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医疗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2459发布日期:2019-03-05 20:26阅读:1215来源:国知局
纳米级医疗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机器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人体内的一些有害病毒的纳米级医疗机器人。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机器人的加速智能化,机器人的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市场上医疗机器人逐渐增多,在诊断、手术、护理等方面都展现出潜力。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37万,死亡约211万,死亡率极高,却找不到很好的治疗手段,一般采用放疗和化疗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其实并不明显,而且对人体的伤害极大。相关研究人员研制出一款纳米机器人,可以在人体血管内运行,精准地锁定癌细胞并投递药物。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投放系统,因为它完全不会损伤正常人体组织和器官;此外这意味着病人可以大大减少要服用的药物剂量,从而减少这些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治愈效果。

所谓纳米机器人,是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2010年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构成的纳米蜘蛛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跟随dna的运行轨迹自由地行走、移动、转向以及停止。现有一种纳米磁性粒子,这种粒子可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进行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美国相关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纳米机器人几乎能根除c型肝炎病毒感染,可编程性还让它们有可能抵抗多种疾病,如癌症及其他病毒感染。目前关于纳米机器人的驱动方式有采用分子马达,分子马达是指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做功的纳米系统。生命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肌肉收缩、物质运输、dna复制、细胞分裂等,追踪到分子水平都是来源于具有马达功能的蛋白质大分子做功推送的结果,因此它们被称为分子马达或蛋白质马达。或者纳米机器人由生有1亿多鞭毛的细菌组成,是以一个完全自主的方式推进的。生物电池,是指将生物质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原理上来讲,生物质能能够直接转化为电能主要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的氧化还原反应。生物电是生物体产生的电,是指生物细胞的静电压,以及在活组织中的电流,如神经和肌肉中的电流,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像一台微型发电机,通过采集神经冲动所产生的生物电来作为能源,保证纳米机器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杀死人体内各种病毒的纳米级医疗机器人,可以使人们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解决体内的疾病,可以节省人们在治病上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其他的事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纳米级医疗机器人,由外形1、高清微型摄像头2、生物电池3、记忆主板4、尾部5组成。

纳米级医疗机器人,外形1:这是整个设计的主体部分。这是一个类似于小虫子外形的机器人,一般细胞的大约是10-100纳米级别的,纳米级医疗机器人的大小是300纳米左右,其能够通过物理手段来破坏病毒,并将其排出体外。

高清微型摄像头2:为了识别细胞,摄像头的辨识级别也应该达到纳米级别,用来识别哪些细胞是病毒,从而准确的杀死病毒。

生物电池3:这是整个装置的能源部分,通过源源不断的采集神经冲动所产生的生物电来作为能源,让整个装置在人体内可以实现游动。

记忆主板4:其内部记录有病毒细胞的特征,在纳米级医疗机器人注入人体之前将细胞特征录入其内部。

尾部5:纳米级医疗机器人通过尾部在人体内游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不再需要通过效率低的生物手段来治疗难以治愈的疾病,而是通过高效的物理手段来消灭这些病毒,减轻人们治疗的痛苦,而且一旦注入便不需要重复治疗,可以长时间的进行防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纳米级医疗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纳米级医疗机器人,由外形1、高清微型摄像头2、生物电池3、记忆主板4、尾部5组成。

通过尾部5进行游动,监视人体内的环境,记忆主板4其内部记录有病毒细胞的特征,通过前端的高清微型摄像头2来对细胞进行识别,一旦发现有害病毒,便对细胞进行破坏,杀死有害病毒之后就将其排出体外。纳米级医疗机器人在游动过程中,其体内的生物电池3还会从人体内吸取神经冲动所产生的生物电为其续航。

本发明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纳米级医疗机器人,包括:外形(1)、高清微型摄像头(2)、生物电池(3)、记忆主板(4)、尾部(5)。纳米级医疗机器人,通过尾部(5)进行游动,监视人体内的环境,通过前端的高清微型摄像头(2)和记忆主板(4)来对细胞进行识别,一旦发现有害病毒,便对细胞进行破坏,杀死有害病毒之后就将其排出体外。纳米级医疗机器人在游动过程中,其体内的生物电池(3)还会从人体内吸取神经冲动所产生的生物电为其续航。本发明通过高效的物理手段来消灭这些病毒,减轻人们治疗时的痛苦,而且一旦注入便不需要重复治疗,可以长时间的进行防御。

技术研发人员:娄保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乐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7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