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手型的推拿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351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仿手型的推拿罐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仿手型的推拿罐具。



背景技术:

推拿和拔火罐是传统中医的常用治疗康复手段,常规的推拿手法操作耗时,而且必须是医生操作,不能适合居家保健的需要。而传统的罐疗技术,由于器械本身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在治疗的过程中都会造成对皮肤的严重压痕而引起疼痛和不适,而且传统的抽气法失去了火罐的“温热”作用,而闪火法又不能很好控制罐内负压。

传统的罐疗法技术及罐具存在以下问题:(1)抽气法失去了火罐的“温热”作用;(2)闪火法又不能很好控制罐内负压;(3)以上两类罐疗技术及其用具,在治疗过程中,都容易造成明显的压痕,引起疼痛和不适;(4)传统的罐疗技术与罐具没法将传统的推拿手法融入其中。

专利号为zl2013104040963,名称为多功能按摩和推拿装置的文献,公开一种通过电振动的方式制成的装置,该装置装于操作者的手掌中,再将手掌置于人体体表,实质上是一种电振法疗法。

专利号为zl2014202814033,名称为一种经络推拿调理筒公开了一种抽气罐,是通过人手操作此罐实现推拿作用。

专利号为zl2015100953308,名称为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装置公开一种电流刺激疗法,与传统的电针相似,通过不同的电针参数来实现类似的推拿功能。

专利号为zl2015102147325,名称为一种小气囊阵列式推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公开一种通过电机控制阵列式小气囊,通过形成挤压的方式实现按摩的功能,与人手进行推拿时的手法操作差异极大。

专利号为zl2016102025873,名称为一种治疗保健主动推拿装置公开一种较大型的机械手模拟推拿装置,其功能是通过大型的机械手和相关的装置实现模拟人手进行按摩操作的机械装置。

目前基于传统推拿医生操作时手指的动作特点,借用拔罐的原理,实现推拿手法的模拟,达到拔罐和推拿双重功能的装置尚未存在,这是

本技术:
需要着重改善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将推拿手法融入罐疗法的仿手型推拿罐具。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手型的推拿罐具,该推拿罐具包括罐顶、罐体和罐底,所述罐顶与罐体为一体式结构,罐体与罐底是卡合连接,所述罐底的边沿向外延伸成裙边,裙边的内侧面与皮肤接触面设有仿手形突起部,罐疗中仿手形突起部模拟手拿、手捏、手提的推拿手法。

所述裙边的宽度为1.5~2.0cm。

所述罐顶的顶部设有一小孔,该小孔通过导管与脉动气流装置连接,脉动气流装置由电机控制交替对罐体进行抽、放气,罐体内负压交替升高、下降,罐底内侧面的仿手形突起部吸起、放下人体皮肤组织,模拟手拿、手捏、手提的推拿手法。

所述罐底为硅胶一次压制而成。

所述罐体的外形为椭圆形。

本发明的优越功效在于:

(1)将推拿手法融入传统罐疗法中,使得罐疗过程中,可以同时获得推拿的治疗效果;

(2)避免了传统抽气罐无“温热”感的缺点;

(3)避免了传统罐具在拔罐治疗过程中由于压痕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罐体与罐底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罐底内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罐顶;101—小孔;

2--罐体;

3--罐底;

301—仿大拇指突起部;302—仿食指突起部;

303—仿中指突起部;304—仿无名指突起部;

4—脉动气流装置;5—导管;

6—皮肤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手型的推拿罐具,该推拿罐具包括罐顶1、罐体2和罐底3,所述罐体2的外形为椭圆形,所述罐顶1与罐体2为一体式结构。罐体2与罐底3是卡合连接(如图2中b部所示),所述罐底3为硅胶一次压制而成。罐体2与罐底3的卡合结构不仅能降低推拿罐具的成本,而且硅胶老化后替换更简单方便。

如图1所示,所述罐底3的边沿向外延伸成裙边,所述裙边的宽度a为1.5~2.0cm。一定宽度的裙边能避免拔罐治疗过程中由于产生压痕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如图3所示,所述裙边的内侧面与皮肤接触面设有仿大拇指突起部301、仿食指突起部302、仿中指突起部303和仿无名指突起部304。仿手形突起部的下端与裙边的水平面相平,其相对位置与人手进行推拿手法操作时的外形相似。在罐疗过程中仿大拇指突起部301、仿食指突起部302、仿中指突起部303和仿无名指突起部304在负压的作用下模拟手拿、手捏、手提的推拿手法。

如图4所示,所述罐顶1的顶部设有一小孔101,该小孔101通过导管5与脉动气流装置4连接,脉动气流装置4由电机控制交替对罐体2进行抽、放气,罐体内负压交替升高、下降,罐底内侧面的仿手形突起部吸起、放下人体皮肤组织。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先将本发明罐顶1的小孔101通过导管5与脉动气流装置4连接。脉动气流装置4由电机控制交替抽、放气,通过抽、放气,使推拿罐体内的负压交替升高、下降,仿手形突起部可以吸起、放下人体的皮肤组织,通过罐底模拟的仿手形突起部,达到模拟人手指提起和放下人体皮肤组织的作用。根据脉动气体的特点,推拿罐底的仿手形突起部可以模拟的手法有提法、捏法和拿法。本发明实现将推拿手法融入罐疗法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手型的推拿罐具,该推拿罐具包括罐顶、罐体和罐底,所述罐顶与罐体为一体式结构,罐体与罐底是卡合连接,所述罐底的边沿向外延伸成裙边,裙边的内侧面与皮肤接触面设有仿手形突起部,罐疗中仿手形突起部模拟推拿手法。本发明的优点是将推拿手法融入传统罐疗法中;避免传统罐具在拔罐治疗过程中由于压痕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技术研发人员:刘堂义;史晓瑜;杨华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5.03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