括外套筒、内套筒以及钢丝提拉装置;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内套筒的内端套设在外套筒内并与外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外端则设有端部开口和侧向操作窗;所述钢丝提拉装置设在内套筒内,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套筒的封闭端,另一端设有一挂钩,且挂钩对应于所述侧向操作窗处。本发明操作简便、紧固有效、操作空间小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蔡碰德;李超雄;林向全;潘伟坤;林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市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02.27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